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师傅
UID409061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074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7-12-17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一个拿着笔写作的人,假如他每天只是抄袭大量的名家名作,那么,他所到达的最高程度无非就是一边抄袭着,一边被人家的字句感动着.擅长用别人的感受来说明自己的心情.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80后的我们所了解的知名作家依旧是上世纪10到30年代的人,比如鲁迅,当然最近几年也有新人出现,他们思维活跃,大多反映当代人的情感,生活.然而这些人几乎是转瞬即逝,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中国的原因吧,中国人比较保守,当然也有创新,只是我们的创新是中国式的创新,因为前人已经规定了这么写不行,所以你就不能这么写.假如你一定要这么写那么你就是缺乏什么什么精神,缺乏什么什么意识,所以,那些思维活跃的当代作家只能是马上出书,然后在不怎么热销和强烈的批判声中,赚了一点辛苦钱,心里流着泪水----走人! 器乐演奏者也是如此,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学生,老师.只是每天大量的演奏别人的作品,并且,已经有一部分这样的人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取得了成功,比如,郎郎,李云迪.他们在国际权威的钢琴比赛中取得了令所有中国人骄傲的成绩,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西方国家的音乐历史人物传记上,将永远写着肖邦,贝多芬的名字,在此二人名字的下面,也将永远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某个中国人因为比较优秀的演奏了谁谁的作品,充分的领悟了谁谁音乐家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感受,获得了什么什奖....."郎郎本以为自己在2008年的葛莱美中获得个最佳器乐演奏奖什么的,结果只是捞了个后台伴奏,我觉得这不是西方人看不起中国人,而是,在他们的国度里,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器乐演奏者拿着自己的音乐作品和大家亮相,并且,这些新人在人们的鼓舞中最终都写进了音乐人物史.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来计算的话,几年前获得成功的郎郎也就算不了什么了,所以,他们的成功充其量也就是某一文化在某一个时期的继承. 中国人不喜欢追究事实的真象,很喜欢人云亦云,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不知是哪个"严肃的政治音乐家"说了一句"吉他是流氓乐器",导致现在部分的中年人还在认为吉他是流氓乐器.上世纪90年代末也正是因为一个水平并不很高(可以说只是初级水准)的"吉他教师"说了一句"吉他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乐器"就产生了一批接着一批的追随者(还不抵初级水准)本世纪初一些琴行商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喊出了"吉他太好学了,很简单,不如不学"等等之类的口号又彻底的忽悠了一大批非常麻木,盲目,没头没脑不会思考孩子以及想给孩子投资学乐器的孩子家长.就在2007年,仍然有一小部分的琴行和为了谋取假期利益的所谓"吉他教师"(可能连节奏稍微复杂一点的和弦都弹不下来)继续高举"吉他是最简单的器"这样一面让人可笑其无知的旗帜大跨步的迈进了2008年.也许他们会说"我们这么宣传也没有人来反驳我们说明吉他确实很简单啊"那是因为相当多的高水准的吉他演奏者们不想也不愿意跟这种无知者打交道罢了,各有各的营地,只不过前者的营地在缩小而后者的营地在扩大而已,谁将被淘汰已经很明显了. 不了解吉他的人因为这一小部分的人的宣传,认为吉他是个简单的乐器.而这样简单的乐器现在在中国的热爱群体却在不断的扩大,难道是因为这个群体的人智商都低下得只能玩简单的乐器或者说这个群体在扩大是因为白痴不断增加??不断的扩大并不是因为它简单好学.
中国目前的职业水准的吉他手有3千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这些人除了每天研习西方吉他大师的经典之外,还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活用吉他演奏出来.所以,他们不仅做到了传承,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们在继续.让我们肯定的是迟早有一天,会有中国的吉他演奏家写进西方的音乐人物史,因为我们知道乐器是我们手中的笔,我们不仅要被大师感动着,我们也要被自己感动着,因为我们知道,这只笔是用来表达的,不是用来抄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