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意转让
品牌: |
莱斯康 |
型号: |
欧米茄 |
成色: |
8成新 |
数量: |
1 |
价格: |
1050 |
详细描述: |
9成新以上 带电源 无包装及说明书等 由于自用 所以保养良好 可小刀 预购请拨打电话13843464440 本人工作较忙 没有时间上QQ 请见谅 |
姓名: |
齐 |
电话: |
13843464440 |
QQ: |
21842554 |
电子邮件: |
qizhu5740@126.com |
商品所在地: |
吉林四平双料 |
是否中介: |
|
付款方式: |
中介 支付宝 银行汇款 现金面交 |
Lexicon一直以其混响效果器而著名,实际上他们早在上个世纪就有涉足音频接口领域,老人们估计会记得Lexicon Studio和Core 2 PCI系统,这也是Lexicon在音频领域的一次探索。
时间回到4年前,Lexicon全面进入移动音频接口领域,陆续推出了Alpha、Lamda、Omega三款音频接口,接口数量由前到后陆续增加,此次乐霖音频拿来的是接口数量最多的Omega,让我们看看混响老大做声卡的功夫如何。
背面接口:
Omega背面,点击放大
作为一款USB 2.0音频接口,Omega与MBox颇为神似,不过它比MBox要宽出一倍,面板上的旋钮、按钮也多的多,很显然它比MBox要强大一点点(除了不能运行Pro Tools LE哈)。
Omega是一款模拟4进2出,数字2进2出的USB 2.0音频接口,主要的接口都在背面。1、2、3、4是线路输入,另外有2个XLR输入连接话筒,虽然有6路模拟音频输入端口,但只有4路可以通过USB进入电脑。除了48V幻相供电按钮,还有20dB衰减按钮。不过这三个按钮设计在背面操作起来会有不便,为什么不放到前面板上去呢?
值得一提的是,Omega的两个XLR话筒输入全部带有Insert插口,使你可以连接外部效果器硬件,串到Omega,在如此小巧的音频接口上做出Insert插口,非常实用。
模拟输出自然就是2个TRS平衡接口了,连接音箱、调音台、录音机都可以。
数字接口方面Omega有2进2出的SPDIF同轴接口,以及1进1出的MIDI接口。
早期的Omega都是美国制造,而我这次拿到的Omega已经变成中国制造了,当然我不是说中国制造就不好,但可能有些人心理上感觉……
前面板操作:
Omega正面,点击放大
Omega正面充满了旋钮和按钮,但却非常好操作。最上面3行共6个旋钮,分别控制话筒1、2和线路输入1、2、3、4的增益,所有旋钮旁边都有一个peak指示灯提示你信号是否过载。
每一对旋钮中间都有一个切换按钮,来切换该两路输入信号由哪一路进入电脑。我前面说了,虽然Omega有6路模拟输入,但只有4路可以通过USB进入电脑。如果你同时录2组立体声信号,那是OK的没问题。如果你同时录3组立体声信号,问题就来了,你必须将1组立体声与另外1组立体声混合在一起进入电脑。也就是说Omega可以让你有6路单声道进入电脑,但其中有2路单声道是和其它声音混在一起进电脑的。
最下面两个旋钮,左边的Monitor Mix控制监听声音(也就是ASIO的Direct Monitoring)与电脑回放声音的比例,右边的Output Level当然就是控制Omega主输出音量了。两旋钮中间有一个4段电平表,通过Meter Assign按钮可切换显示输入1-2路还是输入3-4路的电平。
注意Omega前面板还有两个插口,右边的是耳机,左边的可连接高阻乐器,比如吉他。通过Line 3旋钮来控制吉他输入的音量。Omega的所有设置都在面板上实现,实际上它没有控制软件,一切都在面板上手动完成,这样更加直观。不过你也许发现SPDIF输入无法调节音量,你只能在SPDIF输出设备那边调节发送给Omega的音量。
特别一说的是,Omega的话放质量很棒,它的话放取自于dbx 386,由于dbx和Lexicon同属Harman集团,所以借来一用也无所谓啦。它的XLR接口由neutrik提供,品质有保证。
在PC使用:
当我第一次把Omega连接到PC时,居然没有认出来。我又换到Mac上,还是不认。我只好拿出电源,Omega这才亮了起来。也许是出于稳定性方面的考虑,要在传输音频的同时供电,确实会破坏稳定性,所以Lexicon设计成必须电源供电的吧。这样对于移动录音来说确实很不方便,你必须拖着电源。不过另一方面又说明Omega应该比其它USB声卡稳定,毕竟USB不用供电……
ASIO缓冲调节
Omega调节ASIO缓冲的界面,无法直接看到缓冲大小,也看不到延迟大小,每次只能试着在这里调节缓冲后,到Cubase里看延迟时间大概是多少。我选择了最小的缓冲,Cubase显示输入延迟2.268ms,这很棒。但输出延迟达到35.601ms,这确实太高了点。(我在台式机和本本上都安装了Omega,没有用USB hub和延长线,换了2根USB线,都是一样的结果,看来Omega的输出延迟确实高了点)
最小ASIO缓冲下的延迟
在Mac使用:
Mac下使用Omega
Omega使用的是Class级驱动,所以在苹果系统下是完全的即插即用,完全不用驱动。只要是10.4.7以上的系统都可以用,我用Leopard 10.5.2测试,也完全没有问题。
但在Mac下我居然可以看到两个Win下的Omega设备,有点怪异。
音质测试:
使用RMAA 5.5进行回路测试,可以看到频响还是不错的,动态基本达到95dB,结果如下:
总成绩
[ 本帖最后由 qizhu5740 于 2012-6-7 17: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