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英雄
UID905899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334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8-9-3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9-11-30 1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音高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低的如1700年法国里尔采用a1=374赫兹,高的如德国北部教堂在1619年出现过 a1=567赫兹,两者相差五度之多。在巴罗克时期,同时存在3种不同的音高标准:家庭的室内乐音高,圣乐团的教堂音高和城市音乐家的铜管音高。因此,J.S.巴赫的某些器乐曲在当时演出时,要比现行的标准音高低半个音;某些康塔塔又比现今的标准音高高半音到全音。
总的来说,自H.珀塞尔到L.van贝多芬,包括巴赫、J.海顿和W.A.莫扎特等在内的时期里,a1的音高约在 415~429赫兹之间,称为古典音高。浪漫主义时期,乐器制造随着科学的发展、工艺的改进以及人们崇尚明快嘹亮的音色等原因,a1高达455赫兹左右。1834年,德国斯图加特物理学家会议定 a1=440赫兹。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在1856年左右的音高标准为a1=451赫兹;伦敦爱乐协会的音高标准曾一度到达a1=452赫兹;1880年,欧美最负盛名的斯坦韦钢琴以 a1=457赫兹定音。西欧的音高标准自19世纪晚期趋向统一,法国在1859年以a1=435赫兹定为法定标准来实施,1885年维也纳国际会议把它定为“国际音高”。1939年伦敦会议决定恢复斯图加特会议结果。今称a1=440赫兹为“第一国际音高”,称a1=435赫兹为“第二国际音高”。以a1=440赫兹的音高标准,可用多种方法取得,如音叉、定音笛、旋转圆盘等,现今最精确的是用铯-133原子振荡装置来定音。
![](static/image/smiley/gc/em01.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