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友好文整理:《跳动的尼龙》翻译、学习随笔: 最直接...
《跳动的尼龙》翻译、学习随笔:
——以最直接简单通俗的方式解决古典吉他演奏的最精妙处
第00篇: 拿到样书,《跳动的尼龙》(技术手册、初中级曲集、中高级曲集、中文字幕DVD、书中所有曲目MP3光盘)终于面市!非常满意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工作:8K版面,装帧考究、纸张一流(这是我见过的同类书籍中品质最好、也是我最喜欢的纸张,厚实挺括略有古朴的淡黄色,文字和乐谱被衬托的非常清晰,立体般地浮现,看上去不累眼,赏心悦目)。DVD的中文字幕设计的也舒心大方,配套DVD和音频光盘都是压制而非刻录,保证了读碟和收藏稳定性。社里精心雕啄多年,效果自然非一些“高效率、短平快”的出版社出来的东西可比。
大约15年前,翻译本书的初衷,是为了检查自己是否真正能看懂。作者用通俗明晰的语言,厘清了吉他演奏的繁杂理论;凭简单巧妙的训练,攻克了吉他演奏的技术难关。我们经常说,吉他,是不可能自学的。但这套资料,确可以给自学的朋友在很多方面提供实在的帮助。
借此出版之机缘,将我翻译、学习这套资料的一些感悟,与同好们分享。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8/1120zrx/113.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8/1120zrx/114.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8/1120zrx/115.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8/1120zrx/116.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8/1120zrx/117.jpg
https://img.guitarschina.com/img2018/1120zrx/118.jpg
弹吉他,与哲学有关系么?
上学时喜欢读书,得到一个未必正确的经验:国内出版的书籍内容详实紧凑且乏味,国外出版的图书往往排版比较开阔、“浪费”:经常有些页面一句正文没有,一大页纸就一张“没用”的插图或漫画。但这样的书往往有着更好的阅读体验。《跳动的尼龙》也是如此,有的是在补白的半页上,有的是在完整的一页纸上就印了一句哲理似的话。现在回顾起来,这些话的重要性,其实不低于任何正文。以下所选是印象最深的,作为研习随笔的开篇:
01、三千生前身后事,不染我心半点尘——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原文是:
“That lies behind us,And what lies before us,Are tiny matters compared to What lieswithin us。”—— Ralph Waldo Emerson
此译是否忠实地传达了原文之意,我是真不知道。也许有朋友会说爱默生想强调的是珍惜现在,但译者总会有自己的视角,我更想与朋友们分享一个理念:自己开心最重要,守护内心的需求,名、利都是浮云。对于咱们琴友而言,弹琴(对于我还有做琴)的终极目的是让自己快乐,在浮糙(有意用这个“糙”字)的当今环境下,以吉他之乐音营造心灵的一方净土,来存纳、守候内心。更没必要沉迷于“三大乐器”的称谓,如果吉他不是“王子”就不再热爱吉他了,那说明你还没有享受到音乐本身。让部分琴友伤心一下:吉他就算是王子就怎样呢?王子与王之差距不可以里计,根本不是并列的等级。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能弹什么,弹自己胜任的曲子,追求能追求得到的水准,不盲目树立一个幻境并迷失其中。靠弹琴、教琴来生存?没问题,但别指望靠他发财(很多人靠这个发账了,那是别人的水平演奏、教学水平高,或者是人家的忽悠水平高。)并不是弹大曲目就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咱再练也超不过塞格维亚,塞翁的演奏还被人骘否呢。何况我辈?弹琴的终极目的就是自己开心就行了,不是么?强迫自己得到超过自己水准的承认,是烦恼之源。—个人,贵有自知。
我爱吉他,只是因为我爱吉他,如此而已。当沾染了任何杂念,当弹吉他不再是个纯粹的爱好,吉他,就不再给你快乐,反而,增添了烦恼。
还有的朋友提倡好心地去“骗”学生:先用好听的通俗使之入门,再。。。云云。我极为反对这种行为,古典音乐是小众,吉他更是小众中的小众,我们期待阶伍的扩大,但应该顺其自然,不应该“骗”。
前段时间论坛中看到有位说“坚持不下去”的朋友,我想用这句话与之共勉并检讨自己:我真爱吉他么?我爱吉他哪点?
