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的梦想:学吉他
本帖最后由 蓝雨飞逸 于 2015-5-26 16:31 编辑在这里,算是找到了组织。开个贴记录自己人近中年的吉他学习之路,希望各位不吝指教,共同进步。 艺术无疆界,当然也包括年龄的疆界。所以,我的年龄可以按下不表。
我常常想,自己为什么会对吉他念念不忘钟情至深。想来想去,还是因为他——我小学四年级时的代课老师。除了父母姐妹,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毫无疑问,是他。他的音容笑貌,随时想起来,都是那么生动。一件白体恤,一条牛仔裤,一把吉他。
虽然非常喜欢,但我从来没有正式学过吉他。初中的时候,借了姐姐同学的吉他,自己对着一本书,乱弹琴,手指都弹出血了,也没什么结果。后来,不了了之。
因为辞职的事情,把自己的前半生粗略浏览了一遍。又因为家里发生了一些事,让我定下来仔细视察自己的内心。我只有这一生,为什么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嗯,吉他是我很喜欢的,我要学。 承蒙朋友推荐,找到了一个好老师。2015年5月3日,我开始了正式学习吉他的第一节课。学的是古典吉他。 其实,从起意想学,到开始上第一节课,这中间的时间挺长的。被朋友赞为行动派,我很汗颜。
现在,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当然是可喜的。老师笑说,他不太喜欢教成人,因为成年人没耐心,多半不能坚持。我想,我肯定不是那多半,我一定会坚持。
从我家到学琴的地点,跨越不同城市,但是有地铁连接,路上需要耗费约两个小时。老师说,我这不算远,还有坐高铁来学的。他自己也还在拜师,每隔一段时间要从广州飞去厦门学。
先来说说第一节课。
我那点早就不知道跑去哪儿的基础,实在不好意思说起,所以,请老师直接把我当成零基础。第一次课,上了一个半小时。课程内容从介绍吉他开始,然后是五线谱的基础知识、1-6弦的开放弦练习、右手指法练习、1-3弦第一把位的音阶,学了几个小曲子,比如《生日快乐》、《新年好》、《欢乐颂》的前两句等等。
才练了没一会儿,老师送我两个字:慢、力。你看,我这急躁的脾气到哪里都藏不住。
老师是一个热情洋溢精力充沛的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给我以表扬和鼓励。我想,这些表扬对于建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吧。
反正,一个半小时之后,我觉得自己好厉害,已经能顺利地视唱五线谱。回程的地铁上,我手捧教材,在一片嘈杂声中放声唱谱子,唱到到家了,还觉得不过瘾。
唱起来容易,弹起来就痛苦了。才练了一会儿,左手就生疼,不敢用力。三号回到家练了两三个小时,左手有点结茧的意思。但休了几天假之后,又要重新开始疼。
现场学习的速度很快,知识就是那么一点,掌握起来很容易。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入门的人,左右手如何协调、左手如何快速到位、右手如何熟练交替,都是极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练习,练习,练习……
我在家一有空就会练。有时候,丫头会在一旁围观,偶尔打打岔。
我问她:“你想听到我弹出好听的音乐吗?”
她大声答:“想啊。”
“嗯。那我必须要反复练习,才能弹奏出好听的旋律。”
这真是很好的示范教育。额外收获。
关于练习,在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得到很好的启发。毫无疑问,练习很重要,但具体指什么呢?“练习你需要的练习。”
练习,不仅仅是时间,方法也非常重要。就在昨天,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在不同时段里得到很不一样的练习效果。
上午,内心平静愉悦,自我感觉很好。
下午,左手很疼,不敢用力,心里有些恼,连带右手的拨弦也时常混乱。
晚上,左手更疼,心里很多焦虑,只几分钟就不想练了。
什么是我需要的练习?其实老师在一开始就已经指明:慢!力!这也是一种内心的修炼吧,首先要做到的,是沉下心来,再慢慢开始,确保每一步都用正确的方法完成。
慢慢地,让每一个音都清楚地呈现。
“为什么想学吉他呢?”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老师问。
“我就是喜欢。很喜欢。觉得吉他的声音是最动听的声音。”
“那你希望达到什么水平?”
