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0|回复: 12

有培养吉他乐感的方法和素材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2 0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我吉他弹了一年不到,但是乐感不是很好,听的也不少了,但还是不行.想在这方面强化下.请琴友们提点意件和方法
发表于 2006-10-12 0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北美有不少吉他专业的毕业后会去西班牙进修一段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0: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版主的这个方法不适合我的,呵呵,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层次还算比较低的
发表于 2006-10-12 0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实实在在再弹一年,也许会有变化,量变到质变~~~
发表于 2006-10-12 0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开始听还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以后听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听”提高“弹”,听给予的能力是表现的基本方向。
一般来说除了要听清楚乐曲的每个音外,还要听声音的层次,强弱,音色的对比,并鉴别出效果的差异。
一个合格的演奏家首先必须是一个音乐家,而音乐家首先需要的是 耳朵。听是很奇妙的事情,一首你不知谁做的曲子,听了以后会知道是谁写的,这是听的作曲风格。一首曲子听了以后知道它是什么类型的乐曲,这听的是音乐的掌握。
如果有人说演奏吉他音色重要吗?这当然重要!因为每个音也逃不过自己挑剔的耳朵。但作为演奏来说这只能是演奏的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表现出好的音乐。
有的人天生节奏感觉很好,有的人差一些,但无论怎样节奏的训练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基础乐理方面,关系演奏最大的是节奏,最需要加以克服训练的还是节奏。
有的人在演奏乐曲的时候,忽略了谱面的要求也会造成给人乐感不强的感觉。抑扬顿挫的正确表达,乐句之间交代的清晰都是所谓乐感的一个方面。
对于一般的学习者来说一首乐曲首先应该按照谱面的要求流畅的演奏下来,其次才是处理,处理也需要不同的尝试,而处理的怎样就是乐感和经验的问题了。
发表于 2006-10-12 02: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uweimin 于 2006-10-12 00:49 发表
版主的这个方法不适合我的,呵呵,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层次还算比较低的

呵呵, 开个玩笑, 愤怒的蚂蚁说的不错.
首先提高音乐的综合基本素养, 而不是局限于吉他音乐
发表于 2006-10-12 13: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音乐才一年,没什么乐感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大多数人不是天才。
发表于 2006-10-12 13: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唱一首歌.唱好了就有了.
发表于 2006-10-13 13: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学习旋律的歌唱性。
层次1:每一小节的开始要相对强一些,其它相对弱一些。
层次2:高音要相对强一些,低音相对弱一些。
层次3:按谱子要求的强弱演奏。加强渐强、减弱的练习(可夸张一些)。
层次4:听弦乐(二胡、小提琴)作品,理解其中强弱变化、颤音(揉弦)变化、速度变化对表达音乐情绪的作用。如果理解了,你定会被其感动。与此同时,你的乐感就会有了飞跃。再演奏时,就可按自己的理解来处理。这样,即使仅弹出单旋律,也会动听的。
。。。。。。。。。。。。。。。

[ 本帖最后由 吉他梦境 于 2006-10-13 13:07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13 1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吉他梦境 于 2006-10-13 13:05 发表
先学习旋律的歌唱性。
层次1:每一小节的开始要相对强一些,其它相对弱一些。
层次2:高音要相对强一些,低音相对弱一些。
层次3:按谱子要求的强弱演奏。加强渐强、减弱的练习(可夸张一些)。
层次4:听弦乐 ...

记得你说过你的小孩说你是理论家, 再发展下去就要成为著名吉他教育家了...:)
发表于 2006-10-13 1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berninja 于 2006-10-13 13:30 发表

记得你说过你的小孩说你是理论家, 再发展下去就要成为著名吉他教育家了...:)

领导真会忽悠。
笨人的笨表达,目的是易懂。:)
发表于 2006-10-13 1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用一套叫“培养音乐耳朵”的3VCD,从音程开始,可有效提高听力与乐感。
发表于 2006-10-14 1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是模仿,然后是创意,再然后是肯定和否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21:5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