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32|回复: 33

2009SF—我热爱古典吉他,我渴望一片碧蓝的天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5 15: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这还是一个类似[1+1]的栏目,不过主题可能更随意了一些,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共同参与相关的话题一起畅聊。
————————————————
  碧蓝的天空,对一些受环境污染困扰的都市人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一种梦想;我们热爱古典吉他,为它执着,为它彷徨,为它快乐,或许也会为它悲伤,我们怀着渴望与梦想,期望在与吉他相伴的时日里,到处都是一片片碧蓝的天空,我们自由的学习、交流、分享,感受吉他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
  在这里,首先与大家分享一首一位朋友的小诗,之后我想和论坛上的一位朋友一起聊一聊与吉他相关的一些人或事或者一些感想。
————————————————
  终于,我想起了你
  心疼地拭去你满身的灰尘
  愧疚地凝视着你

  曾几何时
  我和你孤独地守在礼拜堂
  数着传说
  倾诉回忆

  寂寥长夜
  知音少
  弦长断

  终于,我又靠近你
  用纤纤手指抚弄你的脸颊
  感受你的心跳

  终于,音符又缓缓响起
  轮指还如珠,泛音仍似罄
  思绪又随着节拍翩翩起舞

  终于,我又开始天天抱紧了你
  我曾经深爱着的
  永远的朋友

——————————————————————
  热烈欢迎[碧蓝的天空]>>>>>>>>
发表于 2009-3-5 2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了。

吉他中国抖音
真客气,是不是在等我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2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原帖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5 21:57 发表
真客气,是不是在等我啊。

  必须要客气才行,一些客套或形式就如弹琴之前调准弦或热热身一样,必须的。
  你的ID挺有意思,碧蓝的天空,大家都喜欢碧蓝的天空;这还是属于客套之列:)
  从以前你的回帖中对你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很希望能对你有更清晰的印象,想请你先聊聊怎么开始喜欢上吉他并开始学习吉他的,特别是古典吉他,是一开始就弹古典的吗?
发表于 2009-3-6 0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版主很让我感动,说得真好。
我所在的城市阴雨连绵了十多天了,大家都在企盼着碧蓝的天空。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天空一定会来,可它就是不来。
清晨,睁开眼,望见窗外还是绵绵的雨,心绪一下好不起来。
这样的雨如能降落在旱区多好啊。

扯这么多,我一直在回避版主的话题。
实话说吧,看到版主的这个帖子后,我来了多次了。每次都是望着这里怔怔在发呆。总想说点什么,又感到象是被什么梗阻住了,说不出来。
昨夜思索了一夜,我在想,自己与吉他交往的过程何尝又不是我们普通大众学习吉他的一个轨迹呢。我不会想说明什么,但我的过程也许正说明了些什么。
我于是一下子思绪万千,版主,给我一点时间,容我慢慢整理一下。行不?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6 09:11 发表
版主很让我感动,说得真好。
我所在的城市阴雨连绵了十多天了,大家都在企盼着碧蓝的天空。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天空一定会来,可它就是不来。
清晨,睁开眼,望见窗外还是绵绵的雨,心绪一下好不起来。
这样的雨 ...

  当然,我和论坛上的朋友们都有足够的耐心,就如听一场吉他音乐会,在吉他声响起之前,大家都会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耐心地等待着——或者是前奏曲、或者是回忆、或者是传奇、或者是泪、或者是浪漫曲、或者是梦中的森林、或者是带着淡淡忧伤的绮想曲.....
  无论如何,那时我们会知道,我们衷爱的吉他声萦绕在耳边,只想静静地倾听与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1: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下雨,在雨天里弹琴的感觉与平时会有很大的不同,琴弦会显得更柔更粘一些,弹琴时的心情也会变得柔和而甜蜜,当然,不排除被忧郁所缠绕的情形:) 因为雨天总是会给很多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或者没有阳光的浪漫感受。
有首歌挺有意思:“雨点往我头上掉,我照样自在逍遥。”其实,心情这个东西,是由心生的,可以不必被环境所扰。
发表于 2009-3-7 19: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上吉他1

