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51|回复: 6

漫谈音乐中的崇高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7 1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一、
崇高,作为审美范畴里最重要的一点,在前年人类发展史中,一直对人们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做着伟大的贡献。
西方世界几百年的艺术发展,是一个从最早对神的崇高的膜拜,演变成后来对人类自身主题精神的自觉的过程。贯穿始终的,便是对崇高美的追求、超越。西方艺术的发展主线脱离不了对崇高美的发展个追求从而建立了西方艺术的丰功伟业。
崇高这种审美形态,从希伯来文化逐渐兴起,由基督教文化发展。
黑格尔说过:“神是宇宙的创造者, 这就是崇高本身的最纯粹的表现。”神使崇高的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
希伯来文化形成了最早的,影响西方日后几千年历史的审美形态:崇高。希伯来人的历史是一部受难史。因此他们吧“生”的恐惧感转化为对万能之主耶和华的信仰的宗教信仰的历史。在希伯来人的宗教文化中,上帝耶和华是非肉身化的。他是一切的主,但却在一切之外。在《圣经——旧约》中,他经常以光和声音的形式出现在旷野上,给与先知们喻示。崇高属于上帝,属于上帝的创造。每个希伯来人都灌输着这样的想法:生命的道路,受难就是赎罪,死就是重生,这条路便是通向天堂的不满荆棘的道路。希伯来人这种对宗教的信仰,追求对有限人生的精神超越。但是这种崇高,是对神的膜拜,是早期基督教得到生存发展的因素之一。
而到了到了中世纪,那是西方认为的黑暗时代。到处是战争、死亡,但是正是这个时代,使宗教得到极大的发展。田园荒芜、战争连连、瘟疫肆虐,西方人们的生活堕入了活生生的地狱,人们不得不把心中深深的恐惧感寄托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中。基督教创立之后,崇高变肉身化为基督,或是圣母玛利亚;也有了人类自己创造的象征符号——耶稣和十字架,圣母与圣婴。如果说希伯来人宗教里的上帝是一切之主,一切之本体,他的存在时无限的,不可思议的;他的存在和他的崇高只能被少数希伯来人先知理解和认知;那么在基督教这里,崇高又有了一层新的含义:耶稣为救赎人类而降临人类之间,这种道德的崇高是人类无法企及的极限。无论是苦难的十字架,还是圣母的仁爱普降,都令人联想到了卑微和有罪
这种崇高,形成了从中世纪后期开始,在宗教影响下的艺术美。哥特式的建筑就是建筑家们对这种神的崇高的最典型的“感性体现。哥特式建筑呈现了一种神秘崇高的气氛。直冲云霄的尖顶,宏伟高耸的拱门,仰天毅立的钟塔。在有限的高度上,向天堂、向宇宙延伸无限。内部幽深的走廊,教堂主厅昏暗的环境,挖掘出人对内心最真实的恐惧和不安。墙上那奇特的图案,令人眩惑。然后忽然从墙上,从那雕有圣母和耶稣的彩色玻璃圆窗,射进色彩斑斓的光柱,仿佛飘渺着天堂的幻影。整座教堂便是对崇高绝妙的写照。
在音乐艺术中,罗马教堂的圣咏最早体现了神的崇高。在聆听格里高利圣咏时,我们也能体会到同样于哥特式建筑的崇高。格里高利圣咏完全采用受过专业教会音乐学校训练的男性僧人或者儿童。编制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齐唱时男性浑厚的声音是来自神对苦难的诠释;童声,那来自天使的声音,传递着天堂的声音,引导人们内心对天堂的无限向往,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更加尊敬神,以及他的崇高。
著名的哲人黑格尔对宗教音乐,也有类似阐述:“神是宇宙的创造者,这就是崇高本身的最纯粹的表现。”
当历史进入巴洛克时期,对神的崇高的向往仍然是人们精神的最高追求。此时诞生了巴赫。
他的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巅峰。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巴赫的音乐世界——没有巴赫就没有莫扎特和贝多芬,没有巴赫将没有音乐的现在。
即使是现在,很多人还是把巴赫的音乐当做是音乐的圣经。
巴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创造音乐的终极目标,就是歌颂上帝的荣耀,和对心灵的重塑。”
这不就是我们对音乐的崇高之美的阐述么?那最后,他的音乐,为什么也会变得崇高?
二、
自有一定作曲技法支持,有五线谱记谱方法出现以后。西方音乐第一次走近了普通民众。作为一个作曲家,他是第一位能把真正自我内心表述清楚,并且传播给大众的人,他具有时代性。因此,当我们聆听巴赫的音乐,我们就像是在聆听一位长辈教诲一样亲切。我们可以说他一手构建了现代的音乐文化,不仅在精神层面上,还从物理层面,给我们支离的生活,带来一种严肃和认真,一种超偶像的重要感,帮我们触及一些永恒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美学审美范畴里,就是崇高。
他的音乐是来自天堂的声音。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当人类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的时候,卫星上安装了一台发射器,发射来自地球的声音。记者采访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汤玛斯:“如果是你,你要把什么声音发射给外太空?”他毫不犹豫的说:“巴赫的音乐。”
那巴赫的音乐具体崇高在哪里呢?
巴赫10岁的时候便失去了自己的双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因为父母早年双亡,他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体会到了生活的酸楚。他因此受到了路德教义的信仰的影响,认为人之间充满了欺诈、阴谋,自私自利,人必须赎罪。因此,更加坚定了音乐才是和上帝沟通唯一的方式,唯一纯洁的美好的东西。在路德版的《圣经》书中,巴赫曾经在上面留下了自己对上帝的感悟:“伟大的主,与崇高的音乐同在。
巴赫的音乐,对于中世纪音乐最大的进步,是他在创作时期的中后期,注重了对自我内心的发掘。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活在人们之间,体会着生活的意义,然后用他过人的作曲技巧,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这些是直接反映自巴赫内心的声音。这种音乐,比较以往写给“神的音乐”,这份崇高更加贴近人们的内心,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具体来说,体现在他的音乐有着两种对崇高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是对人生苦难的描述,和对天堂的心驰神往,用强烈的音乐张力对比,表现对神的崇高的崇敬和向往;这便是以往宗教音乐所不具备的特点。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管风琴作品,声部堆积出了如同哥特式建筑的宏伟。对不和谐和弦的运用,使他的小调音乐,描绘了神降于人类的无边无际磨难,以及无法逃避死亡。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便是他的 管风琴作品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刚开始那种令人刹那间屏住呼吸的宏伟,那种对通往天国之路最刻骨的艰辛的描写,一种悚然的美油然而生。接着,高音区那久久萦绕在耳边的天使们的呓语,述说着天堂那圣洁的景象。伴随着低音部沉重的通奏低音,俨然是人间世界和天堂的对比。音乐意象无限延伸的可能性,在聆听巴赫音乐的同时,被无限放大。不安、惶恐渐渐被那崇高的意象所安抚,让人在承受苦难的同时,接受神的爱,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憧憬。
当然还有其他类似的作品,在声乐作品里,首当推崇的就是《马太受难曲》。其他还有很多类似感觉的曲子,希望大家一起去聆听。
第二种是仿佛源自天国的,无比纯洁的声音,那种似乎是来自天国的声音,让人不禁落泪,让人从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对内心无比的鼓舞。
代表作品我觉得最好听的是《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 No. 6 in B flat major, BWV 1051第二乐章。我喜欢听钢琴改变后的版本。我有一张席夫演绎的,每次听,都感动不已,让人惊叹时间竟然有如此美妙纯净的声音。还有一个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那又是种纯粹的感动。
总之,巴赫的音乐,在崇高的审美范畴中,对音乐美的阐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音乐,是人产生了对崇高的神的无限崇敬和对天堂的无限向往,在这种“神施予恩惠”的精神鼓励下,人们有了勇气面对生活。这也正是音乐的力量。

