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几场斯杯的比赛,感慨良多。以往看中国男篮,打输了自不必说,即使赢了也不一定看着痛快,过程总是磕磕绊绊。磕磕绊绊也不要紧,毕竟有悬念的比赛才算精彩的比赛嘛。可恨的是好多问题不是对手造成的,而是在于男篮自身。抛开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层面的问题不讲,斗志不足、缺乏激情、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责任感等等问题才是让男篮比赛丑陋的关键。我们无数次的看到,男篮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对手时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在对手上下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压迫下往往显得狼狈不堪。通过多年观看男篮的比赛我总结出三点:该赢的不一定赢;该输的一定输;该赢得痛快的不一定痛快。话虽让人寒心,但事实的确如此。
此次斯杯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男篮。对阵安哥拉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不只是因为比分大,关键是我看到了男篮队员们精妙的配合、犀利的快速反击、激情的大力灌篮,而且贯彻全场的高压防守也让安哥拉完全没有脾气。后两场惜败澳大利亚、土耳其的比赛中男篮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昂斗志,拼尽全力直到比赛的最后一秒。年轻球员们的活力给一向沉闷乏味的中国队带来了久违的激情。
比赛中也不乏精彩镜头。王治郅的梦幻脚步与空手跑位;李晓旭凶悍的进攻篮板和隔人暴扣;陈江华的犀利突破;苏伟面目狰狞的双手大力灌筐;张庆鹏的超远距离三分;胡雪峰的妙传;孙悦的长途奔袭追帽和全场一条龙单手劈扣等等等等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中国男篮比赛中最精彩的一次系列赛,让我们开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用赢得光彩、输得漂亮来形容这个系列赛我想并不为过。
当然,这次斯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与其说是这次暴露的也可以说是中国男篮一直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对抗能力不足,尤其在后卫这个位置上更为明显。这和国内联赛的整体对抗性不足有关,刚刚进入国家队的球员很无法应国际比赛的对抗水平,即使面对亚洲球队都占不到什么便宜。具体就体现在关键球处理不当、突破少、失误过多、篮板保护不力、防守困难等。这是个老问题了,以前中国队每每在关键时刻被对手反超就是因为不适应对方突然加大的防守强度而频频失误造成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提高联赛对抗水平入手,不是仅仅依靠国家队的几次集训就能改善的。
其次就是球员战术素养不高。进攻中位置感不强;跑动、传球不到位;协防慢、抢篮板时不注意挡人等。这一届国家男篮在团队作战上算是比较好的了,不过像其他球队一样行云流水的配合还是太少。有跑动和传球的意识但经常慢半拍。当然跑了就比没跑好,传了就比没传强,相对往届男篮的技战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起码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团队作战的向现代篮球发展的趋势,不再是一个过分依靠某个人、某种战术的球队。
再次就是篮管中心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年轻球员的锻炼。多年来国家队的主要席位长期被一些固定的球员占据着,新鲜血液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一些入选国家队的球员进入良性循环,通过长期的国家队训练和国际大赛提高水平,而那些在国家队的边缘球员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的机会,最终导致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年轻球员的成长也不利于国内联赛整体的健康发展。篮管中心应该以提高联赛整体水平为主要手段,而不是靠提高一小部分人来提升提高国家队的实力。像土耳其做得就很好,你特科格鲁再是NBA大牌不服教练调遣也给你拿下,而离了你国家队照样能取得好成绩。什么时候咱们也能做到这点那么中国队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强队行列。
最后就说说男篮的一些潜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内部团结问题。众所周知郭帅太过年轻镇不住队内的一些老资格。在这次斯杯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些老的国家队主力被放到了板凳上,而且是冷板凳,没有多少上场时间。在短暂的上场时间中也形同梦游,不执行战术,甚至出现了王仕鹏在进攻中背对球场被迅速换下场的情况。如果斯杯练兵结束后这些不服郭帅的球员重新走上先发位置后还能不能继续现在的良好势头就很难说了,所以内部团结问题将是未来国家队的一个隐藏的定时炸弹(郭帅继续执教的话)。毕竟内部勾心斗角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来遗留下来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篮球场。
当然,不能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否定这届国家队否定郭帅。毕竟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解决也必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或某一届国家队的身上是不现实的。现在我们起码看到了一个良好的趋势,只要能够坚持下去相信中国男篮一定能够有所突破。
这届国家队让我们这些关注中国篮球的球迷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男篮和一次精彩的系列赛,同时也看到了国家男篮的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愿这一切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次真正的蜕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