初次接触吉他是八十年代初。
    那个年代民间乐器少,主要是二胡与笛子。我所在的城市属于中小城市,不很发达。但我的邻居却是个音乐人,听说是在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拉得好,但他一年只过年期间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后,附近乡镇不管多远总有人带着孩子和二胡来现场拉琴,请他指点。我因此有幸好小就听过许多二胡的名曲。后来他家儿子的婚礼也是别具一格,请了音乐人土组成一个乐队,记得有二胡,笛子,口琴,沙锤,铜铃。这是我第一次现场感受多种乐器各司其职的合作,感觉到了音乐的层次。但没有吉他,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有吉他。
    人们业余生活的节目主要是看电影。我国关于音乐的电影好少,我意思是突出表现一件乐器的电影(关于古典吉它的现在我都没看到)。印象最深的有《琴童》,小小年纪的我竟然看着流出了眼泪。想学一门乐器是自己从小的心愿。
    有一天,邻家姐姐给我哥送来一把琴,告诉我们说,这是吉他,她不会弹,让我们试试。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吉他,我仔细地打量着他,(上着钢丝弦,后来知道是一把民谣琴,当时是不分古典,民谣的。什么牌的琴忘了)当时自己的疑问是为什么二胡两根弦,而他有六根呢?   
    没有教材,没有录音曲,周围也没有人会弹。我哥好苦恼,只会按着低音的几根单弦弹着简单的旋律,尽管这样,却是好听之极。但自己对吉他的了解好少,以为如此而已。
发表于 2009-3-7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7 19:38 发表
初次接触吉他是八十年代初。
    那个年代民间乐器少,主要是二胡与笛子。我所在的城市属于中小城市,不很发达。但我的邻居却是个音乐人,听说是在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拉得好,但他一年只过年期间回来一次,每次回来 ...

  一个人的际遇难以说明整个时代的全部特点,但是时代的印迹却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现在每一个那一时代的人身上,或多或少或者是现实或者是听闻;在比较早的年龄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音乐并为之感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而在任何时期遇战争与自然灾害之类的事情则对谁来说都不值得庆幸;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泊来乐器,能够令我们感动的都是人类音乐文化发展中的瑰宝,得而研习之会给我们的生活增彩添色。
  在你喜欢吉他之初感受到的一些情形有些有了改变,有些至今依然如此,比如关于古典吉他为题材的影视或文学作品,至今依然是稀少——这可能是反映了一种个人的梦想没有升腾为大众梦想的现实;有些虽然已经改观但是并没有达到一种尽可能理想化的境地,比如吉他学习中的困境——很多的吉他爱好者依然是受着各种原因的困扰而不能以自己期望的理想方式去学习吉他技巧、去自由地感受吉他音乐的无限魅力;人类一些欲望的无限膨胀与难以最终满足将使我们想从事的很多活动总会存在一些非理想化的状态,这个也不必企望它最终改变到自己的期望的状态,只要是在不断地变化,而且不断地变好就可以了;当改变并不顺应自己的心愿时,可以适当地努力去扩展自己的影响或者让自己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的往往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努力而不是抱怨结果没有如自己所期。
  无论当时的条件如何,总是慢慢地接触了开始了解了开始学习了,吉他肯定也是在慢慢地给你带来你意想不到的一些快乐感受,第一首相对完整的能弹的曲子是什么呢?能够比较好地弹的时候,其时的感受还有些什么样的记忆?
发表于 2009-3-9 12: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上吉他2

感谢版主的点评。
    近来有些忙,写的东西也没有润色,想到什么说什么,请见谅。  
    版主所说的其实就是我心理所想的。我想阐述的其实就是古典吉他在我国的地位问题。哪怕到了今天还是没有什么改观。许多人知道古典吉它这个词,但具体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去主动学习了。现在网络的传播对古典吉他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我总是坚持我的观点,要有大的影响力,还是得靠有深远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真正的爱上吉他是在殷彪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以后。记得是85年,在去学校的路上,我见到了他们打出了开办吉它班的横幅,我哥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哥回来后告诉我,殷彪老师比他大不了多少,但弹琴的水平是他从未见过的高水平,弹了《西班牙斗牛士》,一个字“快”,两只手出神入化。我听得痴了。恰在此时,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个专题片《六弦琴上的诗》,其实就是简要地介绍古典吉它(当时没听到这个说法),片中有一男的演奏了几个曲子,好象有《爱的罗曼斯》、《雨滴》,片中详细讲解了这几个曲子的背景及意境,那个男的静静的弹奏着,一点也不夸张,我听得彻底陶醉了,这世上还有这么深邃美妙的东西!我暗暗地发誓,我要学会弹吉他!也要弹这些曲子。
发表于 2009-3-10 2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问题

