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信乐团博文一篇
我先说一下 我不是信乐团的FANS 但是我觉得他们经常在GC上被说很不公平现在转一篇我在163BLOG首页看到的博文 题目是《蘇州音樂節以及其他》
虽然我觉得应该发闲聊 但是都是电吉他版讨论这个话题比较多 望斑竹见谅
正文:
蘇州音樂節結束了。。。我們很努力的表演,大聲的把我們的歌唱給大家聽了。有些話很想給大家講,不管你是不是我們的歌迷,不管你聽不聽搖滾樂。
搖滾樂不等于失真吉他,也不等于大鼓雙踏,不要聽到很燥的歌就覺得是搖滾樂,也不要覺得溫柔的吉他彈唱就很不搖滾樂。
因為唱片公司的操作,信樂團從出道開始就被幾根無形的架子舉到那個位置,一些標簽貼到我們的臉上:死了都要愛、流行、KTV、高音。。。等等若干其他吧。
信樂團在蘇州音樂節上唱了很重的歌,也唱了死了都要愛。結果我們發現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唱我們喜歡的重歌沒人屌,死了都要愛全場大合唱但是演出之后被人罵,說我們什么死口水歌、爛流行樂隊。
到底是要我們怎樣?
何必?何必?
既然來到這里,大家都是愛音樂的朋友,為什么一定要分個高下呢?這里是“音樂節”,不是“朋克節”或者“金屬節”或者“信樂團免進節”,斜風細雨或者艷陽高照中聽著各種平時不會主動去接受的音樂,結識更多新朋友,這樣不是很好嗎?
后來,也在網路上看到有到場觀眾的一些特殊言論,讓我們覺得很好笑“這是音樂節,怎么會有這么多大叔大媽小朋友?他們聽得懂搖滾音樂?”諸如此類的。
我們想請問各位“搖滾青年”,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聽不懂?你所認為的“聽懂”是什么?聽清歌詞?抓到和聲?或者只是POGO到滿身大汗?而且,即使人家聽不懂,那為何不能來到現場,用自己的眼光看這個大party,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樂趣?有擋到你們的路還是怎樣?我們都參演并且觀看過很多國外成熟的音樂節,日本的、美國的、英國的,用咱們祖宗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白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是這樣,音樂本身就應該是帶給大家快樂的。 这是**特色 信乐团那天演出状态很不错 第一首FALLING ANGEL 马车夫之恋 超级HIGH 一些经典的老歌也很到位 支持一下 国内现在就是愤青太多了 很多事情看不惯 写的很好! 信乐团演出的时候 我在现场的 演的很好啊!
总会有 不一样的声音出现,无所谓的,做自己的!
支持 信乐团 我昨晚去看本地的BAND SHOW了
比较好的乐队有玩重的 也有流行什么的
看的人也有大叔 农民工什么的
我觉得这样很好啊 难道摇滚乐只能是少数人的PARTY 人多了就不爽?
愤青多 傻愤青多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杯具的是挑事儿的多 顶!!!!摇滚愤青最二了,一方面抱怨没人听摇滚乐,说什么摇滚乐没人懂。另一方面听摇滚乐的人多了他还不高兴,说人家都听不懂。 摇滚愤青最二了 看了那天演出 表演很不错 主唱特棒! 最后一段有道理~~~~~ 摇滚愤青最二了 信乐团新主唱怎么样啊?
从新成立后我还没见过他们现场呢。
挺喜欢信乐团的!!每张专辑都有亮点。 我就是唱K会接触到他们...平时也不听
不过我觉得信乐团 五月天什么的 被一群伪摇狂喷的确是莫须有之罪 粪青?............. 随着时间,这些都淡了。。。 只要你喜欢,你也可以把董文华当成摇滚去听。看得开了也就没啥可抱怨的。 只有排他性 没有包容力的国家和民族是不会发展壮大的 自恋摇滚愤青最二了!! 看看他们的语言 深入浅出 文化底蕴都不一样 支持吧 没有什么说的 可笑的大陆音乐 那些个人什么时候才能长进些啊... 喜不喜欢?摇滚不摇滚?听不听?懂不懂?
都是自己的事!愤青都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自以为是的一批中国教育成功化的SB! 就烦T~M~D的摇滚粪青! 只要喜欢,五月天一样是重金属音乐。 我们本地还有人用jackson然后模拟MESA玩五月天
并且每次演出非常积极 哈哈 想受欢迎就得唱流行歌.....走自己的流行路.......
别管那些傻子....... 中国人明白文化包容、互相尊重的时候,就是民主的来临了…… 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英雄 摇滚愤青什么的最二了 有些人就是喜欢画个界限然后说自己是站在比较高的地方的 我就不明白,信都走了,他们怎么还可以叫信乐团
难道Karen Carpenter不在了以后还有Carpenters吗?
难道离开了Chris还会有Implitterri吗? 标签贴得太严重。 反正我不喜欢信乐团 信走了 不叫信乐团就没人认识他们了
回复 33# 1acrimosa 的帖子
所以说,最开始名字就没起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