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44|回复: 148

了解木材被砍伐至运到琴厂的所有过程之后,你也许会接受你的琴真的很烂 (图文并茂)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22 11: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木材分两种 软木和硬木,划分方法如下,含水率为12%时 重量为350 to 700 kg/m³ 的为软木,重量为450 to 1250 kg/m3为硬木。软木生长快,干燥工艺成熟,所以基本上商业种植的木材都是软木,硬木的品种比软木多100多种,生长环境也比软木广阔,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别跟我说沙漠)

所谓商业种植,就是那种七八十年就砍伐的树,西方有很多这种林场,但市场上的木材不一定都是林场来的,很多都是原始森林里砍伐的自然树,从环保的角度讲,这是灾难,从制琴材料的角度讲,自然树木的品质要高于商业树木,为什么呢? 因为树这种东西成熟期为50-80年,但寿命可达数百上千年,一棵树一旦成熟了,它的直径就不怎么变化了,在之后成百上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它的密度会不断增加,细胞会不断地叠合在一期。而这种数白年的细胞自然叠合早就了木材的独特声音传导特性,大自然的数千年的鬼斧神工是任何高科技人工材料无法替代的,那些名贵的古董小提琴钢琴用的都是千年以上寿命,自然干燥2百年的木材,通过独特的配方加工处理之后,才具备独特的声音。  









国外用于制琴的商业采伐如何进行呢?每年秋天林场工人都会去林场里寻觅,把成熟的已经死掉的树做上标记,这些树一般是由于雷劈等其他原因才死掉不久,冬天来临的时候工人便进去砍伐,在采伐这些树之前,他们会钻孔取样



根据取样的细胞密度来确定树木的等级,以云杉为例分为:顶级, AAA级别;AA级,A级;有色差A级,B级,分级过程有人工筛选,要考察细胞密度 细胞排列的笔直程度,色差等等。对枫木的分级主要是考察纹理的美观程度和敲击声音是否悦耳。  
细胞颗粒/英寸
非常紧密        紧密        中等        松散
20+        14 - 20        10 - 14        4 – 10


砍伐之后会在原位种标记以便补种新树苗



树木会被锯成每段2.5米左右运下山,然后按如下方法劈开。干燥前,木材一般会被按如下方式堆放,这种对方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不同长短的木板堆成方形,对方的要点是垫木的位置距离要合理均匀,否则会导致干燥过程中木材变形,这又需要对木材属性的判断

















然后就是干燥过程了

干燥是木材加工最为妙最复杂的工序,好的原木如同好的草药,而干燥过程决定最终成药的品质。我先说说为什么要干燥  
1.        木材干燥后硬度会增加至少50%,重量也会下降很多(根据干燥后的含水率和木材本身的属性)
2.        干燥后的木材不会生蛀虫也不回腐烂发霉生斑,腐烂和蛀虫只会发生含水率在20%以上的木材
3.        对以后的化学加工做准备,含水率对上漆的影响非常大
干燥的目标分为两种,用具建筑和户外使用的木头一般被干燥到15-20%的含水率
用于家具包括制琴等室内使用的木材要求含水率低于6%
干燥的原理:水总是从木材含水率高的部分向含水率低的部分转移,影响干燥的三个因素,1。温度 2。相对湿度 3。空气流通速度 4。木材本身属性。
一般软木由于细胞机构的原因干燥起来容易一些,水分在木头内的移动比较容易,硬木则很难控制,当木头外层水分散失速度大于内部水分转移速度的时候,就会开裂,开裂的木头就废了,卖价很低,所以根据木材本身的属性控制干燥的节奏和力度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多年的经验和对各种木材的深刻认识。因为即便是相同种类相同产地的同一批次木材,差异也存在,一旦失误,就意味着经济损失。干燥过程非常复杂微妙。


干燥有三种种方式,各具利弊
1.        自然风干
对温度湿度风速完全没有控制,也就是说对干燥结果无法控制,而时间很长,要知道木材是很占空间的,存放是有成本的,自然干燥减缓了伐木场的运转效率,对经营确实不利,自然干燥一般只能把含水率降低到16-20%,如果是用于制造家具或者乐器,之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人工烘干但自然干燥的木材细胞受损小,声音特性好。
2.        人工烘干
能根据木材条件,对温度湿度风速,以及上述元素的均匀程度进行精准控制,加速干燥过程,干燥后含水率可以达到6%以下,缺点是建造人工烘干窑的成本很高,你想想,一个巨大的仓库,要想保证温度湿度风速均匀,需要很好的仓库设计和温控风控以及湿度控制设备。而且即便是有了这些设备,也不是按下开关就不用管了,要时不时检查木头的状况调整温度湿度和风速。木头裂了可就没办法复原了。
4.        混合干燥
根据条件自然风干 人工烘干,化学脱水(对木材细胞破坏很大)