也许说得太多。希望朋友都来参与,说说自己当时学琴时的感受。
我来简单回答楼主的几个问题。
1当时古典琴好少,学琴的人多是钢丝弦。学琴也没有具体区分古典与民谣。
因为要参加高考,哥不太同意我学琴,我完全是背着他自学的,用的是一本初级教材,具体什么名字忘了。会弹的第一首曲子是吴子彪老师改编的《欢乐女神》,那教材最后最难的曲子也是吴子彪老师改编的〈彝族舞曲〉,这曲子最后结尾时几个快速的圆滑音很有意思。我当时为自己能弹出这个曲子而很得意。后来读大学时,接触到了吴老师的另一本教材,令我很难忘,我至今认为编得很好,很注重乐理的讲解,我因此学会了看五线谱。里面我最难忘的曲子是一首小品《初恋》,那种听着即欣喜又略带一丝忧愁的初恋感觉真好,我至今都爱弹奏它。另一首轮指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对刚学轮指很有帮助。
2学琴的一大转折是遇上了一位真正弹古典的老师,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于是进入了我学琴的第二阶段。看到了古典吉他大教本。我开始了真正古典吉他的学习,我能弹出的第一首比较完整的曲子是《樱花主题变奏曲》(不是横尾幸弘那首)。这首曲子6333,6333,7333这段变奏很有意思。当时要弹好还真有些难度。从弹这首曲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完整地弹出这曲子后,我才真正感觉自己要迈入古典吉他的门槛了。

以上不是我讲述的目的,我主要是想通过事例说明以下三点:
第一,关于琴的问题。八十年代的普通琴价位都在60元左右,质量还可以。好一点的琴约二三百,质量那是相当不错了。老百姓能够承受。现在普通琴的价位约二百元左右,质量相比以前的起来差一些。稍好一些的琴价位在一千左右。我不主张初学者就用特好的琴。坛内关于琴似乎有攀比之风,这不太好。根据现在老百姓的收入,我觉得产一些五百元左右的中档琴更适合初学者,有利于普及。
第二,关于改编本土曲目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些大,以后和大家一起讨论。)我一直觉得好多小品反而改编得好。比如殷彪老师弹的那么多曲子,大手笔的反而有一种牵强的味道在里面,反而一些小品我觉得很好,比如《金蛇狂舞》等,短小精悍,吴老师改编的几首小品我都很喜欢,并且又适合初学者。
第三,就是关于吉他和声学的问题。许多教材关于吉他和声学介绍得好少。我觉得在讲述乐理的时候应多谈及和声,真正懂了吉他和声学,才能真正地了解一首曲子。
先说这么多。不对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10 23:48 编辑 ]
发表于 2009-3-11 0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真的热爱!

那开始回应了


当琴弦上撒满月光
当心灵只剩下回忆
弹指飞舞
灵音绕梁
徒留传奇在泪中

穿过阿拉伯的梦
抚过西班牙的风
手舞弦歌
教堂钟声轻和
发表于 2009-3-11 05: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爱上吉他是在殷彪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以后。
殷彪很有贡献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0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兵吉他 于 2009-3-11 02:45 发表
当琴弦上撒满月光
当心灵只剩下回忆
弹指飞舞
灵音绕梁
徒留传奇在泪中

