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57|回复: 58

[求助帖] 应该练习塞戈维亚还是卡雷巴洛的大小调音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8 11: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8 11:35 编辑

赛哥维亚音阶(Segovia24 diatonic scales)和卡雷巴洛音阶(Carlevaro24 diatonic scales)来比较,卡雷巴洛音阶运指更合乎技巧逻辑,且比较简单有效率。因为卡雷巴洛音阶运指尽量在一个音阶里平均分散每个音在最少的不同把位里,以减少移动把位;音乐线条较流畅,作节奏性和运动性能较有效率。

个人认为赛哥维亚音阶运指有三大缺点:

其一,会为了一个音而同指跳把位:如a小调

其二、连续移把位:在G大调高音域第一弦连续移4次的把位,这是非常不利于音乐线条的连接及音阶速度提升的指法。

其三,在许多调里过多在弱拍上移把位和跨弦,容易造成练习上听觉和动作上的不协调或弱拍加重问题。

发表于 2020-9-18 15: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8 16:59 编辑

音阶不仅比我们想象的更庞大,也比我们想的还要更细腻,如果把一个调的音阶当作一首曲子来看的话,它的可能性指法会有几十种到上百种的可能性,如果可以自己去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指法并比较和大师之间的指法有何不同,甚至去思考为何大师要这样编指法,可以得到许多的乐趣和精进自己对指法思考能力的提升。


只单纯来看它的机能运动性不考虑音乐性的话,音阶好坏指法会有很大的差异性,也许在慢速练习时,不觉得不同的指法差异性在哪里,一旦速度提高到一拍四个音100以上时,这些动作的选择会有决定性的作用,选择复杂和困难动作的指法,在高速下练习音阶时,将很难提高音阶的速度,甚至有练伤手指和肌肉的可能,不可不慎。所以当以音阶的运动方便性、流畅性和速度性为考虑时,上百种的指法可能性会只剩下两三种指法是比较合乎左手动作逻辑的。


基本上来说,事半功倍的原则是思考音阶指法的最高原则,如何选择最简单和最有规律性的左手动作,让右手可以更轻松更优美、全力以赴地唱出音阶的线条是个比较理想的思考方向。


当然有人会质疑,音阶指法愈难愈可以训练出左右手更强大的技巧,不是吗?但回归到吉他这个乐器的音阶学习目的,卡雷巴洛大师认为音阶应是把我们天生就具有的自然手型、自然移动和吉他指板结合在一起的练习。所谓自然手型、自然移动是放弃手指的主动性,让手指处于休息被动的状态,用手腕和手臂把自然手型放到正确的琴格上空,手指再按弦。


所以有许多奇怪的指法,在不知不觉中已破坏了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时,一定要小心,最好不要硬练,而是另辟蹊径,思考如何把原来天生已有的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十分智慧地安排在音阶中,这是卡雷巴洛大师写音阶的思考方向。


我个人曾背过四个不同版本的大小24调自然音阶,依练习的年代次序是:


1.     1953年Segovia更正版音阶。
2.     1928年Segovia 原始版音阶。
3.     Carlevaro音阶
4.     我个人写给学生练的大小24调音阶。


每个版本采用的技巧动作,我都做了技巧量化分析记录,卡雷巴洛技巧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可以精准的分析技巧的难度把它量化,这是我和大师的杰出弟子费南德滋(Eduardo  Fernandez)所学会的。下面说明有些长,但如果琴友们愿意花点时间来一齐思考的话,相信会对大家未来安排指法上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帮你厘清分辨出什么是好指法和坏指法,或者为何大师在编指法时,要放弃最方便和简单的指法而采用比较困难的动作?是为了达到某种音乐性或歌唱性目的而选择困难指法吗?其原因是什么?当然我下面的音阶讨论纯粹以运动性、动作流畅性为主,可能会批抨到大师的指法,这当然是个人的观点,其目的是帮助琴友们如何找到更方便和增加音阶速度的指法,而不是在表现我的观点高于任何人或是大师,如有不妥之处请给予雅正。



1.     1953Segovia更正版音阶。
  
技巧
  
  
  
  
  
