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位大师大家都不会陌生,我想不管是电吉他吉他高手还是菜鸟,都对听过他的曲子,并且大家都能够弹一段抽疯版的《上帝之爱》。但是能够把这曲子流畅弹完的人很少,想当初在学校的时候花了3个晚上死磕他的名曲《温柔投降》,但是最终由于基本功的不够和一把摇起来就像遭到开发商拆迁一样的双摇琴而不得不放弃,直到现在也弹只能弹几下《哼几下》。他弹琴的技巧完美无缺,废话,哪个吉他大师弹琴有技巧上的缺陷。他在台上锋芒毕露的表演让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吉他粉丝。他曾经获得过无数奖项,包括音乐最高荣誉的格莱美奖。他可以说在现阶段所有的吉他大师中,几乎只有他把吉他上的所有技巧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1990年Guitar Player杂志年度读者票选中,与另一名吉他高手ERIC并列为最佳全能吉他手。他那在舞台夸张的表情,那叹为观止的舞步,让人感觉到他在台上仿佛那不是在弹琴,而是他和他手中的吉他融为一体,他就是那7v,有时也是70v什么的,我们正看到的是一个吉他与灵魂的表演,尽管我不是他的粉丝。VAI迷们不要喷我。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是吧。
VAI的乐曲以重金属为动机(冻鸡),他的音乐框架不算极端,但是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然后其中包括了很多的爵士、放克、古典等众多音乐风格,而且他及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自己音乐创意融入到乐曲里面,所以说他的音乐听起来极具有实验性。他独出一格的吉他音色更突显他的个人风格。他特殊的颤抖的揉弦技巧和摇把技巧为他的音乐增色不少,尽管这一技巧被另一吉他大师slash 所不齿,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台上装B卖弄。Zappa(这个啥)对Steve Vai在专辑Ship Arriving Too Late to Save a Drowning Witch(这个啥)中表现的评价为:"令人瞠目的吉他手"。不好意思,英语水平太次了,初中5年,高中4年,大学6年的英语实在是白学了。
Steve vai六岁开始学手风琴,13岁开始以每节课5美元的代价学习电吉他,师从Joe Satriani ,其实作为老师的joe也只比 VAI大四岁,而且JOE还是高中自学吉他,我不知道joe 到底教了VAI什么,估计也就是43231323。而后来的两人的双双出名让这段师徒缘成为佳话,我估计在某个夜深的晚上,VAI私下不服气地对joe说道,你当时不就教了我那么几招吗,即使我现在技术超过了世界所有人,也还得是你徒弟,乖乖当孙子。Joe转过身去然后偷偷的乐。另一个给vai 深刻影响的就是六七十年代的电吉他之王的Jimi Hendrix。Vai曾经说过:“我想Jimi Hendrix最主要给我的是精神上的影响,他的表演方式激励了我,他完全凭本能弹奏没有copy任何范例,你没有听过他弹得像任何人,大多数的吉他手你能听出其影响来自谁,但Jimi Hendrix好像从金星或某处跑来令你捉摸不定”。所以VAI也最大程度上继承了JIMI的那种不拷贝复制的精神,从众多的吉他手中,他的特点是那样鲜明,那样的让人琢磨不透。
当别的吉他手还在想**一样的站在台上狂飙速度翘首以盼的来讨得听众掌声的时候,他已经逃离出速度的范畴来研究怎么让电吉他的演奏更富有音乐性和原始性。曾经在读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不会电吉他,中央五套在转播盐湖城冬奥会的时候就播放joe的《friends》,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首曲子非常好听,绝对高端大气上档次。Joe其实最喜欢的是用最现代化科技与的电子设备来演奏传统音乐,所以他的音乐永远都带着一丝实验的成分,他曾经说道,如果用Telecaster或者Les Paul或者SG或者Les Paul Junior或者Strat的话,我永远也玩不了这些东西,甚至连一半也不行。而且由于大幅度的在吉他上运用各种奇怪的技巧,所以他对琴的要求是音准上要到达99%的精确度,不然按照他的那种弹法吉他早就跑调了。所以他的手里永远是具有现代感的ibanezJS系列。作为先锋音乐的代表,吉他巫师称号的实属名归。作为G3音乐会的创办者,他开创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吉他演奏盛会。
综合评定:吉他创意5颗星、技巧难度4颗星、台风4.5颗星、音色5颗星、个人影响力5颗星、综合实力4.7星。称号:吉他巫师。代表作《星夜》《和外星人冲浪》《千言万语》