穿过阿拉伯的梦
抚过西班牙的风
手舞弦歌
教堂钟声轻和

需要声明一下,那段小诗是碧蓝的天空写的,别误会成我写的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写的会更差或者热情会少一些:)
小兵的这一段应该是词一类的吧,非常经典,配上些吉他音乐与影像,做个吉他音诗画一类的东西会比较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7: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9 12:41 发表
  .....恰在此时,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个专题片《六弦琴上的诗》,其实就是简要地介绍古典吉它(当时没听到这个说法),片中有一男的演奏了几个曲子,好象有《爱的罗曼斯》、《雨滴》,片中详细讲解了这几个曲子的背景及意境,那个男的静静的弹奏着,一点也不夸张,我听得彻底陶醉了,这世上还有这么深邃美妙的东西!我暗暗地发誓,我要学会弹吉他!也要弹这些曲子.....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很好,别想到什么可就是不说就好。
  看你提到这个《六弦琴上的诗》记录片,查了一下, 竟然有人上传了这个视频,希望这就是曾经给你带来对于吉他的 美好印象的专题记录片,希望它依然会再次给你带来久违的欣喜,依然还有最初的感动,依然为之沉迷与陶醉,依然以为这是世上少有的深邃美妙的东西!
  从你写的经历看,“....殷彪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以后....”,可见他在你的吉他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关于殷彪和他的一些改编的中国风格吉他曲,一直以来有些争议性的观点,希望你能谈谈经过多年以后,你的一些综合的印象——可以是关于他也可以是相关的一些改编作品,或者是你想聊的一些相关的内容。
发表于 2009-3-14 0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六弦琴上的诗更让我心动的是,当时中央电视台每周日下午三点左右,在节目空隙,会播放一个欧洲的园林艺术节目。这个节目的配乐就是纯古典吉他。从献给艾丽丝开始,中间有爱的罗曼斯变奏,西班牙小夜曲。最让我难忘的是西班牙小夜曲。那声音很正宗,很深邃,很有西式韵味。后来我听了很多国人弹这曲子,都弹不出那种韵味来。我很难理解我国的许多所谓的大师们都好少弹这种曲子,象这种有特殊韵味的曲子还有阿拉伯风格绮想曲等,是不敢弹呢还是不屑弹?
    象我这样一个无名小辈,是没有资格去评论任何一个人的。但我有权谈谈我的感受,绝没有针对人的意思。大家千万不要反问我,“你又能做得怎么样?”,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不能,我只是平庸之辈。
    凭心而论。殷彪老师是影响了一代人的。象他这样的还有刘天礼老师,吴子彪老师,陈志老师等。
    殷彪老师至少影响了我哥他们。我家很好客,我哥他们一起学吉他的最喜欢到我家来,我们后来都这样称呼:吉他班的。我最喜欢听他们交流和一起弹琴,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守在他们旁边,一步也不愿离开。记得他们合奏过《三套车》,真是美极了。后来,我水平慢慢地超过他们,我还是愿意他们在一起弹琴的气氛。再后来,他们在一起少了,许多人慢慢放弃了。再后来,我如醉如痴的时候,我甚至一个一个去寻找他们,希望恢复往日那种大家一起交流的日子。可许多人从此不再碰琴了。
    在九十年代初,殷彪老师开始改编那些琵琶曲。当时很可笑的是,他那些曲谱不肯示人,后来我才知道,就是示给你,你也弹不出来,全是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特殊符号。我曾经给他去过信,他下面的吉他学校回信了,意思是得亲自去广州参加他们的研究生班,才有用。我一下子对他改变了看法。其实他们回信并没有说错。
    我于是给江伟杰大哥去了信。江伟杰很快给我回信了,江很谦虚,详细地给我讲解了殷彪老师当时两首琵琶曲的背景及由来,并给我寄来了曲谱,及曲谱的特殊符号的意思。江还告诉我,坚持走正宗的古曲路很重要。我现在都还感激他。后来江出了书和磁带,我赶快买了一套,听他弹的,很不错。我喜欢他弹的卡利欧西斯。
    殷彪老师当时的两首琵琶曲是春江花月夜和彝族舞曲。站在现在来看这首曲子,有它成功的地方,也有许多不足。春照搬及牵强的意思更浓一些。时间考验一切。只有流传下来直到永远才是真理。
    这里我最想说的两个问题就是:
    1,轮指的问题,这两首曲子的轮指与正宗古典的轮指有不同,曲中的轮经常不用大拇指,是琵琶轮指移植过来的。这个问题在坛内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正宗古典的轮指P指弹的时候不占时值。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观点,P指与其它指是同等的。事实就是,将西方名家弹的轮指曲慢放,就能听出来。
    2,佛拉门哥的问题。殷彪老师后来还出了一本佛拉门哥的书,示范曲就是皇之燕。我为此买了许多佛拉门哥的书,也听了正宗的佛拉门哥曲子,不是他那样的。决定是不是佛拉门哥,肯定不是几下扫弦就够了,那正宗而欢快的佛拉门歌曲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特殊地民族风情,并且听着听着会有要翩翩起舞的冲动。而殷彪老师的那个典型的扫弦,就是用几个手指向外轮扫,先从小指开始,就是当时他教我哥他们民谣弹唱时的一个节奏扫弦法,其实就是一种琵琶扫弦法,不知后来怎么会冠以佛拉门哥了。
    我听过殷彪老师的磁带中的魔笛,尽管韵味差点,但算是非常棒了。不知为何他很少在正式场合弹起。我其实很想他多弹一起传统的曲子,我会永远做他的听众的。