24
  
  
自然手型
自然移动
左手间接消音
手腕空间定位感
  
相同指法类型
直向
横向
直向
12
13
24
34
124
134
上行收腕
下行推腕
整体
部份
跳跃
移位
上行撑竿跳
下行立定蹲跳
C
4
2
4
2
4
4
1
1
22
I
a
5
2
8
5
5
2
2
2
31
II
G
5
2
4
6
5
5
3
2
32
III
e
3
2
1
8
2
5
5
2
2
1
31
IV
D
4
2
4
2
4
4
1
1
22
I
b
6
2
8
4
4
4
2
1
31
V
A
5
2
4
6
5
5
3
2
32
III
f#
5
2
8
5
5
2
2
2
31
II
E
3
1
5
6
5
5
2
1
1
29
VI
c#
1
2
1
3
4
4
4
1
1
21
VII
B
5
2
4
6
5
5
3
2
32
III
g#
5
2
8
5
5
2
2
2
31
II
F#
5
2
4
6
5
5
3
2
32
III
d#
1
2
1
3
4
4
4
1
1
21
VII
D
4
2
4
2
4
4
1
1
22
I
b
6
2
8
4
4
4
2
1
31
V
A
5
2
4
6
5
5
3
2
32
III
f
5
2
8
5
5
2
2
2
31
II
E
4
2
4
2
4
4
1
1
22
I
c
1
2
1
3
4
4
4
1
1
21
VII
B
5
2
4
6
5
5
3
2
32
III
g
5
2
8
5
5
2
2
2
31
II
F
6
4
6
5
5
2
2
1
31
VIII
d
1
2
1
3
4
4
4
1
1
21
VII
总计
4
103
27
1
83
130
110
110
50
39
12
2
1
672
8




2.     1928年Segovia 原始版音阶
  
技巧
  
  
  
  
  
24
  
  
自然手型
自然移动
左手间接消音
手腕空间定位感
  
相同指法类型
直向
横向
直向
12
13
24
34
124
134
上行收腕
下行推腕
整体
部份
跳跃
移位
上行撑竿跳
下行立定蹲跳
C
4
2
4
2
4
4
1
1
22
I
a
4
2
4
5
4
4
3
2
1
1
30
II
G
5
2
4
6
5
5
3
2
32
III
e
3
2
1
8
2
5
5
2
2
1
31
IV
D
4
2
4
2
4
4
1
1
22
I
b
6
2
8
4
4
4
2
1
31
V
A
2
5
6
4
5
3+1跨弦跳跃
2
28
VI
f#
5
2
8
5
5
2
2
2
31
VII
E
3
1
5
6
5
5
2
1
1
29
VIII
c#
1
2
1
3
4
4
4
1
1
21
IX
B
5
2
4
6
4
5
4
2
32
III
g#
5
2
8
5
5
2
2
2
31
VII
F#
5
2
4
6
5
5
3
2
32
III
d#
1
2
1
3
4
4
4
1
1
21
IX
D
4
2
4
2
4
4
1
1
22
I
b
6
2
8
4
4
4
2
1
31
V
A
5
2
4
6
5
5
3
2
32
III
f
5
2
8
5
5
2
2
2
31
VII
E
4
2
4
2
4
4
1
1
22
I
c
1
2
1
3
4
4
4
1
1
21
IX
B
3
2
5
6
4
5
3
2
30
III
g
5
2
8
5
5
2
2
2
31
VII
F
6
4
6
5
5
2
2
1
31
X
d
1
2
1
3
4
4
4
1
1
21
IX
总计
4
95
29
1
87
127
106
109
53
39
11
3
1
665
10



发表于 2020-9-18 15: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8 17:08 编辑

3.     Carlevaro音阶
  
技巧
  
  
  
  
  
