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1|回复: 23

《读书笔记——塞戈维亚与泰德思科之间的冲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7 1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塞戈维亚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极大的推崇。然而,近年来,逐渐有反对他的声音开始冒出来。有涉及他的为人的,也有涉及他对作品演绎的霸权的。人们都以“塞戈维亚是不对的”,“塞戈维亚其实……”之类的说辞为乐。在我看来,其实塞戈维亚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现在是没有办法下定论了。我们关心他演绎得音乐,至于他的私生活,并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最近正在阅读泰德思科的传记,其中一个章节,提到了塞戈维亚与泰德思科之间曾经产生过矛盾并且后来得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来窥探当年的艺术家之间关心的东西以及争执的原因,以及他们的胸怀。

先简单介绍一下泰德思科,这位犹太血统,生于意大利,最后定居美国的传奇作曲家在吉他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他的《魔鬼随想曲》津津乐道。其实他为吉他写了100多首作品,在吉他音乐上是个非常多产的作曲家。他开始为吉他写作,是缘于1932年结识了塞戈维亚,正是在塞戈维亚的鼓动下,他为吉他写出了诸多的作品。两人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然而在1959年,两人之间却发生了冲突。事件起始于塞戈维亚寄给泰德思科的一封信:


“亲爱的马里奥,我要申明,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不会改变我们之间的友谊,也不会改变我对你才能的仰慕。但是我决定我不再演奏你的任何作品。在意大利和德国有一些人告诉我说你不喜欢我演奏你的作品,你对我的演绎不满意,但是又不想刺激我因为获得巨大成功而产生的虚荣心。老实说,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真的非常难过,作为老朋友,你居然没有看到我因为成功而做出的改变。


至于对你作品的诠释,你有权利这样说。当我在你面前演奏时,我总是尽最大努力按照你的意图演奏,但是有时候难免会出错。如果我出版的录音能再版,我决定删掉其中你的作品并用其他人的作品代替。在我这一季洛杉矶的音乐会上,我将不演奏任何一首你的作品。我也不接受任何你题献给我的作品。

我与你艺术特质之间的不同不会抹杀我们之间的友谊以及我对你的崇拜之情,但是既然你不喜欢我对你作品的演绎,我也没有兴趣再演奏你的作品了。”


泰德思科在收到这封信后十分的烦恼,他思虑许久,这样回道:


“亲爱的安德烈斯,你这封信着实吓到我了,你听到的那么些闲言碎语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觉得你也应该无视它们。关于那些人的诽谤,我告诉你我已经两年没去意大利了,20世纪开始我就没有去过德国!我要做出我的回应:

1.我从来没有批评过你在音乐上的造诣,全世界都知道它是不同凡响的。
2.我很喜欢你的演绎方式和录音。除了《魔鬼随想曲》,这你是知道的。音响效果是不错,诠释不怎么样。《五重奏》的演绎棒极了,但是录音稍差,但那不是你的错。美国现在已经买不到《D大调协奏曲》的胶片了,我私下让Aldo(笔者:泰德思科的好友,也是他的出版商)问过你是否有兴趣分销或者再灌录一次

然而我对你的确有一些不满,我觉得我有权利告诉你:

1.1953年你很急得找到我说希望我写一首第二协奏曲,我紧赶慢赶得完成了。你声称你对这部作品很有热情(甚至觉得比第一协奏曲要好,其实不然),但是你从来没有演奏过。
2.1956你又希望我尽快写出一首帕萨卡里亚,我照做了。你说你很满意,但是你也从来没有演奏过。
3.1955年我为你写了《Escarraman》,你向Ricordi承诺会为这部作品编定指法,但是直到1957年你回到洛杉矶,你只为第一乐章编定了指法。你承诺会为后面的乐章尽快确定指法,但是直到1958年,你都没有这样做。六月你给我的信里说你将在音乐会上演奏《Escarraman》,但是最后你还是弹了一些以前的小品。所以我没有办法,只好让Ricordi出版没有指法的《Escarraman》,你不能让出版商等你整整一年。
4.还有,Schott将出版我的协奏曲,组曲,幻想曲,回旋曲,五重奏,Tonadilla,都是没有指法的。因为你没有给他们校样。(你都弹过,怎么可能没有指法),我知道以这种形式出版它们很可悲。


就这些了,我的朋友,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自然的,如果你决定不再演奏我的音乐,我会很难过。但是没有办法,决定权在你。”


传记中没有提到是否只是因为这样的回信使得他们的关系又重归于好,但是事实上他们的确重归于好。传记的作者提到两位艺术家彼此仰慕,而且在这件事情后,他们的关系比以前更加的热络。塞戈维亚在信中这样解释他们之间的一些误解:


