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2|回复: 17

一个成熟的[古典]吉他教育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1 23: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一个成熟的[古典]吉他教育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体系?
以下是引用sailing在2007-4-21 0:23:24的发言:
拜读各位的贴子后,我觉得这样的讨论是必要的。
吉他在国外的教育体系是非常成熟的,但在中国以后就非常走形,大家都急功近利,想在几年之内就使自己或自己的学生变成一个演奏家,他们的概念是能弹一定数量的大曲子,就是演奏家了。在点上是达到了,在面上就相去甚远了。如果有兴趣看一看钢琴的教学体系,不难发现吉他和钢琴在教学周期的差别,同样是十级的学生,演奏曲目的数量和风格可能是十倍的差距,而钢琴方面的竞争更是比吉他激烈的多,我不知道学习吉他的人在赶什么?吉他界应该把吉他音乐放在整个大音乐环境下来认识和提高它,这样才能赢得其他音乐人士的尊重。
---------------------------------------------------------------------------
路,该怎么走?
:kiss: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2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要求设置高亮。
请国外的老兄勤快的发言,介绍国外成熟体系及有关情况,以供参考。:D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0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就说“市场”吧,国外吉他人才市场的饱和意味着中国吉他发展的机遇。
世界风一波一波的,以前吹来的是民谣风,现在的是电琴风,将来是原声吉他风。而这些风在国外是过去的过去,过去,和现在吹起的风。并形成了成熟的教育体系。
这原声吉他风该来中国大陆了吧。:kiss: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2 00: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0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首先说点小的,就说温州的民谣吉他之乡是怎样形成的,以期抛砖引玉。
上世纪70--80年代,一阵夏威夷风轻轻吹过后,强劲的民谣风吹向温州。温州的魏建西,黄伟是那个时代的发烧友。自从他们听了来自上海的一对民谣吉他组合在温州的演出过后,他们简直呆了。马上到上海组合所住的宾馆一五一十原版学下来,组成温州人的第一个民谣组合,唱遍温州城,唱遍温州地区。他们自己学会了扒带,写教材,开培训班。随即,整个温州的吉他热沸腾了。魏建西会长现在形容当时的情形:当时有谁手里拿着吉他,他就是人们的偶像。在大众的眼里,吉他手都要比现在开宝马车的受人[姑娘]青睐。
那时的吉他手手里的一本书,手上的现在看来见不得人的一点技巧都是吉他追随者眼里的无价之宝!:cool: 吉他手们都要藏着自己手中的“技巧”不给人看,偷偷地露一点让别人想想:L ,偶而来一段赚大众口水的。那时候的人真是疯了。:cool:

魏建西凭着吉他和歌喉获得了温州十大歌星的称号,手下弟子数千,弟子的徒弟数以万计。-----为什么我们会那么敬他。一是他的贡献。二是他的为人。在我们的眼里,他是“刘备”,他是温州的“吉他之神”。除了他之外无论谁做温州吉协的会长都不可能使现在协会成员那么团结一致。尽管他是那么的谦虚和客气,我们做手下的总想做好吉他活动的基础工作。铺上鲜花和红地毯让魏会长体面地踏上去。

:Q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2 01:01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2 0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喜欢12356:lol: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0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建西等于87年左右举办了温州的第一届吉他大赛,[2004年12月第二届,2006年12月第三届,这个时候我开始做他的一个助手了]。许多优秀的吉他手脱颖而出,在随后的浙江赛华东赛夺得大奖。那时,温州的乐队纷纷冒出。到1989年我的一个朋友玩电吉他从深圳花高价带来二块效果器,演出时随便的几声solo,听得各地观众一楞一楞的。到1992年,疯狂的温州点歌厅热开始了,温州老板挥金如土,几万几万的点一首歌。著名的主持人和国内乐队们相继来温州驻营。。。。。接下来就是电吉他的热潮来了。
不过温州的民谣吉他之乡的美号却已闻名浙江闻名华东。至今温州人仍无法放下这原声的宝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州的二个晓东,蒋晓东和何晓东。他们现在联手开了家东东乐器[琴行],主要的商品就是吉他。去年他们俩接了个业务,为当地教堂从国外带来的600首诗歌填词编曲翻唱制CD,一首200元。蒋晓东这位1990年浙江赛冠军华东十大弹唱歌星唱,何晓东[温州知名吉他乐手]制作迷笛地来,一天可搞定2首。又要照顾生意,又要带生,再又搞这个。。他们忙得不亦乐乎。:L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2 01:4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小故事离题甚远,我说过我经常脱题.不妨自抓一下主题词:
1,舶来品----吉他及其作品.
2,演出及教学-----融为大众精神消费的途径.
3,灵魂人物及他们的作为.
4,乡土文化以及今后的发展去路.
-----------------------------------------------
[舶来品的演出----引起大众心里的强烈反响----有好事者通过学习转为本土"文化"并成为大众的灵魂人物极力传播.------初步形成乡土文化普及发展.------自发组成团体推波助澜推陈出新.]-----温州吉他之乡就这样形成了!:cool:
回过头来看,相对的舶来品仅是上海的一个民谣组合.虽说现在温州的水平比他们要好,但局限性相当大.一阵强风过后.从1987---2004年温州没举办过比赛,期间又有多少温州吉他人在期待着:卷土重来~~:Q
老赵说,不知现在弹吉他的在追求什么?我也在思考.:P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2 13: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3: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热和吉他风并不意味能把吉他音乐的水平提高到怎样的一个水准.然而因融入大众的精神消费而得到大众的支持使吉他音乐能够普及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摇晃不定"的大众基础.要能把这"摇晃不定"的基础及时转化为推动中国吉他音乐发展的动力的支撑面那是关键.我想我们应该在下一轮的吉他风暴中得要好好地把握那个机遇.:cool: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2 13: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3: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学习吉他的人在赶什么?吉他界应该把吉他音乐放在整个大音乐环境下来认识和提高它,这样才能赢得其他音乐人士的尊重。
-----------------------------------------------------------------
1987之后,面对国内吉他界的复杂性,作为中国吉他的重要领军人物,陈志老师选择了长期从事他擅长的吉他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其成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广泛.为国内吉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这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问题不是那么的简单.国内吉他要想得到其他音乐人士的尊重,得到国人大众的支持,得到国家的扶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问题是怎样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的办法,进而推动中国吉他的发展?:time: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3: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呀,我又跑题了.:) :L :L :D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4: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就牵强附会好了.外行人再说一次外行话.
先别说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行外人在网上基本不看怕高,威廉斯,大卫罗素....不借助演出和媒体介绍大部分国人还真把吉他当琵琶.
要想国内建立一个成熟的吉他[或古典吉他]教育体系.我的看法是:
演出是第一步,发展国内吉他类表演艺术的演出经纪.首先是大量舶来品吉他精品的演出.关键在于国内要有人能跑到他们所住的宾馆把他们的原版都学下来,造个型[中国的怕高,威廉斯...落山鸡组合等等或者就依你自己的名号]到全国各地[或本地]巡回演出,赚大众口水,刮起一阵大风.
培训是第二步.通过国内各类吉他灵魂人物及其追随者把这些吊大众胃口的精品传播开来.
抓好教育环节是第三步.别以为每个中国人是一条龙,要抓住不同的教育对像.有的放矢地整理视听教材,放箭!!!:cool: 行了.

