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0|回复: 6

双线圈切单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网评了很多双切单的优劣,可圈可点,纠结,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动手吧!
买了wilkinson WHHB,开放式双线圈,四线制,四条线都是干嘛的基本弄明白了,明天打算开工,在我那把烂琴上实验一下双切单,希望能够写好这篇心得,能够给想要进行双切单的朋友们一些建议。。。
双线圈的通用模式是两圈一起工作,串联方式,磁柱磁极方向是相反的,用以平覆掉本地噪音信号,铜线的缠绕方式我还米有看清,但是缠绕方式是非常关键的,这决定了每个线圈的感生电流的方向,切单时有一种方法是把两线圈并联,有朋友说并联噪音很大,但是没说这两支线圈是如何并联的,两支线圈按照同向感生电流并联还是逆向并联,我估计这会有很大的不同,而这方面资料又很少,所以我决定亲自来试试哦...
发表于 2011-8-1 14: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结果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5: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明天再上贴,明天试验嘛
发表于 2011-8-1 15: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9: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用品:wilkinson WHBB(琴桥处),电烙铁,万用表,焊锡,螺丝刀,line6 30w音箱,JM4 looper效果器,一把很烂的仿琴。
实验要求:效果器JM4只采用了原厂音色,Rigg和RIgg的清音,这样才能对比线圈不同接法的差别,JM4通过耳机出口连接进音箱的MP3进口,音箱的AMP完全不用。
实验内容与相应结果:
    四线制的这款拾音器,一共有细黑细白(BW)和细红粗黑(RB)这四条线,BW电阻7.64千欧,RB电阻7.43千欧;
    【1】连接RB进吉他电路,单线圈(7.43千欧)工作,与单独连接BW进电路时的没有太多差别,这都是单线圈工作,没有fender那种亮丽硬朗的音色,这也许是我的烂琴琴体就是闷闷的声音,呵呵,单线圈工作只是低音变得稍微透亮,高音还是不实诚;
    【2】这回要试验双线圈并联,将红线白线连接作为一个端子,将两条黑线连接作为一个端子,并联后3.64千欧,这是单独一个线圈的一半,完全符合高中的欧姆定律,哈哈。这种连接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声音非常尖锐,但偏薄,音色的塑料感太强,切换到清音时,声音非常小,很明显,这是由于信号互减---我想,可能是两个线圈的瞬时感生电流方向相反,抵消了很多信号电流,因为双线圈的磁极是相反的,也正是如此,我决定调换一下其中一支线圈的并联方向。
    【3】红线+粗黑线连接做一个端子,细黑线和白线连在一起做端子,两个并联线圈进吉他电路,出来的音色明显不同于方案【2】,这回的音色非常饱满,清音的音量明显上来了,但是任然不是我想要的亮丽音色(这可能确实是我的琴体决定的)。这说明这次并联,两支线圈的瞬时感生电流是同向的,没有抵消信号的现象,但是仅管如此,还是没有出现我期待的单圈音色。
PS:我反复说了,没有出现fender音色,很可能是我的琴体决定的,我有一把squier CV stra 50s,三单线圈,枫木指板铠木琴体,问了行家,这两项都是好东西,是进口的,两部件加一起造就超过千元的成本了,这把SQ的音色就非常硬朗,我喜欢得不得了。
【结论】这回亲自试验,我得到以下一些认识:
    A----单线圈单独用一个线圈工作,与双线圈工作没有太大的变化
    B----双线圈并联有两种方式,一种会吃掉清音,使失真音色变得灰常尖锐;反向一直线圈后并联另一只,这种并联可以恢复清音的音量,但并联后的一色也没什么特别的,和双圈变化不大。
    C综合AB,要想得到fender的音色,除了单线圈之外,还有就是木材,指板和琴体----这两项和线圈是逻辑“与”的关系,缺一不可(这个地方可能会有盆友喷我啦,哈哈)
【推论】既然指板和琴体----这两项和线圈是逻辑“与”的关系,决定着最终的音色,那也就可以推出:用fender的指板和琴体,即使换上了EMG的81/85,也出不来厚重的金属音色(这个推论只是给想这么改的亲友一些建议,少华冤枉钱)
                         ---------------------实验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
发表于 2011-12-25 19: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 很好 很强大 解决燃眉之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12 18:1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