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cd 发表于 2009-10-2 10:32:38

论瑜伽师地论,与乐器学习的层次

最近研究瑜伽师地论,本来是讲学习“佛”的17个次第,

但该论对学习乐器,有很深的感触

1、五识身相应地,对应的开始用眼耳鼻舌身的各种“觉”去认识声音;感觉琴弦;
2、意地,对应开始有自己的感觉,对乐曲的感觉;
3、有寻有伺地,即是一边用心去“寻找”自己想要的感觉,但有时候做不到,需要用心“伺候”手指;
4、无寻唯伺地,即,心中的感觉已经了然于胸,只需要用心去“纠正”、“伺候”动作,以达到自己要的感觉(音色、速度、触弦等。。。);
5、无寻无伺地,即,脱离了技巧的束缚,达到“完美”境界;比如我们大人走路的境界(是不是根本就不要想如何走?先动哪个脚,如何平衡。而对于孩童来说,可能需要经过前面的几个次第);

再往后,就是如何突破自己的“心”能达到的极限了,如果不参透这一点,就永远不能突破。只能在“技工”的范畴里面。
6、三摩寺多地,翻译成中文就是“定”的境界;
7、非三摩寺多地,非定;连定这个深层次的“心识”都不需要了;
8、有心地;
9、无心地;
到达无心地后,已经没有不能了,也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了;

再完后,是讲声闻、讲如何把自己的东西变成大家的东西,最后成就菩萨地。也扯得太远了。

希望同学们去研究一下。

wwcd 发表于 2009-10-2 10:37:33

再说一点

刚才在论坛看到一个论点:

不跟从老师,自学时非常危险的。

我也有如此的深刻感受。为什么?因为,一开始学习,就是用的“五识”,你跟的老师是错误的,你怎么识?你识得是什么???

选老师,最好是达到“声闻”地以后的老师,但至少要是一个无寻无伺的老师。很简单,要老师弹奏的曲目同时,还能够轻松的给你讲解。

除非自己那天突破“定”的境界,真正开悟了,这时才可以自学。

Rokylin 发表于 2009-10-2 15:25:39

说的很好,顶一个

wllandwss 发表于 2009-10-2 19:31:06

高人啊,听着很有理,慢慢体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瑜伽师地论,与乐器学习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