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有人誤以為”弧度”是在說琴頸,其實不是。實際上這個字是在說指板的曲率半徑有多少。而且這個數字跟琴頸的形狀都會大大影響手感。一般的Fender琴的指板曲率半徑是9.5英吋。也就是說,這把琴的指板長的就跟一個半徑9.5吋的圓形的一部份圓周一樣。你拿一條弦(7.25, 9.5, 12吋長),一端固定,弦拉直,另一端畫一個大約2吋長的弧形,那就是這片指板的樣子了!依此邏輯,你就可以想像一下往三四弦推弦時的樣子了,尤其是高把位的時候。你可以想見,弦的延音會因為打弦被悶掉。對曲率是7.25的琴來說,改善方法是提高弦拒,至少1, 2弦要調一下。
手感:
吉他的規格不會限制的一位吉他手的多樣性,但是了解曲率半徑對手感的影響可以幫你走對方向。彈和弦和riff時,半徑小的琴就很好用。彈封閉和弦尤是如此,因為手可以完美貼在指板上,所以許多人彈節奏吉他時喜歡這種比較”圓”的指板。50年代的telecaster就是很適合開放和弦的吉他,因為曲率半徑是很圓的7.25。不過這不表示大師們就沒在tele上大推特推。這種琴的下枕弦的高度很重要。這時候就該來好好感謝Fender創辦人Leo先生,他發明了可以微調每根弦的弦距的下枕弦。要是tele也用Gibson那種琴橋的話,手感一定會有點打折。所以,曲率半徑為12吋,指板比較平的Les Paul只需要兩個支點來調整弦距。
一般來說,指板越平=速彈越方便。當弦都在同一個高度上,右手在弦之間的跨越移動就可以快的多,推弦也比較輕鬆,也較少被”打弦消音”。ESP, Dean, Jackson的半徑都是從12~16吋,你就知道這些吉他是給想超速的人彈的!
其他會影響推弦的因素:
曲率不是唯一影響推弦的因素,琴衍的尺寸就是其中一個,而且重要到也許我該另寫一篇文。比較現代,速度快的琴都有比較大的琴衍,這是有原因的。我還記得我彈朋友的Richenbacker,弦距超低,琴衍小到快不見了,幾乎沒辦法彈solo。不過那大概是我彈過的琴裡,彈封閉和弦最輕鬆的,到了高把位都超好彈。重點在於,手感好壞是由整體決定的。
混和/圓錐曲率
我覺得這發明真是太聰明了,既可照顧低把位彈和弦的需求,也沒疏忽高把位速彈的方便。吉他零件市場上就有提供這種曲率的琴頸,像Warmoth就有10~16吋的。意思是指板的曲率半徑會從比較圓(10吋)慢慢變成比較平(16吋)。Parker吉他則有10~13吋的。
琴頸的形狀
搞懂指板後,來談談琴頸吧。Fender用英文字來描述他們的琴頸樣式,著名的Nocaster就是U型,是很粗很厚的琴頸,手小的人可能用不來。這琴頸聲音結實粗壯,延音也長。由於太大支,有些人的手可能無法握實U型琴頸,不像其他薄一些的琴頸一樣好控制。V型就滿容易掌握的,你的手可以輕鬆橫跨指板,很適合喜歡用拇指彈琴的人,因為琴頸的邊緣比較薄。V型有分比較深的V型和淺V型。深V型的邊緣比較尖,有人可能不喜歡。後來Fender做了一個頗受歡迎的C型,62年的Stratocaster就是用C型。沒有U那麼厚,沒有V的尖角。由於廣受歡迎,所以現在C型是最常見的。
除了Fender的系統,其他廠牌也有自己的分類法。Ibanez的Wizard型號的琴頸就超薄超快(在指板第一格的琴頸厚度只有17mm,第12格只有20mm)。薄的琴頸很適合新手和職業樂手。不過也有人覺得琴頸太薄反而讓他們不會彈琴了。在官方網站上應該都有一些圖示和規格,不過你如果不是很懂這些,那還是親自彈過比較好。跟鞋子一樣,琴頸不合手不適合的話,用久了會酸痛的。
一把吉他的重量,無論是來自琴身或零件,對延音都很重要。因此,粗重的琴頸也多多少少能增加延音。不過,任何一個個別零件都無法改變整體的個性。對我而言,有時候是心理層面在作用。厚的琴頸就是可以讓我感覺這把琴延音比較好,聲音比較肥。我無法證明或是反證這件事,我就只是喜歡!!所以總結來說,如果這個琴頸彈起來舒服,不妨礙你演奏,那這就是適合你的琴頸了。下次彈到一把琴,記得,把指板曲率跟琴頸樣式筆記下來,讓你的手幫你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