2、极巧妙好用却不好理解的技术:利用重力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套古典吉他著作,应该就是卡雷巴洛那套和这套《跳动的尼龙》,卡氏那套不管其有多少局限性和“过时”的执着,但其着眼点和理论体系却处处充满了真知灼见,可惜的是比较晦涩难懂,提供的具体解决方式也过于繁难。能讲清难点、要点,并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式就已经是巨大的贡献,而《跳动的尼龙》以极通俗明了的话讲清原理,以极简单实用的方式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这是作者泰南特的独到之处。这也是此书出版以来,尚未出其右者的原因吧。
但这次我想特别指出泰南特在书中指出的一个不易被重视,被很多读者忽略的技术:利用重力来弹琴。这个课题很多琴友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而无从着手,但一旦理解,却是很简单的技术,请大家就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并仔细领悟原文。
一、落座时。
很多琴友坐一会就屁股疼腰疼,那一定是有多余的肌肉用了多余的力。泰南特对落座的要求,跟太极拳起势的要求几乎是一模一样,头颈上领,尾闾下引,气不可上浮。平心静气,意存丹田,所谓无极之状态。全身无僵力,自然落座。下面到了重点:落座后,要感受到身体的重量,是自己身体的重量把自己“固定”在凳子上,不需要自己任何额外的力量。我以前弹琴时也有前述疼感,以为是脚凳抬高左腿后身体变形所致,从而前后10几年都在找各种支架,最终找到日本一款数百元的支架,感觉效果不错,就批量进货准备卖卖,好东西推荐给琴友使用,顺便挣点小钱。这时,突然领悟到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落座,仍用脚凳,却再无那些别扭和不舒感了,这支架也就一直打包不再出售了。其实,那时研读学习《跳动的尼龙》已经有15年之久,就是没有注意到“只有重力”的状态。在跟一位张志俊公的传人学习太极拳后,才突然注意到泰南特早就提出了这么“高深”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技术要领。
二、左指按弦。
利用重力帮助左指按弦?不错!沉肩坠肘,臂的力量自然传导到左手按弦的手指上。是的,不是完全用左指主动的力来按弦,感受到真正放松后手臂力量传导到按弦的指端,大指提供了一个支点,手臂提供了动力矩,重力把手指“别”在弦上。很多时候,左指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主动用力,这重力已经足够把音按清晰。这种感觉很美妙,整个左手有解放的感觉,似乎突然变的更灵活了。请大家仔细研读泰南特的讲述,试试看。
三、右手拨弦。
右手拨弦竟然也有重力的参与?不错!右臂放到琴体上时,只需要手臂本身的重量(重力),不需要一丁点多余的力。如果能感受到右臂的重力以及琴体对右臂重力的反作用力,基本说明你的放松做的很好。这时右臂跟太极拳的状态非常相像,与琴体接触之处是个支点,手,腕,小臂,肘,大臂,肩,组成了一个“弓”,有一个整体的力量,而右指各关节也是一个“弓”,手指拨弦之时,可以感受到这个弓的力量的存在也帮助,拨弦是根节用力,但却是梢节领劲。同前,我也是为了保养身体练习张志俊一派太极拳一段时间后,感悟到梢节领劲这个特点后,才突然理解了泰南特的相关论述。正如书里泰南特曾提到,“相信我,不好用言形容,但你自己按要求去感受一下,会发现比说出来容易很多”。妙不可言,但一旦理解了这种用力方式,不可言,却可以感受得到。
关于前述要感受到这个重力的存在,我的经验是当有额外僵力的时候,就很难感到身体、肢体重力的存在。所以,感受到很重要,完全放松了,自然会有这种细微的感知,弹琴,自然也就灵动了。
买了一本慢慢看。 看到讲太极拳特地来点赞在下也是太极传人几年前先学的太极去年才接触古鸡发现真是,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大道至简 书和视频都看过好几遍了,慢慢体会,就是里面的练习曲还没有开始练 五线谱也在慢慢学。 顶一个 此书哪边有的卖?
谢谢分享!
太极之道... 怎么买这书??? 好好领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