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认为我疯了么?很可惜,没有!
-----------Bring Me the Horizon乐队手记

就像我上一篇关于From a Second Story Window的文章里写到的,metalcore已经成熟为一种21世纪最大的商业风格,而它的分支deathcore也同样的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不过相对metalcore乐队的随意性而言,deathcore乐队们似乎在立场上更坚定一些,所以他们的乐迷群体也就相对固定一些。而且现代意义上的deathcore的集中出现也如metalcore一样,都是在某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点上井喷而出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原先属于metalcore的,部分偏好极端音乐的乐迷转向了deathcore。这个时间点上,也就是2004年左右,例如 As Blood Runs Black 、The Black Dahlia Murder、Recon等乐队都发行了比较成熟的deathcore专辑,也使得deathcore这个术语真正的在硬核与极端金属迷们之间流行了起来。下面来单说我们的备受争议的主角Bring Me the Horizon(下简称BMTH)乐队。
说起历史,BMTH如同多数的新派乐队一样,并没有能用来骗取稿费的悠久历史。2004年,BMTH成立于英国约克夏郡的圣费尔德,不过乐队成员是来自于本地不同的几支乐队。由于正值metalcore大行其道的时期,BMTH把自身定位在采取了死亡金属元素的金属核乐队上,并不同于当红的Killswitch Engage、 Trivium、 All That Remains等乐队,BMTH没有把旋律死亡当作进攻硬核的武器,而更换为比较新派的一点点残忍死亡和旋律死亡。这也就让他们的音乐比之当红的金属核们少了一些旋律性而多了一些攻击性。在一番意识跟技术上的磨合之后,他们于2005年10月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EP,名字是《This Is What the Edge of Your Seat Was Made For 》,并引起了相当不错的反响。
由于专辑发行带来的不错的商业前景,2006年,Visible Noise Records将BMTH签为旗下乐队,这也是公司自成立签下的第一支乐队,并于同年一月将其处女EP再版发行。紧接着,经济公司安排BMTH同Lostprophets ,、The Blackout、 Killswitch Engage、 I Killed the Prom Queen 和 The Haunted等大牌乐队一起巡演。正值处于乐队的上升期,为了巡演也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BMTH顺势在2006年10月30日发行了他们第一张录音室专辑《Count Your Blessings 》。在经过巡演和专辑发售的人气积累之后,BMTH又与Iron Maiden,和Slayer等前辈乐队参与了2007年的Download Festival,并在同年11月到澳大利亚进行全球性的乐队推广巡演。2008年5月他们返回澳大利亚,出现在了 I Killed the Prom Queen最后的巡回演出上,并且也在美国的Warped Tour 上献声。
乐队并没有在忙碌的巡演中停止创作,在与其他不同的乐队接触之后,新的想法逐渐在乐队中达成共识并且成型。2008年初,乐队在瑞典开始了他们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的创作和录制。在4到5月份,乐队一直与曾经和At The Gates,、Arch Enemy,、I Killed The Prom Queen、 Dimmu Borgir共事的制作人Fredrik Nordstrom进行新专辑的创作。最新专辑《Suicide Season》定于08年9月29日发行,并透露出新专辑将大不同于《Count Your Blessings 》,会加入更多的metalcore元素。
作为一支以deathcore蛮声在外的乐队,他们的第一张EP其实不能说是典型deathcore作品。在只有四支曲子的EP中,大部分还是metalcore的做派,死亡金属只能算是点缀,而这种情况在《Count Your Blessings 》中则成熟了很多。可以听的出来,在《Count Your Blessings 》中,其实BMTH受到了The Black Dahlia Murder的04年专辑《unhallowed》的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比较短小的riff上,味道做的十分相似。不过相对于TBDM基本没有breakdown这点上,BMTH则是下足了功夫,每一支曲子的breakdown都变化多端,而且可以说在这张专辑中承接新派残忍死亡和后硬核的breakdown是专辑的重心。相较于大多数post hardcore/metalcore乐队中毫无来由的breakdown而言,BMTH的breakdown显得内涵要更丰富一些,例如在breakdown中加入死亡化的吉他旋律(这个时候两把吉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来转接一下死亡跟后硬核表演方式的不同情绪,如此以来就会显得不是那么的突兀。凭心而论,《Count Your Blessings 》中的后硬核元素并不是十分突出,只能说它在整张专辑里只占情绪舒缓的一小部分,旋律的主要带动者还是新派死亡,不过却是几乎每首曲子中都会显现的,这也是许多后硬核乐迷也对其青睐有加的一个小原因。
