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论坛

标题: 关于Lakewood手感及“琴颈重置”方面问题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1 13:13
标题: 关于Lakewood手感及“琴颈重置”方面问题讨论
本帖最后由 月光小老头 于 2022-4-1 13:23 编辑

如上所述,第一个想和各位请教讨论一下关于现在国内各个维修工作室常提及的“琴颈重置”这个概念;
也许之前是我不太专业,感觉近几年经常能看到各种博主发出的各种知名大牌吉他需要琴颈重置;
看着要把整个琴颈拆下来各种操作的,不知道琴主看着是否担心 心疼;
这里有几点疑问请教一下:
1.琴颈重置调整的是琴颈的后仰角度吗?这个名词本身是否专业?

2.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重置,如何判断自己的琴是否需要重置?
3.国际大牌出场的品控真的有那么差,需要如此大动干戈的维修吗?
4.重置费用不低,维修技师水平也有高低,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呢?降低弦距吗?
---------------------------------------------------------------------------------------
本人也算是论坛里常年询问lakewood方面问题的琴友了,不知各位是否还有印象,上述问题望大神解答;
顺便再给需要朋友翻一下自己的体验感受:
1.新琴入手感受 https://bbs.guitarschina.com/thread-2470558-1-1.html
2.入手一段时间后感受 https://bbs.guitarschina.com/thread-2494090-1-1.html
还有大部分零零散散关于lw方面问题的帖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翻一下我发的帖子

作者: 子鹤    时间: 2022-4-1 13:33
我的木琴从没重置过……之前有把电琴的琴颈都扭成麻花了,我这边的技师也没给我拆琴颈,就是松了螺杆之后拿工具硬往回压直的。。。

现在工作室动不动就让做琴颈重置,新琴都让你做,我朋友去年双十一买了一把21年最新出厂的HD28,拿去他们本地的一位维修师傅那里去调试手感,那个师傅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up主,去了之后先给磨了下弦枕,磨完了又建议做琴颈重置,报价三千块。

朋友一看,工作室里面有几把已经拆掉琴颈的马丁泰勒好像很专业,但是又觉得新琴就拆琴颈似乎哪里有点不太对劲,就没有做这个项目。

回来之后和我语音了半天,我一听完整个人都惊呆了,现在的工作室已经疯狂到这个地步了么?

个人感觉,每个技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琴颈拆下来再装回去,这一来一回,肯定和原厂会有不一样,至于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那就看人品了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1 13:34
在这里再容我唠叨几句和这把琴相处下来的种种问题和感悟(重点分享与手感、湿度抗衡的故事哈哈)
1.新琴入手真的很爱惜,买了个小米的蓝牙湿度计,可以不打开琴盒就用手机看到里面的湿度,这点真的很有用,每次弹完琴之后都会放干燥剂,用小袋子系在琴弦上,挂在音控里面,这段时间真的很费心,每次都要看看干燥剂防的量,怕不够又怕放多了;
2.入手了一段时间后一直感觉弦距很高,起初感觉是自己驾驭不了这么好的琴,都说欧洲琴弦距偏高,磨合了很久,依旧感觉能接受,但是谈起来总是感觉不够顺手,特别是高把位;
3.过程中开始琢磨湿度引起面板鼓包,琴弦从12-53换成了11-52,甚至尝试过尼龙弦(纯属浪费钱,尼龙根本没啥声音)
4.逐渐从怀疑自己转向为怀疑琴本身是否有问题(哈哈哈哈看了网上很多评论)
5.开始到处发帖咨询各类琴友、大神、工作室等
6.开始意识到是否是湿度没控制好,防潮柜又有点贵,还是想省点钱(事实证明最后还是咬咬牙上了!)
7.一切希望寄托于防潮柜,总感觉花了钱一切可以安心了
8.因为还是贪便宜买的国产柜子,发现柜子湿度显示和湿度计误差很大,换了好几个湿度计都有误差,毕竟绝对湿度测量是个考验传感器好坏的重点难题,(就差花钱买个专业工业级的湿度计了。。)
9.湿度计显示55%,柜子显示45%,误差10%,也不知道哪个准,反正也就凑活着放着呗
10.用了防潮柜一段时间了,本以为手感应该无敌了,结果感觉依旧没啥变化,好像面板鼓包有好转一点,可能是我琴弦用的细也有关系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1 13:39
从这里开始进入正题了
11.这时候还是把疑问转回了吉他本身,又开始各种咨询查资料,然后!“琴颈重置”这个字眼就频繁出现在我的眼前!
12.问了几个工作室的维修技师都反应说是琴颈需要重置!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1 13:40
接上面开头的问题,怎么判断是否需要,以及我最疑惑的,大品牌新琴出场难道都没调好吗?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1 13:45
子鹤 发表于 2022-4-1 13:33
我的木琴从没重置过……之前有把电琴的琴颈都扭成麻花了,我这边的技师也没给我拆琴颈,就是松了螺杆之后拿 ...

