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28|回复: 38

[招生消息] 【吉他、乐理、练耳、MIDI、编曲、录音、混音】教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6 17: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吉他、乐理、练耳、MIDI、编曲、录音、混音】教学

冥燚:音乐制作人、吉他手、录音师、混音师、翻译、教学。录音艺术专业研究生。

·组建原创乐队“释魂”,负责绝大部分的编曲、作词、作曲、录音、混音。
·歌曲《更大的天空》由“中国好声音”学员张恒远、毕夏翻唱,作为2014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主题·曲,并获得第18届全球华语榜中榜的“最佳电影歌曲”奖项。
·释魂获得2013咪咕原创音乐大赛北京赛区五强。
·参加过央视《星光大道》、《中国文艺》、《越战越勇》、《与你同行》、《神州大舞台》等节目的录制。
·歌曲《不再重复你的悲剧》收录在127期《我爱摇滚乐》杂志里。
·歌曲《这条路》入围第一届 Avid 编曲之王挑战赛。
·吉他曲《征途》在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中播放。

·个人弹琴视频
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159663.html

其他一些委约作品有:
·“激情唱响”全国季军傅羽的单曲《趁虚而入》《微光》
·青海卫视大型格斗类节目《昆仑决》音乐
·天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音乐
·爱玛电动车系列广告配乐(周杰伦代言)
·小鸟电动车广告配乐
·太子乐广告配乐
·2013年央视中秋晚会“中国好声音”学员张玮、张赫宣、丁丁、金池联唱节目
·2013年北京台环球春晚音乐剧
·熊猫团的单曲《我们的世界》
·德格才让、杨秀措的单曲《光芒》
·为动画短片《DOG MACHINE》制作原创配乐及音效,该片在“世界环境基金会短片巡展”中获总体的二等·奖和“最佳音效”单项奖。

个人音乐小站:
www.douban.com/artist/kindlethemoor

冥燚原创“音乐/吉他学习系列文章”:
《初学为什么一定要找个好老师?——从乐器学习的特点说起》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197071402/
《如何解决吉他初学常见的“按弦困难”问题?》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396533516/
《“吉他多久能学会?”——谈谈学琴的心态》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197869356/
《吉他的挑选——谈谈吉他手感的问题》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198268375/
《“我不知道该练什么……”——学音乐,到底该学些什么?》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201610557/
《音乐技能和创作的关系》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205053548/
《混音是什么?为什么混音?(1)》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270790887/
更多文章更新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关于KPA、吉他音色、吉他录音、音箱仿真器》发表在业内权威《乐器》杂志上,从2015年5月刊起开始连载。
编译“走进录音”专题文章,发表在《电子制作》杂志2011年第11期。
参与翻译《Mastering  Audio》(Bob Katz著)。
编译过大量音乐类新闻、测评、说明书、宣传、技术类文章,发表在MidiFan、音频应用、吉他中国、编曲中国、博堂网等业内知名网站上。

经验丰富,方法规范,认真负责。一对一授课,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和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上课地点在北京朝阳区。课时费200元。

除吉他外还教乐理、音乐听力训练、电脑音乐制作、效果器原理及调试、录音、混音等课程。另有多年收集的大量相关资料、教材、视频、曲谱等。
电话:18500073172
QQ:491183149
发表于 2015-8-27 0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朝阳什么位置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8-29 0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东五环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6: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7: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燚“音乐/吉他学习系列文章”之

《初学为什么一定要找个好老师?——从乐器学习的特点说起》

文: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

很多人一开始学乐器想自学,总问别人“用什么教材好?看什么视频好?”,殊不知自学会给学习造成很多问题。要解释这一点,得从乐器学习的特点说起。

乐器和数学、历史等纯知识的学科不一样。乐器演奏牵扯到动作,本质上是肌肉记忆的一个过程。练习任何技巧,都应该先从慢速开始,一遍遍重复这个动作,肌肉逐渐形成记忆,形成惯性,因此越来越熟练,最终达到下意识(大脑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做这个动作的程度。你看舞台上那些演奏家演奏得又快又精确,那个时候他其实是没有在思考“下一个音该怎么演奏”的,他是凭着长期练习之后形成的惯性,手指在下意识地动,否则这么大的信息量,大脑怎么思考得过来?