24
  
  
自然手型
自然移动
左手间接消音
手腕空间定位感
  
相同指法类型
直向
横向
直向
12
13
23
24
124
134
上行收腕
下行推腕
整体
部份
跳跃
移位
上行撑竿跳
下行立定蹲跳
C
2
2
2
1
4
4
1
1
3
20
I
a
2
3
1
6
3
4
4
3
2
1
1
30
II
G
2
2
6
6
5
5
2
2
30
III
e
3
5
5
5
5
1
1
3
28
IV
D
2
4
4
3
3
1
1
18
I
b
2
3
1
6
3
5
5
3
2
1
1
32
II
A
2
6
4
4
4
4
3
3
30
V
f#
2
5
3
6
5
5
2
2
2
32
IV
E
2
2
4
4
4
5
5
2
2
30
I
c#
2
3
3
2
4
4
1
1
2
22
VI
B
4
6
6
4
4
3
3
30
V
g#
2
3
1
6
3
5
5
3
2
1
1
32
II
F#
2
2
6
6
5
5
2
2
30
III
d#
5
6
3
3
2
2
21
VII
D
2
4
4
4
4
1
1
20
I
b
2
3
1
6
3
5
5
3
2
1
1
32
II
A
2
2
6
6
5
5
2
2
30
III
f
2
5
3
6
5
5
2
2
2
32
IV
E
2
4
4
4
4
1
1
20
I
c
4
1
4
4
3
2
1
19
VIII
B
4
2
4
6
4
4
3
3
30
V
g
1
5
3
4
5
4
3
2
1
1
29
II
F
6
4
6
5
5
2
2
30
I
d
2
3
3
2
3
3
1
1
2
20
VI
总计
21
71
2
27
98
104
105
103
49
43
16
5
3
647
8



4.     林仁建版大小24调音阶
  
技巧
  
  
  
  
  
24
  
  
自然手型
自然移动
手腕空间定位感
相同指法类型
直向
横向
直向
12
13
24
34
124
134
上行收腕
下行推腕
整体
部份
跳跃
移位
上行撑竿跳
下行立定蹲跳
C
4
2
4
2
4
4
1
1
22
I
a
1
4
1
6
3
4
4
2
2
2
1
30
II
G
2
2
6
6
5
5
2
2
30
III
e
1
4
1
2
6
2
5
5
1
1
3
31
IV
D
4
2
4
2
4
4
1
1
22
I
b
1
4
1
6
3
5
5
2
2
2
1
32
II
A
2
2
6
6
5
5
2
2
30
III
f#
1
4
1
1
3
6
5
5
2
1
3
32
IV
E
1
4
4
6
5
5
2
1
1
29
V
c#
1
2
1
3
4
4
4
1
1
21
VI
B
2
2
6
6
5
5
2
2
30
III
g#
1
4
1
1
3
6
5
5
2
1
3
32
IV
F#
2
2
6
6
5
5
2
2
30
III
d#
1
2
1
3
4
4
4
1
1
21
VI
D
4
2
4
2
4
4
1
1
22
I
b
1
4
1
6
3
5
5
2
2
2
1
32
II
A
2
2
6
6
5
5
2
2
30
III
f
1
4
1
1
3
6
5
5
2
1
3
32
IV
E
4
2
4
2
4
4
1
1
22
I
c
1
2
1
3
4
4
4
1
1
21
VI
B
2
2
6
6
5
5
2
2
30
III
g
1
4
1
1
3
6
5
5
2
1
3
32
IV
F
6
4
6
5
5
2
2
30
VII
d
1
2
1
3
4
4
4
1
1
21
VI
总计
12
75
33
9
108
107
111
111
39
34
22
3
664
7



一、就节省力量的角度:


这些四个版本大小24调自然音阶都一样,不反复的话每个都是920个音。但看总计可发现所每个版本所使用的动作次数不一样:


1. 1953年Segovia版用了672个动作
2. 1928年Segovia版用了665个动作
3. Carlevaro版用了647个动作
4. 林仁建版用了664个动作


使用动作数目愈小,音阶愈节能极简,所以就节省力量的角度来看:

Carlevaro>仁建版>1928 Segovia>1953 Segovia


二、就记忆方便性上,要看24调音阶可归纳出几组不同的指法:


1. 1953年Segovia用了8组指法
2. 1928年Segovia用了10组指法
3. Carlevaro用了8组指法
4. 仁建用了7组指法


指法分愈多组,愈复杂愈不容易记忆,就方便记忆角度来看:


仁建版>Carlevaro=1953Segovia>1928 Segovia


三、就上下行音阶的对称度:


一组上下行音阶如果愈对称,甚至呈倒影形态就愈容易,也就是说音阶开始于第六弦第五把位La音,结束时也回到第六弦第五把位La音,而不是结束在别的把位,会比较简单。例如:Segovia1928版的A大调、Bb大调、B大调指法,和其它21调的指法很不一样,上行从第五弦开始,但结束时在第六弦,上下行的路径不一样,指法变得比较复杂难记;所以可以看到Segovia1953更正版已把这些不对称的音阶走法拿掉,修正成对称倒影形态,从第六弦开始,结束在第六弦上。从四张表格上来看,横向的上行和下行移动(由从第六弦向第一弦移动,或第一弦向第六弦移动),两格数字一样,直向跳跃(由低把位高把位移动或反之)的上行和下行两格数字要一样,即呈指法对称倒影,如果不一样就是不对称。所以四组不对称形指法如下:


1. 1953Segovia9个调
2.1928Segovia10个调
3.Carlevaro6个调
4. 仁建有0个调


不对称调愈多,指法愈复杂,音阶难度愈高。

以音阶对称度角度比较:


仁建版>Carlevaro版>1953Segovia>1928 Segovia


四、以把位上音的数量平均度来说:


手腕是负责空间定位感的器官,每个把位上的音数量愈平均,手腕的定位愈容易,不会因刚换把位,弹没几个音又要换把,所以某个把位集中太多音造成其它把位音太少,是不太理想的指法;当各把位音愈平均会发现换把位的次数也会愈少,音阶的难度也会比较低。以G大调音阶为例,各版本把位上的音有:


1. Segovia 1953 II 10  V 7   VIII 2  XII 5   V 14   II 5
2. Segovia 1928 II 10  V 7   VIII 2  XII 5   V 14   II 5
3. Carlevaro      II 8   VII 8  XII 8   VII 11   II 8
4.仁建              II 11  VII 8  XII 5  VII 8    II 11


所以可看出Segovia19531928两个版本都换了5次把位,而Carlevaro和仁建版只换了4次把位,而各把位音数量平均度来看,卡雷巴洛大师最平均最好弹,而Segovia的在第8把位只弹了2个音马上要立刻换把到第12把位,花了许多力气,却得到很少的成果,换把位太多,音阶的流畅度就会受阻,有如一个人在跑百米的障碍赛一样,跑一跑就要跳一下。除非是某个音乐上的需求原因,一定得弹没几个音就换把,不然这样的指法选择不会是首选,特别是在追求音阶速度的琴友,不一定得靠苦练的方式来提速,只要动动脑,换比较容易的指法就可以轻易超越不良指法的速度。如果大家仔细去研究卡雷巴洛大师的音阶运指法时,会发现他非常注重把位音的数量平均度,减少换把位和精减不必要动作的指法走向,完全体现出他一贯的事半功倍理论(Elmínimo esfuerzo con el máximo resultado)


以音阶的把位音的数量平均度来看:


Carlevaro版>仁建版>Segovia 1953= Segovia 1928


五、就横向移动、直向跳跃和直向移位三种移动技巧的难度而言,跳跃>移位>横向,跳跃是在同一弦上用不同的手指跳到下一个把位,拇指也跟着跳跃到新的位置,动作如同跑百米障碍赛;移位是用同一手指跳到下一个把位,拇指也移位到新的位置,动作很像是跑步时左右脚交替到一半,刚踩完右脚,本来要换左脚时,却右脚同脚做出一个单脚跳的动作;横向是拇指在琴颈后面当枢纽指不动,收腕把自然手型第六弦拉往第一弦方向,或是推腕把自然手型从第一弦推往第六弦方向。所以音阶中如果跳跃技巧用得愈多,音阶难度愈高,反之横向移动愈多,音阶难度愈低。

以跳跃次数来看:


1.     Segovia 1953  50+39=89次
2.     Segovia 1928  53+39=92次
3.     Carlevaro版 49+43=92次
4.     仁建版      39+34=73次


仁建版<Segovia 1953<Segovia 1928=Carlevaro版

仁建版难度最低


目前个人最喜欢的版本是Carlevaro音阶,它有着十分均衡和简洁的指法安排,我每天都会至少连反复部份背一次约六分钟。目前弹音阶不用节拍器不追速,而是像进行宗教仪式一般在吉他上吟唱音阶,练曲子前当暖手和静下心来的一个重要开始,让自己很快地进入练琴的心境;甚至上台演奏前,音阶也成为我的幸运符,跑完大小24调音阶后,确认人琴状况良好,可以带给自己强大的稳定感,带着信心上台,无论如何,希望大家一定把大小24调音阶给练起来,成为一生不断帮助自己的好朋友。

发表于 2020-9-18 15: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8 16:17 编辑

Segovia 1953 更正版音階  
发表于 2020-9-18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9-18 16: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9-18 16: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8 17:17 编辑
cuprinol 发表于 2020-9-16 04:34
请问林老师,卡雷巴洛音阶练习时的记忆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非常感谢

Cuprinol,已回复,但很长很伤眼和烧脑,请慢慢分段细读品味!
发表于 2020-9-19 1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9 11:10 编辑
弄堂里的吉他手 发表于 2020-9-18 20:56
完全看不懂,这任务就留给儿子以后自己去琢磨了,但还是非常感谢林老师的耐心指导。 ...

