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is it that whenever I hear a piece of music I don't like, it's always by Villa-Lobos? - Igor Stravinsky
翻译: " 为什么我每次听到不喜欢的乐曲, 都是维拉.罗伯士写的呢? " - 斯特拉文斯基
Stravinsky介绍: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年—1971年,又译伊戈尔·史特拉文斯基)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革新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人们誉为是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生平风格:
早期- 受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影响,作品当中带有强烈的印象主义色彩。
- 《火鸟》之后,逐渐向原始主义靠拢。作品大多为芭蕾音乐。《春之祭》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原始主义作品时而显得神秘,时而又充满了咆哮与嘶鸣。大量运用不和谐音及不对称节奏,旋律却极为短小。
中期
作品进入了新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显得理智、冷漠、客观。在融入爵士风格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一种怪异、嘲讽的特色。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士兵的故事》。
后期
运用十二音和总体序列主义来进行创作,将两种长期分裂的音乐潮流融合到一起。
影响:
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获得荣誉最多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盛演不衰。他与季贾列夫、毕加索和让·科克托等艺术家的交往也称为了艺术领域的一段佳话。斯特拉文斯基本人那数量众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也为当时的青年作曲家所广泛借鉴。
诠释斯特拉文斯基的名家主要作品- 《焰火》(Fireworks,1909)
- 《火鸟》(The Firebird,1910)
- 《彼得鲁什卡》(Petrushka,1911)
- 《夜莺之歌》(Le Chant du Rossignol,1917)
- 《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1913)
- 《普尔钦奈拉》(Pulcinella,1920)
- 《婚礼》(Les Noces,1923)
- 《士兵的故事》(The Soldier's Tale,1918)
- 《拉格泰姆》(Ragtime,1933)
- 《俄狄普斯王》(Oedipus Rex,1927)
- 《诗篇交响曲》(Symphony of Psalms,1930)
- 《乌木协奏曲》(Ebony Concerto,1945)
- 《浪子历程》(The Rake's Progress,1951)
- 《阿贡》(Agon,1957)
- 《洪水》(The Flood,1961-1962)
- 《安魂圣歌》(Requiem Canticles,1965-1966)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7-1-31 16:35 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