作为第一届的G3成员,他那默默无闻的名气实在是与他超凡脱俗的音乐气质无法相比。而且最令人蛋疼的是某一天我在四川公共卫视上居然有人把eric的整张专辑作为一个烤肉连锁店广告的背景音乐。当我听到那个穿着白色厨师服装然后操着一口四川方言的中年农村大妈在那里吹嘘着她的烤肉而背景音乐却是《曼哈顿》的时候,我的大姨夫瞬间从菊花中喷涌而出,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美女被一个奇丑无比的男人给霸王硬上弓了一样,而且还不给钱,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妈个你大爷的,广告部的编辑们都死光了吗,难道没人告诉你们这种广告最适合放《最炫名族风 》,你们他妈的是谁想出来的这主意。哦,对不起各位,我刚才变态了,哦,失态了。我们言归正传。在大学当在听《曼哈顿》的时候,曾经感觉不是特的别难,结果当后来看了他的视频亲自弹的时候,才感觉这不是人弹的,太复杂了,最终这首曲子最后不了了之。哎,算了,虽然弹不出来,但是B还是可以装一下的。eric的偶像是另一个eric先生,那就是伟大的英国吉他大师eric Clapton,但是我从他们的音乐之中,找不出一丝毫相似的东西。所以模仿永远是初步,要成为大师,就必须超越前辈拥有的东西。Eric 5岁学习钢琴,8岁开始作曲,10岁开始组团,从小扎实的童子功让他对音乐的理解非比寻常。当然随着岁月的积累,当年的帅哥现在也变老了,但是他的音乐积累变得更加深厚。就像怀孕一样,时间越久就越觉得肚子里面有东西。所以,他的粉丝不会像VAI、slash这些知名吉他手一样疯狂的暴增,但是随着音乐的积累,躁动的吉他粉丝逐渐变得沉稳,喜欢eric johnson的人会越来越多。
综合评定:吉他创意5颗星、技巧难度5.2颗星、台风4颗星、音色6颗星、个人影响力3颗星、综合实力4.6星 。称号:吉他绅士。代表作《多佛的悬崖》《曼哈顿》《沙漠玫瑰》 Paul Gilbert
这位大师也是我所喜欢的一位大师,这位大师的幽默感很浓,相对于VAI的夸张,JOE的睿智、eric 的沉稳。paul似乎极富有搞怪气质。对于在舞台上想JIMI 一样把琴反过来背着的自杀式行为,居然能够从容应付。他在无论实在舞台上,或者是在录音棚中,都及具有探究精神,也许他会给你来一段古典吉他的火烈鸟,也许他会把一把木吉他当做电吉他来弹,
当初他身在MR BIG乐队的时候就曾经在现场演唱会上进行乐手位置交换游戏。相比之下效果确实不咋地。但是能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似乎这只强大的乐队也会有这么看似垃圾的是时刻。感觉到他们并不是一只神级一样高高在上让我们顶礼膜拜的乐队,他们就像是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狂欢的感觉。所以,我不仅喜欢paul,也喜欢MR BIG 。如果有beyond的粉丝非要认为是黄贯中的话那我也能够接受。因为黄贯中也是我喜欢的乐手。管他呢,先还是聊PAUL吧。
Paul 5岁接触吉他,8岁开始正式的吉他生涯,所以好多的吉他大师都是从从小培养的,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少年强则唐国强,少年立则张国立。当他还是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了在洛杉矶举办的全美吉他大赛击败数百位对手拿下全美冠军,而此时的他进入MI学院继续在吉他上激流勇进,开拓进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遇到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高举美利坚合众国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为美国的音乐文化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所以他基本功扎实有力,歌曲风格也偏向于硬朗,游走在流行与摇滚和硬blues、古典之间。更容易获得听众的认可 。
相比之下PAUL的音阶就要复杂得多,他最出名的拨弦模式莫过于跨弦速弹,这种速弹的特点就是在拨玩一根弦结束后左手手指和右手的拨片瞬间跨过一根弦,跳到下下一根弦或者上上一根弦上去,而且这样反复不断。并且保持音乐旋律的流畅。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直到把你累死。但是paul弹琴不仅仅速度快,而且弹奏舒缓的曲子也非常动人,比如《i cannot tell a lie》《I Still Have That Other Girl》等。作为MI学校东京分校的校长,GTI的四大讲师之一(其余三位是Gary Hoey、Neil Zaza、Paul Hanson)这位先生现在大部分时间活跃在日本。热衷于教学和演奏视频和演绎交流,培养出无数的吉他学子,最著名的要算是枪花乐队那个叫桶哥了。在2005年的时候,当中国最顶尖的唐朝乐队吉他手陈磊面临着这个实力无比强悍的吉他大师时。无论是弹奏的质量,还是舞台气质,都可以看出陈SIR表情有些紧张。
综合评定:吉他创意4.8颗星、技巧难度5颗星、台风5颗星、音色4.7颗星、个人影响力5颗星、综合实力4.9颗星 。称号:光速吉他手。代表作《scarified》《Olympic》《The Pronghorn》。 John Petru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