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是深圳的Crisis乐队,成员来自三个国家,我来自广州的,bass是澳大利亚,鼓手来自芝加哥。我们年龄也相去甚远,我80后的,而他们都50岁以上了,由于都喜欢老摇滚音乐,所以就走在一起了。我们每周都会有演出,不过不能算专业人士啦,说几个“臭味相投”的业余爱好者更合适一点,就算驻场也是周末才去驻的。我们在2007年中到现在,经历了不少人员的变换,到去年基本就定型为现在的三人band了。这也是我由校园band出来后的第一个乐队。
上周演出完后,终于暂时停止我的演出活动了,在音乐上也可以退下来重新思考一下了。现在回想起在乐队的日子,真的是各种滋味在心头,不过真的是很开心的,毕竟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东西!说一下自己在这支“合资”乐队的一些经历吧............
回想起来,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我们80后的人一般玩吉他都是“真的爱你”开始的(别误会,我非常很尊敬Beyond呢!),刚会弹点吉他就被一个菲律宾的好兄弟推入一个全是白人的外国乐队里面,一晚演奏30首60、70年代为主的外国blues rock和Classis rock,实在是件很棘手的事情。我还曾经发誓说以后都学不会弹blues rock呢!而且blues band根本不可能完全背谱的,一般一说和弦进行,其它的就大部分即兴发挥了。观众也90%是外国人,这些人听着这些SRV、Hendrix、Bad Company、Rolling Stones长大,也喜欢听乐队用自己的方式演奏,记得就有人说过如果完全翻弹,还不如听CD还好。当时一晚弹那么多歌,真的脑子都爆炸了。刚开始真的很不习惯,就拿最常见的12小节来说吧,一开始真的是一边弹一边数着小节数来变4级5级的,我数学又差,数着数着就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随着日子慢慢过去,就不是靠数数了,靠感觉了,到了要变和弦的地方就可以马上feel到了,到现在,在演出闷场时,偷看一下酒吧的电视同时弹都可以维持12小节顺利进行。上周,两首歌中间时,bass手突然向吧台里面的员工说:“转台,看足球!”我马上就笑了:“原来你也在看呢!我还想看周星驰呢!”
老实说,我虽然可以feel到和弦变换的时刻,但是如果你突然问我:“标准12小节里,第7节是什么级数?”
我一定马上回答:“不知道,待我数数手指......”
其实分神也可以抓住感觉,还得益于一个很稳定的bass手,他的walking令其他成员可以随意飞,但是总会找得着回到和弦中来的线索。鼓手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但bass手不同的是他在旋律和和弦的推动方面更加明显。这就是成员培养出来的互相了解和默契了,我们总是可以知道对方下一个时刻准备做什么。其实,我们乐队一开始是4个人伴奏的,还有一个英国人弹奏节奏吉他,我就只是负责一些加花和solo。那时我很轻松,经常可以在不用我弹的时候偷懒一下,到solo就精神点可以了!不过后来有一次,节奏吉他手来不了乐队问我少一个人能不能演,不能就取消了,也意味着那晚没有工资。我想了一下说:“ok 没问题!”于是硬着头皮上了。一个人又弹节奏又要加花又要solo,真的是很要命,不过想不到就这样慢慢变成后来的三人乐队了,我也习惯很多了。现在,有时突然加个节奏吉他手进来还不是很习惯呢,要很仔细看对方弹什么,自己要避开同样的转位才行,3人乐队和多人乐队之间的不同也是个不容易处理的事情,现在还在学习中。
[ 本帖最后由 winterzy 于 2009-3-26 22: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