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我们解决了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建立了审美,视野宽了就不会在低水平徘徊走不出来;二是提高了耳朵敏感性,自己可以给自己纠错;三是排除幻想而单纯的爱上吉他,保证你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枯燥的训练中来。四是对于成为高手这个事情并不要那么执着,放平心态做好每一天的自己。谁也不能说我干什么事情就一定要成功,做生意就一定要赚到钱。是否成为高手除了你的背景,做事方法,战略头脑,跟运气和平台都有很大关系,付出未必会有回报。在初期阶段大家一定要无欲无求的做个宅男宅女,闷在家里钻研才有可能收获不错的果实。那么我们闷在家里都要干些什么呢?
第一,扒谱
意思就是你靠着耳朵把原曲曲谱写出来,这个实际就是高手和低手的分水岭了。有没有能力扒谱对于学习者而言呈现的完全是两个世界,因为你学习的宽广度将无限提升,不仅限于教材上的曲谱了。以我的观点而言,教材完全是给初级学员用的,进入扒谱阶段后,有没有老师有没有教材都是次要的,主要任务转移到大量扒谱积累,量变到质变形成自己的风格。
有人又要问了,那我怎么才能把扒谱能力练出来呢?在这里讲个题外话,问的问题越多,说明底子越薄,完全不明就理,一天到晚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学生老师是最怕带的。好的学生都是观察能力强变现能力强的,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问题。有的人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只是实现的手段还不够高效。即便要问问题,也就是几个提示性的问题,困扰了很久的问题经过高手一点拨顿时通畅,不存在纠结和理解障碍。如果老师的解答仍然让某人听的稀里糊涂,那说明某人先不要问这些高大上的问题了,回家完成每天至少五六个小时的基本练习,这还能让周边的人感觉你有点希望。回归话题,扒谱这个问题要解决的话就是每天练习唱谱,练习听音,练习耳朵的敏感程度,别无他法。如果还要继续追问怎么才能学会唱谱,怎么才算是听音到位了,那就无可奉告了。在常识和基础问题上纠缠的朋友肯定是不适合搞这行了。
第二,当个混混
宅男宅女才有可能成为高手,这个没错,但是光在家闷头练琴到一定阶段也是有问题的。有很多问题必须在和高手交流切磋中顿悟或者慢悟的。最好时不时就到琴行里呆着,就看琴行里看店的老师怎么自我练习。如果有乐队排练那就更好了,一定要混到现场去,看他们怎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酒吧或者咖啡店里有高手在弹奏,就天天跟他混,死皮赖脸做个脑残文青。有妹子热爱吉他的,一定要找个高手做男友,两三年就能让你脱胎换骨。不说了,免得有为自己打广告之嫌……总之,要当个混混,混迹于演出场所排练场所。要让那颗萌动的文青心一直鼓动着你,没有环境要创造环境一直让你处在音乐从业者的世界里,只要你一直呆在里面,想不成为职业都困难。
第三,当个大混混
老跟人混也是没出息的,混混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向大混混的方向去发展,你要成为台上的那个人。哪怕舞台很简陋,也几乎没几个观众,你也必须混到台前。第一份工作都是很寒酸很没尊严的,不会有几个人为你喝彩。所以说成为高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勤奋机灵甘于寂寞而且脸皮厚大心脏。
有了上台的机会就有了实战的机会,有了实战的机会,所有你在家里的练习都变得有实际意义了。你清楚的知道你今天练习的内容必须明天就在众人的眼皮下展示出来,所以今天的练习是有的放矢的且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这种压力下,你想不快速进步都困难。
而且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你的气场。哪怕你在家里弹奏已经技巧纯熟了,但是极少机会上台,那么你的举手投足都是不自信的。大混混是什么?就是众人火辣辣了的眼光下我都还敢撒野。这种台风这种气场不是天天上舞台表演绝对是混不成样的。经常上台的人就算是弹奏出了差错,都会让你觉得错的非常精彩。大混混就是所谓的胆大活儿好不怕人!!!
