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LAG
搜索
查看: 3097|回复: 10

李志团队: 民谣变的是形式,内在的东西还是一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0 09: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周末画报

现在的李志,应该可以算作民谣圈中在大众市场范围内最有知名度的民谣歌手,这种知名度的建立一方面是他词曲创作风格符合当下听众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和他坚持走音乐人专业化路线,培养自己的专业团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单打独斗到建立一个几十人的巡演团队,李志和朋友们花了9年的时间,对于这条道路行进之艰难,如何实现独立音乐人的专业化,他们应该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周末画报》×迟斌/媒介和版权合作负责人



Q:从一个单独的创作音乐人到成立现在稳定的团队,李志花了多长时间?

A:从李志2004年发第一张个人Demo唱片开始算,至今大约9年,最近两年团队成员才趋于稳定。



Q:你们是怎么决定要走专业团队化路线的?

A:李志不是在某一天突然想到要成立团队,而是在长期的帮忙、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团队中的大部分人本来就是李志的朋友,后来变成了团队的成员。李志及团队思考过的问题无非是怎么把事情做到李志想要的程度。这里说的“事情”包括:按照自己的想法出唱片、稳定地排练、接靠谱的演出、自己策划巡演。对独立音乐人来说,大事小事不会有专业的唱片公司运作,所以也必须自己操办。



Q:现在固定的团队成员有多少位?

A:除了李志和乐队成员以外,核心团队有负责运营和财务及生活后勤的撒郊,负责外联和合同的公爵,负责法律顾问的吴登华,负责舞台及排练助理的李亮辰,负责淘宝官网的王科,负责摄影的邰一雁,负责官网和数字音乐的老迟。每次李志的演出,基本上也会用一班比较固定的外援团队,包括灯光师小钟,调音师姜北生,摄像和后期大鹏、翠翠及小梁,设计师张桾。我们这些人分布在南京、上海、北京、广州,有音乐节或者巡演就会凑到一起。每年南京跨年演出的时候还有临时加入的朋友来帮我们。



Q:所有的工作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

A:差不多是这样的,宣传基本就是通过网络。前期联系,场地考察,演出安排目前是公爵负责到底。等演出安排定下来,团队会有组织有秩序,根据分工互相沟通协作。其间牵涉到合同或任何法务需求,我们的律师都会过目。



Q:现在民谣音乐人的音乐销售渠道有什么最主要的变化?哪个占你们收入比例最高?

A:民谣音乐人各自的情况都非常不一样。据我了解音乐销售渠道也不过是实体和数字两种。实体唱片的收入微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永远是做一张亏一张。所以李志的最新专辑甚至都没有做实体直接在网络上发布,这个不仅是民谣音乐人的情况,大家都这样。现在也就看数字音乐市场了,我们在一年多前就把李志所有的数字专辑都放到了海外的音乐平台上,例如iT unes、Spotify、Last.fm、xBox Music、Amazon Music、Google Play等等,偶尔也能收入点美元。国内的数字音乐市场今年开始有一些动静,我个人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只要有机会我们会和任何尊重版权的网络平台合作。我们大约三年前在李志官网上做过一个尝试,就是开放下载所有专辑的无损音乐文件和专辑图片歌词等,然后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定价通过支付宝支付,下载量相当喜人,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李志官网下载,甚至下坏过服务器上的硬盘。但是收入,每天有几十块一百来块的就算挺好了,并且还产生了副作用,我们在南锣鼓巷的唱片店里见到了李志的各张根据网络下载制作出来的盗版CD,老板还信誓旦旦地说,假一罚十。从今年开始和国内的一些大的音乐类平台合作以后,我们逐步关掉了李志官网上的这个功能。我们注意到其他的独立音乐人也逐渐在尝试一些新的故事,这让我们感到开心。


Q:在你们看来,音乐人团队化、专业化是否是大趋势?搭建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团队,最大的难题是?

