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不知道中国有位亚洲“吉他王子”
这年头,坐井观天的人吹牛也不脸红。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2-07/16/content_187712.htm
有谁听过他演出的,请说说。
新疆的艾尔肯不是也称“吉他王子”吗
“王子”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人是个男的,可能岁数不太大,而且应该长得不丑,而已。 “并非浪的虚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中国吉他届有这个人??
“亚洲吉他王子”算什么?
上次我们还看到一个宣传册子上有个自称“亚洲吉他之王”的
把自己吹得比福天进一,山下和人还神……
但是也是叫陆海x,最后一个字记忆有点模糊(印象中好像是叫陆海峰)。不知道和这个“王子”是不是同一个人……或则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血缘关系……
物以类聚,人一群分……真是世风日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7 17:05:46编辑过]
何只这些,娱乐媒体还说伍百是中国的‘吉他之神’
真郁闷……
看来这王子在国内没有太多的演奏会, 要找个听过他音乐会的都那么难, 他的介绍会不会是有点水分?
自学成才
,真牛啊
为了参加比赛,闭关苦练?武侠小说吧? 以下是引用neo在2004-3-17 13:09:00的发言:“并非浪的虚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中国吉他届有这个人??
“亚洲吉他王子”算什么?
上次我们还看到一个宣传册子上有个自称“亚洲吉他之王”的
把自己吹得比福天进一,山下和人还神……
但是也是叫陆海x,最后一个字记忆有点模糊(印象中好像是叫陆海峰)。不知道和这个“王子”是不是同一个人……或则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血缘关系……
物以类聚……真是世风日下……
就是他!
“亚洲吉他之王”!这里叫“王子”,让你分不清到底是爷爷还是孙子~~
以下是引用oldold在2004-3-17 16:23:00的发言:就是他!
“亚洲吉他之王”!这里叫“王子”,让你分不清到底是爷爷还是孙子~~
汗啊……原来真是同一个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7 17:04:49编辑过]
唉……看来我只好为成为吉他魔王而努力了 楼主大概还别这样说人家的好....
偶知道你也是这里的老客, 要"骂"人就堂堂正正, 别穿马甲.
否则就别骂.
我没听过,也没见过,所以我没发言权. 不要随便就瞧不起人,高手隐士到处都是 但是随便把自己吹成“亚洲吉他之王”,“亚洲吉他王子”就是他的不对了
大家见过哪位真正的大师或演奏家有那么厚脸皮的?
福田进一,山下和人等大师都还没有开口说自己是亚洲吉他王呢
越是得道的人就越懂得谦虚,相反……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
做人要厚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7 20:18:22编辑过]
“做人要厚道”----电影《手机》经典对白。 他本人也许很谦虚,媒体这样吵做是必然。
呵呵,偶然一次,我看过他那本宣传自己教学的小册子……一个大标题——亚洲吉他之王……
估计多少带有些他自己的主观意识在里面……
“高手隐士到处都是”,不怀疑存在性。真正的隐士不会容许自己被媒体如此炒作的;真正的高手也不会难觅知音的,演奏日程早就排不下了。 我听说过这个人!~ 但是没见过弹。
我认为在一个闭塞的地区自学是不可能的!
依我在吉他圈里“混”的十几年的薄识,中国人里能配的上“亚洲吉他王子”这一称号的恐怕只有叶登民、郦佳迥两人。
其他的,呵呵。不提“亚洲”还好些啊!
否则,陈老师得号称“亚洲的吉他祖宗”了!
