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与窦唯的这段故事(二)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011/12/1327612_7fc13b51e9700a2571e1711b940ed296.jpg)
1992年,王菲红了,红了之后的王菲,自然是媒体关注的对象。许多记者一涌而上,争相采访她,并且无一例外地问起她对爱情的看法以及未来男朋友的标准。
记者问她,希望将来得到什么样的爱情。她坦然回答说,这个很难说清楚,主要看是否有感觉,没准在电梯里遇到个水管工就爱上了。记者又问她,可以描述一下你未来男友的外貌吗?她带点神秘而幸福的语气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条件。不过,一定要懂国语。还有,我喜欢眼细细,单眼皮的人,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北方人。”其实,王菲的这句话,已经泄露了天机。窦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不帅,却非常有个性,才华横溢而又独断独行。
到了1993年,王菲第一次亲口承认了她和窦唯的亲密关系。她说:“我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确很要好。”又说,香港媒体将她在黑豹的恋人认定是常宽,那是个“美丽的误会”,她说,“那个人从来就不是常宽,他……他可以说是被拖下水的。”从来就不是常宽这种说法颇有意味,暗示在黑豹,曾先后有过至少两个人,所以才有此一说。日后,人们对这段恋情了解更多一些,兼且窦唯曾有过“阴谋”的说词,外间因此认为,王菲这次承认恋情,也是“阴谋”的一部分。笔者更愿意相信,这只是王菲打这场战争的一个步骤,一次战略,一种有效利用自己所能控制的媒体资源的宣传攻势。如果一定要和“谋”拉上关系,这是阳谋而不是阴谋。
据姜昕所称,她最终决定退出这场战争,缘于1994年9月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此前的那次酒店事件,窦唯虽然没有向她作任何解释,可冷战一段时间,加上王菲回到了香港,他们又和好如初了。到了这个9月,两人分别有了走穴的机会,姜昕去福建石狮而窦唯去深圳。那时,手机对于普通消费阶层绝对是奢侈品,他们只能约定,在酒店住下来后,彼此打电话给窦唯的妹妹。可姜昕一天无数个电话打回去,窦颖答复说,哥哥一直没有来电话。姜昕意识到,深圳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窦唯的神秘消失,肯定和王菲有关。
他终于返回了北京,没料到第二天,她也来了,来到了他在北京某个四合院的那个简陋的家。此时,姜昕才意识到,她原来是和他一同返回北京的,他们一直在一起。
姜昕写道: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那突如其来的情形似乎加重了空气里的湿度……那是很奇怪的一天:三个人居然坐在一张桌上吃饭,然后,在一个屋檐下相安无事的处到深夜。当然,我们之间很少对话,可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可能平静……他曾像是对两个女孩儿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过那样混乱的一些话。那番话很长,具体措辞我已记不太清,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话,我知道也许我这么想太自私了,可是今天,我还是想把我心里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不管你们会怎么想。我知道你们爱我,我也爱你们。可是,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有矛盾。你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我都可以给你们,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痛苦。这些话我一直不敢说,一直放在心里,因为我也在自问:这样想是正常的吗?是正确的吗?我也不是没有推翻过自己,并且强迫自己做出选择。可是那之后我又总会良心不安……我真的觉得,如果是因为爱的缘故,那么做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错误的……那番话后他分别去拉我和她的手,当时我背靠墙坐在床上,她坐在沙发上,而他就坐在那之间的椅子上。我们都没有拒绝,很奇怪,像是被定住了。他又继续说了些什么,我和她始终都没有插话。后来,他也就不再说了。三个人就那样陷在沉默里。我和她只有过一次对话,那是他去厕所的时候,那天我们都喝了太多的水,尽管很少说话,大概是因为闷吧。而我,他和她,也一直都无比周到的在给对方的杯子里加水。她问我:“你觉得他爱你吗?”我说:“如果不爱,为什么在一起?”她说:“可是他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后来,夜渐渐深了,她说她累了,要去酒店了。他说他得去送她。我没有阻拦,因为我也累了。那天晚上他还是没回来,可我还是等了。第二天,他打电话回来,说:“对不起……”我说:“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爱她吗?”他在电话那边沉默了半饷,然后说:“爱!”我说:“那你还是做一个选择吧。你的理想太高了。”他说:“她也是这么说的。”他又沉默了半饷,然后说:“那……我想,她吧。对不起……”我挂断了电话。
姜昕不情不愿却又无可奈何地退出了,这场战争,王菲终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只要有机会,王菲就飞回北京,走进北京那个小胡同,走进那个小四合院,在那间姜昕住了四年的房子,和窦唯过起了秘密同居的生活。此时,王菲不再是那个正冉冉升起的天王巨星,而是和平凡的老公相濡以沫的快乐小女人。如果日子一直这样走下去,这便是一个最经典的现代童话了。
这就是王菲,为了爱情,她可以不顾一切,可以舍弃一切。
1995年初夏的一天清晨,香港记者摸到了小胡同深处的那个四合院,悄悄地等候一旁准备拍照。此时,其中的一扇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普通睡衣的年轻女人,头发蓬松,睡眼朦胧。初看上去,这女人和北京的任意一个胡同小巷里的其他女人没什么不同,仔细观察,才发现,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王菲。王菲的手里,竟然端着一只装夜尿的痰盂,她趿着拖鞋,向那间又脏又臭的公共厕所走去。记者迅速按下了手中的快门,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很快出现在香港的媒体上,整个香港社会,为之大哗。许多人不解,王菲这是为了什么?一个身家数千万的天王巨星,竟然愿过这样的生活?