08年的《Suicide Season》正如乐队透露的信息一样,更硬核化、更加平衡了死亡跟金属核的比重(这里单单是指在曲子中的量),也更主流的动听了。08年的变化让我想到了Emuure,虽然风格并不是非常一致(Emuure要更mosh更post一些),但是两支乐队的契机却十分相似,都是让用折中的极端表现形式让乐队更主流化一些。可能对于BMTH来说,在前两张唱片中并没有如此用意,不过在影响进一步扩大以后,销量显得尤为重要,平衡了极端跟主流的《Suicide Season》显得更为迫切和需要。要说不同,《Suicide Season》其实是在硬核的引导下采取了新派死亡的做派,而且加入了类似化学兄弟的big beat电子元素,使得节奏方面更新潮了一些,但是整体上十分统一;而Emuure则是在专辑中每支曲子中有不同的表现,例如07年专辑《Goodbye to the Gallows》中,许多曲子是典型的emo作为旋律主打,生生在里面加入重型的音色和breakdown,而许多曲子又是deathcore作为支撑。当然,这些主流化的东西在无论什么都只听old school的metalhead们眼里,都是做作矫情的表演,我个人也认为BMTH在新专辑中做的过于谄媚了一些,但是这些都是顺应现在金属大环境的变化而已,只需要乐迷明察秋毫即可,绝对不需要上纲上线。
不过话说回来,BMTH在技术和意识上都算不上顶尖,但是在商业上却如此的有卖相呢?这就要从他们的音乐之外说起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被死硬的hardcore乐迷笑骂为poser band就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就音乐素养来讲,虽然BMTH 称不上顶级,但是仍旧比许多copy band要高出几个档次,但是主唱Oli的行为却为乐队在主流乐坛的口碑打折不少,也为争取更多的poser乐迷起了不小的作用。
Oli同学其实非常有商业头脑,这从他小小年纪就搞了许多side project上可以看的出来。除了BMTH之外,他还与乐队鼓手Matt Nicholls,联合了他弟弟Tom Sykes 和 XricciX成立了一个名为Womb 2 da Tomb的说唱乐队 ;与某个女友的哥哥Neil Whiteley搞了一支名叫Purple Curto的两人death/thrash乐队;并且还弄了一支名为Olisaurus/Oli Has a Deathwish的电子乐队;而且拥有自己的名为Drop Dead服饰品牌,并让他的弟弟Tom Sykes与妈妈Carol共同打理,没注意过这个Emo品牌么,那么注意一下Oli手指上的纹身吧。
当然,不仅仅是要这些地下的东西用来与BMTH互相提升人气而已,前面的Oli的side project的例子,最重要的还是要说明Oli同学头脑异常的清醒与有智慧,而且很有可能成为Fantômas主脑油头老师一般的,crossover界的超级达人。那么如此一个有大智慧的年轻人,当然明白炒作的具体功效和实施行为,那么,拿好你的薯片,欣赏一下Oli同学的super show吧。
诺丁汉小象喷水事件 :2007年,在诺丁汉的一次high到不行的巡演时,由于一位女性乐迷拒绝了我们年轻貌美的Oli同学的性要求后,我们的主角对其实施了小象喷水和肢体等攻击。同年4月13日,Oli同学出现在诺丁汉裁判法院,并被指控小象喷水这种不检点的行径,主角拒不认罪,案件押后至5月上旬处理。2007年5月3日,Oli再次出席诺丁汉裁判法院,并再次确认他自己没有如此荒唐的举动。案件继续押后。直到9月17日,由于缺乏证据,所有关于Oli同学的指控被撤消,主角胜利,小象喷水事件作为一法律事件结束。但是,由于自己被淋湿了,诺丁汉城因此要求BMTH在自己的地盘消失,不过经由Visible Noise Records出面澄清这一谣言,并让BMTH在07年12月1日再次成功的踏上诺丁汉这片曾经湿漉漉的土地。至此,小象喷水事件以BMTH的完胜告终。
YouTube事件:在一次巡演中,BMTH与 Architects乐队共同拍摄了一段关于Oli和Sam Carter男人之间肢体问候的视频影像。这个在德国卡尔斯鲁厄拍摄的影片里,内容似乎是Oli同学作为小受被Sam Carter同学施以另类的暴力安慰。当此视频被上传至YouTube网站后,吸引了数以万计宅男腐女们的观看,并且造成了无数BMTH的乐迷对Sam Carter的恶意邮件攻击。事后,Sam·我被误解了· Carter辩解说:“我们和BMTH在巡演过程里两个礼拜都呆在同一辆大巴上,你们可以想像我门是多么无聊无奈与无助,我们不过是找找乐子而已。我们拍摄了三次,甚至加入喜剧效果冲击噪音来证明这不过是个玩笑而已,但是这些孩子仍然给我发来如此之多的死亡威胁邮件。我们比那些肠子肚子满天飞的R级小电影可纯洁多了,难道非要我象那个拍《索多玛120天》的纳粹老头子一样被人干掉你们才心甘么?”受虐主角Oli也出面否认事件的真实性,才让事态得到平息,不过造成的结果是到现在还是有无数的人来点击这个无聊的片子。
事实证明,乐队的蹿红是可以用小聪明来实现的,而且面对大多是emo kids的乐迷,BMTH的招数还是相当有作用的。从这点上看,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即使BMTH不搞什么deathcore来搞emocore,或者Oli脱离BMTH搞个sreamo rap band,也会像如此成功的。我并不是说deathcore在他们手中仅是玩闹的工具,只是,相对于他们的音乐素养,他们的是非制造能力要远远高出几个层次。对于乐迷来讲,要让自己不被愚弄,无论什么时候都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来看待他们的上蹿下跳就对了;而对于一支想要红透天的乐队来说,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句话:no news is bad news。
转帖请注明:大鸡腿
[ 本帖最后由 大鸡腿 于 2009-6-12 11: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