“我不准备去考级,也没想过专业演奏,只想愉悦自己,顺便陶冶一下情操。呵呵。”
愉悦自己,陶冶情操——这就是我的目标。
跟老师确定了每周上课的时间:周五上午,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一次上两节还是一节,估计得看我的练习进度吧。 2015年5月15日,星期五,随着上班的滚滚人流一起在地铁里流进流出,提前到达了。不过,老师已经更早到了。
第一步,当然是接受检验:练得咋样啊?
结果很鼓舞人心。老师连声表扬:“你练得很好啊。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多内容,弹得这么好,非常不错。”
我虽然很高兴,但心里也很清楚,老师想要表达的,更多的是鼓励吧。我说了一些自己的困扰,比如:连续拨弦时候会发出金属杂音,左手手型不自然、手指打不开等等。
老师笑了,一开口又是表扬:“你能发现这些细节,说明你很用心。你现在算是刚开始入门,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过于追求完美,会很难学下去的。”
好吧,我是很用心,我也很想学下去。那么,也学会表扬自己吧:“我练习的时候很认真,我也很有热情。
其实,后来两天的练习很不在状态。也许是之前上班过于紧张没有觉察到,一旦放松下来,只觉得肩痛、颈痛、背痛、腰痛,几乎全身都是酸痛的感觉,手指也完全不灵活,关节像是水肿一样难以伸张。
心也不够静,一听到自己弹出来的声音,更加躁了。
我得反复提醒自己:不跟自己较劲。每次练的时间都很短。
老师检验完毕,开始学习新内容。新内容不多,包括4-6弦第一把位的音阶,全部用拇指弹奏。几个练习,《小星星》、《多年以前》、《波尔卡》、《雪绒花》等几个小曲子。
老师仍是要求“慢、力”,用力弹响每一个音。现场连续弹的时候不觉得,回到家来再练,拇指很痛,没法再弹。
一个半小时过得很快,老师谈及了一些音乐的表达和色彩等等。知识的难点就是要多认识几个陌生的小蝌蚪,熟悉它们的位置,知道它们的发音,还要跟琴弦上的位置联系起来。其他就没什么了。
对我来说,低音弦的练习有点困难,我总觉得自己弹出来的音不对。老师说是因为人的听觉问题,我们通常都对高音更敏感。
还需要再找找感觉。
昨天下午,解决了一个比较棘手的工作问题,可以安心等着办理正式离职交接手续了。所以,晚上的心情非常愉快。所以,陪着丫头睡后,又爬起来练琴了。以前多半就直接睡着了,主要是不想再起来。
怕声音太大吵醒丫头,就轻轻地拨弦,练啊练啊,一口气练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可以熟练弹奏《波尔卡》和1-5弦的音阶练习。
那感觉太好了,简直停不下来。大概因为右手不用力,左手也跟着轻轻按弦了,完全没有疼痛和费力的感觉。而且,轻轻拨弦所发出的声音更纯粹,不像用力时会发出很多杂音。一听到自己弹出来的声音里夹杂着手指触弦或是打品的杂音,我就有点坐不住了。
难道我阅读的速度还没有你打字的速度快吗。 第一次跟老师面谈时,主要是互相了解一些基本情况,顺便,我也要买琴。老师推荐了一把,耗人民币1600大元。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抱歉地发现,之前推荐的琴小了点,不太适合我,建议另买一把手工琴。当天上课的时候,我用他的琴学习,并且带回家用了。
上周上课的时候,新琴做好了,耗费人民币3000大元。领回家来练习,琴用起来很顺手——老师说他花了很长时间调试,但发现一个问题:声音远远没有老师那把琴好听,对比太明显了。因为没有认真练习过,第一把琴的声音没什么印象了,老师那把的声音很好听,他说是别人做了送给他的。
难道,我要花重金买把好琴吗?可是,不买的话,这差别真的很大呀。嗯,下次上课再问问老师,看能不能折价买了他的琴,或者,再挑一把声音入我耳的。
原来是这样。 2015年5月22日,第三次上课。
跟老师说了一下吉他的事情,他才提到,他那把琴是别人花四万买来送给他的,难怪差别那么大。他建议我买个二手的,我同意了,决定斥资一万元。这耗费,已经远远超出自己当初的预算。但是,想一想,它将带给我多少美好的感觉,值。下次上课应该可以拿到了。
正式开始上课,检查练习情况,老师一如既往地表扬、鼓励。1-6弦第一把位的音全部学完了,开始双音的练习。教授的内容包括:阿瓜多的一首六度旋律音程练习曲,主要练习P指与i.m指的配合协调;卡诺的一首练习曲,也是练习P指与i.m指的配合协调;一首卡路里的华尔兹,主要练习双音的弹奏方法。