记忆的特点: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身体会把你一开始练习的几遍到几十遍动作,当成正确的动作来记忆(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正确……),因此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时候。当一个动作形成习惯之后,想要改变它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了。我见过太多人由于没有正确的指导,在一开始就养成了不好的演奏习惯。如果想要纠正错误的习惯,就必须得建立正确的习惯,让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时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才可以,只要注意力稍微放松,就可能又回到过去的老样子。

因此,重点是得有人告知你什么样才是正确的,每一条练习都需要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换句话说,你得知道你现在在练的这条练习,最终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算是合格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条练习?很多人一开始就想通过自己看教材或者网上的视频来自学,现在你应该知道这种方法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了:没有人告诉你怎么样才算达到标准,没有人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你学到的姿势是否正确,没有人在你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提醒你。好的老师会在你刚开始尝试一个新动作的时候,专心观察你,实时指导和纠正,确保你建立起的是正确的习惯。

学习就像上台阶,上了第一层才能到第二层。如果初学时的错误不能被及时的发现和纠正,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后续的学习难以进行。很多人走都走不稳就勉强跑,跑得踉踉跄跄、连滚带爬:一首曲子能够勉强摸下来,但是毛病多多。如果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水平就卡在那里难以提高,时间久了自己也就觉得弹琴没意思了。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练习方法是不是“正确的、规范的”?我这里先说一条比较笼统的标准吧。在乐器演奏领域,所谓正确的、规范的方法,就是经过一代代人积累、总结下来的正面经验,它能让你的演奏更加自然、更舒适、更有效率、更好听(发出更好的音色,让演奏更富有音乐性)。不好的演奏方法,除了让演奏者身体上感觉很不舒服之外,听觉上也会觉得音色不好听,缺乏美感。

“我只是随便学学,不指望靠吉他吃饭,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

靠吉他吃饭,很多又有天赋又勤奋的吉他手也没做到。绝大多数人还是把它当做业余爱好。但这不意味着不该重视教学质量。业余玩玩也有好坏之分。学乐器,需要的无非是正确的方法+勤奋的练习。一个好的老师,能教给你正确的方法和观念,剩下的就看你的落实程度和练习的勤奋程度。反之,一个不够质量的老师也会让你本来只是业余爱好的想法都充满挫折。我见过很多学生被不够质量的老师给教了错误观念和方法,导致问题缠身,兴趣索然,过早放弃,实在可惜。

如果你真的对找老师那么随便,只想着学费越便宜越好,那我觉得你还真不如自学。


“是报班还是找私教?”

培训班是多人一起上课,看上去费用较低。人多了热闹,但是弹琴需要安心和专注。另外一点,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学习目的是不一样的。一对一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来掌握学习进度。大班教育是给一群人准备的折中方案,除了处于中间的那些学生,其他人都会觉得不舒服:学得快的会觉得受限制,得不到满足;学得慢的会越来越跟不上,自信心受打击。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选择一对一教学比较好。

综上所述,我建议初学者一开始一定要找个好老师,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学习,等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根据情况自学。在学音乐的这条路上,没有速成,没有捷径,只有少走弯路才是正道。或者说,在别人走弯路的时候你没有走弯路,这就是捷径。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燚“音乐/吉他学习系列文章”之


《“吉他多久能学会?”——谈谈学琴的心态》


文: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


吉他初学者最常问的问题是:吉他多久能学会?我很理解这种心情,但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都没法给出简单的回答。想想你学语文、学数学,多久算“学会”了?小学、初中还是大学?


与其说“学会”,倒不如说说怎样才算“入门”。下面是我认为的吉他的“入门”标准,和所需要的时间:

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在保证一周上一节课,平均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的前提下,达到


(1)能够演奏基本的民谣伴奏(扫弦、分解和弦,掌握几十种常用和弦及其转换);


(2)具备基本的单音旋律演奏能力(爬格、音阶、双手配合、基本演奏技巧);


(3)具备基本的读谱、视奏能力(一般指简谱和六线谱。在吉他上用五线谱视奏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


(4)掌握一些基本乐理知识。


大概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进度当然也不一样,而且差别会很大。如果最后你发现自己需要的时间比这个短,那恭喜你;如果比这个时间要长,那也很正常,根本不用气馁。大部分人学琴并不是为了以此谋生,更多的是在培养一个爱好。只要和以前的自己比起来有进步,就是好事。


“那有些地方说的N个月包会,是怎么回事呢?”


某些地方宣传的“N个月包会”(或类似的说法),是为了迎合初学者的心态,给出了一个貌似很有诱惑,其实是模糊不清的空头承诺。怎样算“会”?何况几个月后,绝大部分人可能已经由于教得不好、琴不好、没时间练琴或者其他原因放弃了,谁还会去追究呢?


音乐的学习,和其他事物一样,想要有所成就,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哪怕是业余玩玩、自娱自乐,也需要一定的付出,毕竟它不像打游戏机那么轻松。学无止境,这是我希望我的学生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不过,虽然学习的路上不会那么轻松,但是这并不是(或者说不应该是)一条痛苦的路。首先,来学习吉他的大部分已经是成人,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不是被家长逼的。这种主动性,会抵消掉一部分学习中的枯燥。此外,找到好的老师,学到正确的方法,会让你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挫折。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练习,把练习当做一种修行,集中注意力,忘掉身后的世界和种种烦恼,在音乐中给自己营造一个独立的空间。最后,当取得一个阶段性成果的时刻,那种成就感所带给你的快乐,会让你觉得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0: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的挑选——谈谈吉他手感的问题》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198268375/


文:刘陆伟(网名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音乐制作人)