三、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崇高从宗教风格演变成为带有浓重浪漫主义气质的人文风格,它的内容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的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
文艺复兴影响下的艺术领域百花齐放,“以人为本”从理念,发展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一句口号。从而把人们的把注意力从对神的崇拜引回了人们对生活合自身的关注,产生对真实的生活世界的意象,体会生活之美。
崇高的审美特征开始大量出现,宏伟、高尚、节制、勇敢、宽宏、高远……等等,但是任何一点崇高美,都是对这些审美对象的无规则、无限制、体积和数量的无限大(数量的崇高)、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力的崇高)等可能性的探求。西方著名美学家康德对崇高进行了相当详细的哲学阐述,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崇高这种无限的巨大,无穷的威力,已经超过主体想象力所能把握的限度,即对象否定了主体,因而唤起主体的理性观念。最后理性观念战胜对象,即肯定主体。这样,主体就由对对象的恐惧而产生的痛感(否定的),转化为由肯定主体尊严而产生的快感(肯定的),这就是崇高感”
他说:“我们称呼这些对象为崇高,因为它们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力量超过平常的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种类抗拒的能力,这赋予我们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
另一种抗拒力是什么?就是勇于超越主体的精神(即超越自我),因此,康德提到的对自然的崇高感觉,便可以理解为对自我使命的崇敬,再经过这种油然而生的崇敬,再赋予给自己的审美对象。
这些例子真是不胜枚举。比如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完全是对田间这种乡村的生活世界的描述,趣味十足;又如第九号交响曲“命运”——我想谁都能理解刚开始作品的引子意味着什么——沉重、偶然、真实。这不就是对人本身的最好的写照吗?这些写照,通过音乐,使然产生了合理的感性意象,从而让人体会到了自身生活世界的崇高,以及人类自身的崇高品质。让人产生的是直接的、有力的、强烈的精神鼓舞。
这正好和“神的崇高”不同。“神的崇高”之于音乐,是高高在上的戒喻,让人在恐惧和受难中无限靠近精神的伊甸园;而浪漫时期“感性显现”的崇高,是人审视自身精神历程的过程,是对人本身主体尊严的肯定而产生的快感,让人受到肯定。这也就为什么有音乐涵养的人,听到“命运”交响曲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四、
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比较抽象的一种,对艺术的折射,是非常敏感的。各个音乐时代的演变、进化构成了一副华美的卷轴。而它一直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中心思想——崇高美。从对“神的崇高”的敬仰到后来对人本身崇高的敬仰,人的内心走过了从自我否定道自我肯定的历程。让人思考未来如何发展,给我们力量,鼓舞我们,而这一力量的源泉,便是崇高。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崇高的音乐,走我们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方舟
8月4日 感悟
发表于 2009-8-7 14: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先顶,再慢慢看!
发表于 2009-8-7 2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恩。。。我只在听巴赫的音乐的时候才有种如LZ说的“崇高”的感觉,其他音乐再好听也只是“好听”罢了
发表于 2009-8-8 07: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巴赫在生前, 还没有Teleman有名, 不过他的作品逐渐为历史所认可
发表于 2009-8-9 1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挺有用的.
发表于 2009-8-27 14: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觀點

我聽的西方音樂主要是浪漫派以前的作曲家作品,我不同意只有巴赫的音樂才有“崇高美”,幾乎所有大師的作品都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只要你是用心去聆聽。
发表于 2009-8-27 1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2-5 01: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