同感,就是疑惑这一点,以前很少听说要重置琴颈,这几年不知道确实是专业了,还是说啥的,
到处都在说琴颈重置,很疑惑我的琴(大品牌、新琴)真的需要吗?判断的依据是啥
作者: wo2187051    时间: 2022-4-1 14:19
目前B站上‘琴颈重置’真的到处都是,哎
像我们不懂的人,真的很闹心。。。。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1 14:33
本帖最后由 zjgun 于 2022-4-1 14:38 编辑

我在2021年12月入了一把OM42,验货时没认真看,拆包后直接放进恒湿柜里了,第二天才发现琴颈弯得厉害,一测十二品的弦距居然去到3.8mm了,结果把钢筋调到底,一品到十四品可以调得很直,但整个琴颈目测起来还是弯,仔细观察和用钢板尺测量才发现,原来是十四品与十五品之间(就是琴颈与琴体结合部)发生了形变,凹下去了,怎么整十二品的弦距都高过3mm,手感太过感人.......无奈之下,买了几根驼骨下弦枕回来磨,终于把十二品的弦距调到了2.7-2.8mm左右,但是~~~但是~~~,下弦枕已经超级低,琴弦都几乎没有啥入弦角了,目测入弦角可能只有15°的样子,感觉整把琴的声音都不是那么回事了(和驼骨下弦枕材质引起的变化不同)。琴在恒湿柜里放了三个多月了,十四品与十五品那里的形变没发生任何变化(通过目测和测量十二品弦距),恒湿柜显示的湿度显示平时都保持在46%-48%之间。

过程中,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也跟商家交流了多次,获得的资料或答复都显示我这把OM42需要做琴颈重置,哇擦!大名鼎鼎的马丁,最新出厂编号的产品.......出厂即要琴颈重置......cao.......

后来对手上的几把马丁都认真查看了一下,还有把J40也有这种情况,但是情况轻微点,到手状态我没跳过,十二品的弦距也有3mm。

回到这把OM42的身上,新琴就要做琴颈重置,我还没下得去手,所以暂时保持这种状态,也没兴趣弹,欸.......

看看坛子里有没有高手能提供一下解决方案,最贵的一把琴居然如同鸡肋,去.......
作者: wo2187051    时间: 2022-4-1 14:55
zjgun 发表于 2022-4-1 14:33
我在2021年12月入了一把OM42,验货时没认真看,拆包后直接放进恒湿柜里了,第二天才发现琴颈弯得厉害,一测 ...

我之前看B站知名UP说,好像马丁的琴到最后都会这样,然后就要做重置
好吧,手里的M36瑟瑟发抖,不敢去看是不是凹了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1 14:58
wo2187051 发表于 2022-4-1 14:55
我之前看B站知名UP说,好像马丁的琴到最后都会这样,然后就要做重置
好吧,手里的M36瑟瑟发抖,不敢去看 ...

问题就在这里,你说的是:我之前看B站知名UP说,好像马丁的琴到最后都会这样,然后就要做重置

而我的是新出厂的琴.......所以心中一万头奔腾呀......

不过我的OM28和M36都很笔直,并不是把把都这样
作者: wo2187051    时间: 2022-4-1 15:28
zjgun 发表于 2022-4-1 14:58
问题就在这里,你说的是:我之前看B站知名UP说,好像马丁的琴到最后都会这样,然后就要做重置

而我的是 ...

怎么说呢,主要是平时弹的时候,也没有手感很差,所以还真的没去关注这个琴颈S弯的问题
如果是新琴这样的话,那确实太坑爹了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4-1 16:28
感觉是个强贴,留个名!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1 16:43
wo2187051 发表于 2022-4-1 15:28
怎么说呢,主要是平时弹的时候,也没有手感很差,所以还真的没去关注这个琴颈S弯的问题
如果是新琴这样的 ...

我的OM42和J40不是属于S弯哦,一品到十四品是可以调直的,就是琴颈和琴体结合部这个位置形变凹下去而已。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1 16:49
wannllt 发表于 2022-4-1 16:28
感觉是个强贴,留个名!

wan大出现了

请教wan大,我的琴的这种问题,真是无解,必须要琴颈重置了?我还听说一种说法,说琴颈的这种状态是可以靠“养”回来的,说木材可以靠“养”,按理来说,木材的形变应该是可以靠温度、湿度和外在影响来纠正,但是这种结合部的问题,应该没那么好搞吧?我看了很多琴颈重置的视频,这种形变应该是琴颈和琴体结合加工时的一种工艺缺陷,这种缺陷估计还是要通过再加工解决才行,难道真的只有重置这一条路了?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4-1 17:17
zjgun 发表于 2022-4-1 16:49
wan大出现了

请教wan大,我的琴的这种问题,真是无解,必须要琴颈重置了?我还听说一 ...

