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22 20: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
通常,对于低噪声设计:尽量使用低阻值,因为阻值是和热噪音直接成比例相关。
对于噪音线绕电阻是最佳选择,其次是金属膜,金属氧化,碳膜,最后是碳芯。然而,线绕电阻大阻值的不多见,而且有电感,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导致不稳定。记住,然而,很多人都喜欢碳芯的声音,声称碳芯电阻的声音比膜的和线绕的更温暖。这个可能是因为交流信号让碳芯电阻的接触噪音调制产生失真。此噪音有个频率特性1/f(和粉红噪音类似),这个噪音要比白噪声很讨好耳朵。然而,好听的噪音依然是噪音。对于我自己的观点,应尽量把它减少到最低。信号失真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使用大瓦数的电阻(除非你使用线绕电阻)因为越大的几何材料产生的接触噪音会越少。
尽量保持流过电阻的交直流电流小,因为接触噪音是和电流成正比关系。
不要忘记电位器也是电阻元件,它们几乎都是碳芯的,而且阻值很大(比如1M欧的音量电位器)。在吉他放大器里是产生噪音的主源。要绝对减少噪音,应使用导电塑料元素的电位器,低阻值,大功率的。
功放的第一级很重要,为了最大提高功放的信噪比,第一级的放大倍数尽量大。这样信号的放大水平会远远高于后面产生的噪音。三极管并联会增加信噪比。这是因为两个三极管产生的噪音是无想干的,噪音总和是每个独立噪音平方和的平方根,而信号却是相干的,直接相加,这样会提升3db的信噪比。五极管作为输入级尽量避免使用,因为它们会有另外一类噪音,分裂噪音(division noise),是由于在阴极和屏极之间插入廉栅极所致。如果实在是需要大增益,那就使用自偏压cascode放大方式,会有比五极管更高的增益,但是没有额外噪音。另外,cascode方式不会有常见与ef86这样五极管的麦克风效应。自偏压cascode比上管采用固偏压的好,因为它会消除电源直流对上管栅极的直接影响,而且有更温暖的声音。
几个实用提醒:
因为高质量的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的要贵很多,玩家不必要把所有的电阻都更换成金属膜就可以得到更安静的放大器。有遵守几条通常原则,目标也就可以达到。
前面说过噪音是和阻值成正比的,吉他放大器第一级的1M欧对地电阻产生的噪音会比68K栅极电阻产生的多的多,因为数值差了14.7倍。也就是说使用1M欧比68K电阻作为输入电阻碳芯对比金属膜会更显著更严重。然而,当吉他插入放大器,拾音器阻值/电感以及连线电容会和1M欧栅极电阻并联,因此它的影响就会显著减少。当吉他没有插入或者关闭,那么68K的栅极电阻会成为主要噪音源。根据电子管类型以及输入级的结构,电阻噪音可能大于电子管的参考输入噪音。为了最大减少噪音,使用最小可能的输入栅极电阻,虽然它依然提供RF压制
另外,电阻噪音也和流经的电流成正比关系,100K的栅极电阻会比100K的屏极电阻的噪音小。标准屏极电流大概是1ma至2ma左右,但是栅极电流实际上几乎忽略。也就是说,屏极电阻最好使用金属膜电阻。例外就是1只电子管的屏极使用两只电阻作为分压器供给另外一只电子管的栅极。栅极无电流,但是有电流流经分压器,因此金属膜电阻在这里使用会有更小噪音。
最后,在低一级部分噪音产生最大,比如输入级,反馈再生级,以及效果再生部分,因此屏极电阻,栅漏电阻,栅分压电位器电阻等在这些部分为了低噪音最好都使用金属膜电阻,其它增益小的部分到输出级可以使用噪音大些的电阻而不会对总噪音增加多少,因为在这点上信号的幅度远远大于电阻产生的噪音。
对于电阻最后要认识的就是:有时会高估电阻的最大耐压值。1/2W以及1W通常只有250V至350V。在功放中使用电阻时要注意电阻的这个参数。我通常最低使用1W,500V(持续,1000V瞬间)或者2W,750V的电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