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4|回复: 26

给所有古典吉他演奏者——古典吉他现状的思考(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5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所有古典吉他演奏者——古典吉他现状的思考(二)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前天谈了一点自己的感想。感谢朋友们对我的回复!有不同的见解很好啊,大家都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这才是我的初衷。练琴主要靠自己,而思想上总不可以自己“闭关自守”吧!在论坛里看了不少好的帖子,自己也受到了一些启发,以后有空就来坐坐。对一些不同观点的朋友我想进一步来沟通一下,不是反驳哦!
         1,关于借鉴和创造性。有的朋友对我说的接触和借鉴古典吉他之外的乐器持有异义。大家都知道,耶佩斯的“爱的罗曼斯”几乎是吉他的代名词。然而他为了更好的开拓吉他的表现力,曾到巴黎向小提琴家艾奈斯库学习,还与钢琴家合作研究,把小提琴和钢琴的手法应用到吉他上去,还研究了古老的疏特琴。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创造了十弦吉他的演奏风格,开创了一条无论在技巧和表情上都是新的探索道路;而布里姆是大家都喜欢的非常有个性的演奏家,在一段很低落的时期,曾刻苦钻研大提琴和钢琴的学习,他复活了许多古老的吉他音乐,包括古老的疏特音乐,他走的是与塞戈维亚不同的道路;如果不是索尔把古典时期的音乐精华通过自己的创造融会于吉他音乐,那么吉他到现在也不会具有正真的艺术水准;塔雷加更是一位勇于革新的音乐家,他以新技法的运用,改革了吉他的传统演奏方法,从而扩大了吉他的演奏范围;……。这些足以证明吉他艺术的发展,不能把自己独立于其他器乐之外(任何学科都是一样)。借鉴和吸取其他器乐的表现手法,可以给吉他赋予新的活力,给吉他演奏者带来新的灵感和创造,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那种认为学习和接触古典吉他之外的乐器是分心或不务正业的想法是有害的。音乐(或其他艺术)都是相通的,何况我只是说古典吉他的同门兄弟呢!把琵琶曲改编为吉他曲我认为没什么不好,最起码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是一种意识上的突破!怎么平蘅两种乐器的特点,我想时间会解决这个问题(可惜我们不会弹琵琶)。
      论坛里的12356先生我很佩服,各方面比较全面,而且很有特点(速度快,有感染力),有自己的东西,对音乐的领悟也到位,是一位好很好的吉他音乐工作者,建议大家多向他学习!keen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很好听,选调也到位,如果有精力作为一个主题动机发展下去,说不定是又一个“科雍巴巴”哦。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听起来就是一句政治口号,而实际上在我们吉他艺术领域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2,关于古典吉他的推广与普及。仅仅把古典吉他设置在一个业子圈内是不够的。目前,我国的高等音乐院校和高等院校音乐系开设古典吉他专业的还很少,且名额有限。大部份的人在自学,而我认为古典吉他音乐如能在正规音乐学院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院校广泛开设古典吉他课,而院校开设某个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或政府指令来设置的。好,如果大家都努力去自觉做一些古典吉他的普及与推广,使爱好古典吉他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很多院校会自己调整他们的课程设置,现在的教育行业也在进行改革   
。有的朋友说,我弹我的,别人玩什么与我无关,人各有志!也好,那你就默默的弹你的琴,但不要指责那些为古典吉他的普及与推广做了很多工作的人,他们得到的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虽然国内古典吉他演奏者数目很多,但很不均匀,高的很高,低的又很低。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名师指点的,也不是靠几个名师就能把整个国家的整体水平提高的!而是靠大部分的基础工作者,基础吉他教育的工作者的素质的到了提高,整体水平也就上去了。而恰恰现在做基础教学的古典吉他演奏者,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都是靠自己慢满摸索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很艰难的时期,只有靠大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起码要把这块阵地守住。平时多和古典吉他之外的音乐朋友交往,努力让大家多认识古典吉他,同时自己也可以吸取一些音乐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最终结果是,基数多了,质量上去了,出人才的几率就高了!
     曾今设想,如果国内有某一部好的电影或连续剧用吉他音乐来做为主题音乐和背景音乐的话,对吉他音乐的普及肯定具有推动作用。古典吉他音乐的普及与推广还是应该本着由浅入深,雅俗共赏的原则。要分清演奏者和聆听者的欣赏水平是不同的,没有初步的认识就不会去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实际上很多的家庭是听了理查德·克来的曼的通俗钢琴曲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钢琴的。也就是说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者个过程不能被忽略。
       我打字超慢,出于对吉他的热爱和内心的责任感还是说了这么多,望朋友们见谅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吉他音乐工作者,虽然现在更多的琢磨  jazz和 bluses,但古典吉他是我一生的伴侣,是她把我引入了音乐的殿堂!我会终身感谢她————古典吉他!
      