[ 本帖最后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14 01:1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3: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班牙小夜曲和阿拉伯风格绮想曲的确是非常好的两首曲子,和回忆一样应该属于最能突显吉他乐器特点的优美曲目,不过小夜曲风格的曲子可能总是略显忧伤与哀愁,或许比较适合于夜深人静或者细雨闲愁的时日和着些心情来弹,平时弹的人少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3: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象你哥他们这样一伙人一起研习吉他的快乐的确是不可多得,但是对于生活与音乐的激情或热情随时间而消逝的情形是很常见的,除了职业和成就的影响,最初热情的强烈程度或者纯粹性将决定它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凡是已经消失的东西期望重新找回是不太现实的,倒是明天只要还会来临,总会有一片片新的蓝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3: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九十年代初期或之前,特别是在互联网没有盛行之前,古典吉他学习远没有现在方便,在那时候的吉他学习过程中,你觉得最困扰自己的有哪些方面?还有没些比较清晰的记忆或经历?
发表于 2009-3-15 16: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我的梦想,哎,现在为生活,哎
发表于 2009-3-16 12: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简单回复又让我想起许多,吉他曾经受到最大的冲击就是生活。这就是形成断层的主要原因,许多人成家后为了生活放弃吉他,也包括我中间中断,有这个原因。这个问题以后再谈。
    在九十年代初期或之前,特别是在互联网没有盛行之前,古典吉他学习远没有现在方便,主要是没有视频。VCD是九五年以后老百姓才广泛拥有的。当时视频主要靠电视。而电视台播得特少,后来有了刘天礼老师的吉他讲座(主讲弹唱),陈志老师的讲座那是很后的了。关于吉他的电视剧有一部忘名字了,电影有一部路边吉他队,都是吉他弹唱没有古典。后来古典吉他出了一本杂志《吉他之友》,似乎没有公开发行,要靠邮购。
    当时学习主要靠听磁带了。听过一两盘国外名家的磁带,记得有磨坊主之舞?具体忘了,困扰最大的是没有曲谱,而有曲谱时,曲谱上的一些难点无法与人交流。比如当时横尾幸弘的《樱花主题变奏曲》前面的快速两弦拔奏,不看别人弹,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现在有视频发现这种拔奏法也是各有所不同)。无法与人交流弹奏同一首曲子后的感受也是困扰之一。
    当时陈志老师有一个广播讲座,我是每次守着听的。但这讲座偏重于欣赏,而且层次还比较高。陈志老师讲的起点比较高,似乎有一种讲浅了会降低自己身份的味道。讲的内容也比较含糊,不是很透的那种,都是一句带过。那个讲座每晚十点左右播,我多是躲在宿舍被子里听。唉,忘不了那段渴求的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16 12:13 发表
楼上的简单回复又让我想起许多,吉他曾经受到最大的冲击就是生活。这就是形成断层的主要原因,许多人成家后为了生活放弃吉他,也包括我中间中断,有这个原因。这个问题以后再谈。
    在九十年代初期或之前,特别是 ...

  教学资料特别是视频资料少或者没有机会得到好的老师的指导,曲谱少或很难求,缺乏与更多琴友之间的交流......这些的确是吉他学习过程中最令人困扰的一些因素,它们不仅在以前存在,即使在今天依然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或者有了另外的表现形式,如何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有比较可靠的好的参考资料消除学习过程中的迷惑与困扰,对每一个吉他爱好者特别是以自学为主的爱好者来说至为重要。
  在吉他学习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或者说决定你是否能够坚持下去的一个因素,我以为是对于吉他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热爱,这种热爱之情越是强烈,越有可能坚持得更长远一些,这样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冲击下才有可能坚持下去或者在条件许可时重新拿起吉他,我想请你也谈谈对于吉他的喜爱如何影响吉他学习过程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或者你所了解的一些明显的例子。
发表于 2009-3-17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经历很熟悉,当时我也这样。
我当时买了第一把琴金雀,40几,90年工作后,买了玫瑰,360多,现在还在,不过因保养的问题,已差不多报废了。
吉他之友,除了中国风那一期外,我都有。
回忆中
发表于 2009-3-19 00: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每天到这么晚才能坐下来,静静地回忆一些东西。
首先谢谢楼上的朋友,让我想起了金雀这个商标,我第一次见过的吉他的商标。
其次谢谢楼主,让我回忆起这么多难忘的岁月。