“亲爱的马里奥,经我的建议,他们打算在日内瓦举办吉他比赛,而我推荐你去当评委。这可是吉他历史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我有12个学生将参加这次比赛,其中有3位很有希望拿到第一,他们是西班牙人叶佩斯,委内瑞拉人迪亚兹,和乌拉圭人卡雷巴洛。我也要求他们把你的《奏鸣曲》作为必弹曲目之一。


我很难回答你“为什么我明知道我没有时间去演奏但还是要求你写了那么多作品”这个问题。我对第二协奏曲非常的感兴趣,但是我没有料到,正当我打算去研究它的时候,我被查出视网膜松动几乎失明从而失去了研究这部协奏曲的大好机会。哦上帝啊,我整整24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根本不能弹琴,眼睛被缠上了绷带,随后是带着只有一个很小孔的黑色眼睛,我甚至都看不清吉他的形状。当我才康复,我就被迫要开始准备新一季的音乐会,从10月15号日内瓦的第一场一直到来年4月23号结束,横跨欧洲和几乎美国全境。还有,收到你的谱子时,我正在南美巡演,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跑。虽然这样,只要我一有时间,我就会用来研究你的作品。但是你也知道,要将一首新作品能够在吉他上完美的演奏出来,需要持续和不受干扰的热诚。


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请求你,为吉他写作,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你的音乐,我确信我向你证明过这一点。虽然你有很多新作品还等待我去首演,但是你要知道,我每一场音乐会都要弹你的作品。最好的证据就是我去年116场以及这一季度75场音乐会上的确是这么干了。我觉得即使我说没有任何一个演奏家能做到这样也不为过。你也为其他演奏家作曲,钢琴家,大提琴家,歌唱家以及管弦乐队等,谁这么干了?不演奏你最新的作品其实是与我内心的渴望所相违背的,但是你不能太苛责于我,因为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我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安静的时光,并且可以安心的研究,学习一些东西了。


我非常讨厌别人说我开音乐会是为了享受掌声雷动的快感或者是为了钱,更不是为了养家糊口。相信我,我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自私。如果我真的是那么自私的人,我可以选择不出版任何不题献给我的作品。长久以来,我想做的只是建立并扩充吉他的曲目库。另外,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之间的误会使得你放弃为吉他作曲。继续写并且出版它们,就像《幻想曲》,《协奏曲》,《组曲》那样。如果上帝能延长我的寿命,我保证有朝一日我肯定会演奏他们,你一定能看到那天……但是千万不要剥夺了在吉他上展示你才能的权利,根本不要有这种想法!你不知道你的音乐是多么富有魔力。


从不久前开始,我将更多的演奏你的作品并且研究新的音乐。在巴黎我将演奏你的《Tonadilla》和《魔鬼随想曲》,这一季度我已经弹了15次你的《D大调协奏曲》了。”


或许我们不能成为大师,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阅读走进大师的心灵。很感慨,应该说是很羡慕他们之间这样的争论。非常钦佩两位大师对艺术的热忱。或许塞戈维亚在为人上或者行事作风上有一些问题,但是也如他自己所说,是他的命运所致,而他自己也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佩服得是,不管如何,他将一辈子奉献给了吉他事业,毫无保留,甚至到了有些霸道的地步,但是这些也如他所说,绝非出于他的自私,而恰恰相反,是出于他的无私。而泰德思科始终对吉他音乐抱有热情,我们学习,演奏吉他的人不应该忘记这位大师。20世纪为吉他写过作品的作曲家很多,但是有些人只留下了1部或者几部作品,更像是碍于塞戈维亚的面子,礼仪性的写了一部。泰德思科却是一个真正热爱吉他,了解吉他的非吉他专门作曲家,这是何等难能可贵。联想到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好的吉他作品,我接触过一些国内的作曲系学生,甚至老师。他们之浮躁,实在让我费解。明明不懂,还要装懂。也不愿意花时间与吉他演奏者坐下来讨论,研究吉他的特性。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吉他只是他们投机取巧时拿出来唬弄人的工具。这种做派实在让人心寒。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向塞戈维亚或者泰德思科那样的伟大,但是至少,当你在读到他们为艺术奉献的事迹后,心里能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触动,这就足够了。
发表于 2012-3-7 1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em92]
发表于 2012-3-7 14: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发表于 2012-3-7 15: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这里有答案了
发表于 2012-3-7 16: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问题么?塞老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也是唯一的大师,人们可以从技能上超越他,但永远也不会从影响力上超过他。因为,他是现代古典吉他开天辟地的真神。没有他,当代古典吉他能登堂入室几乎是不可的。
发表于 2012-3-7 19: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要加精华啊!
发表于 2012-3-7 2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7 2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Rokylin 的帖子