你离琴颈重置很遥远,

而且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品牌大厂的吉他都离琴颈重置很遥远,即使哪些年代比较久远的,长琴闲置的吉他

你讲的这个严格意义来说不算瑕疵,但比较常见,我们一般叫通病,就是所以现在的工艺不能百分百杜绝,但不会100%出现,他不影响音色,对弦距影响也比较小。

调弦距要是一个综合运用,包裹nut, saddle,琴颈曲度,品丝弧度和面板弧度的联合大工程。

也不是琴颈100%笔直就正确了

琴颈重置更不是简单测个延长线,saddle没空间,弦距降不下去就需要。

作者: hlc_0416    时间: 2022-4-1 17:21
本帖最后由 hlc_0416 于 2022-4-1 17:25 编辑

要找师傅,找成都的牛宏杰,本身也是科班出身的职业乐手,童党乐队的贝斯,不会给你瞎搞挣黑钱快钱,我这六七年来的五把琴全在他那做升级和保养,但是他单子实在太多了,能不能排上号就不知道了。
微信号:TopTigerCustom
作者: 橄榄栽子    时间: 2022-4-1 17:44
我对这个也很感兴趣,前两天b站有个up主,说红标出厂琴颈接柄角度有问题,有一些出厂就需要琴颈重置,不知道真的假的。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1 17:52
wannllt 发表于 2022-4-1 17:17
你离琴颈重置很遥远,

而且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品牌大厂的吉他都离琴颈重置很遥远,即使哪些年代比较久远的 ...

wan大,nut是琴颈钢筋的意思?saddle是啥意思?查了一下是马鞍……,指下弦桥?但是现在这种状态,我的一品到十四品是调到微凹接近笔直,如果用回原装的下弦枕,入弦角有了,但是十二品弦距已经去到3.8mm及以上了,3mm我还hole得住,再高就完蛋了,哈哈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1 17:53
hlc_0416 发表于 2022-4-1 17:21
要找师傅,找成都的牛宏杰,本身也是科班出身的职业乐手,童党乐队的贝斯,不会给你瞎搞挣黑钱快钱,我这六 ...

现在搞琴颈重置的店或个人好多呀,实在是下不去手……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推荐
作者: 橄榄栽子    时间: 2022-4-1 17:59
zjgun 发表于 2022-4-1 17:52
wan大,nut是琴颈钢筋的意思?saddle是啥意思?查了一下是马鞍……,指下弦桥?但是现在这种状态,我的一 ...

上弦枕:nut
下弦枕:saddle
一看就没看过飞琴行的测评,俺要考考你,马薅格尼是啥意思,哈哈哈哈
作者: 子鹤    时间: 2022-4-1 19:11
月光小老头 发表于 2022-4-1 13:45
同感,就是疑惑这一点,以前很少听说要重置琴颈,这几年不知道确实是专业了,还是说啥的,
到处都在说琴 ...

以前很少听说重置琴颈,但是那些战前马丁、几十年的吉普森也照样在用……

为什么现在大厂工艺进步了,琴颈反而一出厂就需要重置呢……

一把琴出厂价才一万多,拿过去重置个琴颈就要三千,这钱赚得比人家厂子做琴都快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2 08:48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2 08:58
橄榄栽子 发表于 2022-4-1 17:59
上弦枕:nut
下弦枕:saddle
一看就没看过飞琴行的测评,俺要考考你,马薅格尼是啥意思,哈哈哈哈 ...

谢谢解答

马薅格尼倒是知道,飞琴行的经典用词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2 08:59
感谢楼上各位琴友参与讨论,就不一一回复了,论坛最近发图片是有bug吗?评论发表图片半天打不开
继续之前的话题
如上所述,我的琴也是新琴入手开始就感觉高把位弦距有点高,如上面的琴友说的一样“过度打磨下弦枕”会导致入弦角度很小,专业!
也不是说不信任国内工作室的手艺,只是说万把块的新琴入手遇到这种问题就说要拆开重置,心里免不了疑惑
望各位持续关注,我准备咨询一下德国厂家,有无这方面的说法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2 09:01
本帖最后由 月光小老头 于 2022-4-2 09:02 编辑

现在图片应该能看到了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2 09:03
子鹤 发表于 2022-4-1 19:11
以前很少听说重置琴颈,但是那些战前马丁、几十年的吉普森也照样在用……

为什么现在大厂工艺进步了,琴 ...

这也是我觉得郁闷的地方,像OM42也算是量产里的中高端了吧,偏偏就是这种状况,倒不是说非得一定要重置,就如wan大说的,我的琴离重置还远得很,但是手感的确是差,下弦枕磨得太低,声音又变了
作者: wo2187051    时间: 2022-4-2 11:43
本帖最后由 wo2187051 于 2022-4-2 11:44 编辑
橄榄栽子 发表于 2022-4-1 17:44
我对这个也很感兴趣,前两天b站有个up主,说红标出厂琴颈接柄角度有问题,有一些出厂就需要琴颈重置,不知 ...