发表于 2005-4-26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虽然国内古典吉他演奏者数目很多,但很不均匀,高的很高,低的又很低。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名师指点的,也不是靠几个名师就能把整个国家的整体水平提高的!而是靠大部分的基础工作者,基础吉他教育的工作者的素质的到了提高,整体水平也就上去了。而恰恰现在做基础教学的古典吉他演奏者,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都是靠自己慢满摸索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很艰难的时期,只有靠大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起码要把这块阵地守住。平时多和古典吉他之外的音乐朋友交往,努力让大家多认识古典吉他,同时自己也可以吸取一些音乐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最终结果是,基数多了,质量上去了,出人才的几率就高了!........................................................................................................................................说得对极了.说到我,自感惭愧.弹琴弹了20年.前十年基本上做浪子虚度光阴.看到李洁的演奏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浪子回头.正准备向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05-4-26 0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鼓掌! 哈哈[em23]推广古典吉他,我想这是每一个吉他爱好者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这些爱好着们自觉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今天一个同学在我面前唱一首流行歌,我问他:“真难听啊,你自己觉得好听吗?”他说:“这歌词写的好啊。”我都晕了。。。这是什么态度啊?我想古典吉他与古典音乐的推广绝对能让现在年轻人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发表于 2005-4-26 0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好文章啊,实际上大部分人是通过象12356,还有原来经常来的吉小二等等这样的普通的不是非常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获得学习和传播的,这才是中坚力量,虽然有人看不上眼,但不能忽视这样的力量。对于创新的观念也是非常赞同,若吉他整体水平要提高,没有创新,不能溶入自己的东西,永远也是在别人后面。人的潜力无限,只是我们没有发掘,要加入自己的东西首先要把自己的文化溶入,而对琵琶等中国风个的乐器有研究,完全可以借见好的东西,更多的象长音,复杂的单旋律,流水般的效果等等,若在技术上能有突破,对整体水平提高是有很大帮助。虽然我不懂音乐,但觉得楼主的文章非常符合哲理。
发表于 2005-4-26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买吉他前对吉他一无所知,后来才知道有古典和民谣之分,只是觉得吉他好听,我不喜欢唱歌,也不是很疯狂的人,所以我不喜欢民谣弹唱.于是,我把练习琴(古典架)一直按古典姿势练习,无聊是让自己也有事可做了.但我发现,这样上海的一个郊区却连尼龙弦都没的卖.仅有的几家都是民谣.一听要尼龙弦,都怪怪的.但我想和我一样的人肯定不少,古典吉他还是有前景的.只要有人喜欢.
发表于 2005-4-28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元旦上音的“吉他与交响乐的对话”晚会,在巧舌如簧地地鼓噪下,俺终于成功拉得一车在外企上班的白领美眉满怀激动的心情和美好的憧憬去,算是为古典吉他的推广与普及尽了点绵薄之力呱。
发表于 2005-4-29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lli883在2005-4-26 3:17:31的发言:
好文章啊,实际上大部分人是通过象12356,还有原来经常来的吉小二等等这样的普通的不是非常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获得学习和传播的,这才是中坚力量,虽然有人看不上眼,但不能忽视这样的力量。
对于创新的观念也是非常赞同,若吉他整体水平要提高,没有创新,不能溶入自己的东西,永远也是在别人后面。人的潜力无限,只是我们没有发掘,要加入自己的东西首先要把自己的文化溶入,而对琵琶等中国风个的乐器有研究,完全可以借见好的东西,更多的象长音,复杂的单旋律,流水般的效果等等,若在技术上能有突破,对整体水平提高是有很大帮助。虽然我不懂音乐,但觉得楼主的文章非常符合哲理。
是这样的.


