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24|回复: 7

说说我对颗粒度的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1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看到网上琴友们讨论颗粒度的问题,我在这里也说说自己对颗粒度的理解,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下。
  我先查了下百度知道上关于颗粒度的一点解释——
  粉体颗粒大小称颗粒粒度。由于颗粒形状很复杂,通常有筛分粒度、沉降粒度、等效体积粒度、等效表面积粒度等几种表示方法。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1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这个显然与吉他关系并不是太大,但是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参考,我在药品检验相关单位工作,对于这个目数还是有些印象,药物中颗粒剂或者冲剂是一种常见的剂型,我想许多琴友应该有冲服过一些感冒冲剂之类的,对于它应该有比较清晰的印象,如果是给儿童服用的颗粒剂往往还会有一定的甜味儿,于是有些人有事儿没事儿有病没病的可能也冲点它喝着玩,特别是一些中药类型的,好象有病治病,没病也可以当营养当茶喝一般。
  所以这样想的话,对于颗粒我们就有比较清晰准确的印象了,但是,要将这种印象转化到对于我们听到的我们所弹的吉他音符的感受上,还是会有些模糊与距离,说说我的一些感受。
  作为在吉他上的颗粒度的理解,我觉得有几种情形,随想随说,看能想到些什么。
  首先是一个单独的音,作为一个单独的音,以1弦空弦音为例,我们弹响它之后,从没有声音,到弹响,到结束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下,它有点儿象拖尾的一种什么东西吧,好象很难与颗粒度联系起来;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在弹响它之后大约1秒,我们对它进行消音,这样是否会有点儿颗粒的感觉了呢?我的感觉应该是有了那么一点儿。
  再看连续的音,一条弦上的情况,还是以1弦空弦音为例,连续弹几个空弦音,保持同样的长度,是否会得到一种颗粒的感受呢?——我们这样来想:一个音符弹响之后,它的音量会渐渐消失。就说声音由大到小,但是我们往往不会等到它完全消失听不到就会拨响第二个音,两个音之间总会有一个分割点,你这样想,两个分别都是由大到小的声音,中间被分隔开,是不是有点儿两个颗粒状的东西挨在一起了?其实的确有点儿象,至少我会这样想。
  如果是想象成两个颗粒挨在一起,怎么样就算颗粒清晰了呢?这样想,如果声音都在最大的时候就说刚拨响,就接着是下一个音,显然,所谓的颗粒感肯定是不清楚的,为什么?你可以想想一下,两个球状体,如果切去两侧大部分只留中间一小块排放在一起,还会有球的感觉吗?如果我们的声音是从大到小有清晰的感觉,然后下一个声音才又响起来了呢?我想这种分辨度显然就会更清楚。
  所以说,两个有一定时值的音,颗粒度往往是比较容易感受的,如果速度足够快,颗粒度就可能不容易感受,比如轮指,往往是同一个音连续拨弦,想清晰的感受它的颗凿度的确就可能存在问题,为什么同样的速度不同的人弹来感受不一样呢?有的明显能听出来一个一个的音,有的则显得不那么容易分辨呢?我想这与你所采用的拨弦方式会大有关系,我的理解,触压放的拨弦方式会让你的轮指颗粒度更加清晰,当然不只是轮指,即使一般的乐曲中也是一样。
  如果是连续在一条弦上的两个音,它们之间总是会被自然分隔的,如果是两个音不在一条弦上呢?比如音阶下行时,2弦的B弹完之后,你弹3弦的A,如果你不在合理的时间上消掉B的音,你觉得这两音之间会有颗粒度清晰的感觉吗?两个音如果越不和协,可能感觉上分离感还强一些,如果协和度更高一些,则融合度更高一些,好象散了架的两个颗粒有点儿融合了也说不定,在这种情况下,颗粒度与清晰度也会大有关系。
  所以我觉得吉他上弹出来的音符,每一个音本身,如果不是让它一直的延续下去,只持续适当的时间,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并不很规则的类似颗粒状的东西——声音由无到有,然后大到小;每两个连续音之间的良好分隔——直接拨弦方式要比触压放的拨弦方式差一些,会让你更清晰的得到颗粒的感觉,你可以通过弹奏半音阶或者1弦空弦音来得到这种区别;必要的消音会让你更有机会感受每一个音或者某一个声部或层次的一些音,大致如此吧。

————————————————
  随想随说,分享下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讨论。
发表于 2011-11-21 11: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em28]
发表于 2011-11-21 1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发表于 2011-11-21 1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感觉就是弦振动的时值在0.1秒是小颗粒,0.5秒是长颗粒,1秒是大颗粒,2秒以上就是长音
发表于 2011-11-21 11: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xyduht

您用的是马丁尼52C吧?   当时您买这个琴(单个琴别的不算在内的话)多少钱??
发表于 2011-11-22 14: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理解的颗粒性实际是演奏者的指甲在弦上快速划过刹时给听者的主观感受。白居易《琵琶行》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句子,多数弹拔类的弦乐器都会给听众这样的想象。这句诗差不多是多数人能想象到最神似的比喻了。也许恰恰是如此才会被千年传诵的吧?
难道这就是近几年冒出“颗粒性”这样客观评价乐器滥觞?
发表于 2011-11-22 15: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颗粒性和艺术性一样,是虚词,人见人智。
发表于 2011-11-22 17: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颗粒性”如果翻译成英语是?
看看外国人是怎么描述轮指的声音(音色)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18:4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