第四,忘记自己的中国属性,记住音乐是世界性的
吉他是舶来品,流行音乐是舶来品。有点伤自尊的说,诸位所喜欢的任何中国流行乐都在西洋乐的框架内,并无突出的创造性,哪怕创造这些歌曲的都是中国人。前两集我提过要放宽视野,在审美上就要跨出国门。其实不光审美,平时的练习也得跳出中国流行乐的范围,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多弹奏国外的曲目。普通观众经常以听不懂英文为由要求我别再演唱英文歌曲,其实大量大量的普通吉他学员也会因为语言和文化陌生感,对国外作品少有涉足。但是绝大多数国产歌曲或者演奏曲在发挥吉他的潜力方面做的是相当的不到位,而迟迟不愿意涉足国外作品就相当于自动放弃了一个大宝库。既然抱上了吉他这个世界性乐器,那么就要记住音乐就是世界的,淡化一些中国属性会让你无缝接入到世界主流吉他文化里面,这会让人受益匪浅,提速进步。在你形成自己的技术基础和音乐思维以后,再考虑回归中国文化,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另外就是吉他特别是电声吉他进入到一定阶段以后必然会接触各式各样的设备,琳琅满目的效果器音箱。在这一阶段,外语水平好的肯定要比外语小白要有优势多的多,因为大量的顶级设备都是国外生产而且没有中文说明书的,大多数时候需要对照英文字典把设备操作研究透。一个不会玩设备的吉他手一定不是高手,就好比不会用专业相机的朋友肯定也不是摄影高手。注意哦,不会用和不想用是两个概念和境界。
第五,尽量往编曲师方向上靠一靠
诚然,大家学习吉他的初衷都是自娱自乐,但是想成为高手就必须要以职业吉他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职业吉他手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编曲师,帮别人或者自己制作一些伴奏音乐。只有做过编曲师的吉他手才能在歌曲的细节和气氛总体把控上呈现出专业和成熟的一面。即便你没有做过编曲师,也应该在一个乐队中历练过,知道你的同伴——鼓手,贝司手和键盘手哪些地方演奏的不尽合理。这说明什么?说明只懂吉他的吉他手不是好吉他手。好的吉他手无论演奏和编排都是用乐队的思路在进行的,如何推动曲式烘托气氛,如何在乐队的框架下填充吉他的声部,如何利用吉他的各种音色来契合乐曲的风格,什么时候吉他该休息让其他乐器进入,什么时候你该给出什么样的一个长音让歌手舒服的进唱等等等等,这里包含大量的积累和经验。如何积累这些经验?还是要扒谱,分析经典乐队作品的总谱,看看别人是怎么安排这些乐器声部的。就好比你有了一堆食材,但是你烹饪的手法决定了最终菜肴好吃与否,所以在最初阶段你只能观摩大厨是如何下料如何掌握火候的。光掌握吉他的弹奏方法就好比你只是拥有这些食材,但观众并不想吃生食,所以如何烹饪才是关键,他们想尝到你烹饪后的味道。
编曲师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他经常也是作为录音师出现的。只有经常性的录音,他才会对自己的演奏精雕细琢。因为平时弹琴弹的不干净不严谨,录音时毛病会暴露的很明显。平时现场演奏你自己和听众都可以忍受,到了录音棚就会觉得特别难忍了。很多从来不做录音工作的看似吉他高手进了录音棚可能连节拍器都跟不上。所以说,没有参与过录音和编曲工作的吉他手是无法在现场展示CD品质的音乐的。缺乏展现出版级作品的能力还能称之为高手吗?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到,高手似乎不是想练就可以练出来的,这个跟自己立志三个月内减肥二十斤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减肥是个单一目标,手段和结果高度统一,不管节食也好运动也好,最终成功与否就是上秤看数据。而成为高手是个综合性目标,不是只完成一个目标就能实现的。评价一个好学生他好在哪里?未必只看主科分数,还得看他的运动体质情况,道德品质,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等,通常综合情况最受认可的那个学生才能是三好学生。而吉他高手所有的方面都必须是经过长期有效训练和积累自然形成的格局,而所有这些方面不能有一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短板,否则一定会让听众觉得哪里不舒服。而高手的成长之路就是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短板不断的去弥补,而原本的优势方面不断的去发扬去突出自己的特点。所以对高手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全面成熟而有特点。
在全面成熟而有特点的要求下,我这连载的三篇短文涵盖了不少练习手段来实现,可能会让一部分立志成为高手的朋友愈发迷惑。好吧,我再重归于简单,把我的内容精简为以下三点作为结尾:
一 提高音乐品味(听力上走出国门)
二 专心做宅男宅女(先别想诗和远方啦)
三 寻找提升平台(跟音乐有关的平台都去参与混一混)
这下够清晰明了了吧!
最后祝大家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光景,万事如意,红包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