由此可见,国外比赛的水平、公正性距离我们的想象有多么远 可能是巴梨哪个郊区公社的比赛也难说。 只要是出境,那就叫国际交流了。管它是在仓库还是厕所呢。
再发个奖杯,印个证书,那就叫比赛了,而且是国际的。反正你们也不明白国外的猫腻
你们整天嚷着叶佩斯,竟然不知道王子?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来你们对吉他界的现状要重新学习了,下面就让老夫给你们补上一课吧。
此王子决非等闲之辈。他祖上道光年间就任光禄寺卿,说白了就是皇家乐队队长,曾指挥雅乐、韶乐、八佾舞、广凌散。到了宣统帝的时候,王子的曾曾曾祖创作了著名的《滥竽曲》,被肯尼亚音乐界称为中国首部复调多声部音乐,一时间声名鹊起,人送雅号“六指琴魔”。
世代的积淀让王子自幼踏上音乐之路。论天才,他不亚于莫扎特;论勤奋,他不逊于贝多芬;论技技巧,可与帕格尼比肩;论创新,能和甲壳虫譬美。所谓天妒英才,王子因在文革中提出“钢丝弦是检验吉他的唯一标准”而被打成右派,从此告别乐坛,浪迹天涯。
1970年,王子在须弥山拜独臂神尼为师,在若耶溪边苦练吉他,直到把溪水练干。随后王子在华山绝顶弹了一段C大调音阶,感动得海灯法师泪流满面,亲手奉上少林绝学——《易弦经》。王子用了二十年时间,终于参悟出经中真谛,毅然换上尼龙弦——出山!
王子出山后,转战全球,被吉他界视为琴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1998年,老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听过一次王子的音乐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第一首曲目是《绿帽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段天籁从后台传来,让人如饮琼浆,似淋甘露。随后王子以凌迟微步款款上台,左手用的是天山折梅手,右手用的是九阴白骨爪,一时间海天变色,草木含悲,听得观众如醉如痴。曲毕,在场的五十多个民族的代表、二百多国的驻华使节、三千多名吉他爱好者像从梦中醒来一般,齐声高呼:“退票!退票!”
以下是引用ytf76在2004-3-18 1:42:00的发言:你们整天嚷着叶佩斯,竟然不知道王子?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来你们对吉他界的现状要重新学习了,下面就让老夫给你们补上一课吧。
此王子决非等闲之辈。他祖上道光年间就任光禄寺卿,说白了就是皇家乐队队长,曾指挥雅乐、韶乐、八佾舞、广凌散。到了宣统帝的时候,王子的曾曾曾祖创作了著名的《滥竽曲》,被肯尼亚音乐界称为中国首部复调多声部音乐,一时间声名鹊起,人送雅号“六指琴魔”。
世代的积淀让王子自幼踏上音乐之路。论天才,他不亚于莫扎特;论勤奋,他不逊于贝多芬;论技技巧,可与帕格尼比肩;论创新,能和甲壳虫譬美。所谓天妒英才,王子因在文革中提出“钢丝弦是检验吉他的唯一标准”而被打成右派,从此告别乐坛,浪迹天涯。
1970年,王子在须弥山拜独臂神尼为师,在若耶溪边苦练吉他,直到把溪水练干。随后王子在华山绝顶弹了一段C大调音阶,感动得海灯法师泪流满面,亲手奉上少林绝学——《易弦经》。王子用了二十年时间,终于参悟出经中真谛,毅然换上尼龙弦——出山!
王子出山后,转战全球,被吉他界视为琴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1998年,老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听过一次王子的音乐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第一首曲目是《绿帽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段天籁从后台传来,让人如饮琼浆,似淋甘露。随后王子以凌迟微步款款上台,左手用的是天山折梅手,右手用的是九阴白骨爪,一时间海天变色,草木含悲,听得观众如醉如痴。曲毕,在场的五十多个民族的代表、二百多国的驻华使节、三千多名吉他爱好者像从梦中醒来一般,齐声高呼:“退票!退票!”
好文采!
别的无言。。。
楼上的文采, 佩服得五体投地......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3-18 7:41:00的发言:楼上的文采, 佩服得五体投地......
起这么早?
当时的第一首曲目是《绿帽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段天籁从后台传来,让人如饮琼浆,似淋甘露。
哈哈哈哈……绿帽子……
(狂笑……)ytf76 够狠的!
