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大师
UID41147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1138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3-6-1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古典吉他之风这两年似乎在沪上大有愈刮愈盛之势,不仅威廉斯和罗梅罗这样的大师频频造访献艺,国内及本地的名家也纷纷举办正式音乐会为吉他艺术的普及而推波助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现象.前几天得知琴友林幻奇也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举办自己的个人独奏音乐会,作为从艺叶登民先生以来的一次阶段性汇报演出,于是便欣然前往.
坦率说来,当得知幻奇决定在这样一个正式场合举办音乐会的消息时,心里着实替他捏了一把汗.他的演奏水准我是知道的,第一次见到他在舞台上演奏布罗威尔的”黑色十日谈”时,我就已经为他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所折服,但是那时的他还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在心里对他的评判标准乃是站在非职业的角度,但是须知如果举办个人音乐会,那么起码就应该以青年演奏家的标准来衡量对音乐会曲目技巧稳定性的掌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音乐个性表达等等,这一切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讲决非朝夕之功.我不清楚这一年多时间幻奇的进步有多大,我只是难以设想一个半路出家的爱好者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好曲目准备和心里准备,这也是我为他捏把汗的原因,不过我还是相信他的天赋的,因为当我知道李赫特也是22岁才开始学习钢琴演奏时,我便不再怀疑成年人学琴的成功性.
音乐会当晚艺术中心门口熙熙攘攘,似乎是有个什么芭蕾舞团来访,很多携带小孩的观众在和票贩子讨价交谈,形成了一种奇异的神秘气氛.在人群中我和几个幻奇的Fans汇合后,就直接进入了艺术中心演奏厅.我曾经在这个厅里欣赏过北京爱乐吉他重奏乐团的演奏,声响效果非常适合吉他,不需要扩音器的辅助.当晚进场前我还担心可能没有多少听众,不过进场后发现座位已经坐满了一半,我想观众人数的保证也对演奏者的发挥有着不小的影响.离开场还有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我一边和边上的琴友攀谈,一边看起音乐会的节目单来,里面幻奇的照片形象与以往不同,持琴憨笑的脸上加了一副眼镜,非常有趣.
音乐会准时开始,这时观众已经坐满了五分之四.幻奇上场,黑衫黑裤体型建硕,显得十分威猛,鞠躬照例是超过90度的大幅度,这才找到那种对他的熟悉感觉.坐定后,便开始了他平生第一次的正式音乐会演奏.
第一组作品演奏的是文艺复兴风格作品-道兰的一首泪的孔雀舞曲和蛙之加里亚德舞曲.从选曲上来讲应该说非常正确,当年赛戈维亚也是惯以文艺复兴风格作品开场,因为这样的曲目非常典雅优美且音量不大,能吸引观众迅速安静下来进入欣赏状态.而谈到演奏本身,幻奇拨响的第一个和弦就显示了非常切题的音色,继而演奏的层次分明,强弱处理和分句都达到了CD化效果,虽然由于不可避免的紧张有些乐句的尾音时值保持的略有不够,但是投入的水准的发挥的稳定性已经打消了我的顾虑,这个飞鸟已经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以往较为随意的音乐处理已经淡然无存,代之的是学院派的法度严谨, 蛙之加里亚德的某些乐句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思科特*泰南德.曲罢鼓掌间琴友问我的感受,我说技巧上肯定不如一些童子功选手比如前几天李萌艺的精准,但是音乐上的表达还是很有可听性.这些曲目都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准备的,除了后面的一首伟大的独奏,对幻奇来说都是新曲目.
第二组作品是巴洛克风格作品中的一部重头戏:巴赫的BWV998前奏-赋格-快板.我以前只听过他弹前奏部分,而这部作品从演奏技巧的难度来讲又都集中在后面的两部分,所以不由自主的替幻奇有点担心起来.因为弹过巴赫作品的朋友都知道,通常巴赫的作品需要的是连续的换把,扩张,除非一个乐段结束途中左手根本得不到休息,而且指法又比较偏离”吉他化”,一旦弹错很容易忘谱,况且还有要求最为严格的音乐表达.正如我的担心,幻奇的演奏在前两部分都非常精彩,但是在最后的快板快要结束时可能由于兴奋,一个小节弹错了,又重复弹奏了这个小节才结束了演奏.不过从观众的掌声中可以听得出大家的体谅和鼓励.