看来关注某米UP还是不少的
作者: 唐三小藏    时间: 2022-4-2 12:51
提起琴颈重置我就呵呵了,我见过b站一些up主,自己学生新买的d45就忽悠人家去相熟的修琴师那做个琴颈重置赚差价,2.0的弦距不行,非要降到1.75,良心都被狗吃了。
为啥现在琴颈重置这狗屁理论这么火,因为贵,赚钱多,其实很多琴都没有必要做琴颈重置的。
作者: Schin0901    时间: 2022-4-2 13:33
曾有把M36做过琴颈重置,也
作者: Schin0901    时间: 2022-4-2 13:39
做完之后,手感和音色提升了非常大。要不要做重置的话,自己也可以简单做判断,我是实在收不了那么硬的手感和过高的弦距,才选择做的,如果能适应的话,也可以不做。我只能去说,做了之后的体验非常好,也认识了一个成都的非常靠谱的维修师(书书)。他后来也帮我调试了别的琴,我另一把琴的仰角稍有问题,但他也会建议说还没到做重置的程度,好好保养就行。总之,我的建议是看需求,如果这把琴会弹很久的话,值得一做,而且要找靠谱的人。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2-4-2 16:12
本帖最后由 阿灰灰 于 2022-4-2 20:38 编辑
唐三小藏 发表于 2022-4-2 12:51
提起琴颈重置我就呵呵了,我见过b站一些up主,自己学生新买的d45就忽悠人家去相熟的修琴师那做个琴颈重置赚 ...

是的,而且新生代的玩家没经历过3+弦距的毒打理论知识储备也不足,很容易就被忽悠,盲目迷信“改造”,而不是努力摸索技艺、积累知识储备。不过现在的孩子们是真的有钱,20年前我在大学里玩琴那会儿有把200块钱的合板就很开心了——有和无的本质区别。现在很多孩子连换弦、钢筋调节都不会,却动则D28起步深刻感受到这些年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作者: 唐三小藏    时间: 2022-4-2 19:23
阿灰灰 发表于 2022-4-2 16:12
是的,而且新生代的玩家没经历过3+弦距的毒打理论知识储备也不足,很容易就被忽悠,盲目迷信“改造 ...

老哥你说的不错,现在的小孩子花几万块钱买个琴都很容易。我最早弹琴的时候好像是2003年,花150元买的星辰古典民谣琴,喜欢的不得了。
作者: alan-zhang    时间: 2022-4-3 11:17
月光小老头 发表于 2022-4-2 09:01
现在图片应该能看到了

我有一把塔卡米尼,调好琴颈的情况下,用钢尺量品丝延长线和你的差不多情况,但是也是一直调节不到好手感,弦距2.6觉的手容易累, 也做了不少尝试,例如放琴盒里加干燥剂保持45的湿度一个多月不拿出来弹,然后弦距降低到2.3了,但是天天拿出来弹几个小时,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回到2.7了。然后降低下弦枕的高度(塔卡米尼是拿出垫片),我的琴2.6的时候是拿了一层垫片了,现在继续拿一层垫片,弦距降低到2.3了,但是入弦角度小只有30度了。

我另有一把杂牌面单,十多年的琴,品丝延长线低于下琴码好几毫米了,调了钢筋,磨了上下弦枕,弦距还是只能降低到2.7,很难弹

我对这个琴颈重置的看法是:如果追求很低的弦距,或极致的手感,同时品丝延长线又低于下琴码,那么就要做。 如果对弦距要求不高,没必要
作者: Schin0901    时间: 2022-4-3 14:12
月光小老头 发表于 2022-4-1 13:34
在这里再容我唠叨几句和这把琴相处下来的种种问题和感悟(重点分享与手感、湿度抗衡的故事哈哈)
1.新琴入 ...

通感,国产恒湿柜的湿度显示确实有点误差,比专门的湿度计高10%的情况也挺常见的。国产柜子感觉功率还是比较小,不开柜门的情况下,还需要蛮久的时间湿度才降得下来,不过好处是不怎么费电。。
作者: smarthin    时间: 2022-4-3 18:02
我的德棍32,二手的,在湿度高的南方和湿度很低的英国都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在英国湿度太低的时候,加湿力度又不够,指板收缩了,品丝有点割手。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4-6 07:46
再次总结一下各位上述观点及疑惑
1.是否需要琴颈重置的标准似乎都是弦距高和纸板延长线在琴码下方;
(疑惑:1.如果判断的标准如此简单,大厂出厂前的品控应该能轻易发现,还是说发现问题返工复杂也就放出来了?)
2.国内工作室/技师操作方法及水准
(疑惑:1.这里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琴友们上述提到的人物及工作室我也有所接触和咨询,普遍答案都是需要重置,心里感觉不到万不得已,属实不想开刀)
3.重置的角度是基于面板不鼓,琴颈无变形的条件下吗?
(疑惑:是否意味着一旦受潮面板鼓包,延长线依旧会低于琴码;那么技师是否会基于面板鼓的情况来调整角度,这里的意思是出厂时琴颈角度已经是正确的,只是玩家自己未保养得当导致面板鼓包从而影响,而后期如果基于这种情况重置,是否意味着为了追求眼前的弦距等因素而破坏原有“正确”的角度?)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4-6 08:53

