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说一下 我不是信乐团的FANS 但是我觉得他们经常在GC上被说很不公平
现在转一篇我在163BLOG首页看到的博文 题目是《蘇州音樂節以及其他》
虽然我觉得应该发闲聊 但是都是电吉他版讨论这个话题比较多 望斑竹见谅
正文:
蘇州音樂節結束了。。。我們很努力的表演,大聲的把我們的歌唱給大家聽了。有些話很想給大家講,不管你是不是我們的歌迷,不管你聽不聽搖滾樂。
搖滾樂不等于失真吉他,也不等于大鼓雙踏,不要聽到很燥的歌就覺得是搖滾樂,也不要覺得溫柔的吉他彈唱就很不搖滾樂。
因為唱片公司的操作,信樂團從出道開始就被幾根無形的架子舉到那個位置,一些標簽貼到我們的臉上:死了都要愛、流行、KTV、高音。。。等等若干其他吧。
信樂團在蘇州音樂節上唱了很重的歌,也唱了死了都要愛。結果我們發現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唱我們喜歡的重歌沒人屌,死了都要愛全場大合唱但是演出之后被人罵,說我們什么死口水歌、爛流行樂隊。
到底是要我們怎樣?
何必?何必?
既然來到這里,大家都是愛音樂的朋友,為什么一定要分個高下呢?這里是“音樂節”,不是“朋克節”或者“金屬節”或者“信樂團免進節”,斜風細雨或者艷陽高照中聽著各種平時不會主動去接受的音樂,結識更多新朋友,這樣不是很好嗎?
后來,也在網路上看到有到場觀眾的一些特殊言論,讓我們覺得很好笑“這是音樂節,怎么會有這么多大叔大媽小朋友?他們聽得懂搖滾音樂?”諸如此類的。
我們想請問各位“搖滾青年”,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聽不懂?你所認為的“聽懂”是什么?聽清歌詞?抓到和聲?或者只是POGO到滿身大汗?而且,即使人家聽不懂,那為何不能來到現場,用自己的眼光看這個大party,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樂趣?有擋到你們的路還是怎樣?我們都參演并且觀看過很多國外成熟的音樂節,日本的、美國的、英國的,用咱們祖宗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白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是這樣,音樂本身就應該是帶給大家快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