关于吉他挑选的文章很多了,但是很少有深入讲解“手感”的。初学者一般都是先买中低档的吉他。这个档次的琴,用料和音色肯定是没法做太高要求了,但是可以要求外观、做工和手感,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感。手感不好的话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如果再加上老师不好,很多初学者因此而放弃(他们还往往怀疑是自己没有天赋)。我曾见过很多人因为初学时的吉他琴弦离指板太高、需要很用力才能按下去,久而久之形成了按弦用力过大的毛病,一握上琴,肌肉就是紧张的、僵硬的,灵活性很差不说,如果换把正常的琴,他的按弦力度会让音跑高,很难听。而且这种一开始就养成的坏习惯改起来是很吃力的。


影响手感的因素很多,首先是琴颈和指板的尺寸:


1、指板的宽窄以及弦距:吉他是西方乐器,对于多数中国人的手来说,标准尺寸的吉他可能都会偏宽一些。如果你觉得五、六弦时够起来吃力,很可能是因为指板太宽。相反,如果你按一些常见和弦时手指会挡住某些空弦(当然前提是你的姿势是正确的),那很可能是你的手指比较粗,你需要更宽的指板。指板的宽度取决于弦枕的宽度和指板末端的宽度,大部分吉他厂商只会标明弦枕的宽度(nut width)(电吉他大多是42-43mm,民谣吉他大多是43mm-47mm,古典吉他则要宽很多,常见的是48-52mm)。


2、有效弦长:就是从琴枕到琴桥的距离(弹空弦时在振动的那部分琴弦),这个决定的是品柱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品格的宽度。这个会影响你的左手能不能够到一些大跨度的音程。电吉他常见的有24.75英寸(Gibson为代表,较短)和25.5英寸(Fender为代表,较长),民谣吉他大部分都是在25-26英寸之间,古典吉他的标准是25.6英寸。有效弦长越长,品格间距越大,手小的人弹起来就会越吃力一些。


3、琴颈的薄厚:较厚的琴颈握上去会比较充实,推弦、揉弦什么的会比较舒服。薄琴颈在速弹时会比较舒服,因此现代派电吉他较多采用薄琴颈。琴颈的形状有C形、U形、V形之分,这个更多看个人喜好了。我喜欢C形,较厚的琴颈。


4、指板弧度: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的指板都比较平(有些是纯平的)。然而指板弧度越大,按和弦(尤其是大横按)就越舒服。弧度的常见的表示单位也是英寸,不过数字越大代表弧度越小。一些老型号的电吉他(尤其fender)指板弧度会比较大(9.5英寸、10英寸),Gibson大多是12英寸,装双摇琴桥的电吉他大多指板都很平(14、16英寸),据说这样更适合高把位速弹(虽然我没觉得……我喜欢弧度大点的指板),于是就有了一些高端型号采用了混合弧度的指板(低把位弧度大,越往高把位弧度逐渐变小)。


5、琴弦离指板的高度(弦高):主要由琴颈弯曲程度和琴枕、琴桥的高度决定。这个是可以调整的,中低档琴不太可能在出厂时就被调节到最佳的手感状态,一般来说弦高都会偏高,买回来还需要调整。弦高太高会影响手感,太低又会打品,所以需要有经验的人给调到一个最佳值。


另外几个影响手感的方面:


琴颈的漆面:我觉得哑光漆面比亮光漆面的手感要好。因为如果手上有汗的话,在亮光漆面上滑动时阻力会比较大。


品丝的整齐程度:尤其是看品丝边角打磨得是不是圆滑。某些做工比较差得琴,品丝边角都没修,弹完之后左手食指侧边会被划出一道道小口子……


琴弦:琴弦不仅对音色有很大影响,对手感也有很大的影响。好的琴弦手感顺滑,而且不容易生锈。每次看到有人弹着琴弦生锈、指板肮脏的琴,我就挺佩服其毅力的……这样手感肯定很干涩。定期给指板和琴弦做清洁、上油,不光是保养,也可以改善手感。或者使用高档的覆膜琴弦,不容易生锈而且手感顺滑。


一把中低档吉他可以不是用很好的材料制作,但是如果上述方面都还不错的话,达到一个良好的演奏手感是没问题的。



吉他是给欧美人手型设计的,中国人普遍手小,尤其是女生,现有吉他的琴颈、指板尺寸可能你弹起来要更吃力,可以选购整体尺寸较小的吉他。不过要注意,我经常看到有人说:“手小,那你买个39寸琴体的吉他”,这个未必,有些吉他只是琴体小了,琴颈、指板的规格没变。所以一定要确认以上所讲的琴颈、指板数据。


(我自己现在用的电吉他都是自己设计的,手感比市面上其他的琴都更加适合我自己。我没法让自己的手变大,但是我可以改变吉他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13: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决吉他初学常见的“按弦困难”问题?