接着承接上次的话题,其实困扰古典吉他初学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入门。一直到现在都一样。
入门难使得多数人望而却步,一部分在中途放弃。而能坚持下来的所依托的力量就是对古典吉他的热爱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我对古典吉他的爱主要是欣赏他的美。这个美包括两个方面。
1是音乐的美。我对音乐很敏感。对古典吉他曲更是痴迷。无论在那,我听到音乐声中有吉他声,我都会驻足细听。我听音乐喜欢联想情境,感受情境。比如月光,简单的旋律,简单的指法,但如果在能熟练的弹奏并表现的前提下,在一个静静的晚上,你细细地弹来,慢慢地品味,感受着他的旋律和声几条线在相互配合中缓缓地行进,你就会发现整个人沉浸到里面去了,精神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无比舒畅。这就是音乐的美。我经常看别人弹琴的时候,就是闭上眼睛,品味一下他的音乐有没有意境。对自己弹曲的要求也是一样。有意境的前提是熟练,当然不能有差错,旋律清晰,节奏准确是基本要求,其次则是轻重缓急的把握,感情的投入等。你只要这样想,你不是在弹琴,你是在表现一种美,你就自然会注意好多方面的。关于吉他的表现陈志老师讲座里讲得比较多,对我有一定的帮助。现在网上视频中看到了好多人弹传奇,但真弹出那种气势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我没有听到传奇曲那种应有的波浪汹涌的美。
2古典吉他的美还有琴的美,曲谱的美,弹奏的美。我觉得古典吉他的琴很美,从正面看,弦与品形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格格,象是一个个音符产生器,无数美妙音符尽在其中。不知道是不是我偏心,我觉得吉他的规规矩矩就是比大小提琴的那种圆滑更好看。其次我很喜欢看吉他曲谱。我觉得他比钢琴曲谱要美,我没事的时候最喜欢盯着曲谱细看。而古典吉他的弹奏用现在话来说是酷,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在这里我就想说有些人弹琴不太注意姿式,那是不对的。有的人弹奏时将琴靠近膝盖,整个身子向左扭着,这种美就消失了。还有的人包括一些所谓的名演奏家弹琴过程中,喜欢不时地抬头,用眼睛不时地看观众,不知道是不是以表现自己对曲子的熟练?我觉得都散失了这种弹奏的美。认真地将琴抱在怀里,眼睛专注地盯着某个地方或琴板,耳朵专注地听着自己弹出的声音,是一种尊重,对曲子的尊重,对琴的尊重,对自己弹奏的尊重,也就是对观众的尊重。观众不是来看你的,是来听琴的。
    我对吉他的美是这样理解的,这种美是我学琴练曲的动力。我的目的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些美表现出来。
    不早了,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也不知偏没偏楼主的问题,不对地方请指正,不足地方下次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6: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碧蓝的天空 于 2009-3-19 00:15 发表
总是每天到这么晚才能坐下来,静静地回忆一些东西。
首先谢谢楼上的朋友,让我想起了金雀这个商标,我第一次见过的吉他的商标。
其次谢谢楼主,让我回忆起这么多难忘的岁月。

接着承接上次的话题,其实困扰古典 ...

  你对古典吉他之美有些非常独到的理解或者说是更全面的一些理解,非常赞同你的一些观点,这个回来或许会继续探讨一下其中的某些要点。
  看你提到古典吉他入门难的问题,我想请你说说你所指的入门难主要是哪些方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或者说有没有对更多人来说相对容易实行的可行的解决渠道?
发表于 2009-3-21 2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难这个问题还比较大,我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谈谈:
1、要我入门难。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尤其PC电脑进入千家成户,对古典吉他的影响非常大。吉他对年轻人吸引的优势不再。好多年轻人将兴趣转向电脑。后来网络游戏的风行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吉他失去了流行乐器的优势,重新回到与键盘、提琴同一起跑线上。而作为传统乐器,吉他尤其是古典吉他地位又不如键盘、提琴(电声吉他还是占有一席之地)。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社会上那些父母为孩子选择学习乐器的时候,多是选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大提琴),选吉他的好少,其实教授吉他的也好少。(电吉他另当别论)这里存在一个古典吉他的社会地位问题。人们对古典吉他了解少,放心让孩子去学的也就少,学的少,推广就小,办班的少,影响也小,形成恶性循环。我每去一个地方,就会逛一下琴行及书店。除了省会级城市,其它城市琴行好少有古典吉他出售,问都是说没有现货,买的人少。书店关于古典吉他入门的书几乎是没有。有些例外的是,一些少男少女们受明星的影响,也会或多或少一起兴起背起吉他,寻找学习之路,但也不是学古典吉他。一句话,发展至今,想学古典吉他的人好少。作为我个人,我很希望我的女儿学习古典吉他。可她最多是在我弹奏的时候过来听听,要她学习她还是拒绝,宁可选择键盘。她说,你看电视里有朗朗、周杰伦弹钢琴,少年宫的朋友们拉小提琴,从没看过哪里弹古典吉他。我为什么一直想有关于古典吉他的影视作品出现(这当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是希望通过一两个有力的作品提高古典吉他的知名度,不说挽救古典吉他,但至少可以让他风靡一阵。
2、我要入门难。如果真有一名少年,他想至力于古典吉他,他的学习阻力是相当大的。首先,他如果不是在省会级城市,他的初级教材怎么选,到哪找老师都存在困难。从论坛上好多初学者的问题可以看出,陷入迷茫的多。还不排除走歪路,走弯路,走歧路。而学习了古典吉他,表现的机会也少,交流的机会也少。有些至力于参加乐队学习电声吉他的,那学习的道路也是相当坎坷,在此不细说。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那是另一个话题,我真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讨论这个话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8: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提到了古典吉他的社会地位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现代社会的一些流行要素对人们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私欲膨胀等,就说真正能回望并渴求拥有一颗纯净心灵的人们已经很少了,尽管它可能还植埋于许多人今生已经难以探到的心底;试想如果古典吉他学习不能用来教学糊口收金、不能用来获取些许的名利、不能用来考级加点分吸引些并不一定真正喜欢吉他的人的追捧...,还会有多少人在用心研习古典吉他并时时渴望获得它带给自己的无限快乐呢?
  我们宁愿在嘈杂中追逐一个可能并不怎么优雅但却分贝更足的声音而不愿用心去聆听一个可能是触动你心灵的轻柔的音符,因为后者需要用心,可是我们很难真的用心做些什么了,不知你会怎么看我所说的这些观点?
  