“钢丝弦是检验吉他的唯一标准”,怎么听着象方仁峻老师的作派。 强烈要求解放屏蔽贴子! 以下是引用ytf76在2004-3-18 1:42:00的发言:你们整天嚷着叶佩斯,竟然不知道王子?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来你们对吉他界的现状要重新学习了,下面就让老夫给你们补上一课吧。
此王子决非等闲之辈。他祖上道光年间就任光禄寺卿,说白了就是皇家乐队队长,曾指挥雅乐、韶乐、八佾舞、广凌散。到了宣统帝的时候,王子的曾曾曾祖创作了著名的《滥竽曲》,被肯尼亚音乐界称为中国首部复调多声部音乐,一时间声名鹊起,人送雅号“六指琴魔”。
世代的积淀让王子自幼踏上音乐之路。论天才,他不亚于莫扎特;论勤奋,他不逊于贝多芬;论技技巧,可与帕格尼比肩;论创新,能和甲壳虫譬美。所谓天妒英才,王子因在文革中提出“钢丝弦是检验吉他的唯一标准”而被打成右派,从此告别乐坛,浪迹天涯。
1970年,王子在须弥山拜独臂神尼为师,在若耶溪边苦练吉他,直到把溪水练干。随后王子在华山绝顶弹了一段C大调音阶,感动得海灯法师泪流满面,亲手奉上少林绝学——《易弦经》。王子用了二十年时间,终于参悟出经中真谛,毅然换上尼龙弦——出山!
王子出山后,转战全球,被吉他界视为琴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1998年,老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听过一次王子的音乐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第一首曲目是《绿帽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段天籁从后台传来,让人如饮琼浆,似淋甘露。随后王子以凌迟微步款款上台,左手用的是天山折梅手,右手用的是九阴白骨爪,一时间海天变色,草木含悲,听得观众如醉如痴。曲毕,在场的五十多个民族的代表、二百多国的驻华使节、三千多名吉他爱好者像从梦中醒来一般,齐声高呼:“退票!退票!”
叹为观止~匪夷所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8 12:11:35编辑过]
都不知是谁就骂,不太好吧。 大家好,我可以加入吗? 以下是引用张为见在2004-3-18 12:50:00的发言:大家好,我可以加入吗?你已经加入了 “1998年底,陆海涛听说2001年4月的意大利第十届国际吉他大赛后,便躲进家里,闭门谢客备战。当时几乎没有人支持他这么做。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陆海涛完全不赚钱,轻易不出门,几乎不待客,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凌晨1时开始练琴,直到下午6时才上床休息,即使过年也是这样。”
至少这种学习精神还是值得大家借鉴的。
是啊,媒体的抄作归抄作,但别人苦练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D~~~~~~
既然是炒作,那么对于此人是否有这么一段刻苦练琴的经历就应该打上一个问号了。这段经历极有可能是他本人编造出来,或则是被媒体“炒”出来的。还有,我还想知道是否真的在01年有一场意大利吉他大赛呢?有没有哪位达人可以帮忙验证一下呢?吉他绝对不是一味闭门造车就能达到国际水平的乐器。即使你多刻苦,没有真正的专人指点是不可能拿什么国际大奖的。
不能随便道听途说,既然能把自己夸大成(或则是被媒体炒成)是“国际公认的亚洲吉他王子”。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编造或炒作出来的呢??更何况他那段“刻苦练琴”的经历??分析一下也知道。
至于刻苦的精神当然是需要借鉴的,不妨找些真实的例子。找一个编造或则炒作出来、且真实度极度让人怀疑的例子借鉴是不是有点没睡醒的感觉呢???在很多真正的专业人士身上都可以找得到这些真实的例子,以他们刻苦的精神借鉴一下倒是应该提倡的。
由于对此人事迹的真实程度颇为怀疑,加上不甚了解,
对此话题小弟就不再发表言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8 21:46:28编辑过]
既然能在国际比赛获奖就一定很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