文:刘陆伟(网名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音乐制作人)


吉他初学者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按弦困难”。尤其是女生,嫌手指疼是阻碍她们玩吉他的最大原因。


实际了解之后我发现,主要原因往往不在他们自身,而是使用的琴的手感太差。有些人有个错误的观念:“先用差琴练会了,等以后换好琴弹起来就更轻松了”,其实相反,手感差的琴会让你被迫用很大的力气去按弦,导致肌肉习惯性紧张、僵硬。如果换用手感好的琴就会用力过大,把音按得偏高。而且长期错误的用力方式养成了习惯,改起来会很吃力,得不偿失,原因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讲


以我十多年的经验,帮我的学生选出了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民谣吉他,很适合初学者,几百元的价格,但是用料、做工赶超很多千元的琴。绝大部分吉他出厂的时候,弦高的设置是只会高不会低,再加上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因此每把琴都需要做一些专业的调整才能到最佳手感。我给学生的琴每一把都由我亲自调整琴颈、弦枕和弦鞍,把弦高和手感调整到最佳状态。


另外,解决按弦困难,除了使用手感好的琴之外,还要有正确的持琴姿势、手型和按弦发力位置。再一个就是使用指力训练器,配合正确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手指和虎口的力量。


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入门就不再是难事。


最后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用装了尼龙弦的古典吉他吧……不过古典吉他指板尺寸要大很多……别跟我提尤克里里……就算是小号的吉他至少也有六根弦,音域和表现力都要比尤克里里这种小玩具要强得多……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燚“音乐/吉他学习系列文章”之

《“我不知道该练什么……”——学音乐,到底该学些什么?》

文:刘陆伟(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音乐制作人)

经常会有人抱怨“不知道该练些什么”,尤其是学了一些演奏技术、弹了一些歌曲之后,似乎音乐学习就停滞在那里了。要解决这个困惑,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学琴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学习些演奏技巧,还是想对音乐本身有个更深入的了解?是会弹几首自己喜欢的歌就可以,还是想要创作音乐,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音乐最核心部分的应该是对于音乐听觉的培养,但这恰恰是大多数教学所忽略的。大部分的乐器教学只是在教一些手上的活儿而已。学生不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学了很多年演奏技巧,对音乐本身缺乏深入的认识,如果想要创作就会发现无法得心应手。

国内的课程叫做“视唱练耳”,但我认为“练耳”应该放在“视唱”之前,事实上,在很多国外的教学理念里,“视唱”只是“练耳”的辅助手段。视唱是什么?看到一份陌生的乐谱,能够准确的把它唱出来(如果使用乐器演奏出来的话就称为视奏),这其中包括音高和节奏两个大的方面。一段音乐旋律的本质,从纵向来讲是音程的变化,从横向来讲是节奏的变化。举例来说,在乐理上我们学习了纯五度,你得知道纯五度是什么音响效果,经过反复练习后建立起了对于纯五度的内心听觉,这样当你在视唱时遇到一个纯五度你才能把它唱出来。对于节奏也是一样。所以我认为首先要进行音乐听力训练,在对音程和节奏形成内心听觉之后,视唱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那对于乐理又该如何看待?我认为,乐理是前人对音乐规律的总结,是对感性声音的理性总结,是帮助你理解、记忆、记录、分析、创作音乐的工具。学习乐理是必要的,但是大部分的乐理教学方式都是错误的:把乐理和声音割裂开来,把它纯粹当成一种书面知识来讲,无怪乎很多学生觉得学习乐理很枯燥乏味。乐理的很多内容,本质上只是最简单的数学而已,要理解它很容易,但问题不在于此——只“理解”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乐理和音乐听觉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乐理只有落实在听觉上才有意义。下面我更进一步说明:

音乐学习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要建立起“耳”、“脑”、“嘴”和“手”四者之间的联系。

“耳”,指的是对于作为物理现象存在的音乐(听觉上的,包含音高和节奏两大部分)的感知和捕捉能力;

“脑”,指的是对音乐进行理性分析和构建的能力,即乐理、和声、曲式、配器和读谱能力;

“嘴”,指的是用人声来再现音高和节奏的能力(一段音乐,只有你能把它的音高节奏哼唱出来,你才能向别人证明你真正听到了它);

“手”,指的是乐器演奏技巧,对乐器这个音乐表现媒介的驾驭能力和熟练程度(能够通过乐器来再现你所听到的音乐,或者你自己内心听觉里的音乐)。

其中“耳”是一切的基础,“嘴、手”(演唱、演奏)是最显性的,最容易被大众直接感受到的,“脑”是联系起“耳”和“嘴、手”之间的桥梁,是帮助你感知、理解、记忆、记录、分析、创作音乐的工具。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固化”成视觉上的符号,人们很难去进一步对它进行分析。也许对于极少数音乐天才来说,可以省略掉中间这个桥梁和工具,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自认为是这样的天才,就当我没说好了,呵呵)