发表于 2009-3-25 10: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的社会地位问题。

在我看来,现如今古典吉他的社会地位之所以这么尴尬,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匮乏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典吉他的发展,同时也对别的乐器或者音乐以外的别的艺术形式有影响。但为什么别的艺术形式或者别的乐器能够取得比较成功的发展呢?

吉他和别的乐器比起来,最大的优势是亲民,是群众基础。在我所处的环境,大学校园里,几乎有80%的人弹过吉他或者曾经想要弹吉他,而钢琴、提琴呢?我想是完全没法比的吧。虽然这里说的吉他不一定是古典吉他,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人群是潜在的古典吉他爱好者资源。然而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古典吉他爱好者?我的理解,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领略古典吉他音乐的魅力,说简单点,就是人们平时接触的优秀古典吉他音乐太少了。

曾有网友说,我们应该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只有使你演奏出的音乐动听,才能打动别人。古典吉他演奏者本来就不多,能做到“打动人”的更是寥寥无几。据我所知,高校中开办古典吉他专业的只不过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数所,和钢琴的教育比起来是少之又少。这样势必造成古典吉他的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为什么孩子学乐器不选古典吉他的很重要的原因。

如xycheng版主所言,真正能回望并渴求拥有一颗纯净心灵的人们已经很少了,尽管它可能还植埋于许多人今生已经难以探到的心底。想要让人们从匆忙的快餐时代回到平静的古典时代,不是一两件举措能做到的。我们也不必着急,这种改变很细微,是一种群体活动,古典吉他的局面能打开,我们需要的是时间。

胡乱写些不成熟的感受,拍砖的不用客气。
发表于 2009-3-25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Yc__ 的帖子

我是92年开始自学吉他,开始学的是弹唱,没有教材,只有一本刘天礼老师编的一本弹唱歌曲集,郁闷,我自己都不喜欢听自己弹的,我曾经在单位的司机家里听过CD唱机放的一些吉他曲,记得有斗牛,还有其他两首,现在来说应该是弗拉门哥,觉得很好听,那司机告诉我说那时吉他独奏,我很震撼,决定要学独奏,当时并不知道古典吉他是怎么回事.也是运气好吧,我的朋友(美术教师)介绍我认识了一位音乐教师,他吉他弹的很棒,我去了后他听了我弹了一些东西后,说你可以说就不会弹吉他,然后他给我示范了回忆,还有魔笛.说这才是古典吉他独奏.当时我一下子被回忆这手曲子给击倒了,我就拜在他的门下学了四个月.然后自己一点一点的学,中间也是因为生活所迫6年没有摸琴,目前有开始了吉他之旅,并且把自己的老面单收拾起来新换了一只国产的手工全单,每天总要弹个2小时左右.
发表于 2009-3-28 1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感谢28楼,29楼两位朋友回了贴子。
28楼讲得很好,我非常赞同。
29楼讲得很真实,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缩影。