作者: 特务小强哥    时间: 2022-4-6 10:48
月光小老头 发表于 2022-4-6 07:46
再次总结一下各位上述观点及疑惑
1.是否需要琴颈重置的标准似乎都是弦距高和纸板延长线在琴码下方;
(疑惑 ...

比较认同第三点,出厂的琴颈角度应该都是对的,后期钢弦拉力导致十四品折角这个问题。马丁的琴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因为钢筋头一般埋在14品。当然也有例外,我有一把马丁钢筋就埋到了18品,目前一点问题都没有。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7 14:36
本帖最后由 zjgun 于 2022-4-7 14:40 编辑
特务小强哥 发表于 2022-4-6 10:48
比较认同第三点,出厂的琴颈角度应该都是对的,后期钢弦拉力导致十四品折角这个问题。马丁的琴很容易出现 ...

“后期钢弦拉力导致十四品折角”这个情况对于新出厂或出厂才几年的Martin来说,应该可能性很小,哪怕钢筋只埋到14品也一样,除非保存琴的条件很极端(温度、湿度和其他可能的因素),之前我的OM42我试过把琴弦卸了,把琴的面板朝下,用硬物支撑在十二品处,然后在琴的背侧上面压了基本厚的工具书,这样看看能不能把琴颈压直,结果压了三个星期都纹丝不动,只能放弃了,所以说,这个位置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变形的。
作者: smarthin    时间: 2022-4-7 15:13
zjgun 发表于 2022-4-7 14:36
“后期钢弦拉力导致十四品折角”这个情况对于新出厂或出厂才几年的Martin来说,应该可能性很小,哪怕钢筋 ...

朋友膽子真大。。。幾萬的琴用來墊書。

不過看來牛頓伽利略海森堡愛因斯坦都不夠分量。。。說不定國家民科能把這琴頸壓歪。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7 15:46
smarthin 发表于 2022-4-7 15:13
朋友膽子真大。。。幾萬的琴用來墊書。

不過看來牛頓伽利略海森堡愛因斯坦都不夠分量。。。說不定國家民 ...

我这是理论知识不足,瞎整的,大家就看看乐呵一下就好了[em09][em09][em09]
作者: 特务小强哥    时间: 2022-4-8 00:26
zjgun 发表于 2022-4-7 14:36
“后期钢弦拉力导致十四品折角”这个情况对于新出厂或出厂才几年的Martin来说,应该可能性很小,哪怕钢筋 ...

这书能有多重啊,那些钢丝可能有200公斤拉力,持续的拉上几年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4-8 08:13
特务小强哥 发表于 2022-4-8 00:26
这书能有多重啊,那些钢丝可能有200公斤拉力,持续的拉上几年

当时拍照的时候压了一本而已,后来静放时压了三本,够不上钢弦的拉力的。
作者: xulirenlx    时间: 2022-4-8 14:19
上月刚入OM42,直接让商家邮寄到书书000家。

提前告知现在马丁出厂的品控,导致琴颈后仰问题比较普遍,所以即使是新琴也不排除需要做琴颈重置。价格小四千。后来
收到货后告知琴颈状态挺好的,不用做,最后12品弦距调到2.00mm,弹着非常舒服。

我的看法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马丁吉普森这样的琴,让专业技师做一番手感调试,还是很有必要的,能够保证你到手后有良好的手感,这是弹琴的基础。至于需不需要琴颈重置,这个我觉得选择权在你,如果是新琴或者觉得不划算,那大可选择不做。至于工作室会不会忽悠你做琴颈重置,见仁见智,信不过可以多选择两家问问。毕竟也是三四千的价格,够买一支雅马哈全单了。
作者: 橄榄栽子    时间: 2022-4-12 21:23
如果说一把新琴状态差到需要要琴颈重置,那这琴就不应该售卖到客户手上!只能当成瑕疵品处理。


重置不是小打小闹,换个弦枕什么的,反而对于吉他来说是大手术,都被忽悠成啥样子啦!


马丁作为业界第一大厂,活了快两百年,真像说的琴颈角度“普遍”有问题,那他早就倒闭啦!