正规音乐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大体上是按着这个思路,但是在具体到个例却有着很大的出入,在很多的教学实践中,课程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开,教学方式僵化、教条、不够人性化,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且我前面的文章也说了,音乐的特殊性要求它更应该以一对一的方式教学。学校教育和大班教育往往效果并不好,那些“学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靠自学……

我在收集国外教学资料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意识到自己之前所受的教育的缺陷——它们让我走了很多的弯路。对过去的缺失进行反思的同时吸收先进的学习方法。我一直希望能够把这些经验传给我的学生,还是那句话:在学音乐这条路上没有速成、没有捷径,只有少走弯路。或者说,在别人走弯路的时候你没有走弯路,这就是最大的捷径。
发表于 2015-11-3 22: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5-11-6 12: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新手初学业余者不是不缺钱,也不是不找老师,而是找不到好老师。  本地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好的音乐人老师 都在一线城市发展了。  或者楼主的培训方式能利用互联网网络,跨越时间地理因素,就再好不过 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20: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奋斗丶小青年 发表于 2015-11-6 12:08
现在新手初学业余者不是不缺钱,也不是不找老师,而是找不到好老师。  本地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好的音乐人 ...

乐器还是得当面学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20: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奋斗丶小青年 发表于 2015-11-6 12:08
现在新手初学业余者不是不缺钱,也不是不找老师,而是找不到好老师。  本地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好的音乐人 ...

乐器还是得当面学
发表于 2015-11-14 0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像也在音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23: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燚“音乐/吉他学习系列文章”之

《音乐技能和创作的关系》

文:刘陆伟(网名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音乐制作人)

前面讲到一个音乐人应该掌握的各种音乐技能(音乐听力训练、乐理、记谱法、视唱和视奏、和声学、配器和作品分析等),这次来谈谈它们和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有人问了:是不是必须掌握了那些音乐技能,才能进行创作?不一定。就算你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也可以进行创作。拿画画来比喻:任何人只要有一支笔和一张纸,都可以画画。但是能不能成为画家,那又是另一回事。音乐也是一样,你不懂乐理,没有经过音乐技能训练,只要某天脑子突然冒出一句旋律你把它记下来了,也可以认为是创作。但是至于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能不能让自己满意,能不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从外行的角度来看,音乐创作(乃至所有艺术创作)都是依靠所谓的“天赋”和“灵感”。尤其是在多少年来的文艺作品、影视戏剧里,你总会看到“N年不练习,拿起乐器直接上台演出,演出完美,观众轰动”,或者“灵感一来,几个镜头之内,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已经写就”这样的情节。当然,这都是戏剧性的虚构。普通人看到的都是音乐家们在舞台上的风光表演,看不到他们在背后付出的多年劳动,甚至,很多音乐家也会刻意掩盖自己的努力,好让自己显得更有“天赋”,更难以企及。

事实上,职业音乐人都明白,音乐创作里,依靠“灵感”的时候只能占到很小的一部分比例。灵感会给你音乐的动机,但是如何将这些小动机发展、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这就离不开音乐技能了。

前面我说过:音乐技能是帮助你感知、理解、记忆、记录、分析、创作音乐的工具。如何更深刻的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音乐技能可以让你更深入地感知和理解音乐。如果你不知道大大七和弦和小大七和弦的构成音,分辨不出它们的音响效果和在声音色彩上的区别,你怎么在你的音乐里去应用它们呢?对于调式音阶和节奏,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音乐是转瞬即逝的,无论是别人的音乐还是你自己内心冒出来的音乐,光靠听觉记忆是不够的,如果能把它记录下来,变成乐谱,加上视觉记忆,才能够记得更快更牢固。

再次,音乐创作的一大途径就是大量分析他人的作品,这时音乐技能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了。音乐只有先记录下来,才能进行理性的、深入的分析。扒带需要音乐听力,记谱需要掌握记谱法,分析的时候需要乐理、和声学、曲式、配器等知识。

另外,音乐创作中往往需要和其他音乐人的交流,音乐技能可以教会你用音乐语言和同行进行交流,而不是用各种象声词在那里手舞足蹈的比划。

最后要说的是,你对音乐的各种可能性的认知和积累,决定了你的创作素材库有多丰富,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对音乐技能的训练来提高的,也只有这样,你的“天赋”和“灵感”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13: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燚“音乐/吉他学习系列文章”之

《新时代音乐人需要了解的音乐知识》


文:刘陆伟(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音乐制作人)

前面讲到音乐技能,包括音乐听力训练、乐理、记谱法、视唱和视奏、和声学、配器和作品分析等几大方面。这些都是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的,针对的是音乐“最本质的部分”。

我说说的“音乐最本质的部分”,是指当音乐抛开掉所有的外衣之后,剩下的最核心的两个东西:音高的变化和节奏的变化。仅有这两点,音乐还是远远不足以让人们满意的,于是我们还需要给它穿上一层层“外衣”,来让“赤裸的”音符更具有美感,这些“外衣”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就是“音色”。而好的音色,来自于好的编配(音乐声部在频率上的合理分配)、好的演奏技巧、好的乐器及周边设备、好的演奏厅堂、好的录音和混音、好的重放系统和重放声学环境等一系列因素。