第三组作品是伟大的古典作品:索尔的伟大的独奏 -阿瓜多编.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版本,阿瓜多对好友的原始版本加上了很多复杂的装饰音以使其听起来更加辉煌,同时也很大程度地增加了作品的难度.幻奇在这部作品的演奏中一扫前部巴赫小节重复的阴影,非常辉煌圆满地完成了演奏,从弱到强的动态处理非常到位,也显示了所持利器Abel Garcia的不俗.
第四组作品是西班牙的浪漫派大师托罗巴的组曲” 西班牙城堡”里面的三首.这些作品对幻奇来说没有技巧上的负担,同时又曲调优美,作为上半场的首场曲目非常好.幻奇的演奏总体来说也不错,在熟悉的Torija优美惆怅的曲调飘散出来时,我发觉原来幻奇最来非常擅长浪漫派的”煽情”作品.不过可能是这些曲目技巧负担不大练习偏少的缘故,在Torija主题乐句的演奏中他弹了一个明显的错音,使原本精彩的演奏打了不小的折扣.在这里我发现幻奇好像有一个特点,在保持80%投入度的时候可以弹的非常好,但一旦有某些乐句全心投入,后面反而容易出错.
中场休息自按下不表.休息时间为20分钟,略为显得长了些.
下半场演奏的都是近现代作品的名作.开始的一组是普霍尔的三首普拉特小品.这个作品叶登民先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过,选择这个作品应该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幻奇的演奏效果比起老师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南美舞曲作品内在的律动处理的还不是非常得心应手.不过亮点在于音色的表达上,和上半场曲目听起来像是使用了不同的两把吉他在弹奏.敲击面板的功夫也掌握的比较地道了.
最后一首作品是重量极的罗德里格大师的”献给某位绅士的幻想曲”.幻奇当然没有能力请到一个管弦乐团来与自己协奏,同时亦非钢琴伴奏,而是找到了一个大多数观众不太熟悉的双排键电子合成器.演奏者是一个女孩,形象非常不错,出场的一身白衣与幻奇的黑衣形成了很好的视觉呼应.而演奏开始时,双排键对弦乐组惟妙惟肖的音色模仿令人精神一震,仿佛真有一个乐团出现在舞台上.相比合成器,吉他的声音倒是显得小了些.而大多数观众的眼球大多数也在关注合成器演奏者脚下的演奏 - 如何去不断地踩踏那些”踏板”,总之大家对这种手脚并用的演奏充满了好奇.在这种氛围下幻奇的演奏轻松了许多,比较不错地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协奏曲.当终乐章的卡纳利奥斯响起时,吉他和”乐队”的呼应显得格外美妙.
依我看来,整场音乐会的”高潮”是在音乐会的最后出现的.幻奇演奏完毕鞠躬退场,没有看到有两个女生正拿着花束从观众席向舞台走去,观众也都有些不知所措愣在那里,更不知所措的是幻奇,进入后台幕门时还回头张望了下,好像在诧异为什么没有掌声,观众也被他这一举动逗乐了,哄笑着鼓起常来.这下幻奇迫不及待般地返场,坐定后开始以招牌般的憨豆先生语气和大家打招呼,并且坦然承认自己的紧张以导致上半场头脑都是空的,大家也都对这份坦然给予了更热烈的掌声.上台献花的女生也有七八人之多,可见幻奇平时的人缘.我们一些琴友这时也觉得颇为感动,只是内敛没有表露出来,倒是老刘音乐会后说起了这份感动,我想大家应该都是不谋而合.平心而论,幻奇的演奏和演奏家的标准还有明显的差距,但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其原因也许正在于他是我们琴友眼中的草根英雄,替我们一代吉他爱乐者实现了不可能完成的光荣与梦想.
回家路上,想到以后看到幻奇非正式场合的演奏机会也许越来越少了,反而不禁有些惆怅.不论如何,谨以此文表示对林幻奇(飞鸟\Rokylin)音乐会成功的祝贺!斑竹请勿删贴.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