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20 17: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回听说,音粱前移比标准(非前移)平衡.
倒时听说,前移的比非前移的音量更大.尤其是低音. 这样导致不够平衡(与非前移相比).
知道D-45V,但是用此琴的人远没有D-45的多。
关于V系列的产生,这里有个来历:
原来是前移的,后来,大概是战后,有玩家反映,面板鼓起较突出,伤琴,马丁就取消了前移,缓解了面板鼓起。,,,后来有马丁老玩家又有意见,说现在的马丁不像马丁了。要求恢复以前的前移,于是马丁就增加了V系列,满足这些老马丁玩家的需求。现在叫“前移”,实际上原来就是这样的。但就现在的默认不前移来说,就是“前移”了,呵呵。
另,D型是马丁发明的,原来也是前移的。但是此琴型的不够平衡(相对于D型意外的其他琴型,比如,0,00,000,OM等)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录音时,如果是D琴,就需要额外的调整和处理(或者是弹奏者控制一下低音弦的用力,或者录音师削弱一些低频等等),否则低频过重,不平衡。而相比之下,其他琴型就好弄多了。
另,“平衡”不是指吉他整体的音量大。是指低频、中频和高频三个频段的音量相一致。一般在吉他方面,存在低音过大导致不平衡,或高音较小导致不平衡。中频问题不大。马丁传统D琴(音粱靠前)是典型的低音过重而导致不平衡的琴型。这个是众所周知的。后来,后移了音粱,在平衡性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尽管如此,由于D型琴的肥大的琴体,使得低频仍然较大,使得高频、中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变得不够敏捷快速,不够亮(第二根弦特别明显,低端D琴的第二根弦很多是有些闷),所以,与非D型琴相比,D型琴仍然属于不够平衡的琴型。
【补充】
这方面,可参看一下坛里有个很懂马丁和Gibson的琴友的某个回复帖子,他好像叫chenhui什么什么的,好像他人在美国/英国的,也谈到这个问题。可搜索一下
[ 本帖最后由 乌木弦丁 于 2013-9-20 17:3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