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2-17 11: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tension部分的说辞,我保持我的观点,或许咱们说的确实不是一个东西。
但是我相信您举的例子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例子,因为无论是您女儿还是Marcus Miller,或者Victor Wooten,取决于生理构造的不同,首先就不可能按照完全相同的方式去弹,这个和古典乐器还是有区别的,因为电声乐器演奏家,即使是在当今已经被世界承认,也没有古典音乐那么严苛的基本功联系,并且电声乐器的演奏在一定程度上是强调个性,而非强调严肃。
我说的再直接一点,同一个人,在触弦的角度、力度上面,发生变化,声音一定发生变化。当然,听不听的出来,是一回事,就好比不懂贝斯的人甚至不一定听的出来贝斯和吉他的区别,也不一定听的出指弹和Slap的区别一样,他们听到的可能就是“乱糟糟的声音”。这个和听力,以及认知,都是有关系的。当然不同的人,就更不可能一样了。受过正规训练的乐手,可以尽量的弹出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声音来,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弹出和别人一样的声音就是琴的功劳。
如果把声音都理解为波形,那么决定波形形状不同的无非是ADSR,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任何的乐器,只要在软件里面把ADSR调成完全一致,出来的听觉效果应当就是一致的。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些客观问题,这问题在这个论坛里讨论可能有点深,也就是所谓的数字化是否可以完全构架出真实的世界来。但是就目前科学的发展,数字计算有一个局限性,譬如16bit的计算精度只是到1E38。但是人的听觉通过训练,完全可以超越这个精度。
我再举一个相对好理解的例子,CD都是16bit,但是目前音乐制作的行业标准是24bit。因为在音乐制作的环节里面,工作者需要听到更加准确的声音。但是最终的成品,给消费者听的,16bit在很多人耳朵里已经非常精确了。。。不过当有可能消费者进行所谓的hi-fi播放,也就是足够大的音量以及适当的环境下,可以听清楚所有的音乐细节,那么这些消费者里会有很多不满足16bit的。。。这就是为何黑胶唱片到现在还没有被淘汰掉的原因。。。
上面说了这么多根tension无关的,我只是想表明,自己听不出来的,不代表客观不存在。。。更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心理因素”
再回到tension上面,以电声乐器的工作原理,其实分为两个部分,原声共振与扩声,这个和数字乐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时间有限,扩声部分出门回来之后再说。先简单说说原声共振的问题: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同样的音高,tension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因为同样的音高只是基音相同,不代表泛音列完全相同。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弹或者唱出来一个音高,还有要音色的分别。而决定固定音高的乐器(弹拨类,键盘类,铜管类)好坏,以及演奏者功力的,不是说你能否将基音弹准确(因为音高是固定的),而是你弹出来的这个音产生的泛音列的不同,是否“悦耳”?是否“满足音乐中的要求”?对于泛音列的不同,也就是振动的不同,或者说,就是声音的tension。
您说的有一点我觉得我认同,但是接受不了的就是那段“反直觉论”,篇幅和时间的影响,我不引用了,大概就是,我赞同您说的这个论点里面前半部分,国内大部分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是不对的,事实上,您提到的那种所谓”饱满“反而是最低级的乐器才有的特点。而后半部分,我上面已经写的差不多了,现实就是,这部分是对音色影响最大的。您所谓的心理作用,只是”听不出来“而已。。。
先出门,回家后如果有兴趣再接着写吧
不过建议大家多弹琴,多认真思考,有条件的话参观一下音乐制作的过程,不要什么问题就”想当然“或者”道听途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