的确,这篇音阶指法分析比较深入,其重点是自已去编音阶的指法,在思考过程中,会对左手的运动规律有更多的发现,如果不想自己编,仁建极力推荐大家练习卡雷巴洛的音阶,从这位对运动基本规律有深入发现者的智慧结晶中,理解立正确的技巧和习惯;而不是赛哥维雅音阶,因为赛氏用了很多较难和较多的动作,赛氏音阶难度高很多,还有些不合理的指法安排,例如:1928年版A大调的跨指跳跃动作,是很不合理的指法安排,虽1953年已去除此指法,且降低了难度,但还是有些值得讨论和争议之处。

弹音阶不是直接弹,必须深入去思考其指法,一个指法可以看出编指法者的音乐理解和运动原则的理解程度。所以在采用别人指法前,是否真的了解它的优缺点呢? 如果不清楚,最好不用随便采用! 可能未得其利,先获其弊!

音阶不能只是拿起来弹不去思考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指法。 苦练和土法炼钢式练习,大部份只是走远路和最后练了一身伤,仁建再一次苦口婆心的劝有心要练音阶的琴友,想办法练出一双慧眼,能将音阶的指法背后的音型,转换成左手的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如果这些指法音型在转换过程中有困难或是没法转换,一定是指法有问题,绝对不要牺牲破坏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去练它。

吉他不只是音乐,也包含大量的运动,它需要我们像运动教练般具备有正确的指导知识,了解到如何正确的使用肌肉和动作,在弹曲子中很难发现这些知识,但在音阶这种有规律性的音乐线条里,是很容易发现到有某种发自天生的动作和运动规律在里面,但惟有自己去深入思考指法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获得!


补充内容 (2020-9-25 11:25):
1928年版A大调的“跨指跳跃”动作,应改为“跨弦移位”动作才对!
发表于 2020-9-19 11: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9 11:54 编辑
leon8233 发表于 2020-9-19 10:46
感谢林老师对音阶的讲解和指点!这次系统地对音阶的分析总结绝无仅有、价值连城!谢谢!
为了 ...

好像手机版的格式跑了,用電腦比较可以看出四个表格的技巧动作分析。谢谢狮兄的用心阅读,且对你有帮助,你的用心学习,仁建十分感动,不枉我将平生所学全力写出。

这篇不是为初学所写的文章,是为至少有练过两种以上不同音阶的琴友所写的,如果你曾经音阶下过功,应该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对好坏指法的思考方向重点在哪里,如果大家能将四种音阶下载下来,去看谱比较四个不同音阶的优缺点在哪里? 才能真的精进自己的指法思考能力,毕竟指法的好坏会影响自己和指版正确关系的建立,能找出自己最适合的指法,而不是采用别人的指法,是吉他人极重要的课

发表于 2020-9-19 11: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9 12:25 编辑
cuprinol 发表于 2020-9-16 04:34
请问林老师,卡雷巴洛音阶练习时的记忆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非常感谢

慢练! 不要一天练一个,拉长到一个星期练一个,把不顺的问题找出来,设计创意练习去解决所遭遇的问题,例如C大调在第2弦有一个第1把位13手型跳到第5把位的124手型的跳跃动作(右手弹Do Re Mi Fa Sol),我们不要一开始从第1直接跳第5。应降低跳跃难度,先同样13手型第1把位跳124手型的第2把位(右手弹Do Re #Do Re Mi);接着13手型第1把跳124手型第3把(右手弹Do Re Re bMi Fa), 依此类推…,这是有关肌肉记忆部份。

另外如果可以的话,就听觉记忆部份,放下吉他,开始唱音阶,我都是唱固定调,甚至吉他拿起来,右手不弹,只弹左手加上唱音阶! 到最后不需要吉他,只要上大号时,把右手当指板,只弹左手加上默唱音阶! 此时可以坐公交车时,闭眼盲练音阶练习。

如果解决了音阶上的技巧问题,便可以用节拍器来辅习助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练出反射动作,但一开始不要太快,正确比较重要;从一拍
四个音50左右开始练,每天只能进1,音阶速度不是练出来,而是骗出来,一年后音阶速度可能不知不觉中已可以不费力到达90以上,如果再把右手改练ami三指,回到50重练,两手配合度练出来的话,音阶可以很轻松上100以上,甚至单一音阶瞬间爆发速度可以上130以上。
发表于 2020-9-19 12: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19 12:29 编辑
leon8233 发表于 2020-9-19 11:49
重练古典吉他3年多,每天弹15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的音阶,先后接触过“塞戈维亚音阶”,英皇音阶,罗梅罗家 ...

