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在上海音乐厅听约翰·威廉斯弹吉他(严锋)
无论你喜欢古典音乐与否, 也许都不会注意九月二十四号新民晚报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一条短短的消息∶英国吉他演奏家约翰威廉斯于次日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但是,对于那些拨弄过尼龙弦(注意∶一定是尼龙弦!)的古典吉他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召唤,其意义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明白。你知道圣火令或是玄铁令对武林人士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反正我第二天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放下手头一切事情, 如同赶着去救火那般应召前往赴约。
果然不出所料, 在那熟悉而又已陌生的音乐厅门口,我又见到了许多久违了的吉他老友。 其中不乏十年前上海各高校古典吉他的好手。他们或潦倒于本单位, 或下海,或下海而依旧潦倒,如我一般弦断琴废,无暇及乐。当然也有仍旧在弹琴, 甚至籍此混一口饭者(绝对赚不了钱)。我还见到了新鲜而年轻的面孔, 他们象我们当年那样嘴巴里不停地嘟囔着“魔笛”、“大序曲”、“钟音奏法”之类,让人恍然有隔世之感。总之,都来了。
没有一种乐器(我差不多就要说没有一样东西)能象吉他那样打动我的心。我曾逢人就告诉他吉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乐器, 可是没有人相信我,除了那帮吉他老友。 我是有资格这么说的,因为我在吉他之前学过钢琴和小提琴(听上去就象余华说老柴最好, 因为他先曾经历过巴赫和贝多芬的阶段一般)。听惯了吉他,回头再听钢琴,便觉得那声音太亮、太冷、太光滑,不近人情。也难怪,你知道钢琴是怎样一种精密复杂的“机器” ?你知道从手指到琴键到击弦机到锤子再到钢弦要绕多少弯子? 所以钢琴永远是外在于演奏者的庞然大物。小提琴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与琴仍然不是直接的交流,中间隔了一把琴弓,所以脱不了声嘶力竭、 呲牙咧嘴的感觉。说真的,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声音不是用弓拉出来的。 可是吉他就不同了,一琴在怀,多少亲密无间!那种音色的亲切温暖,真正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啊。 可时至今日,吉他一直受尽歧视和误解。吉他是百姓和民间的乐器, 海内外的音乐专家们从来就嗤之以鼻,他们的态度每每令我想起把吉他打成“黄色乐器” 的四人帮。张贤亮曾在一篇北欧游记里写当地主人邀他去听一场吉他独奏会, 从头至尾,台上始终是一个人抱着一把小小的吉他在那里细细地弹, 而台下听众衣冠楚楚,大气不敢出,肃然细聆。他觉得如此情景可笑而怪异, 西方人变态矣!我真是忍不住要大喝一声∶张贤亮,你忒也不懂吉他!
且慢, 我终于靠一张黑市票(看来除了真正的吉他爱好者外,也就只有黄牛们还懂一点吉他了) 坐进了阔别已久的音乐厅一个偏僻的角落。然后就是焦急的等待。 平心而论,威廉斯并不是我偏爱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我最喜欢的是巴鲁科、 帕肯宁、罗梅罗和布里姆。威廉斯技巧是没得说,曲库大得吓人,可是多产之余,音乐就差点啦∶太粗、太硬、太快,音色变化单调。不管怎么说,大师总是大师, 他要挤进第一流的队伍是毫无问题的。而第一流的吉他大师来到上海音乐厅的, 也唯此威廉斯一人而已。当年塞戈维亚老人欢呼自己的这位直系继承人、 年轻的吉他王子的诞生,我辈时乖命蹇,不但无缘瞻仰老皇帝的风采,连今天见到的王子也两鬓如霜,渐入老境。
一看节目单, 心中不由得叫声苦也,大部分的节目竟是二重奏。窃以为吉他个性太强, 难以彼此协调。而且吉他音域不宽,重奏则各声部挤作一团,听觉效果不佳。 二重奏还算勉强,三重奏就路子不清爽了,四重奏以上简直是一锅浑汤。 上海曾有人在星期广播音乐会上搞过百把吉他大齐奏的把戏,弹的是帕格尼尼的C大调小奏鸣曲,那种宏大而可笑的可怕感觉至今还在我脑中徘徊不去,真象是蹩脚香港武打片中的群殴场面。
真正的听吉他,听的是味道,而不是热闹,这味道以一把吉他为最好。
一开始就是二重奏, 老王子带着一个名叫谢家齐的华裔中年人上场了。开篇是迈克尔·普雷托列斯和特洛·卡罗兰的几首早期巴洛克风格的作品, 都是极浅易的小曲(我也能弹) ,风格欢快轻松,可是听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真正是妙不可言。 在音乐会的最初十分钟里,我度过了近几年来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因为没有技巧的负担,两位演奏家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洋洋流水般的巴洛克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恰似渔樵在那里唱和问答。(奇怪,为什么一听到巴洛克音乐,我就想起流水和渔樵?)奏到浓快处,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威廉斯先生,此刻我们也与你莫逆于心!这几首曲子原先大约都是为琉特琴写的。琉特琴作曲家中有许多真正伟大的大师,象魏斯,道兰这些人,写过永垂不朽的音乐,音乐学院里的教授们是不知道的。
