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14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苗雨 于 2010-11-12 12:55 发表
但是经常调节和DIY的经验告诉我 这个设置简易你别动他:
第一 调节很细微几乎你感觉不到,
第二 STRAT琴设计角度就没有考虑后仰,琴颈和琴体是平行的,所以不用调那个螺丝就已经是正常角度,不要改变它
第三 接着 ...
这里我提一下反对意见,纯粹是闲着看到而且个人认为你观点的漏洞。我不真对这东西能不能调,我只针对你说的话。这是我的乐趣。
第一,调节可以很离谱,如果几乎感觉不到,那么何来第三点的琴桥无法配合正常使用?当然可以调到琴桥不够高的状态,也就是很离谱的状态。
第二,ST的设计一般来说是没有考虑到后仰的角度,应该是琴颈和琴身的平面是平衡的。问题是这个设计的确是为了调节琴颈的仰角,原因就是完全的平行,而且琴颈一点也没弯曲或者固定的弯曲那是理论上的,就说开那个接琴颈的槽,生产上谁也无法说一定就是能够做出理论的精度。否则按你说,人家设计这个东西用来摆设装饰用的?有没有用不一定,咱不说,至少人家设计的出发点就是用来调整琴颈角度。
第三,当然了,仰角太大,琴桥的琴码可能够不着,也就是我说的第一点,可以调的很离谱,但是你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调的不是很离谱。你不是说细微几乎感觉不到吗?如果感觉不到的话,也就不怕琴桥不够高了。
第四,张力问题,好像琴颈的拉力在没按弦的时候,至于弦长有关,我没听说过仰角加大会加大弦长。但是弦高的确会影响弹琴时的力度,因为你按下去是把琴弦按下去,越偏离原来的直线,力度会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增长,也就是越要按下多一点,力度增长的很厉害。但是好像弦高和仰角没有必然的联系吧。在说仰角增大,如果不提高琴桥,弦高只有更低,或者低到不合理的不用按就打品。但是这只是论证你的第四个观点,是没根据的。
第五,通常情况下琴颈是和琴身完全贴紧的,很多人也认为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认为这个就是最好的音色。震动啊什么最充分。但是你想一想,音色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审美,为什么说紧密连接震动充分的才是正道呢?那样等于说芬达一定要做一体琴,或者至少想Gibson那样沾合的琴颈的工艺才是正道?要震动你不如打鼓去,我知道鼓皮震动的很厉害!芬达的人员设计的时候,应该就把对音色好坏的判断放在一个比较理性的,客观的,科学的层面。“我就做这个声音,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不喜欢”。如果完全按照你说的那样,那么你说人家设计这个东西干什么啊?!当然是为了调琴颈用的了。为什么要调?当然是需要的时候调啦!一般便宜的型号他还不给你配呢!!!
[ 本帖最后由 antonfung 于 2010-11-14 10: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