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用软件效果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省钱。amplitube 3是一款很强大的软件,个人认为比guitarrig好点(噪音要小不少),而且对于吉他音箱动态的还原有那么点意思。总体来说音色我觉得要比市面上大部分的千把块的综效要好,而且尤其是在录音方面要方便很多。
但是amplitube也有它的问题,就是声卡能力跟不上,比方说我的100块钱的guitar link这种垃圾声卡,接多两个单块之后,这噪音几乎就没有办法听了。所以之前我几乎就只用它的周边reverb之类的润润,大部分时间我都是通过硬件效果器做音色主体。
如何减少amplitube的噪音?或者扩展amplitube的音色?我觉得将它与单块混合使用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有一组单块,你可以想象amplitube是一个有着整套mic拾音设备的电子管音箱。
如果你有一组单块 + 音箱前级, 你可以把amplitube作为一个有着整套mic拾音设备的电子管后极和箱体。
如果你有一组单块 + 箱头,而你又希望安静的录音,那你可以把amplitube作为一个有箱体的录音棚(当然你需要一个DI去接声卡)。
我大致测试,你用amplitube中的单元(效果单元,音箱模拟的前级,后级等)越多,它自发产生的伴随噪音也就越多,这也就是为啥我尽可能地用硬件设备去填补amplitube的单元的原因,用硬效果越多,软效果的压力越小,出来的音色也更为纯粹,清晰度越高。而如果你用amplitube中的原件越多,相反出来的音色就越糊,音色越靠后。如果你用很牛逼的声卡,并且非常满意amplitube本身的音色,请无视我这里说的。。。
简单的例子,我用我的overdrive pedal串amplitube作为推子,和amplitube虚拟的tube screamer作为推子,一样的失真度下,用硬件推的噪音要小很多,并且动态更好。
然后当我用我的硬件前级,去取代amplitube的前级的时候,在相同的失真度下,噪音减小,音色清晰了。这里我想说下,amplitube的后级就是那个箱头模拟的power 部分(你可以bypass前级),有好多不同功率的后级选择,100w, 50w, class a 还有 不同的管子可以选,能很大程度上改变音色,甚至决定音色的主体。当你用硬件去搭配这些不同的软效果模块的时候,简单地几个单块就可以做出非常多不同的高品质音色了。
下面是我用 mod tone od -> amt ss-20 -> amplitube 3 翻弹的falling in love again ...
不过以上只是个人的理解 。。。。 不具有权威性 :-P
[ 本帖最后由 nerzy 于 2011-3-23 01:3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