按照西方人的做法,用于制琴的木材会在干燥后进行细致分类,剪裁,清漆密封,然后标上不同价格运到市场或者运给订购人

其实这种商业林场出产的树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应该不大,大部分木材还是来自巴西 印度 东南亚的原始森林, 其实建筑或者家具制造行业并不需要用古树,商业林场的七八十年的书完全胜任,可为了满足建筑家具制琴等产业的巨大需要,木材采购商也顾不上环境保护了,他们关心的只是木头的质量和价格,我祖籍黑龙江,我就知道小兴安岭大部分地区都停止采伐了,因为如果再不停,TMD用不了几年就没了,我两个舅舅都是林业局工作的,他们的工作就是看护山林,因为盗伐者非常多,那可是一场战争,真刀真枪,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干。如果大家看过电影《天狗》就知道护林有多困难了,盗伐人员是地方黑恶势力,财大气粗,对护林人员威逼利诱不说,还暴力威胁,一个晚上没看住,往往意味着上千棵古树被盗砍,树砍倒了就再也接不回去了,盗伐分子是习惯采取暴力的,手上什么武器都TMD有,而且他们本来就是犯罪分子,所以无所顾忌,但护林人员,手上武器需要审批,而且不能乱放枪,打死打伤了人**还要出面处理,所以护林人员总是缩手缩脚,在巨大利益的引诱下,非法采伐基本上是我国木材供应的基本形式,我们国家森林资源也基本耗竭了,目前主要是从印尼缅甸越南等地大量进口木材,不过东南亚的雨林和亚马逊的雨林一样,也快他TDM完蛋了。现在只有俄罗斯 加拿大 北欧地区的森林资源保存的比较好,尤其是俄罗斯,他们有大量的森林覆盖,森林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千年古树死去,这些树无人采伐,最终就那么烂在林子里了,俄罗斯人现在还再砍伐直径2-3米甚至3-5米的树用来劈成柴烧火,非常奢侈,他们的森林资源确实很过剩,处于自然浪费状态。



中国的木材市场和木材贸易的具体现状我就不知道了,请论坛里的业内人士解析一下,这种位于琴厂上游的环节如果参差不齐,混乱不堪的话……我就担心大家手上的琴,拼版不说,搞不好木头都不是一个品种的,上边布满各种虫眼和木疖子, ,木工用腻子修补修补,砂纸打磨后刷上漆,你也看不出来,也没经过干燥,拿在手上还挺重,以为是硬木呢。我在国外论坛看一个大家对比自己的les paul 的重量,在9镑至10磅之间,只有个别高于10镑或者低于9磅,也就是说,大部分les paul都是在8斤至9斤(4公斤至4.5公斤)之间的,国内的很多琴用的不是桃花心木,却动辄5公斤8公斤,可见其含水率。其实乐器制造规模化工业化之后,乐器厂基本上还是个木器加工厂,运作方式也是木器加工的模式,工厂的采购人员,存储管理人员,制作加工人员对乐器可没那么痴迷更没有制琴师的那种对乐器的深厚感情,他们生产一把琴时和造一把椅子的心态估计并无二致。木器加工厂往往都是设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即便是美国产gibosn也是一样,那些社会底层的工人只不过是干活糊口,他们才不管什么乐器不乐器,美日产的琴质量好,是因为他们工业管理水平比较高,各环节控制比较严格,所以最终产品质量比较有保证。至于什么韩国印尼的品牌,大家千万别迷信…以为自己手上的宝贝在工厂员工手上也是宝贝那就纯属意淫了。其实大规模生产的琴,说道底是一种产品,好坏也是在产品级别的乐器里横向对比的,真正的乐器还得是制琴师手工选材制作的那种,所以大家也别太较真了,你手上的那块木头是吉他而不是菜板子基本上纯属偶然。

[ 本帖最后由 小兵吉他 于 2008-4-22 09:49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5: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原帖由 梅山老怪 于 2008-1-22 12:21 发表
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你这个ID的第一个精华帖!


