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https://www.guitarschina.com/1/gc8.jpg) 窦唯,一个最单纯的人,作为一个摇滚者,他为曾经的中国摇滚盛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虽然曾经辉煌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窦唯也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
但是做为每一个热爱摇滚乐和喜欢着窦唯人,都会一直的继续等待,守望着最好的窦唯.
2006年5月10日,歌手窦唯冲进《新京报》报社,指责该报记者曾经采写过的一篇涉及其经济状况的负面报道,并将该报记者的私人轿车点燃。窦唯因放火烧车被警方刑事拘留后不久办理了取保候审。 据悉,窦唯在接受司法机关调查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配合,主动交待了案发时自己的冲动行为。在接受讯问的过程中,窦唯还曾主动要求对给事主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起初,曾有多家媒体报道窦唯的违法行为已经构成放火罪,但经过司法机关审查后认为,窦唯放火烧车的目的是毁坏记者的个人财物,不属于危害社会的范畴,因此,窦唯涉嫌的罪名是故意毁坏财物罪。之所以在事隔一年多之后才公诉至法院完全是在履行司法机关取证的正常程序。
【案件三大疑问】
疑问一:窦唯烧车案为何一年多后才起诉?
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的马国华律师说,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均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窦唯在公安机关侦查案件时被取保候审,最长时间为一年,但是,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处理,检察机关可以依法再次为窦唯办理取保候审,显然,窦唯的取保候审时间并没有过了法定期限。此案的办案时间经过了一年多,原因有可能是检察机关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被烧坏的车辆要经过修理、定损、估价的过程,这些时间都不算在原来的办案期限里。
疑问二:窦唯烧车为什么由放火罪变为毁灭财物罪?
“放火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有大的区别。”马国华律师说,当事人的放火行为必须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后果达到法定情节,才构成放火罪。如果当事人虽然实施了放火行为,但从放火焚烧的对象、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考察,确实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性,不构成放火罪,如有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情形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从本案来看,窦唯的放火烧车行为没有危害到公共安全。因此,公诉机关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对其提起公诉。
疑问三:窦唯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放火罪比故意毁坏财物罪量刑要重。”马国华律师说,放火罪危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公共安全,属于重罪,一旦够罪,刑期从3年至10年不等,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死刑;而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是财产安全,根据情节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量刑不过7年。当然具体处罚要看法院判决,最后还有可能会判无罪。
崔健关于窦唯事件的声明和看法 首先,我要在此声明:目前,媒体上关于我对窦唯事件的所有看法和行动都是谣传,迄今为止我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关于此次事件的正式采访。
对于以实际行动为窦唯做些什么,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作为被媒体伤害的艺术家,窦唯通过个人的苦肉计,引发了我们对艺术家、公众和媒体之间关系的深切思考,我们应该呼吁新闻立法,新闻需要(也应该)保护艺术家的隐私。
窦唯事件究竟属不属于纵火?窦唯“纵火事件”是否属于民事纠纷?自有法律评判。他在艺术家和媒体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采取了极端情绪化的行动固然不可取,但窦唯事件的积极之处至少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普法教育。窦唯以身“普法”,就是要告诉社会:希望社会、媒体,都能给艺术家以一个应有的隐私空间。他并没有逃避自已应负的法律责任。事件发生后,窦唯一直在现场,并且是自己主动报的案,很配合地随警方一起离开,但媒体并没有对此细节进行披露。
事实上,窦唯并没有对任何人、任何机构造成实际威胁和损害。对于他的过激行为,如果能给予全面考察,就不难看出他是在以行动抗议个别媒体对于艺术家的不尊重。因此,对于窦唯是否应该定罪,是值得司法机关予以考虑的事情。如果《新京报》能及时、坦诚地与窦唯交流,也就不会发生“纵火事件”。《新京报》对事件的态度,令人企盼。
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那些未经证实便转载虚假报道的媒体,是否也应该同样承担法律责任?对舆论监督的媒体是否也应该进行舆论监督?对记者的素质是否也应该建立考核制度?他们是否也应对他们所制造的虚假新闻造成的恶性影响承担责任和相应的法律后果?
崔健
2006年5月18日
张楚:窦唯有他的道理 当窦唯和张楚还是20多岁时,就因为在北京组织乐队而结识了,“我们是通过一个熟人介绍认识的,可能因为当时大家都年轻,觉得彼此都挺开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张楚身边经常带着一张10年前的老照片,上面是他和窦唯及另一个朋友的合影,在他眼里当时是那么地阳光。
“在音乐圈子里,经常会有人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大多是别人的误解或者嫉妒。我虽然没有窦唯的报道多,但也遇到过负面的消息,当时我就选择了沉默,不然无论说什么,都会没完没了地炒作。这两年大陆媒体一直特别关注窦唯的私生活,甚至在王菲发唱片的时候,还用《王菲不爱窦唯爱音乐》做题目,连续不断的报道才会让他有这么大压力,从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在这样。”张楚说道。
两个月前张楚和窦唯还见过面,“他当时的压力我能感觉到,非常大,尤其是生活上的,他去人家媒体闹事后来我也知道了,窦唯的精神绝对没有问题,他这么做是在攻击坏的东西,而且绝对有他的道理。听说过不了多久,他就能被放出来了,我劝他出去放松一下,暂时离开北京一段时间,等他静一静我会跟他联系的。”
李蕾
华夏时报·华夏网
2006-05-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