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这首乐曲的背景及相关资料我想很多朋友比我更清楚,我没有仔细看过关于这首乐曲的更多的解说,所有的印象都是听这首曲子在自己心中感觉到的,在这里浅浅地谈一下这首乐曲给自己的印象。
最早听这首曲子的正式版本是佩佩罗梅罗演奏的,一直感觉非常喜欢,乐曲中一种令人无法排却的优雅的愁怨实在让人喜爱,尤其是在静静的夜晚能仔细聆听的时候,实在是美妙之极,这两天听论坛上网友们弹这首曲子,又仔细听了一下他们的录音和手头的其他版本,心中建立起了这样一种印象,讲来给大家听听:
在这首乐曲里有两个非常鲜明的形象,就象两个原来并不相识的朋友,我姑且称之为A和B,A性格孤傲,B稳重宽容,因为A心中经历了许多的事情,许多一般人不易理解却令他非常怀念的过去,他既不期望别人的理解,也轻易不与人诉说,但人们都能感到他那种气质,高贵而淡远,人难接近;有一天,A忽然遇到了B,从B身上他感觉到了一种特殊的气质,A感觉象是找到了一个知音,于是在B的循循善诱之下,A开始讲述他内心 的故事:这段故事实在感人,故事中充满了无限的美好与无奈,A不停地诉说,B认真地倾听,在A讲完自己的故事之后,B大约了解了A的内心世界,然后两人便一起讨论,两人时而一起为那些美妙的感觉而沉醉,时而也有激烈的争论,渐渐地A不再只是沉醉于那些美好的过去,情绪渐渐变得平和舒缓,后来,两人又一起回忆A那些美好的故事,A从那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一种淡淡的快乐(结束)....
欣赏乐曲建立明显的音乐形象也许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但是,我感觉有这样的形象会比较便于理解与欣赏这首曲子,我这样来听:我仔细地听A朋友的诉说与见解,我顺着他的话一直听下去,看他能否将我打动,是否完全地表达了他要表达的一切,是否是一种情绪地稳定表达与合理的发展;我认真地听他们的对话,我看是否B该说的没说,B是否说了一些不恰当地话,用了不合适的语调。。。。
另外,我感觉 这首乐曲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忧郁是快乐的,很多人也许还是不理解,但对我来说从来不需要认真理解这句话,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