一个半小时很快过去了。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顾此失彼,弹出来的音一团糟。老师鼓励说,现在才算是遇到一点难度,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是很正常的,只要慢慢练习,慢慢培养了习惯和感觉,就会进步很快的。
沮丧地结束了课程,我在心里打算,这次肯定要多练习一周时间才行了,不然我哪里跟得上呀。后来一想,好像我每次上完课都是这么想的,但每次还是按时去上课了。
中午跟老公一起吃饭,准备下午一起去幼儿园接丫头。这中间的三个小时,他要我去逛街,我表示木有兴趣。后来,找了个公园,躲在能遮雨的亭子里,开始练琴。磕磕碰碰地,反反复复地,算是练熟了一个练习曲。老公来接我的时候问:“诶,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人愿意给钱。”哎,他总是喜欢这样寒碜我。就我这水平,也就有个一岁多的小孩有点好奇,没有其他的围观者。
打基础也要一、二年,很考验毅力 哈哈,欢迎步入吉他大道……到了这个年纪,不求成名,但求心情舒畅。继续学吧,俺们都期待楼主的第一首视频早日发布 论坛的点评功能不太合理,貌似自己的帖子没办法点评。还有,木有权限设置呀,挡不住垃圾广告。 蓝雨飞逸 发表于 2015-5-26 16:46
论坛的点评功能不太合理,貌似自己的帖子没办法点评。还有,木有权限设置呀,挡不住垃圾广告。 ...
哦,原来有管理员巡逻。广告被删了。谢谢! 想学古典吉他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真得下功夫练啊,用铁杵磨成针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蓝雨飞逸 发表于 2015-5-26 16:50
哦,原来有管理员巡逻。广告被删了。谢谢!
管理员不管巡逻。一般都是斑竹负责打杂,清洁..
欢迎您加入古典论坛,握手! 支持楼主!中年人都也要学的,不怕,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爱好,只要坚持和努力 欢迎美女新琴友! 喜欢这样的专题贴,加油! 论坛琴友那女比例严重失调,美女琴友要重点保护!为您的日记加高亮鼓励,希望您常来交流! 为了激活练习动力,将帖子鼓励到前面。 @JIANG ying 7兄,头次出现是这句:“中午跟老公一起吃饭”,哈哈...
看的比我还仔细,你真行!
WHW7777 发表于 2015-5-26 19:05
@JIANG ying
看的比我还仔细,你真行!
7兄教导,看帖要认真。。。。。。 很好的教学记录,学习了!!希望楼主坚持到底! 呵呵!欢迎女童鞋进入古典吉他,其实成年人学古典不必太在意水平,只要认真练习总会提高的,你写这些文字就说明你已经在享受古典给你带来的愉悦了,恭喜! 很好,儿时的梦想要实现了,楼主打字好快,文笔不错,多些来介绍学习情况,祝你不断进步,弹琴快乐!期待上个视频. 楼上那么多鼓励,不一一致谢了,多谢各位!我以持久的实际练习行动来表达吧。
初来乍到,不是很了解这里的环境,女同胞很稀缺么? 5月23日,赶去深圳看了场演唱会。接连两天,没有练琴。
关于那场演唱会,我写了篇文字,也放在这里,都有吉他,好歹也算是相关。
很久以前跟何某人讨论过,如果去看演唱会,想看谁的。我们一致认为,没有特别想去的,张学友、台湾罗李周张那四个男人的,我觉得可以去看看。
当然想不到,第一次看演唱会,是去看李志。
我实在算不得是李志的歌迷,很多年前,不记得从哪里听到了他的歌,很喜欢,不停地听了一段时间。后来,结婚,生孩子,忙着工作和生活,他的歌声和故事从此消失在我的世界。
直到今年3月的某天中午,趴在堆满底稿的办公桌上,无意中又听到了他的歌,是一首新歌,《定西》。听着听着,我坐直了,像一颗被暴雨打蔫的植物,获得了久违的阳光。反复听了好多遍,开始搜索关于他的信息,哦,原来他马上有个全国巡演,首站在深圳,5月23日。几乎是条件反射,我告诉自己:我要去看。
门票买得不太顺利,开始预售那天,好像我身边所有的网络都出现了问题。最后,托了遥远的内蒙朋友,总算买到了。
车票也买得不顺利。正排着队,自动售票机陆续暂停服务,转去人工售票,快轮到我了忽然机器故障。好不容易买到票进了候车室,才发现里面挤了一堆人。原来,深圳红色暴雨,淹没了铁路,好多车辆停运。