A:趋势这个词我不太能认可,其实音乐人团队化专业化由来已久了,最大的难题就是,所谓“独立”的音乐人怎么搭建团队,或者说获得专业团队的帮助。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几个可能性。1.非营利的基金。现在香港有一个叫作文艺复兴的基金会在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一百个这样的基金会能出来做事,想必“独立”音乐人们即使没有专属自己的团队,也可以寻求到专业团队的帮助。2.签商业公司。这个自然不必说了。有专业公司运营就有专业的团队。不过商业公司一切应该以盈利为目的来运作,这无可厚非,但毕竟也不是所有音乐人都想做贾斯汀·比伯。3.自己组织一个团队。这是最难的,对大多数独立音乐人来说并不适用。4.对不起,我说错了,第3点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第4点—寻求政府的拨款和帮助。



Q:民谣音乐人现在的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善?

A:没有改善,相反我觉得是极度的恶化。最大的问题是,实体唱片市场逐渐消亡,数字音乐版权等得不到保护,互联网上的随意复制和传播导致了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为音乐付钱。音乐人很难以自己创作的音乐得到合理的收入。打个比方吧,几乎每个人都有数字音乐播放器,比如手机、电脑什么的,可有几个人的音乐是花钱买的?再打个比方吧,咖啡馆放音乐就需要支付版权费用,但据我所知就连最喜欢放民谣唱片的丽江众多咖啡馆也没有支付版权的。这个问题很复杂,一言难尽。如果一个社会里“音乐人”没可能以“音乐”为生,那么谈生存环境改善就是空谈。随着和京东、网易等等国内的音乐平台开始合作,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整个环境会变好。


A:富足的国家总有欢乐的民谣,整天阴雨的地方民谣自然会忧郁,打仗的时候民谣会反战,和平年代大家唱唱爱情和隔壁老张。民就是老百姓,谣就是说说闲话。本质上这和哪一辈没有关系,外部世界变了,谣也会跟着变,变的是形式,内在的东西我觉得还是一样。



Q:你们是否排斥很商业的合作或是演出?

A:不排斥,但我们非常非常地谨慎。商业的目的和音乐的目的一定是不一样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在很多方面处理起来会很困难。如果可能,我们希望和我们尊敬的商业合作,比如谷歌,比如维基;就算给钱,我们也不会和我们不尊敬的商业合作,比如百度、三鹿牛奶、脑白金。



Q:你们如何看待选秀节目?如果有人唱红了某首李志的歌曲,你们会怎么想?

A:选秀节目是商业产品,存在即有道理,有些选手唱得不错。不管是什么商业活动,只要合法合理就行。但我们平时也不看,不看是因为太假太恶心了,这和审美有关。如果有人唱红了一首歌,那也不错,但是记得演唱前请获得词曲人授权。



Q:你们有很强的版权意识,在这方面你们有些什么想说的吗?

A:知识产权属于私有财产。种菜的保护自己的菜,卖报纸的也不愿意被偷。只要沾点边还会喊“钓鱼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没有人是真不懂这个道理的,所以我想说的都在这里了。

http://uplus.metroer.com/2530-3.html

[ 本帖最后由 弦外 于 2013-10-30 09: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9: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周末画报看到一篇李志团队的专访,感觉不错转来和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13-10-30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B哥很有才
发表于 2013-10-30 20: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为啥谷歌维基就要合作。。。百度脑白金就不行。。。
发表于 2013-10-30 2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31 08: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他们跟百度之类的都有私人恩怨?呵呵。
发表于 2013-10-31 1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lanbon 的帖子

因为百度不尊重知识版权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2: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楼 岁月流逝寂无声 的帖子

的确是这个因素
发表于 2013-11-1 09: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楼 弦外 的帖子

李逼逼版权保护做得太到位了,彼岸吉他编的谱子没和他大招呼都被打给警告全下架了
发表于 2013-11-1 15: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B哥牛逼[em90]
发表于 2013-11-1 16: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B哥何时也出一本吉他弹唱谱啊,我在坐等盗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1-8 00:0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