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18917507213 于 2021-8-10 10:55 编辑
这里就不说材料方面的区别了,毕竟材料对音色还有外观的影响吧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1.22品和24品的区别
同时有过prs两种品数版本custom或者有JS1200和JS2400的人应该最清楚22和24的这个区别
2.628和648的区别(672和686之类的同理)
除了琴弦规格外,有效弦长和品数还有拾音器布局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628+22品+HH,最经典的搭配,LP地球人都知道,偏复古风格的速弹型SUPER ST也常用这个配置(也会有SH的变体)
二:628+24品+HH,因为指板延长了2厘米,所以HH之间的间隔变小,会更加接近三个双线圈的总尺寸,所以这个组合是做不到黑美人那种HHH拾音器组合的
三:628+22品+SSS,比较少见,偶尔见于定制型的super st,因为弦长比较短,而琴桥拾音器又必须倾斜,所以三个拾音器之间距离也会减少2厘米,而且这个组合一般以SSH更常见
四:628+24品+HSH,只有custom order才可能出现的异端,因为弦长最短,指板又延长,三个拾音器必然挤在一起,非常不好看
五:648+22品+HH,英雄时代的速弹标配,他和628的配置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从前面知道,22品的指板都是一样长,那他们的琴桥位置肯定有区别,648的琴桥会往后2厘米,一般来说648版本的琴桥拾音器也更靠后,至于琴桥拾音器更靠后是什么音色,弹琴多的肯定都很清楚,也可以这么说628专长于过载和清音类音色,648就是典型的金属琴。
六:648+24品+HH,和22品版本的区别主要是琴颈拾音器的区别,因为泛音位置的一些区别,22品琴颈的音色更“鼻音”,24品琴颈的音色更柔和一点(SH的变体不太常见,因为两个拾音器之间的间隔过大,视觉上很不好看,参见小林信一签名琴和ibanez的rgr565,小林信一因为拾音器是direct mount的现代无框结构,所以这个不协调的感观更明显,而rgr565用了比较老式的外框反装结构,所以显得这个间隔小一点)
七:648+27品,指板末端一般是斜切,琴颈拾音器斜装,以SH为主(早期的H斜装非常不好看,随着扇形品的普及才开始普及)
3.琴桥
一:琴弦穿体,最简单的结构,一个可调鞍座,琴体六个洞洞眼,完事。接合部位最少,震动能量消耗最少,理论的传导也最好,但是音色就最好?也未必如此,不然早就普及了。
二:拉弦板,LP的经典结构,和穿体相比,同样的鞍座,琴弦却固定在琴体正面的独立拉弦板上。
三:固定琴桥,结构多种多样,但是原理都差不多,和浮动琴桥一样的活动琴码,这是底座用螺钉固定于琴体,有些接近于鞍座式琴桥,有些接近双摇式琴桥,也有ibanez那样完全把双摇的上半部分搬来,直接给你怼到琴体上的,当然他就带有微调系统。
四:同步式单摇,说起来玄乎,其实就是指他有一个整块的底座,带动6个琴码整体移动,而之前的各种各样的古早味摇把系统都是想尽办法去卷动琴弦,没考虑底座这个问题,6钉还是2钉区别没想象的大,6钉说穿了就是难看点,没什么新款式,只有最老式的fender style铁皮琴码。
五:双锁式摇座,俗称的双摇,琴枕+琴码双锁定,严格来说音准要比单摇更好,但是可惜的是初学者往往无法掌握良好的上弦和调音方法,所以广为流产双摇跑音的都市传说(太低档的产品就不谈了)
我们都知道,结构越复杂,接合点就越多,接合点越多,震动的损耗就越大,震动损耗越大,延音就越弱,所以可以简单地描述这个问题:越简洁越固定的琴桥,音头和延音的比例越均衡,所以显得它的音头弱一些(其实并没真弱,只是延音段损耗更小,对比之下显得音头不明显),而越复杂浮动越灵活的琴桥,吃掉的延音更多,音头就强于延音,所以显得它的音头非常明显,颗粒感更强
所以我们看那种桃花芯通颈+琴弦穿体的琴,它的音色就非常柔软和靠后,适合铺节奏音墙,而呼啦呼啦弹大solo的吉他运动员们,往往都是栓接式+浮动琴桥,保障音色的亮度和颗粒感
六:EVERTUNE,有复杂的弹簧补偿结构,一句话说就是不会跑音,价格相对固定琴桥和单摇有点贵,琴桥成本在1000多块钱,和一线的双摇琴桥差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