另外对于专业之说,我认为所谓的公认的"专业"是属于"科学".----科学地进阶,科学的技术.针对"专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我们一班老吉他在某些方面就显得有点不很科学.需要进一步学习.


按照现在的"专业"标准,自学大家塞戈维亚也被认为是个业余爱好者.----很引人发笑的一个话题.`~


音乐是不分专业和业余的."专业"的吉他家首先要被冠以科学家,然后在拥有音乐灵魂后再被冠以演奏家,音乐艺术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9 10:38:0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9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对音乐是这样分专业和业余的,专门从事音乐职业的就是专业,不是专门从事音乐职业的就是业余。看到有些资料介绍美国一些音乐学院的教授都是有其他职业的,兼职当音乐学院教授的。
发表于 2005-4-29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29 10:30:38的发言:
国外对音乐是这样分专业和业余的,专门从事音乐职业的就是专业,不是专门从事音乐职业的就是业余。看到有些资料介绍美国一些音乐学院的教授都是有其他职业的,兼职当音乐学院教授的。

是啊,卡雷巴洛首先是一名工程师,他在针对自己没有更多的业余时间而研究出不同塞戈维亚的吉他"科学"进阶---完全吉他教程.重点是做一些演奏技术及进阶方面的一些改进.所以说,那是具体科学.
而偏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叶障目,过份抬高专业之词,仿佛专业囊括一切.
发表于 2005-4-29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理性地看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我重复建议:开办吉他中国的音视频擂台赛.本人也参加,重在参与.去经历砖林蛋雨的洗礼.
发表于 2005-4-29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卡雷巴洛首先是一名工程师,他在针对自己没有更多的业余时间而研究出不同塞戈维亚的吉他"科学"进阶---完全吉他教程.重点是做一些演奏技术及进阶方面的一些改进.所以说,那是具体科学.而偏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叶障目,过份抬高专业之词,仿佛专业囊括一切.
还有古典吉他的爱好者应该找适合自己,针对自己不足的练习曲来练习,练习曲多得很,有些功能重复了,有些是自己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些都要分析自己的特点去练习,不能盲目找到大师的练习曲就练习。最好能学习学习作曲,争取能写出自己的作品演奏才有意思。
发表于 2005-4-29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29 11:19:35的发言:
>


还有古典吉他的爱好者应该找适合自己,针对自己不足的练习曲来练习,练习曲多得很,有些功能重复了,有些是自己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些都要分析自己的特点去练习,不能盲目找到大师的练习曲就练习。最好能学习学习作曲,争取能写出自己的作品演奏才有意思。

听说陈志的高徒也做一些小曲.但重点还是放在为求在演奏技术上有所突破.
吉他在中国要步入世界之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话没错,当前的重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说创作二次创作还是要放在首位.
倒是希望专攻作曲的中国音乐家在吉他上多作曲.并能与国内的演奏家们达到一定的默契.
发表于 2005-4-29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中国的乐器厂的古典吉他制作水品能提高一点就好了,不要像木工做家具样的做一些音不准,手感不好的琴出来。毕竟中国很多喜欢古典吉他的经济不是很宽裕,不见得都能有机会买国外的琴。
发表于 2005-4-29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陈志的高徒也做一些小曲.但重点还是放在为求在演奏技术上有所突破.吉他在中国要步入世界之林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话没错,当前的重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说创作二次创作还是要放在首位.倒是希望专攻作曲的中国音乐家在吉他上多作曲.并能与国内的演奏家们达到一定的默契.
现在像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的好像少了,像古典吉他的索尔、塔雷加(等等,名字不一一列举了)钢琴中的李斯特、肖邦等等;小提琴中的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等等。现在像古典吉他中的赛戈维亚、约翰·威廉斯等等大师也没在古典吉他作曲上有什么贡献(赛戈维亚仅写了一两首乐曲)。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9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上所说的现象我是这么理解的,乐器发展早期,曲目不多,可供演奏的就少,一个人很可能弹完以后觉得不过瘾就继续写作。而曲目库慢慢发展起来以后,要掌握演奏就已经比较困难,少有精力再去作曲了。专业细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真挚趋势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的重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说创作二次创作还是要放在首位.倒是希望专攻作曲的中国音乐家在吉他上多作曲.并能与国内的演奏家们达到一定的默契.**************************************************************************************************************************是这个道理!然而要为吉他这种乐器做好曲,作曲者本人一定要对吉他有着很深的了解,起码要有相当的演奏技术。
发表于 2005-4-29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葛路路在2005-4-29 12:06:05的发言:

对楼上所说的现象我是这么理解的,
乐器发展早期,曲目不多,可供演奏的就少,
一个人很可能弹完以后觉得不过瘾就继续写作。
而曲目库慢慢发展起来以后,
要掌握演奏就已经比较困难,少有精力再去作曲了。
专业细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真挚趋势吧。
非常同意,其实John Williams一直在发掘和演绎不同风格的曲目,包括非洲、亚洲的民族音乐,即便少有作曲,但通过这种演奏普及音乐贡献也是非常之大的。
发表于 2005-4-29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uzhiliang在2005-4-29 14:44:05的发言:

当前的重点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说创作二次创作还是要放在首位.
倒是希望专攻作曲的中国音乐家在吉他上多作曲.并能与国内的演奏家们达到一定的默契.
**************************************************************************************************************************
是这个道理!然而要为吉他这种乐器做好曲,作曲者本人一定要对吉他有着很深的了解,起码要有相当的演奏技术。

做独奏的好曲子难作.作重奏的就方便了.不必考滤太多高音弹高高音的E音,低音同时弹低音的#G音怎么弹.
所以有几个同好的吉他伙伴很重要.可以碰撞出火花,并能被吸收作为营养.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同好的吉他伙伴很重要.可以碰撞出火花,并能被吸收作为营养.**********************************************************************************************
发表于 2005-4-30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吉他的教父约翰.威廉斯1995年在上海开演奏会的时候与另一名同来的英籍华人演奏家就弹了好多差不多是旋律加伴奏的二重奏[都看着谱弹的].这类节目几乎占了全场的1/2以上的时间.
吉他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重奏方面更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色彩和潜力.
发表于 2005-4-30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学习与创作俺认为:
面对前人的成果,要是因为多,只顾学习,那就是对前人的一种固守与依赖。如果前人给我们留下一座山高1000米,一个人只爬到了800米,但他确在这800上建了一个300高的城堡。。那他不就创造了一个更高的山峰吗?不是非的爬到了山顶我们才能建房子。。。
  要是因为前人的伟大,而不敢去创作,那就是我们懦弱!也不要因为现在的作品不如前人,就一棒打死,打死了他们,也就打死了发展的前景。。。[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重奏方面更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色彩和潜力.********************************************************************************************12356说的极是。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因为前人的伟大,而不敢去创作,那就是我们懦弱!也不要因为现在的作品不如前人,就一棒打死,打死了他们,也就打死了发展的前景。。。
***************************************************************************************************************************好啊!然而,具体做起来有很多很多的东东要学。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有了第二步,然后……。个人觉的多体会巴赫的作品(不一定是吉他方面的)对提高音乐素养太重要了。
发表于 2005-5-1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在想,作曲的困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者的苛刻不小心作了一首,如果公布,也许会被批得体无完肤再听习惯了BACH等等的东东之后,再听其他的难免苛刻多一点鼓励和欣赏也许会更好同意楼上的看法
发表于 2005-5-1 0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感触,片面的强调了提高而忽略了普及。我个人认为,让更多人知道古典吉他音乐是什么样的比出一个世界冠军更重要!
发表于 2005-5-1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说法,没有普及就没有广泛意义上的提高。就象乒乓球,我们中国之所以是乒乓大国和强国,是因为有广泛性的群众基础。向楼主致敬!
发表于 2005-5-1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说法,没有普及就没有广泛意义上的提高。就象乒乓球,我们中国之所以是乒乓大国和强国,是因为有广泛性的群众基础。向楼主致敬!
我们中国之所以是乒乓大国和强国,是因为有广泛性的群众基础。之所以有广泛性的群众基础,是因为不论城乡,很多地方都有一水泥的乒乓球台,弄两块乒乓拍就能玩了。而我们国家吉他硬件基础有什么?我们国家的吉他制作水平不用我多说了吧?基础都没有,想普及何其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3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