对于一个古典乐器演奏家来说,他只需要提高自己的演奏技术,其他的环节大可交给专人去完成。但是对于一个电吉他演奏家来说,他所用的电吉他及其音箱、效果器等设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出来好的音色,除了手上的演奏功夫,还需要了解这套系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举个例,现在常说的吉他综合效果器,比如硬件的BOSS GT系列、Line6 POD系列,软件的Guitar Rig、GTR、Amplitube,都是用数字方式来对现实中的硬件进行仿真,不光仿真了单块、箱头、箱体,还仿真了拾音话筒的型号和拾音的方式。因此想要用它们调出好音色,不仅要了解一些它们所仿真的那些硬件本身的大概特点,也需要一些拾音、录音方面的知识。对于电子音乐家来说,如何玩转合成器、采样器和鼓机,如何通过它们制作出想要的音色、Loop、断音等音效,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技能。

音乐发展到了今天,新的乐器、新的音乐风格、新的制作方法和理念,给音乐学习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对于一个现代音乐人来讲,电脑音乐制作(数字音频和MIDI)、效果器原理和使用、录音和混音等知识基本上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音乐产业的变化,独立音乐人需要DIY自己完成音乐的很多方面,这些知识就更加重要了。我总结了以下方面:

电声乐器(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乐器(合成器、电鼓、软音源)及其周边设备(乐器专用音箱、吉他效果器、MIDI控制器等)。

数字音频工作站。硬件部分:电脑、声卡、监听设备,控制设备,硬件效果器等。软件部分:工作站软件,效果器插件,软音源,软采样器等。

录音:音乐声学、房间声学、电声学、录音设备原理和使用、立体声原理、录音制式和录音技巧。

混音:声音频谱构成、专业听力训练、声音美学、混音效果器原理及使用、母带制作。

这些知识多而杂,往深了钻,单独一项就可以耗费你一生的时间,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挑选出最实用的部分,确实需要富有经验的人来指导。
发表于 2016-2-7 1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记一下,顶!
 楼主| 发表于 2016-2-8 1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2-16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3: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05年写的第一首曲子,征途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2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2-23 15: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细致的好文,音乐作品很了不起,非常喜欢!支持Soul Liberty!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2 19: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3-18 16: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nisy 发表于 2016-2-23 15:34
全面细致的好文,音乐作品很了不起,非常喜欢!支持Soul Liberty!

谢谢哥们的支持!
发表于 2016-3-25 23: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和刘老师称呼哥们,支持您们!听过您的作品,真的很棒,我最最喜欢你的那首《夜未央》,呵呵,听着听着,就想起曾经那些不眠的夜晚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isy 发表于 2016-3-25 23:02
不敢和刘老师称呼哥们,支持您们!听过您的作品,真的很棒,我最最喜欢你的那首《夜未央》,呵呵,听着听着 ...

遇到知音啦哈哈哈,那首歌还没做完整没有编曲啥的,唱的部分也是我这个业余歌手自娱自乐录的,就是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你能喜欢那首歌的真让我挺意外的
发表于 2016-3-25 2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懂音乐,只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Soul liberty的歌曲很棒,感觉很好听,特别华丽!但是您的夜未央,我循环着听,听着听着,就想起自己曾经流泪的夜晚,也燃起特别想抱起吉他弹唱您的着首歌的冲动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23: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7: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崎龙二 发表于 2015-11-14 01:46
楼主好像也在音频?

音频应用?有时候会去上一下
发表于 2016-3-28 17: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提供网络教课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0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都在要求,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开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02: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7: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摇滚第一刊《通俗歌曲》对释魂的专访全文(文字版)


释放灵魂,诠释灵魂——释魂乐队采访
采访/haruhi    图/释魂乐队

释魂乐队由吉他手刘陆伟(冥燚)发起,成立于2008年,以硬摇滚和金属乐为根基,融入电子、交响、民乐等多种元素,注重音乐的旋律性与力量感,将年青一代的心路历程与生活感受注入其中,激励有共鸣的人们直面困境、不忘初心。2014年释魂前主唱参加选秀节目后单飞。2015年12月新主唱陈直加入释魂并发布新单曲。在这篇采访中,我们将看到释魂对乐队曲折历程的回顾,感受他们始终在坚持的音乐态度。

“无论是谁,想成功都需要好的团队”
首先请介绍一下乐队目前的阵容。
刘陆伟:大家好,很高兴接受通俗歌曲杂志的采访。我们释魂目前的阵容是:陈直(主唱)、刘陆伟(主音吉他、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郑磊(节奏吉他)、阿鹏(鼓手)。

