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24 15: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741哥威武,我可不是科班出身,我上学时学机械的。
我认为,想要自倒相必须得是甲类。
电源抑制力方面我认同741哥的说法。
输出牛阻抗我不太同意,单臂的阻抗应该是屏到屏的1/4,而且我觉得这大小不应该受后级管工作状态影响。不过这些只是我个人觉得,拿不出什么论据来。
对于我说在拖后腿,这个是从仿真结果看的,共栅那个管子的阳极电流跟阳极电压是同相的,也就是说它根本是在消耗功率,没有提供功率,或者说它充当的是一个负载,而不是源。
这个我觉得也可以这么解释,共栅那半边管子阳极电压随着变压器的感应电动势在变,阳极电流随着这个变化在变化,同时栅极电压也可以控制阳极电流。阳极电压引起的阳极电流变化,这两者之间是同相关系,是一个电阻的特性。
在栅极电压变化引起的阳极电流变化不足以抵消阳极电压引起的变化时,它仍然是一个电阻的特性,是在消耗功率,而不是在提供功率;当栅极电压引起的阳流变化刚好抵消阳极电压引起的变化时,此半边管等效为一个恒流源,电路实质为单端工作;在栅极电压引起的变化大于阳极引起的变化时,这半边管才出力,才是推挽状态。
对于自倒相电路,上面三种状态应该取决于尾巴的阻抗。这个阻抗为一定值时,正好是上面说的单端状态,一边在动另一边只是跟着动但是不出力;小了就是一边扯着另一边干活,大了就是两边都出力了。当尾巴阻抗大到无穷时,才能达到平衡的推挽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