狮兄的感悟十分深入,功夫要深,理先要正,所有复杂的技巧,拆解到最后会发现都是基本动作的组合,所以在音阶建立起正确基本动作,比练习任何曲子的价值更大,如果未找到自己天生的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练音阶是徒劳而无功,甚至是有害的。

卡雷巴洛大师是吉他运动学的大师,了解到他的运动哲学,可以避免吉他练习的伤害,也可以比较轻松的跨跃技巧的障碍,它的利器不是苦练,而是在吉他上思考,找出问题的征结再设计正确的练习! 请大家把大师的指法先涂掉,自己找出自己最适合的指法吧!

发表于 2020-9-19 12: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leon8233 发表于 2020-9-19 12:06
我之前有一个帖子“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法提高练音阶的效率”,就是想通过找出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练音阶既 ...

狮兄客气了,欢迎随时取用这些观点!

发表于 2020-9-23 08: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一帅 发表于 2020-9-19 14:27
谢谢林老师的金玉良言。一定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20-9-23 08: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cuprinol 发表于 2020-9-19 20:06
从林老师这里才知道练琴不是光练手,其实也是在练脑,要主动去思考才对。非常感谢林老师无私奉献 ...

发表于 2020-9-23 08: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tifa1984 发表于 2020-9-9 08:56
感谢林老师的讲解和指点!

也找了个卡雷巴洛音阶的网址:http://mlguitar.cn/MusicScore/Detail?i ...

谢谢tifa版主!
发表于 2020-9-23 08: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9-23 1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23 14:04 编辑
sjo 发表于 2020-9-23 10:39
谢谢详细讲解,
请教一个问题,您说在弹奏音阶时用固定唱名同时唱出来,

在西方国家,标准的视唱Solfege分上行和下行的唱法,特别是升降音上,有所区分,请参考下面固定调标准唱名唱法。


上行半音        1      #1    2      #2     3      4      #4    5      #5     6      #6    7      1
上行唱名        Do    Di     Re     Ri     Mi    Fa     Fi      Sol    Si      La     Li     Ti     Do
下行半音        1      7      b7      6      b6    5      b5     4      3       b3     2      b2    1
下行唱名        Do    Ti     Te     La     Le    Sol    Se     Fa    Mi      Me    Re    Ra    Do


在美国念大学时,视唱助教要求的比较严格,我会老实的练标准唱名唱法,但还是觉得格格不入,因在练绝对音感时,会有一音二名的混淆感,所以我在私下用固定调唱谱时,会省略掉升降记号,例如:Db,D, D#全唱ReA#, A, Ab全唱La,但因是唱标准音高,所以前后唱两个相同音名时,不会混淆,知道两个前后音音高相差半音,也很清楚前后音名哪个有升,哪个没升。这是我个人的唱法,不是标准方法,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20-9-23 1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hui1968 发表于 2020-9-23 11:23
Carlevaro音阶的PDF档有吗?林老师

因卡雷巴洛大师的谱有版权,我不方便分享,如果可以的话,请大家支持原版!


发表于 2020-9-23 1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sjo 发表于 2020-9-23 12:59
太好了,您回答了困扰我很多年的疑问。
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20-9-23 1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23 13:44 编辑
wanghui1968 发表于 2020-9-23 11:06
讨论如此热烈,看来我发起的这个话题是有价值的

谢谢wanghui1968老弟发出这么好的问题。

卡雷巴洛的事半功倍在吉他上面思考的两大原则,和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庖丁解牛,几乎不谋而合。写庖丁技术观的庄子,实在是技艺大师。

他说:顺应事物的法则,不要去违背法则冲撞这些法则行事,否则解牛的刀很快就会受损而寿终。

另外庄子说:摸索事物的规律,观察牛的自然生理结构,顺着天然结构去下刀,自然刀不会受损,且会很容易地将牛给分解,并且解完牛后的刀会更锋利。

下面是庄子庖丁解牛的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庖丁给魏文惠王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王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整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甚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文惠王说:「妙啊,我听了庖丁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发表于 2020-9-25 08: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hui1968 发表于 2020-9-24 10:04
好吧,那我是老弟了

资格老,招牌好,倚老卖老一下。
发表于 2020-9-25 0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leon8233 发表于 2020-9-24 12:10
我在征得林老师你的同意之后,把你编写的音阶,用图片的方式归类出 7 种指法,在“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法提 ...