最初为乐队取名为“释魂”有何蕴意?
刘陆伟:“释”有“释放”的意思,也有“诠释”的意思。“魂”包括但不限于思想、精神、观念、情感、道义等。人的肉体会死亡,但是思想和精神会通过他所创造的东西——包括文字和艺术作品等——来继续存在并流传下去。释魂的英文名“Soul Liberty”是一个术语,指的是人类心智的精华之所在:信仰自由、思考自由和精神自由。我认为自由的前提是不伤害(或者尽量少伤害)他人和自然,其实如果我们足够有智慧,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共赢的。

刘陆伟作为初始成员,有没有统计过乐队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多少次阵容变动?除了人员变动,乐队还面临过怎样的难题?
刘陆伟:人员变动无论在哪都是很常见的现象,阵容长期稳定的乐队毕竟是极少数。我觉得既然有缘分走到一起,就该彼此珍惜和信任。
我们面临的难题大部分也是其他乐队所面临的。比较特殊的一点可能是我们的音乐风格在国内很少有同类,其他比如说做重型的、做民谣的、做英伦的都扎堆儿,都有专门的公司去做,但我们这种风格,虽然类似的在发达国家有很多很成功的,但是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专门做吧。发达国家在历史积淀、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等方面领先我们几十年几百年,而且音乐产业并不只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台前表演的这几个人,还需要背后一整套产业链,多个部门的分工协作。而中国的很多摇滚乐队在这些方面得不到良好的投资运作,只能什么事都DIY。像我就是本来只想做好一个吉他手,结果被活活地逼成了一个“全才”,呵呵,其实是有点无奈的。

不少音乐人在种种艰难之下,可能会继续音乐之路,但不会再选择做乐队了,刘陆伟为什么会坚持要把释魂做下去呢?
刘陆伟:从一开始在我概念里摇滚乐就应该是乐队形式的而不是单打独斗。想想,几个人因为相似的音乐品味走到一起,一起创作、一起演出、一起成长、同甘共苦,这是多有意思的事情!好的合作是“一加一大于二”。当然,现实中很难遇到,尤其是在目前国情下很多人比较急功近利,能沉下心来认真做事的并不多。至于我这些年的坚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热爱吧,放不下,当然也有朋友和乐迷的支持。

在乐队中担任过较长时间主唱的项亚蕻在参加《中国好歌曲》之后不久就单飞了,这为乐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刘陆伟:首先是2013年10月就已经做好的EP无法发行。那张EP是释魂之前几年努力的结晶。举人声部分为例,我带着项去棚里录过很多次,我负责录音和监唱,一字一句地抠细节,各种Double、合音等录好多轨,回去后我一遍遍听,挑出最好的素材,修音准修节奏,做整体混音。之后又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总结、练习之后再进棚。每首歌都如此这般反复录制多次,直到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程度。在编曲、词曲、录乐器、混音等方面所花的功夫都不比这个少。那段时间是我研究生毕业前后最忙的时候,不过我还是把乐队的事放在前面。本来想等《中国好歌曲》播出之后有没有更好的平台来正式发行,一直等到2014年的5月,结果因为主唱的单飞而作废。
除了EP,其他已经谈好的和正在谈的演出以及其他合作项目也全部被迫中止。讽刺的是当时我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乐队中刚刚辞了工作。

这种现象似乎对于主唱参加选秀节目的乐队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你们怎么看待?
刘陆伟:每个队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吧。大众只注重歌手不注重乐队和创作者的情况确实很严重。然而如果对行业有些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无论是谁,想成功都需要好的团队,即使是像汪峰这样自己词、曲、唱、演全通的歌手,也离不开高质量的制作团队,事实上他也非常重视他的团队,阵容比很多摇滚乐队还稳定。


“我们有态度但是不偏激”
新主唱的寻找过程顺利吗?
刘陆伟:这次又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托朋友打问、发帖顶帖、网上找翻唱来听……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其实对我来说,项加入之前的几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一个极其消磨意志的过程,浪费了大量本该用在创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后来经嘉田传媒的朋友介绍认识了陈直,互相了解之后觉得在音乐和发展方向上很合拍。

目前的乐队主唱陈直为众人所知是在参加了《中国好声音》之后,陈直是出于何种机缘加入释魂的?加入一支风格比较重型的原创乐队,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陈直:因为朋友介绍认识的。我和这个乐队的关系没有任何外力捆绑,完全出于相互的吸引。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编曲)都是彼此认为可以共同承载表达的。我之前也组过乐队,也做原创音乐,虽然是通过《中国好声音》而被别人知道,但终归是一个深受摇滚乐影响的歌手,和释魂乐队一定会随着时间而充分发生化学作用。听众对歌曲和歌手是一个立体的认识,至于顺序先后我觉得一点都不重要。
我加入这样偏重型的乐队并没有什么不适应,我也喜欢很多金属类的音乐。只不过我们不是一帮单靠荷尔蒙在干音乐的人,没有特别死磕在类型化上面,细心的人能听出来我们在热血的同时挺注重旋律和唱功的。