如果说我买到了一把琴颈角度有问题的新琴,我的第一反应是退货,商店老板干什么吃的,售前检查、调试这都是最基础的服务,早就该发现问题了,而不是什么苟屁自己花钱去琴颈重置。


如果说后续使用过程中真要到了需要琴颈重置的地步,那该咋办咋办,没什么好说的。这年头夸张宣传太多,动不动国产出个什么手工琴,就吊打GMT,要么就是说yamaha品丝不耐用,相比其他来说可能确实不耐用,但是最近bilibili有个小伙子买了把LL16D,新琴换了套品丝,我实在是不理解,换一套好点的弦钮、或者换骨质弦枕都可以,结果他都没换,偏偏去换品丝,都被忽悠到什么地步了!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4-12 21:57
wannllt 发表于 2022-4-6 08:53

37楼图片是martin工厂专门测量延长线角度,测量延长线底端到bridge和saddle垂直距离的专业工具,他不是现在有,而是一直有。

琴颈连接角度要准确,从难度来说既不大,也不需要非常高的水准,而且有这个简单易用且高效的工具。


Martin吉他琴颈出厂角度要大多数,或全部有问题,需要Martin工厂几十年如一日在这个岗位安排脑残工作人员,后面还要有质检人员也跟着躺平。

并且Martin是有保修的,大多数有问题已经不属于保修范围了,是工艺问题,出厂就是瑕疵品。

这样的淡都能有人信,而且还不少,我们省略5000字就好了,讲多了都是眼泪。

对有些人讲的信誓旦旦,甚至危言耸听的言论不必在意,对比gc首席键盘侠,也就是本人讲过的Martin,近20年的时间,几代人集体扯了多少淡就释然了。

gc混了15年,看见过什么样的离谱言论都有大批人相信也习惯就好了。


毕竟我们有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名梗。


脑子清醒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注重理解,加强修养和水平即可。






作者: Bakamono    时间: 2022-4-19 14:36
Lakewood的琴颈好像是栓接,比马丁好搞很多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5-5 09:23
好久没上线了,继续分享下关于“琴颈重置”的趣事;起因:身边有位朋友的卡马a1弦距过高,看了一下大概是放了一年没弹,琴弦没松,导致琴颈有点上仰变形;
解决方法:第一时间调整了琴颈钢筋,恢复琴颈至平直状态,但是弦距依旧很高,准备咨询卡马客服;
答复:这里就不发和客服的聊天记录了
1.和客服扯了很久,对方表示不清楚什么是 琴颈重置;
2.对方表示出场时琴颈都有通过调试,符合标准,不存在我说的问题(包括啥指板延长线在琴码下方)
3.就算琴颈存在我说的问题,无法保修,也不存在返修(毕竟购买时间较长,这点可以理解)
4.购买原厂tusq琴枕(有点贵)自己磨
总结:综上所述官方概念中似乎没有所谓的琴颈重置


作者: 橄榄栽子    时间: 2022-5-5 17:26
这客服不专业啊。

兄弟你问错人了,这客服基本代表不了什么官方态度。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5-5 17:36
本帖最后由 zjgun 于 2022-5-5 17:38 编辑

其实我对琴颈重置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姑且不论它的必要性或正确性,但我的琴的14品处又的确是内凹进去,导致了弦距过高,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整?

如果我只是一把琴还好说,当做不知道,以为是正常的就好,但我几把Martin,有了对比,才知道这把的确不算正常,心塞呀........
作者: ajxfjj    时间: 2022-5-5 22:53
现在我一听到琴颈重置,就听到了一股商业的味道,国内的风气如果一直这样,国产琴估计很难发展起来了
作者: 我爱马丁吉他    时间: 2022-5-6 15:47
zjgun 发表于 2022-5-5 17:36
其实我对琴颈重置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姑且不论它的必要性或正确性,但我的琴的14品处又的确是内凹进去, ...

可能确实需要琴颈重置了。我第一把马丁是d16gt,去琴行买的时候就也已经是14品折角了,当时啥也不懂,我还是买了下来。买回来越弹越觉得手感感人,最终也是找成都的书书做了琴颈重置。因为d16是简单燕尾榫结构,所以只收了一千七八,现在手感很好。所以我觉得老哥你这个情况最好还是做一做琴颈重置,毕竟你现在弹着也不舒服,不弹又糟心,真的不是一次好的购物体验。话说卖家怎么说的?没有售后服务吗?
作者: 我爱马丁吉他    时间: 2022-5-6 15:49
zjgun 发表于 2022-5-5 17:36
其实我对琴颈重置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姑且不论它的必要性或正确性,但我的琴的14品处又的确是内凹进去, ...

