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MIDA52 辛苦了,我来帮编辑整理一下。 一、骨干和弦的选配
 1)调式的种类:大调、小调、五声调式等,例如:
 大调:    1 2 3 4 5 6 7 i
 关系小调:6 7 1 2 3 4 5 6
 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第7几升高半音而成,6、7几之间是增2度关系
 旋律小调:上行是将6,7几升高半音而成,下行还原
 2)调式中的标记(级数、性质)
 从主音开始:主音  上主音  中音  下属音  属音  下中音  导音  主音
 1        2         3          4          5          6          7          1
 3)调式中各音特性
 一般情况下,1 、4、5级音稳定,其余不稳定。
 大调中大三和弦是正三和弦,小调中小三和弦是正和弦。其余为副三和弦!
 二、调式中各级和弦的作用
 用c调举例:各调式中,主和弦是一级,下属和弦是4级,属和弦是5级。这些构成了和声体系的骨架!
 1)主和弦:谐和和弦,稳定,根音具有终结作用,3度和5度音具有较弱的终结作用,对各个和弦有吸引力,下属和属和弦直接倾向于主和弦。
 2)属和弦:一般乐曲终结时用属和弦进入主和弦,属和弦也是谐和和弦,但不算稳定,有进行到主和弦的趋势。
 3)下属和弦:下属和弦是谐和和弦,具有终结作用,其三度和五度音都是不稳定音阶音,倾向于主和弦。
 三、和弦的选配
 1)歌曲气氛的烘托:大小调音阶中,只有大调的七级和二级是不谐和和弦,剩下的都是谐和和弦。把这两类和弦相对的用在歌曲中,利用相互矛盾的作用,制造紧张和不稳定的气愤,以用来推动旋律的发展。
 恰当的用处:乐句和乐曲内部的某一段结束处,为的是使旋律在此出现崭时的结束。乐曲结束处,如果想出现完美的感觉,应用有稳定功能的主和弦产生最终的圆满气氛。
 2)和弦进行的基本规律:歌曲中,选配和弦过程一般是以主和弦开头,发展到不稳定的下属和弦,然后发展到属和弦,并解决到主和弦(解决的意思是:从不稳定或紧张过渡到稳定而平缓的阶段)。这是基本的和弦进行规律。
 基本种类:
 (1)完全进行: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
 (2)正格进行: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
 (3)变格进行:主和弦--下属和弦--主和弦
 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三个主要和弦包含了7个自然音,有助于肯定调式和调性。
 3)正三和弦(包括属七和弦)与自然音的和弦选配
 自然音:  1           2          3             4           5              6          7
 大调: 主和弦/  属和弦/  主和弦/ 下属和弦/  主和弦/  下属和弦/ 属和弦/
 小调: 主和弦/ 下属和弦/ 主和弦/ 下属和弦/ 属和弦/  主和弦/ 属和弦/
 4)副三和弦的编配
 作用:为增强表现力,弥补正三和弦的不足。应该注意的是,在小调中,7与2级只作为功能组,不适合吉他演奏。
 主和弦没有功能组,只作功能把关。
 因为在下属和弦的上下三度的和弦大调和小调相同,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换。
 5)和弦外音处理: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延留音
 6)属七和弦的使用:属七和弦是协和和弦,具有不稳定性,可以用来和属和弦交替使用,增强效果。
 7)转调和弦的编配:为了明显的进入另一种气氛,我们可以运用转调来实现这一效果。首先稳固原调中的调性,可以用最简单的终止结构来完成。然后用一个或一组包括前后两个调的共同和弦或对前后两调有共同意义的和弦来充当原调之间的共同和弦。
 8)终止式和弦编配
 种类:
 (1)歌曲发展进行中崭时的中间终止式。称为半终止。
 (2)处在歌曲最后或乐段完全终止处结束终止式。
 方法: 中间终止式比较随意,可用正三和弦,其中主和弦和属和弦用的多!
 结束终止式和弦选配比较严格,一般用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且用原位和弦。下属和弦到主和弦的也有,但不常见到!
 已经是2点16分了,依然是清醒的,终于基本完成了,这都是以前学的,记起来再翻翻当年的笔记整理了一部分,有不详细的地方还请多包涵,我有种喜悦的感觉,可以为大家做出一份贡献,可能以前有过讲这种东西的文章,不过我看过大家发的帖子,一致认为想好好学习点乐理知识,所以小弟献丑给大家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加我q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1 6:07: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