是否认为创作力是乐队的核心能力?乐队以往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刘陆伟主创,未来会考虑让更多成员参与到创作中来吗?
刘陆伟:作品是本源,光有好作品还不足以成就一个好乐队,还需要专业、系统的投资运作,天时地利人合都得到位。
从刚开始组乐队起,我就积极鼓励其他成员参与创作并给予帮助,我认为理想的乐队状态就是大家都参与创作。现在释魂的成员,比如磊哥、鹏哥以前都有创作经历,陈直也发表过原创单曲,我非常希望今后有更多集体创作的作品问世。

释魂的作品非常注重旋律性,并且加入了电子、民乐、交响等诸多元素,你们将自己的风格称为“中金属”以及“白金属”、“金属壳”、“活着金属”,可以对此稍作解释吗?
刘陆伟:这几个词是戏称。释魂的音乐元素比较多元化,不同的歌之间差别也比较大。现有的风格名称不论用哪一个都会以偏概全,对别人造成误导。我希望释魂能做到旋律与力量兼备、思想性和可听性并重,成为一个连接小众和大众的桥梁。
现在发行的几首单曲不能涵盖我们的全部,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将来发布的专辑,每首歌都是一个不同的侧面,全部加起来才能拼成完整的图画。

据说新专辑会在今年春天发行,是否能透露一下专辑名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曲目数?
刘陆伟:专辑名还需要商量,曲目计划是10到12首。大部分是早期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对少年时代成长轨迹的描写,也会有两三首较为近期的作品。当然在编曲词曲的细节上一直都在修改完善,有的歌即使和2013年的EP版本相比也会有很大的改动。

请谈一下已经放出的单曲《更大的天空》吧,在之前它曾是3D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全球推广主题曲,这次终于交回由释魂演绎。它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对于乐队是否有着特别的意义?
刘陆伟:该曲最初创作于近十年前,融合了新金属、电子、funk等元素,词曲编曲以及录音混音都经过了多年打磨,陈直的精彩演唱给歌曲增色不少,结尾的高音展示出他的音域。这首歌所表达的是年轻人想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的那种雄心壮志,不安于现状,勇于改变和突破,把握住自己的命运,相信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对于个别认为释魂有些商业化的言论,你们有什么看法?
陈直:我觉得这反而是某些人对释魂的一种认可,因为艺术价值的体现是多种的,我们不是盲目愤怒的人,我们有态度但是不偏激。国外有无数成功的乐队,他们商业化的程度都可以养活一个巨型的产业。虽然释魂目前是独立音乐人的身份在做,也是尽量把一切都争取做到最精致。我是一个歌手,包括之前或者以后的一些电视节目里会看见陈直的出现,这个和我是一个摇滚乐队主唱的事实不冲突,不同的宣传平台都只是一个载体而已。人都是多方面的,就好比我最爱吃火锅,但我也吃西餐,这些标签并不能代表我。
刘陆伟:如果说“商业化”指的是我们的作品好听、制作精良、有潜力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喜欢的话,那我觉得是好事。
如果“商业化”指的是赚钱,十年来做原创摇滚乐队所带给我的物质回报和投入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为了做乐队而放弃了很多赚钱机会。从这个角度讲不能叫“商业化”,应该叫“理想化”,哈哈。
其实我觉得商业只是个工具,本身没有好坏,只是看在谁的手里、如何去用。所有我们所熟悉和追捧的发达国家摇滚大中小腕,都是高度商业化的成果,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存在。释魂乐队这么多年,没有音乐公司来真正投资和推广我们,一直是靠自力更生。只有艺术和商业的良好结合才能产生成功的摇滚乐队,而中国摇滚乐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两者总是失衡。我们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据说经济也快第一了),职业摇滚乐队的数量和质量不应该只是现在这个样子,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好的人才和作品,还有很多金子没有等到被发掘,就掩埋在泥土堆里了。
         
除了发行专辑,乐队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或安排?
刘陆伟:准备在发专辑的同时做一个专场,到时候也会邀请一些做音乐的朋友一起玩。还有计划做一次Live House的巡演,也希望能上一些大型音乐节,我们的音乐很适合在大场地演出,如果音响、灯光、舞美都能到位,效果应该会很棒。

感谢接受采访,最后请对杂志读者和乐迷们说几句吧。
刘陆伟:再一次感谢通俗歌曲,我自己本身就是忠实读者,曾经剩下早餐钱来买杂志,收集了很多期,都是珍贵的回忆,祝杂志越办越好!还要感谢所有关注释魂的乐迷,欢迎大家把我们的音乐分享给朋友,你们的支持是我们继续下去的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3: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8: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释魂参加了暴风Rocker摇滚基金扶持计划,现在进入收集点赞环节,希望各位能百忙中抽出一分钟时间,登陆后为我们点赞,帮助我们的专辑早日发行,感谢!
http://www.musikid.com/event/fancy/detail/fid/151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3: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19 0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到那个平台都支持一下刘老师,希望demo能快些出版!
啥时候开点网络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1-14 23: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