我原本很焦躁,火急火燎地想着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几次折腾下来,淡定了,听天由命吧。如果真赶不上,那只能说明是老天爷有意为之,大概他对我这样“撂下孩子和老公一个人去看演唱会”表示不满吧。
还好,老天爷没啥大意见,一个多小时后车就通了。随着汹涌的人群流进车厢,还幸运地捡了个一等座,值回了自己买的车票。
七点二十分,坐在深圳体育馆的座位上,目之所及全是人,令我有些恍惚。七点半,演唱会准时开始,让我这个第一次看演唱会的人有些诧异,以我参加其他活动和演出的经验,以为至少要推迟十几分钟来迁就那些迟到的人们。那样的迁就是我深恶痛绝的,常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自认为是一个克制内敛的人,轻易不会流露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但现场的气氛太诱惑人了,大功率音响发出的声音仿佛要把体育馆的屋顶掀翻,尤其是苏阳作为嘉宾出席时,那首《贤良》把我的嗓子快唱哑了。
三个小时中,李志极少说话,穿着黑色短袖T恤和牛仔裤,唱歌,弹吉他,大汗淋漓。除了苏阳,没有别的嘉宾,一个人从头唱到尾。
《天空之城》的摇滚版,是全场的最高潮,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了——不,除了我旁边那个斯文的单身帅哥,他还是安坐在座位上,低声和唱。
《关于郑州的记忆》,是最感人的时刻,主角默默地站在台上,全体观众在台下合唱。我想,好多人都在流泪吧,尤其是那些有心事的人。
《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是尾声,全体工作人员谢幕后,大家都没有离开的意思,不过,“Encore”的呼声并没有把李志再唤出来。
“看见—李志2015深圳演唱会”散场了。
他说了两三次话,大概是以下这些:
“2004年,我跟几个朋友去了一趟贺兰山,回来之后,我的人生轨迹完全变了。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意继续走下去。”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承蒙厚爱,承蒙帮助,成了今天这样。我现在不去想太多事情,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觉得很好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和爱,撇开音乐才华,他真诚、勤奋、坚持自我,这些,已经足够让我敬仰。
你看见自己了吗?还是,你一直对自己视而不见? 很好啊,GC古典大军又收一人头,看着你发的帖,我想起当初我学琴时的练琴日记,偶尔还翻出来看看,加油 很佩服,非常佩服你的写作水平,我最最头疼的就是写字。 一个连周六都要上班的人,忽然有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仿佛一个穷光蛋忽然成了暴发户,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道要拿这大把时间来干什么。随兴所至,由着性子挥霍了两天,收拾房间、看书、逛论坛、看电影……每天练琴的时间不足两个小时。
是因为坐不下来。坐不下来,一则因为心不静,二则受打击。好几次,摆好姿势开始弹,发现自己根本不在状态,不看琴的话,左手还好,右手常找错位置。闭上眼睛,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反复弹,才能建立一点信心。
xyjdn 发表于 2015-5-27 00:34
老师仍是要求“慢、力”,用力弹响每一个音。现场连续弹的时候不觉得,回到家来再练,拇指很痛,没法再弹
...
这个老师是一个专业朋友推荐的,作为入门者,我还不具备判断其教学水平的能力,而且,我也没有可靠的途径确保能找到靠谱的老师。
老师的说法是这样:确保每个音足够宏亮有力,音乐表达的空间会更大。我觉得有道理。
更多的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吧,没有掌握用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