现在弹琴的一大部分人是曾经弹过琴的人,生活很累,活着很难。每一天奔忙了回来,只有在临睡前才有一些时间拿起琴来捣腾两下。心情特不好时,他是一种寄托。而现在弹琴对我来讲,更多的是带我回忆往事。我不知道我国每年净流入(借用一下这词)来学琴的有多少人?我国千万不要将古典吉他沦落要采取措施保护的地步。这里要谈到两个问题:
1、与现代音乐的融合问题。
现在网络上什么最流行?少男少女们在听些什么?那就是流行歌曲。我们看到了钢琴(小提琴也有)在流行歌曲中起的作用,融合得很好。有一个叫童丽的女歌手,她的歌是试着将古筝等民族乐品融入到流行歌曲里面,也很成功,大家可以搜来试着听一下(比较成功的有红梅赞、梅花雪等)。而古典吉他几乎没有。我不是要强求什么,能全方面的展示古典吉他的魅力为什么不做呢?
2、人们的认知问题。
这里就涉及到楼主所说的宁愿,也不了。九十年代初,我曾经带着古典吉他到一个电声乐队去,我一个曲子还未弹完(音量也是一个大问题),他们就听得不耐烦了,那个电吉他手马上来两下SOLO,左手点奏几下,那个繁华呀,那个震撼呀。我失落地离开。这就是吉他冲击吉他。公司老总有一次听说我是吉他高手,中午遇见我在弹琴,高兴地说:“来,弹一曲”,我弹了一曲,他说“听不太懂,你弹一个红梅赞或者绣红旗吧?!”我流汗。另一个领导问:“你怎么不唱呢?”另一个懂一点的说“你来一个钢琴曲吧”我象找到了救星一样,马上弹奏献给爱丽丝,刚弹没两句,就听到“没钢琴好!还是钢琴的好听!”
古典吉他从某种意义上说,仿佛只属于弹琴人自己。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来到空旷的操场上,孤芳自赏地听着自己的那些忧伤的曲子。
生活越来越窘迫,最欣赏我弹琴的女朋友也离我而去,我意识一些问题的存在了。有一天,我惊奇地看到南宋岳飞竟然有这样的诗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哈哈,流泪了,写不下去。就到这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我想起了你/我知道,你想起是吉他而不是我
心疼地拭去你满身的灰尘/满身的灰尘非你所赐,却因你而起
愧疚地凝视着你/你感到愧疚,我是否更加愧疚?

曾几何时/不过就是很久之前吧
我和你孤独地守在礼拜堂/真的是在礼拜堂吗?值得我怀疑
数着传说/关于谁的传说?肯定不是我吧
倾诉回忆/如果是关于我的回忆了,还好

寂寥长夜/我倒是不怕长,如果还有明天
知音少/我或许并不是知音中的一个,只是用来寻找知音的因由
弦长断/是吗?弦长了我想着都是剪掉的吧

终于,我又靠近你/嗯,感觉还算温暖
用纤纤手指抚弄你的脸颊/你男的女的?纤纤好象只用于女性之手
感受你的心跳/是我感受你的心跳吧,要知道我那不是心跳,是琴弦的振动

终于,音符又缓缓响起/嗯,这个还算是正确的,声音,如果是乐音可以叫做音符
轮指还如珠,泛音仍似罄/这个你就是再过几万年来弹,还是这样子,不会变的
思绪又随着节拍翩翩起舞/这个可能要感谢时间的赐予,否则,就只能苍白

终于,我又开始天天抱紧了你/别,轻一点,否则容易出问题
我曾经深爱着的/爱这个词的确适用性挺广,我竟然也有机会体验一下
永远的朋友/曾经被冷落的朋友吧,我还算有点儿自知之明

哈哈,偶感。
发表于 2009-3-29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恒的。。。!古典吉他!!!

看了!!感动!勾起回忆。。。我们的初衷什么?回味思考中。。。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关注!因为爱!所以爱!曾经是我的生命中的全部意义所在!现在这种感觉越来越。。。谢谢爱琴的朋友!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我的世界有了色彩和意义。。。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5: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To 碧蓝的天空]
  看了你上面的回复中谈到的人们的认知问题,你所遭遇的那些并不为古典吉他爱好者所喜悦却的确是非常清醒的现实;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方面可能是许多的古典吉他爱好者自身在画地为牢,另一方面有许多的古典吉他爱好者给自己增加了太多的社会或者古典吉他音乐普及的责任,其实我们只需要自己去认真弹琴、去欣赏令自己感动的吉他音乐就可以了;许多人其实也意识到这一点,不过分强求自己,但往往也只是意识到却很难真的做到。
  顺便也谈一些关于昨天或者过去或者生活中的窘境与无奈的情形,我的观点是如果把它们和吉他一比的话或者就是莲出淤泥而不染吧,你要做的应该是欣赏自己还有古典吉他带来的无限快乐,而不是盯着一摊的烂泥而去想吉他在这其中的罪过或无奈。
  古典吉他的音量问题在很多时候的确会打击演奏者的自信,因此,避免它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的一个方法是根据自己的了解不能突显古典吉他优势的时候,要善于放弃这样的表现机会。
  至于古典吉他演奏曲目或者它与现代流行音乐或者人们的欣赏习惯相结合的问题倒的确可以适当考虑,但是如果古典吉他流传到今天感动你我靠的不是简单表现流行元素的话,那么这样的努力未免就一定是光大发扬,也可能是以另外一种貌似合理的方式对它的诋毁。
————————————
  啰嗦了不少:) 
  就你所了解的古典吉他的一些现状,你有什么自己的期望和感觉比较现实的一些畅想?当然也可以非现实一些,比如你想象中令自己满意的古典吉他的实际情形会是什么样子?
发表于 2009-4-17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期待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1-24 01:28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