后面的情形就有点复杂起来了。 唉,如果世上都是巴洛克风格的音乐该有多好。 弹完开篇的两重奏,威廉斯下场到后面吃茶去了。台上剩下谢家齐一个人给大家表演独奏。 大家开始感觉有些不妙,谢家齐演奏的是他自己作的三首练习曲, 现代派风格的,技巧艰深,调性飘忽不定,旋律没头没脑,令人完全不知所云。 更糟糕的是,谢家齐在技巧上的弱点也表现出来了,他似乎不具备驾驭自己创作的作品的能力。台下开始出现一些轻微的烦躁不安的空气。
好不容易把三首莫测高深的练习曲熬过去, 威廉斯又在听众热烈期待中现身了。 好象特意回来补偿似的,这回重奏的是格拉纳多斯两首浪漫热闹好听的大曲子, 重头戏开始出现了。一首是歌剧《哥雅之画》中的间奏曲。这首曲子我支离破碎地弹过, 技巧难得惊人,旋律哀婉动人,听起来好听,其实是没有多大意思的。 隐约仿佛在暗示一个极大的悲剧,偏偏吉他又是不适合表现戏剧性的, 吃力而不讨好。不过,现在威廉斯开始要露出庐山真面目了。在三段式乐曲的中间部分旋律高潮中, 在谢家齐不安的切分音型的伴奏下,威廉斯把高音区的快速双音弹得坚实、 干净、激越,令人惊叹。相比之下,谢家齐的音色就单薄和苍白了许多。 这个问题到了西班牙舞曲第六号《阿拉贡舞曲》中就更突出了。 不幸的是我在磁带中听过威廉斯同布里姆合作的同一曲。那才是黄金搭挡天作之合呢,想想看,布里姆的水平恐怕比威廉斯还要高吧。又是三段式,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次以扫弦加切音开始的渐快和渐强。 这里是考验演奏者对力度、速度的控制以及营造气氛的能力的严峻时刻。可是,威廉斯不亏为威廉斯,而谢家齐终究是谢家齐。 这里我们听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一个饱满而精力弥满,另一个则跌跌撞撞地努力要赶上去。
《阿拉贡舞曲》 是我喜爱的一首生气贯注的好曲子,可惜的是,这一回我
很不满足。
在休息过后, 终于迎来了威廉斯的独奏。第一首曲子是阿尔贝尼兹的《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我极喜欢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我一首首地对着谱子“摸”过他的几乎所有吉他改编曲, 还有什么比洗过澡后赤膊在微凉的穿堂风中随意地视奏几段自己最心爱可又永远也掌握不了的乐曲更令人愉快也更令人无可奈何的事吗?实在是太难了。我对照着听过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钢琴版本和吉他版本,毫无疑问,钢琴笨重而又可笑,吉他则是自由的象征。
《传奇》 恐怕是中国吉他爱好者弹得最多的曲目之一,虽然大部分人(包括我) 只会弹这首曲子的前半段的三分之一,可是我们已经很满意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名曲, 难度比较高,可是人人都发现自己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了它······前半段的三分之一!这种感觉真是奇妙。从前半段的三分之一起, 下面就该见好就收了。技术上有很多不明了和引起争执的地方。譬如,谱中明明标着第六弦的B音作为持续低音要用左手食指一直摁着,可是,哪里去再腾出一只食指去摁第四弦的E音呢(不允许碰到第五弦)?我甚至见过江湖吉他手用左手小指横按的古怪弹法。这回,权威的阐释来了,大家一齐伸长了头。
说老实话, 《传奇》(还有《魔笛主题变奏曲》、《爱的罗曼斯》等等)我早已听得麻木, 避之唯恐不及。威廉斯的版本我十几年前就听过,技巧无疑是所有版本中最好的, 可是,很不喜欢。他弹疯掉了,如同机器一般。这一回亲耳聆听, 感觉大不相同。依然是无穷动的速度,可是增添了弹性。我的吉他玩友们无疑都听呆了: 几曾见过弹到这种境界的《传奇》?一曲未尽,掌声冲天而起。
其实, 下面才是音乐会真正的高潮:巴里奥斯的《园舞曲》和《最后的歌唱》 。巴里奥斯被人称作吉他魔鬼,素以吉他性、音乐性、印第安素材、巴赫风格和高难度著称。 威廉斯是巴里奥斯专家,我在上海音像资料馆花三块钱拷贝过他的巴里奥斯专辑, 我以为他是深得巴里奥斯神髓的。《圆舞曲》难得发狂, 简直可以弹断手指,炫技的成分太多。《最后的歌唱》却是一部返归平淡的内省之作,感人至深,据说是巴里奥斯临死前的作品。开首几个极简单而又耐人回味的分解和弦便勾勒出一片苍暮的气氛,和最后辞别时对人世的眷恋之情。通篇全用轮指,这又是爱好者们喜欢和争论不休的课题。有了《最后的歌唱》,《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就可以去歇歇啦。
也许本应在《最后的歌唱》 就收尾了的。可是,作为收场,威廉斯和谢家齐又合奏了四首中国民歌改编的小曲。 显然,改编者煞费苦心地从中国民歌浩瀚的伟大宝库中选择了最平庸无聊的曲子, 再进行了最缺乏想象力的改编。在很多时候我听到的是单旋律配上几个乏味的和弦。急就章式的视奏,没有处理,没有配合, 仿佛在台上热身练习。其实,应该有很多种对中国音乐和中国人民表示敬意的方式。
音乐会在大家的兴奋和不满足中结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骑着自行车, 一边忍不住又想起最初的十分钟。真是太美妙了。在那十分钟里,我觉得威廉斯是好人, 上海音乐厅是好地方,黄牛们是一片好心肠,人活着真好······我真是要喜极而泣了。
[ 本帖最后由 康嵇尊 于 2009-11-11 05:2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