谢谢斑竹了,我本人也弹吉它钢琴,对制琴的以及其他音响器材的各个方面很有兴趣, 因为是做翻译的,没什么语言障碍,又喜欢刨根问底,所以这两年也读了不少资料,因为不在乐器制造行业或音响制造行业工作,所以那些知识信息自己知道了好像也挺浪费,如果整理好发帖子给大家看,大家各取所需也许还有些价值,其实互联网上的英文内容里有大量丰富详细的有价值信息,相对来说,中文方面的内容还是匮乏得狠,我觉得我感兴趣并关注的东西,一定还有很多人也同样感兴趣并关注着,而且我知道的很多东西也是通过阅读别人写的帖子获得的,现在回馈给大家啦。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5: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原帖由 geoffey 于 2008-1-22 12:46 发表
似乎有点感触良多啊。。。。好木和好琴。


好琴一定是好木,好木能不能成好琴,就看它的造化啦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5: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原帖由 chenmi 于 2008-1-22 13:06 发表
有些琴厂上游的环节如果混乱不堪的话
也没准会碰巧拣到好木料用在假琴了!^9


有这个可能,不过可能性比较低,琴厂出于生存或者利润的原因都是用能用急贱木头不用贵木头,其实各行各业都这样,在中国。。。。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5: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揭乐队 于 2008-1-22 13:08 发表
那这么说 4 5 千 的琴 木头都很不好了??
成本也就很低了?



其实就算是用上好桃花心木的gibson,物料成本也没多少钱,一立方米顶级桃花心木才几百美元,能做好几十把琴,没把3000美元,主要是人工成本和工厂运营+利润+品牌附加值。中国产的琴,用最好的料,最好的工艺,成本也不回超过300一把+进口拾音器也不会超过1000块钱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边网友陶瓷清爽回复让我深有同感,中国琴厂不是造不出好琴,当接到国外订单的时候,那琴造得牛*着呢,工料都足,说到底琴这东西,包括拾音器,没TMD什么技术含量,想造好不是造不出来,问题就是,我们国内目前的市场状况是"劣币驱逐良币",各个领域都这样,一个琴厂造好琴卖不上好价,造烂琴的凭借超低的成本占领市场积累了资金就可以把造好琴的厂子兼并掉,所以就造成目前的这个局面了.所以要想在国内买到国产好货(包括服装鞋帽电器),你就得去淘,淘什么,淘出口转内销的,就是所谓外贸货,外贸尾单.这些外贸货工料各个方面都是按照欧美的高标准执行的
说到底,还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我们国家和日韩一样,外向型经济,靠出口,这种经济结构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流产品销欧美,二流产品内销国内,三流产品销到比自己还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去,比如非洲,东欧,拉美东南亚.我现在用的液晶显示器是二手的,洋垃圾,日本产的,IBM,销售目的地是澳洲和北美,那工料,妈了个*的,生怕用不足似的,生怕消费者吃亏似的,往死里下成本.谁要是有兴趣可以买一套sony PS3,买欧美版 日本内销版和针对亚太地区的版本,拆了看看就知道了.工料,模具的差异显而易见.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DWIG_II 于 2008-1-22 19:30 发表
木头含水率 用什么仪器测量??木头含水率 用什么仪器测量??木头含水率 用什么仪器测量??
   木头含水率 用什么仪器测量??木头含水率 用什么仪器测量??木头含水率 用什么仪器测量??


用含水率测量仪测...你可以google一下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2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琴是用手弹的,用耳朵听的,如果你是买来自己用,不用在乎什么牌子,材质,你就亲自去试用,弹着舒服,声音是你想要的动静,价格可以接受就行了,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这是最务实的做法.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木头很有亲切感,尤其是好木头,如果我做琴,指板一定用乌木ebony,琴身可能会尝试各种稀有硬木。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DWIG_II 于 2008-1-24 23:14 发表


用紫檀作把吉他 还不得30斤!一场现场下来这人就费了^17


紫檀有那么重么?不太了解,好像有不少地板是紫檀贴面的,我去查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unk1984 于 2008-1-25 12:29 发表
太棒了!
我的琴体是木头渣子压制而成的,
不必担心是不同种类木头拼接的了。哈哈哈......
^9 ^9 ^9


木头渣滓压的密度板都贼沉,可以冒充硬木,哈哈哈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久没来了,有新回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9-1 22:0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