谢谢贡献增长知识的好文, 收藏在我的微博群里了。http://q.weibo.com/1449428/article/2UH3iCy&source=weiqun_feed
发表于 2012-3-7 2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向己故的大师致敬。
发表于 2012-3-7 2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发表于 2012-3-8 0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8 1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em13]
发表于 2012-3-8 1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k827 的帖子

最后一行“不可”后面加个“能”。“当代”两个字划掉。特此更正。
发表于 2012-3-8 1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严肃的。
发表于 2012-3-8 1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12 0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对这类的文章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它能让我感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
  (1)作者对于吉他的专注与奉献精神;
  (2)大师的人格魅力或缺限对于后人会产生的影响;
  (3)吉他技巧或音乐表现上的成功或失败,似乎是一个人天赋或对它们一直努力学习研究的结果,而天赋之外的努力对于更多常人所能达到的程度来说往往占有更重要的成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力或毅力恒心,其实,它们往往是在某些人的理解里似乎与吉他并无多少关系的要素形成的;
 希望能看到更多楼主分享的精彩文章。
发表于 2012-3-12 14: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私下感觉(因为没做过研究,所以只能“感觉”),对于古典吉他,特别是古典吉他这乐器的成形成熟以及在乐坛上的地位来说,塞戈维亚是创造者和缔造者,相当于上帝和神,后面的追随者成就再高,也只能是“圣”(借用基督教的架构来比喻啦)。

不过,这只是就古典吉他以及相关的音乐来说了。跳出这个范围,回到更广阔的生活中,无论是塞戈维亚还是任何一个他后面的“圣”,也都还是有血有肉的人,不仅充满“人性”,而且还异常“丰富”,无法逃脱所有对“人”通常会有的审视和评判,不可能“无瑕”。

也许,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大师……,就是这种“神性”和“人性”复杂交织融合之后造就出来的。

私下以为,作为一个古典吉他的热爱者(或者当自己“仅”从这种角度看待古典吉他的时候),也许关注和享受其中的“神性”足矣;而从历史记录和研究的角度,不可避免也不应避免其中的“人性”;若要研究古典吉他和相关音乐的奥妙,就定得涉足其中“神性”和“人性”交织的微妙神奇之处,尽力发现其中的“秘密”,以启示自己和后人。

上述三途,最高妙也最“危险”的,就是最后那个同时涉足艺术家“神性”和“人性”的角度:高妙是因为这种角度本身的复杂性和高要求,以及可能发掘出来的极高价值的“秘密”;之所以说“危险”,是因为这个途径本身就很复杂,涉入者定力不够功力不足,“迷失”其间(例如变成一个纯粹的“崇拜者”或者反过来变成一个全面的“否定者”,总之,变得“片面”)的可能性很高……

塞戈维亚“人性”方面的议论早就有,亦非什么秘密:记得看过一种说法,塔雷加的大弟子罗拜就很看不惯塞戈维亚;塞戈维亚和拉米雷斯之间的互动,充满了世故的情节……

在下曾听自己的零售商(一个曾经有缘与塞戈维亚有过互动的老人家)说起,塞戈维亚家中挂满了拉米雷斯吉他,但每当他发现访问者带来的吉他(无论什么吉他,包括拉米雷斯吉他啦)很不错,多半会不由分说抓着就不放手了,轻描淡写地跟来访者说:“我那里有很多吉他,你请随便挑一支带走吧。”拉米雷斯本人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不过这是“好事”,因为那支被塞戈维亚“淘汰”的吉他,回到拉米雷斯的展示厅,就是一个大师曾经拥有的“宝物”了,市场效果不言而喻……

作为一个很业余而且对有关事情毫无研究的人,听了这故事之后,也没有觉得从此就怀疑起塞戈维亚大师在古典吉他上的造诣和开天辟地的贡献了,不过倒是丰富了自己对大师的“人性”认识,觉得很有意思,哈哈……

间或有空同时想起自己偶然了解到的这些有关塞戈维亚的片段和趣闻,有时候忽然感觉有所悟:那些干出过惊天动地的事业的人,其实很多似乎都是老于世故的人,与人和社会的交往互动,充满了“狡诈”/“老练”/“蛮横”/“睿智”/“霸道”/“坚强”……,但无论如何,他们似乎都从来没有在自己要做什么这上面怀疑、动摇和松懈过,所以最后都要么成了“神”,或者变成“魔”……真是“万宗归一”。

回头说起塔雷加的大弟子罗拜看不惯塞戈维亚,记得似乎包括至少两个方面的原因:塞戈维亚是那种学究形的音乐学院出来的年轻人,似乎对吉他在西班牙民间的深厚传统不是那么“顶礼膜拜”;塞戈维亚居然无视塔雷加对指甲的“判决”,要用指甲来弹吉他!