感谢狮兄的用心,嘉惠所有琴友,把五线谱转换成图表谱,方便更多人记忆,功德无量!
发表于 2020-9-25 08: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25 11:31 编辑
wanghui1968 发表于 2020-9-24 09:58
这是digital book还是纸质版?大陆在线购买海外纸质版的书籍非常不方便。

美国的stringsbymail公司贩卖的卡雷巴洛大师百年纪念的四册技巧英语西班牙语双语合订版,是纸本。
发表于 2020-9-25 1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25 11:37 编辑
plussa 发表于 2020-9-24 06:29
请问林老师,如果想系统学习一下卡雷巴洛大师的左手技术的话,哪些资料比较好呢?早年罗文芳翻译的那套书可 ...

卡雷巴洛大师的四册技巧书精准的写出,所有吉他学生会遇到的技巧问题,左手方面有三册,第一册音阶、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左手练习:包括纵向手型、横向手型、综合手型、纵向移动:移位、替换、跳跃,横向移动、圆滑奏、扩张练习、封闭练习、共同指、枢钮指的运用…等等练习。

这些种种左手练习拆解到最后,其实只有两个原始的东西: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这两种天生的能力,是人们左手最放松的状态和正确用劲的方法。找到这两个天生就有的东西,然后在每个练习中体现它、加深它、不破坏它,最后在曲子里应证它、结合它、运用它,所以最重要是找到这两个天生原始的东西,如果错过了它,即使把大师的三册左手技巧书弹完,还是徒劳而无功。

所谓自然手型,就是我们手下垂时完全不用力的样子,把这个放松手型放到指板上,就像钢琴家放自然手型到键盘上一样,然后运用重力挂自然手型在指板上,按弦时几乎不用虎口和拇指的力量,而是用身体来抵消指板上左手的重量,因为用拇指来对抗指板上其它四个手指,一定会破坏掉天生的自然手型。

而上一个手型和下一个手型之间,如何连接呢?必须训练出一个十分聪明的手腕和手臂,把放松被动状态下的手型一个接一个连接起来,此时手指一直处于被动休息状态,不找琴格、不按弦、也不知会被带到哪里,直到手型被手腕手臂带到正确位置上空,才会有手指按弦的主动动作。手型在转换时可能运用前后手型之间共同指来转换手型,也可能无共同指直接跳跃,所以自然移动的技巧训练在于开发出手腕的空间定位感。

当掌握到自然手型和自然移动时,就可以把左手三册技巧拿来练习,以练习次序来说,先练习第三册的替换练习,包括122334132414手型的替换,这六组是第一册音阶的预备练习,会了之后才可以进到音阶。第一册音阶24调会帮助你把自然手型、自然移动和指板正确的结合起来,有了音阶的基础再开始练第三、第四册的部份,可以依次练习,或是跳过第三四册直接练曲子,但遇到曲子难的地方,请停下来拆解技巧设计练习,会发现在第三或是四册里早有一样的练习存在,这时再拿出来练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所以卡氏的技巧不是苦练手指,而是训练你的心,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四册技巧书不必照本宣科一个一个练,而是当参考书用,在曲子中去磨练你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这才是卡雷巴洛大师真正技巧的精髓所在。

发表于 2020-9-25 14: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bra 于 2020-9-25 14:39 编辑
leon8233 发表于 2020-9-25 13:52
卡雷巴洛大师技巧的精髓

"卡雷巴洛大师的四册技巧书精准的写出,所有吉他学生会遇到的技巧问题,左手方 ...

如果有机会翻墙出去,可以用脸书(Facebook)加卡雷巴洛大师的弟子AfredoEscante为好友,


订阅他的Youtube   


他是大师技巧书理论书的合作者,且推广大师的技巧不遗力,至今仍在脸书中推出许多大师的珍贵录音、上课乐谱指法、电台访问、文章和演奏视频音轨、大师的纪念活动…,是观察大师技巧的重要管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9-8 04:0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