我们没法知道王菲本人看到这幅照片时的表情,更无法洞悉她的思想。可是,我们能够从她唱的《我愿意》中感受她的心情。
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怀里,失去世界也不可惜/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什么都愿意,我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为你。
有人说,窦唯用音乐征服了王菲的心,这话有相当的可信度。这一年王菲推出的新碟《执迷不悔》,被认为是王窦音乐合作的开始,也是王窦爱情的写照:这一次我执着面对,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这是错还是对/就算是深陷,我不顾一切/就算是执迷,我也执迷不悔/别说我应该放弃,应该睁开眼/我用我的心,去看去感觉/你并不是我,又怎么了解/就算是执迷,就让我执迷不悔/我不是你们想的如此完美/我承认有时也会辩不清真伪/并非我不愿意走出迷堆/只是这一次,这次是自己而不是谁/要我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围/就算痛苦,就算是泪/也是属于我的伤悲/我还能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围/就算是疲倦,就算是累/也只能执迷而不悔。
1994年,王菲终于下定决心抛弃别人强加给她的王靖雯这个名字,恢复自己的王菲真名,改名之后的王菲举办了首次个人演唱会,以连演18场创下乐坛新人演唱会的最高纪录。
而到了1995年,被王菲倒掉的夜香,气味尚在空气中回旋,窦唯再一次和姜昕走到了一起。传媒一致认为,1995年,窦唯和姜昕在唐朝乐队吉他手张炬的葬礼上再次碰面,旧情复燃。
按照姜昕的说法,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断。姜昕跑到长春唱歌,是为了躲开一段日子。但自己的衣服等日用品,还在窦唯那里。王菲在那间四合院里倒马桶的时候,只要打开衣柜,不留神还能看到姜昕的衣服。冬天到来的时候,姜昕不得不派人回北京取衣服,那人找到了窦唯。窦唯替她收拾好衣服的同时,还写了一封信。这是窦唯的专用信封,正面两人的名字中间,有窦唯写上的两行英文。上面一行写着:Let’s
be Love!后面是一壶清茶,还冒着热气。下边印着To Be In Love With Each
Other。信封的背面是放大的石膏头像,右下角印着四行小字:多而乱的皱纹是岁月层层叠叠的刻度/大小深浅的斑点是过去的记忆/这就是平衡平淡的现实生活/创造出丰富的艺术生命。
信写得很温情缠绵,如同他们从来不曾闹过矛盾一般。题头是“亲爱的昕”,落款是Miss,Kiss—Love。
从长春回到北京后,姜昕过起了租居日子,一直不曾主动和窦唯联系。窦唯事多,自然也没有和她联络。直到1994年的严冬,姜昕跑场子的时候,极其偶然地和他相遇,两人坐在包厢里,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然后在演出结束的时候,窦唯主动邀请她去宵夜,姜昕便如被催眠一般跟着他走了。于是,他们恢复了联系,他给她留下一个话头,说是要去看她的新居。春节过后,窦唯准备将约定变成现实,于是给她打电话。他们约定在街心花园见了面,然后一起去喝咖啡,再然后顺便吃了晚饭。接下来便是参观她的新居,非常自然的,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才离开。
王菲不得不将这场爱情保卫战继续打下去。这一年,她疲于奔命,穿梭于京港两地。甚至推掉了所有能推的工作,只有确实推不掉的,才勉强应付一下便飞回北京。王菲的经纪人解释说,因为她身体有恙,不得不回北京休养。记者们看到的,是王菲一步不离地跟在窦唯身边。窦唯忙他的工作,王菲则像个初恋的少女,捧着一本小说坐在角落里幸福而又满足地读个不亦乐乎。
未待完续。。。
#自觉回帖,从我做起#
#我回帖,我骄傲#
更多有趣内容可以去磁粉网看看,又能买卖琴又能聊天,很有意思:http://www.cifans.net
[ 本帖最后由 jeremymu 于 2013-9-29 16:5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