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小品--钟声
这首优美的小品是吉他音乐中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但其作者却存在著许多争议。起先被误以为是巴西音乐家维拉.罗勃斯(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之作,后来又被误以为是另一位巴西音乐家阿劳霍(Joao Gomes de Araujo,1846~1942)的作品,至今已证实是在1920年代,活跃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通俗音乐家,珀那姆布克(Joao Pernambuco,1883~1947)的作品。作曲家本名叫Joao.Teixera Guimaraes, “珀那姆布克”Pernambuco是他发表作品用的署名。本曲的原名是Sons de Carrilhoes,国内常按照英译曲名(Sounds of Bells)翻译为“钟声”,事实上葡萄牙文中Carrilhoes的意思除了“铃、钟”以外,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指一种叫做“钟琴” (Glockenspiel)的乐器,所以本曲要表现的不是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铃噹或教堂钟声的声音,而是模仿钟琴这个敲击乐器所发出的优美声响。在里约热内卢的夜晚,街边时常会有一种小型的乐队,演奏近乎于小夜曲的音乐,团员有的是固定成员,有的则是临时加入,或是随性凑成的,个人演奏不同的乐器,参加这种团体的成员需要一定的即兴演奏能力,这样的乐团被称为“肖罗”(Choroes),Choro在葡萄牙文中是“哭泣”(to cry)的意思,后来Choro一词的含义延伸为这种乐团所演奏的乐曲风格,称为“肖罗曲”。维拉.罗勃斯年幼时就经常趁着夜色,偷偷地从窗户爬出去,混入街头的肖罗乐队中,享受即兴演奏的乐趣,同时体验巴西的这种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后来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钟声”就属于肖罗曲的风格,我个人认为,珀那姆布克在创作此曲时,不会考虑只用吉他来演奏,原先应该是为一个小型乐团所谱写的,我听过的用一把吉他独奏的版本中,巴西演奏家Carlos Barbosa-Lima的编曲最为丰富,不但节奏与一般的版本不同,还多加了一些声部,主旋律在反复时使用了人工泛音,之后更移至低音弦上演奏,在速度上也趋向中等的速度,有着夜间休闲音乐的风味。 原帖由 倪本初 于 2007-4-5 10:46 PM 发表
这首优美的小品是吉他音乐中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但其作者却存在著许多争议。起先被误以为是巴西音乐家维拉.罗勃斯(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之作,后来又被误以为是另一位巴西音乐家阿劳霍(Joao Gomes...
:lol :lol 顶个沙发啦.......................:kiss: :kiss: 好听的曲,以前介绍过。我 4 年前弹过,录的一个音频:
http://joeno1.com/dl.asp?pg=30&l=C ;) ;) 楼主贴个谱吧. 原帖由 qingfenglangzi 于 2007-4-7 12:27 发表
楼主贴个谱吧.
没问题,贴一份珍藏多年的谱 哇!日文手抄本。 谢谢楼主. 6弦要降到D,是吗?
[ 本帖最后由 seattlekiddo 于 2007-4-8 07:42 编辑 ] 原帖由 seattlekiddo 于 2007-4-8 07:27 发表
谢谢楼主. 6弦要降到D,是吗?
是的 这个谱子真不容易看 this tune is quite relaxing :Q 珍藏版的?!........牛..........: :Q :Q
[ 本帖最后由 宁波音乐学社 于 2007-4-9 21:41 编辑 ] :Q :Q :Q 似乎不同的版本略有差别.这是 David Russel 弹的.
http://youtube.com/watch?v=fKpASzMhf5U
第一部分中第5小节不一样. 第二部分中1,2,3,4 小节(及下面重复部分) 的第一拍节奏不一样.
我正在学习这个曲子,所以比较关注细节:-)
[ 本帖最后由 seattlekiddo 于 2007-4-13 02:36 编辑 ] 我见过2个版本 这是另外一个版本 很多地方不一样 到底哪一个正确呢:D :D :D 或者说更好一些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