敞开"学有所用"门路是第四步.别老是一本正经地以为"我"的高雅艺术.非常普通的爱好者拿着一支会弹的心爱的吉他曲目就行了,有表演欲望的让他们表演去.....让有所学者好好乐去..
兴办发展国内的吉他音乐工业是第五步.
吉他学校及师资及信息硬软件建设是第六步.
:cool:
第七步,第八步,第九步....第一百步都要围绕演出[比如演出团体场馆经纪市场等]和出人才出精品这个主题.
------因为"没戏"就意味着失败.:Q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2 14: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17: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觉还是没回到主题上来: 一个成熟的[古典]吉他教育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体系? :(
发表于 2007-4-22 17: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一般性的学习法则和学习方法,以及常规技巧训练方法,只要是学习过一段时间古典吉他的人,大都了解啦。
而好的老师的教学法门,在于每次课上的量的安排、纠偏的指导、加进度的合理性以及音乐性方面的正确指南。我觉得这几点是有老师教(好的老师)和没有老师教(当然不能跟老赛那种天才比)之间的巨大区别。
发表于 2007-4-22 17: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Q :Q :Q  好................:kiss: :kiss: :kiss: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4-22 17:23 发表
发觉还是没回到主题上来: 一个成熟的吉他教育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体系? :(

国外的朋友说说国外的。
:D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想再灌水了。:cool:
说说心里话:
敬请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想练琴就去练琴,想去跟老师学就去学,想要教别人弹琴就去教。不要管闲事。想去做点公益的事也就去做。有利益的事自然有人会去做。也别指望有一大班“大公无私”的人能干出点什么,船到桥涧自会直。
真想国内的吉他少年们勇于发奋图强,不断地超过你们的老师,甚至超过一些知名的演奏家,成为明日的太阳。在你们的眼里应当什么也不值得可怕。自古少年出英雄。尽管你们现在的压力比三座大山还重,不像我们跟你们同龄时的休闲。中华民族一贯来是能最能吃苦耐劳的优秀民族,敬请你们好好地练吧,努力地拼搏吧。。。。:kiss: 。
让我们这些老玩童也能不间断地玩一玩后浪推前浪,白浪逐沙滩的游戏,直到永远。
拜托,你们辛苦了!:cool: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3 02: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9: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一遍:我不灌不灌不灌水了...:cool:
明天8:30去党校当学生去,那么早.平时中午起床...:hug: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03: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前几天发的这个帖子对赵海彪所说的完善的吉他教育体系理解错了,文不对题。这帖我原来想说的是“吉他教育环境”和怎样改善环境,跟他说的体系风牛马不相及。
比如说几百年形成的钢琴教育体系好像是指的是什么车尔尼,卡农啊演奏法曲式学和声学音乐美学等等什么教育内容的总和以及它们的层次结构组织的整体联系的科学体系。
参考钢琴体系,把古典吉他的教育体系因子列出来无疑对提高论坛的帖子内容质量有很大的关联。
否则,论坛的大部分就成了外行人唱戏班的天地。内行和外行难以说到一块来。也就难怪专业潜水艇那么不愿意浮上来透透气。
那就体系和环境一块讨论。
让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更好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5 03:1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3 16:1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