对了,我朋友的d42也是书书做的琴颈重置,三千块钱。他的d42也是14品折角,琴颈前倾,磨了下枕也不行,就去做了。现在也很好。
作者: 我爱马丁吉他    时间: 2022-5-6 15:52
现在琴颈重置的概念越来越火,很多商家在卖琴时都承诺了琴颈重置的售后服务。这倒是新奇。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琴颈重置的价格应该会越来越便宜吧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5-6 16:25
我爱马丁吉他 发表于 2022-5-6 15:52
现在琴颈重置的概念越来越火,很多商家在卖琴时都承诺了琴颈重置的售后服务。这倒是新奇。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

个人认为价格上不会回落
1.冷门的时候能提供服务的商家少,物以稀为贵,价格坚挺;
2.火了之后大概率套路就是从以前的一说弦距高就说要调钢筋转为给琴做重置,哈哈哈完全有可能;
3.火了之后也许琴本身问题不大也去推荐做重置,但是毕竟不是调调钢筋这么简单,更不能推广到每一家小琴行都能做,盲猜价格上依旧水涨船高,毕竟资本眼里赚钱才是王道;
4.除非普及到三四线城市也有工作室价格才能回落哈哈
作者: 月光小老头    时间: 2022-5-6 16:31
刚于今日重新咨询了下当时定琴的经销商,表示也没必要去做,打算自己研究下去打磨打磨琴枕来解决问题;
毕竟换个角度思考,当你出二手琴的时候,也许新旧程度、大师签名、限量联名、附赠配件等都能成为价格坚挺的理由;
如果两把相同的琴一把重置过,一把没有;直观印象就是重置过的琴有大修,似乎不见的更“保值”哈哈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调侃,毕竟存在即合理,有需求才有市场,也许是自己高度不够不能领会;
待我再研究研究,只能说重置不是首选吧。

作者: zjgun    时间: 2022-5-6 17:23
月光小老头 发表于 2022-5-6 16:31
刚于今日重新咨询了下当时定琴的经销商,表示也没必要去做,打算自己研究下去打磨打磨琴枕来解决问题;
毕 ...

重置肯定不是首选,我都研究了那么久了,都下不定决心去重置,重置了就算是大修了。

作者: zhangtao003    时间: 2022-5-7 10:30
千万别听无良工作室的
作者: TimChou1991    时间: 2022-7-20 13:24
橄榄栽子 发表于 2022-4-12 21:23
如果说一把新琴状态差到需要要琴颈重置,那这琴就不应该售卖到客户手上!只能当成瑕疵品处理。

你说的是去玉米换的那个吧,我也看了哈哈哈
作者: TimChou1991    时间: 2022-7-20 14:00
本帖最后由 TimChou1991 于 2022-7-20 18:58 编辑

关于琴颈重置,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的愚见:
1.首先我们先清楚自己的需求,说实话,我个人跟吉他打交道也有那么些年了,也认识不少专业乐手。基于我们的沟通了解,专业指弹乐手对于吉他的需求对于弦距的权重还是挺高的,大部分会要求到2.0左右,甚至有些技巧型乐手不惜以打品为代价调到1.75以下(举个例子:兰海鹏老师),所以如果琴颈有前倾,通过打磨下枕已经没办法调整弦距到合适的范围(钢筋从来不是拿来调弦距的,但调节钢筋会影响弦距,这个后面说),可以考虑琴颈重置。当然对于弹唱用户,甚至说就是前几品用户,个人觉得3.0都没啥关系。
2.泰勒、卡马等等已经用柄桶分离技术解决了琴颈重置复杂的问题,所以如果对比音色你追求的是低弦距,那为啥不买把泰勒,而还要追求马丁?如果喜欢马丁的味儿,那他某些“特点”必须也要去宽容吧,比如普遍的高弦距。
3.我在论坛很少发言,但是经常看到很多帖子一谈到弦距,第一时间就是调节钢筋,这让我觉得挺可笑的。首先钢筋并不是拿来调弦距的,调节钢筋是保证琴颈指板的曲度不超过标准范围,这个范围有人科普过量化标准,我就不多说了。曲度有问题除了影响手感,最重要的是影响音准,吉他是乐器,这点非常重要。
4.关于国内炒作琴颈重置的事情,确有此事,我也非常恶心B站一些UP,把不知道哪里得来的理论(可能是自己臆造的)当成专业知识科普,但是琴颈重置这事情的确是一种吉他维修的可行方案,可以参考一下日本著名吉他修理机构奥德赛的案例,很大比例的琴颈重置:https://www.guitar-craft.com/en/02_repair_file/index.html
5.总结:如果你的琴颈的确前倾到在笔直状态下,没有办法通过打磨下枕得到你要求的弦距范围,比如说:3.0以下、2.5以下(这个看你需求),你考虑琴颈重置没错,但前提是你自己要去作一个判断,这个弦距是不是排在你弹琴权重的很前位置,别整的三品战士还嫌2.5弦距高了,别说2.5,3.0都没问题。
再补充两点:1.下枕余量不足会影响入弦角,同时弦与面板距离也会影响动态,所以打磨下枕也看你对音色接受的程度。2.有一个问题我跟不少乐手探讨过,到底是人去适应琴还是调整琴去配合人,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地方。
作者: 橄榄栽子    时间: 2022-7-20 17:17
本帖最后由 橄榄栽子 于 2022-7-20 17:20 编辑

