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24|回复: 4

[效果器评测] 我为什么多年后抛弃line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0 18: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看到很多朋友在说line6,那么我作为一个LINE6十余年的忠实用户
,从pod 2.0  xt x  ,并坚持使用,是什么原因?

   在2.0/xt的时代其他品牌效果器只有 BOSSgt6/8  或者zoom gfx系列以及digteach的 rp/gnx 系列,vox le,百灵达vamp。。。。

   先谈谈zoom gfx系列秉承505的方便面式失真音色,基本上买者是寥寥无几,买完第二天就想砸。但是后来出的g系列是真正把zoom提供了一个层次,
zoom近年的音色风格比较偏向boss的,都拥有良好的周边和,紧致的过载与失真,但是zoom相比boss音色的清晰度能差一些。
   同时代的boss gt6,怎么说呢,当时boss的箱体模拟做和没做差不多,如果有好的音箱搭配gt6的音色还是蛮不错的,后来的gt8音箱模拟就
做的有点模样了,所以大卖一番。而boss系列的产品质量也一直特别好,很少见需要维修的咨询。
   digtech 的gnx和rp系列,无论clean还是失真过载,如果你是玩重型音乐的,放到现在也是这些品牌里的第一选择,唯一要注意的是gnx系列
1/2/3音色和4/3000不同,前3个失真粗矿,后2的比较细腻,这是因为芯片换代的原因。这个品牌的效果器音色的缺陷是,音色失真比较扁,周边比较差做不
出漂亮的空间感,不知道新款产品有没有改善,说实话如果玩重的这个效果器是不二选择。
   同期也有比较冷门的比如vox呀,korg,百灵达等,简述下korg AX系列在那个年代还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1000g和1500g特别实惠。周边好,失真也还
凑合,缺点是每个音色都像蒙了层布,也就是动态差。百灵达其实和line6走的路线一样,但是他整体上差得很多,没动态,也没有触弦感,但是廉价也是当年大卖的优势,vox系
效果器没用过,这里就不说了。
         
        那么回到正题,line6在2000年到2010年间在世界上最火爆的是在2002-2006年吧,因为当时就说在吉他中国上大多数人喜欢的东西都是吉他曲子,那么大家想获取一个圆润又有强度的solo
音色,当时只有line6能做到,而且也不吃音箱。换别的你得攒一堆东西才能做出来。而那会儿,李延亮也在用这个,包括有很多有名的曲子什么摇滚卡农什么的都是用的line6的效果器,
那么大家就开始疯狂的购买。大多数任买来马上就去弹失真solo简直就是惊喜无比,简直就是从方便面升级成羊肉包子。后来更代了x3呀,什么的音色我感觉是没什么改善,质量也一直不怎么样,
经常见到尸体机。
        我抛弃line6的原因,是line6一直以来给我带来的内心痛苦:
        长时间的使用line6会觉得,它的失真几乎没有可塑性,长时间使用会腻味。而且clean音色不具有通透性,那么就严重影响弹clean的心情,蒙了一层布的感觉,这个毛病到现在出到最新的产品都没法解决。
它的触弦感品牌里是做的最好的,但是突然你要是和用单块比你会觉得哇这个触弦感模拟的比真的还敏感,这种感觉太奇怪了。这个感觉在你应用solo音色中你会发现,弹曲子你会觉得line6弹出来
的东西不能处理一些很细腻的东西,虽然它的动态和真实音箱出来的几乎一样。如果你弹了几年Line6,再用别的效果器你会觉得你弹琴突然不干净了,我很奇怪。
        不知道别的朋友有没有共同的认识


   
  
发表于 2016-7-10 2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沙发听讲
发表于 2016-7-11 02:26:14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从来就只当录音和插调音台直出设备……你买来练琴听手感的吗
发表于 2016-7-13 05:49:31 来自吉他中國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4楼说出了我的心声。。。gfx4,恶心到死的声音
发表于 2016-7-13 12: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ilpoe 于 2016-7-13 12:20 编辑

line6的声音我觉得在平行的综合效果器里是最好的, 仅我个人的看法。我从02年初从GT3转2.0开始 没买过其他牌子的效果器。 ,最后一条非常同意,今年转了单块,确实发现手上的毛病越来越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1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