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有个朋友很喜欢陈升,无意中听到他读出了一段陈升对于调式的感悟,很喜欢。后来知道是出自他的文集《一朝醒来是歌星》中的一篇文章《我们都是A调的人》,因为调子是有个性的,不同性格的人喜欢的不同的音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篇文章的完整版,很想读一读。
陈升说“诗人喜欢G调,老师喜欢C调,搞革命的喜欢Em调,思乡的时候最好是Am调,D调太滥情,A调太深情,B调实在是惹人烦,Dm调又显得太空泛,Fm调有种说不上来的寂寥、Gm调过于摇滚过于叛逆。如果每个人都能懂得弹一点琴,心理医生只要让病人坐在琴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A调的忧伤是原罪那般与生俱来的。
B调最难弹了。所以就充满了技巧,显露不出深沉的性格,像纯粹在玩乐那样,就是玩。
C调怎么听都很难不快乐起来。
D调听起来就很有自虐的滋味。
G调是有点忧伤.但是比较接近具有很丰富的情感的。
陈升说他比较像G调的人。
“如果你的本质是快乐的,你推不开快乐的C大调那扇门,你就会觉得很挫败,还去对人申诉,少了C那个键,你就什么歌都再也弹不起来了…就是说琴上面缺了你特别敏感的那个本质音,你最容易发觉。”
其实很多时候,觉得调子是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也不光是和歌手的音域有关吧,也许也是依托于吉他特殊的和弦按法。如果换成钢琴,会不会差别就不是很多呢。汪峰和许巍用E调和F调就很有沧桑感,李健唱A调特别温暖,民谣用上G调马上就会有感觉,然而老男孩用C调同样能唱出忧伤,这似乎是一种悖论。但总有些细微的不一样的感觉,而这些感觉仅仅用忧伤快乐这样的形容词是无法描述清楚的。我想每个弹琴的人都应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调式,而并非痴醉于新奇炫目。如果吉他或者音乐于内心的世界,情感的表达存在一种联系,那么我们是势必要听听自己的琴声,并且试着用琴声去表达,去听听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调的人。那么,你又是什么调的人呢?
[ 本帖最后由 xiaozjwj2009 于 2011-9-14 18: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