于是在下事后诸葛一下,想到(猜到):正因为塞戈维亚这种“学院”背景,他才深切地了解和理解,不用吉他去演奏和表现经典/古典,就难以说服公众“吉他同样是一件非常典雅高贵的乐器”,难以把吉他从西班牙民间的“下里巴人”升华为古典音乐殿堂里的“贵宾”;塞戈维亚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像罗拜那样保守于吉他的传统演奏形式,而是确立了要像钢琴/小提琴等乐器那样,在音乐厅里演奏吉他的思路和“策略”,以当时吉他的音量和演奏条件,他明白,不用指甲演奏就难以让人听到吉他,更不用说去震撼听众了;塞戈维亚自己很清楚,以他的身份地位,他“强逼”别人跟他换琴,不会给这人带来损失,相反可能可以帮助这人“致富出名”,所以本质上没有什么“不义”之处,尽可以大方去做……塞戈维亚简直是太聪明和世故了!

塞戈维亚也许的确是“霸道”的,很多时候也许在这方向上“走得远了点”,甚至会强词夺理,但他总能回来,从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不“霸道”点,在古典音乐里殿堂级的乐器钢琴和提琴等面前,古典吉他这“小人物”,可能就无法凝聚起一种可以夺人心魄的“霸气”!

也许,塞戈维亚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为“神”,还为此与人“计较”,“明争暗斗”,但也许他一早就从基督教的故事那里感悟到(太多类似的故事说明类似的道理了!),没有“神”以及由此带来的“神力”,弱小者(例如当时的吉他)是无法焕发出超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所以必须“造神”:把自己造为古典吉他音乐的“神”,让拉米雷斯和豪瑟等成为古典吉他制作之“神”……同一方向的多路“神仙”齐头并进,就会带出一股无法抵抗的力量和潮流……

回到现实,私下以为,任何有赖于古典吉他的人,演奏者/老师/制琴师/琴商……,任何被古典吉他感动的人,都应该对塞戈维亚充满感激之情,无容置疑,他是“神”。

阅览塞戈维亚“丰富的人性”,私下得到的启发是:不具备这类“神性”,平衡不了自己的“人性”,就不宜做此类“神事”,否则要么(经常地)无功而返,要么(不太经常地)引发灾难……
发表于 2012-3-12 16: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谢信鸿 的帖子

“但无论如何,他们似乎都从来没有在自己要做什么这上面怀疑、动摇和松懈过,所以最后都要么成了“神”,或者变成“魔”……真是“万宗归一”。”

谢兄这一“但”,精采!佩服。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2-3-12 16:29 编辑 ]
发表于 2012-3-12 2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好文章,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20: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兄文采也不错啊。和渔夫搭档刚好一文一白。
发表于 2012-3-12 21: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谢信鸿 的帖子

好文啊…… !老谢这篇“由人到神———赛格维亚与古典吉他”的深度剖析、让我想起了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

,仰止!!!
发表于 2012-3-12 2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谢信鸿 的帖子

61兄说的对啊,谢兄文采真的好
发表于 2012-3-13 0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12 16: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谢信鸿 的帖子
“但无论如何,他们似乎都从来没有在自己要做什么这上面怀疑、动摇和松懈过,所以最后都要么成了“神”,或者变成“魔”……真是“万宗归一”。”

谢兄这一“但”,精采!佩服。

弟只道出常理而已,K兄过誉啊……

发表于 2012-3-12 20:29 只看该作者 谢兄文采也不错啊。和渔夫搭档刚好一文一白。


61大瘾,还是渔夫兄的文言了得,弟的那些大白话就很罗嗦……

发表于 2012-3-12 21: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谢信鸿 的帖子
好文啊…… !老谢这篇“由人到神———赛格维亚与古典吉他”的深度剖析、让我想起了柯南道尔《血字的研究》……

,仰止!!!

谢渔夫兄美誉,弟献丑啦,有感而发而已……哦,那书,弟就……

发表于 2012-3-12 21:5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谢信鸿 的帖子
61兄说的对啊,谢兄文采真的好


谢大熊大瘾,我就是续了下尾,定是条“狗”的,楼主的才是“貂皮”的啊……



阅楼主美文,才获些感受,被引导去思考大师“神性”和“人性”的事儿……谢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同时为中国的现状感到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08:0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