马丁--普遍高弦距
Emmm,这话听着好耳熟啊
另外,通过拧钢筋调节弦距,很正常啊,有啥可笑的。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7-20 17:34
为LS点赞
作者: TimChou1991    时间: 2022-7-20 19:10
橄榄栽子 发表于 2022-7-20 17:17
马丁--普遍高弦距
Emmm,这话听着好耳熟啊
另外,通过拧钢筋调节弦距,很正常啊,有啥可笑的。

如果琴颈曲度没问题还通过钢筋来调弦距吗?
钢筋设计本身就用来加固琴颈和矫正琴颈曲度的,矫正过程会影响弦距我上面也说了,这个是一个连带效应。如果通过拧钢筋去调弦距,把琴颈曲度忽视,一方面影响有效弦长,八度音不准;另一方面如果过凸中把位打品,过凹高把位也打品。不是没问题给整出问题了?当然这方面外网非常多科普知识可以查阅,当然也可以咨询一下专业制琴师。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7-20 20:36
调节钢筋既然能调节弦距,为什么是笑话

为什么不从成本最低,最易操作开始,

曲度在合理值,为什么不去往下调saddle,nut,面板,为什么死磕曲度。

难到一把钢筋状态良好的琴颈,在曲度合理值区间它的效率不应该非常好吗!

一把琴在一定区间内它的八度都会准,所以八度也好,有效弦长也好都是一个区间值,而且挺大。

如果调节钢筋来调节弦距是笑话,

琴颈重置来调节弦距,对于绝大多数琴来说,修琴师傅应该拉出去打屁股。
作者: ch-2004    时间: 2022-11-19 10:38
马丁的这一大类燕尾槽连接式的结构,本身就存在设计缺陷。一旦琴颈前倾,几乎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工程浩大的重置工作。

不要说百年大厂的工艺就没有问题。

傲慢的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罢了。

想想为什么泰勒要研发柄-筒分离技术。
作者: 唐三小藏    时间: 2022-11-19 11:27
ch-2004 发表于 2022-11-19 10:38
马丁的这一大类燕尾槽连接式的结构,本身就存在设计缺陷。一旦琴颈前倾,几乎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工程浩大的重 ...

桶柄分更适合流水线工厂,生产效率更高,我想这应该是泰勒重点考量的因素。
作者: ch-2004    时间: 2022-11-19 17:24
唐三小藏 发表于 2022-11-19 11:27
桶柄分更适合流水线工厂,生产效率更高,我想这应该是泰勒重点考量的因素。 ...

这个工艺的核心优点,显然不是在生产效率上。而是在结构的更加合理上。

说实话,木吉他这个东西,以现代工业和现代设计角度看,缺陷太多了。


作者: 圣夏    时间: 2022-11-21 10:47
调手感200,磨琴枕两百,一般调手感和磨琴枕都是一起的,就是你每天调一把琴都能月入过万,其实我也想做修琴师。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11-21 17:31
这个好,比核酸好干!

这几年攒下的人气,我转行应该可以捞一波吧!
作者: wodezyy    时间: 2022-11-21 19:47
wannllt 发表于 2022-11-21 17:31
这个好,比核酸好干!

这几年攒下的人气,我转行应该可以捞一波吧!


作者: sawyer1985    时间: 2022-11-22 12:08
橄榄栽子 发表于 2022-7-20 17:17
马丁--普遍高弦距
Emmm,这话听着好耳熟啊
另外,通过拧钢筋调节弦距,很正常啊,有啥可笑的。

拧钢筋能调弦距我同意,但是从手感的角度,我个人觉得拧钢筋调节琴颈曲度保持笔直、适度内凹比较合适,毕竟弦距只是影响手感的一个方面,内凹的琴颈手感不舒服,外凸的容易打品。
磨下枕调低高度更合适,但是对于个人手工有要求,很多人下平面磨不平整反而影响声音。还有工作室会要磨低开槽深度,这个我是不推荐动的,这个反而容易加剧面板鼓起,后续弦距还是容易高。
保持适当的湿度倒是真的,我大g刚到手,12品弦距2.6,在45左右的湿度下放置了2周后降到2.4到2.5主要是面板恢复正常曲度了,我的om28md从到家的2.5到2.4。毕竟是木头的东西,湿度合适稳定,防止膨胀收缩能保持琴的良好状态。
至于Martin弦距高,要不是我真的玩过Martin也信了,我几把里保持湿度45的状态下两周后,最高的12品也不超过2.8。另外很多人测弦距可能也不对,不是从指板开始量,是品柱上端到弦的下方。
作者: wannllt    时间: 2022-11-23 19:43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吉他中国论坛 (https://bbs.guitars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