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abada

谁能常练、弹好这两个和弦,我敢说左手几乎就没问题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31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那个有点象   G和弦  反着弹的东西,我试 了试,结果是,以后弹G都指头乱跑...
发表于 2003-6-4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以下是引用Albert在2003-5-20 1:01:38的发言:
请问洪斌兄如何解决左手腱鞘囊肿的问题?练习此种固定法练习强度过大是否会导致腱鞘囊肿?另洪斌兄如何评价《跳动的尼龙》一书中所提的左手练习?记得当年吉他第一夫人来北京的时候也推荐过此练习。

(我不是ABADA)
ALBERT兄,任何左手练习如果过度都会引起腱鞘囊肿的问题。另外,国外优秀的录像教材太多了,你不会只看过《跳动的尼龙》一种吧?
发表于 2003-6-6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很练人,我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03-6-7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古典吉他的左手不是靠一两个和弦就能练好的,像那样的练法,非把左手费了不可,简直是在误人子弟,手指的扩张练习虽然不可少,但是那样的练法,我实在不敢恭维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演奏家是那样练就练好的,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对他的左手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是致命的。可能导致他的左手机能永久性的损害。
  现在中国总有些人以为古典吉他的练习是件简单的事,而总有一些人想出一些自认为是很“牛逼”的方法,其实他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许多渴望学好吉他,而找不到门路的人,实在是罪莫大焉。大家千万别那么练啦,练习曲还是很重要的,中央音乐学院的吉他专业的学生一学期要练2本练习曲,甚至更多,我可没听说有哪个像这样练琴的。找到适合自己程度的练习曲来练习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就算这样,也没有哪个学生敢说自己没有问题了,反而是那些井底之蛙们,才敢说自己什么,什么地方“几乎就没问题了”,有本事你去巴黎,东京拿个奖回来呀,最差去香港拿一个呀。
       还有楼上的歌们儿,泰雷加有35首练习曲,有陈志教授编的,很有必要,《泪〉太简单啦
根本练不出技术,也不是练习曲,如果你觉得程度不好,有卡雷巴洛的4本练习曲集,专门针对
左手和右手的基本功而设计的。
       练古典吉他可以从卡尔卡西50首渐进(现在已经不太有必要),25首练习曲;卡雷巴洛;泰雷加前奏曲集,练习曲集;巴里奥斯练习曲集(这只是每个学吉他的人应该练的,还有很多没有列出)只有把这些弹的没有问题了,才可算是及格,那时你就更不敢说自己没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03-6-6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ylon在2003-6-5 0:59:45的发言:
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深入浅出,让各种资质的人都由此能够提高.
我认为,《跳动的尼龙》更为全面系统,至少学琴的人应该人手一册.它讲的都是最必须和基本的,而每个人却不一定都掌握了的东西,并适合几乎所有人.
不否认其他教材有很优秀的一面,但系统性不一定强,起点要求也较高.如此不一定能起到想要的效果.
打个比方:《跳动的尼龙》就象是九阳真经,练的是根本,有了根本才谈的上应用,否则练其他的会事倍功半甚至走火入魔.
张无忌练了九阳真经,学什么都能快都能成.
阳顶天没有深厚内功,练乾坤大挪移就只能走火入魔.
都是上乘秘籍,要是你,你觉得先练哪个?要是你教徒弟,先推荐他学哪个?


哪里有卖?我没见过,指点一下(北京)谢谢
发表于 2003-6-4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ALBERT)
SARS兄,在我看过的教材中,《跳动的尼龙》可能是最全面和科学的技术手册了.您一定看过并比较了许多教材,《跳动的尼龙》中有何不妥之处请明示.而其中哪条练习的价值不如ABADA的,而且那条不比其更循序渐进具备科学性.ABADA的练习固然有针对性,但是否适合各类练习者,是否可以不考虑起点情况和手指机能情况?如此推出,众人从之,也有可能贻害无穷.最好慎重从事.一味苦练不一定就好.
发表于 2003-6-4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umping Nylon,实在很难找到比较合适的对应中文,因此,我想还是直接用英文称呼吧。我想作者的原意大概是指在尼龙弦上健身的意思,录像中作者也是在一套健身器材前讲解示范。

这套教材是近年来看到的少有的好教材之一。长达2个小时的DVD配上教材。这套的讲解非常详细,示范动作都有特写镜头,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录像模仿。

曾有朋友来信询问这套教材和卡雷巴洛教材相比那一套比较好。我觉得这套教材正好和卡雷巴洛是互补的。卡雷巴洛具有非常深刻理论思考和阐述,而且卡雷巴络先生为这配合他的理论,编写了教材了的所有练习曲,这是其他教材所不能比拟的。卡雷巴络先生不仅告诉大家怎么弹,更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这么弹。卡雷巴洛教材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录像,因此,这套教材对于初学者来说就不是太合适了。相反,Pumping Nylon里没有精深的理论,有的就是通过录像直接的示范。教材里的练习曲选曲虽然在难度上没有渐进性,但是却也都是有练习价值的曲子。因此,我认为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同时拥有这两套教材。当然,对于业余爱好者或者初学者,我个人认为Pumping Nylon或许更合适,而对于专业人员或者资深吉他爱好者来说,卡雷巴洛的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宝典。(摘自吉他岛,岛主不要生气哦)
发表于 2003-6-4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ylon在2003-6-4 18:33:01的发言:
(我不是ALBERT)
SARS兄,在我看过的教材中,《跳动的尼龙》可能是最全面和科学的技术手册了.您一定看过并比较了许多教材,《跳动的尼龙》中有何不妥之处请明示.而其中哪条练习的价值不如ABADA的,而且那条不比其更循序渐进具备科学性.ABADA的练习固然有针对性,但是否适合各类练习者,是否可以不考虑起点情况和手指机能情况?如此推出,众人从之,也有可能贻害无穷.最好慎重从事.一味苦练不一定就好.


赫赫,同为LAGQ的另一位演奏家William Kanengiser的两张VCD,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而言更加有效,其中对于音色控制,清晰度控制的讲述,非常的精辟。
发表于 2003-6-5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深入浅出,让各种资质的人都由此能够提高.
我认为,《跳动的尼龙》更为全面系统,至少学琴的人应该人手一册.它讲的都是最必须和基本的,而每个人却不一定都掌握了的东西,并适合几乎所有人.
不否认其他教材有很优秀的一面,但系统性不一定强,起点要求也较高.如此不一定能起到想要的效果.
打个比方:《跳动的尼龙》就象是九阳真经,练的是根本,有了根本才谈的上应用,否则练其他的会事倍功半甚至走火入魔.
张无忌练了九阳真经,学什么都能快都能成.
阳顶天没有深厚内功,练乾坤大挪移就只能走火入魔.
都是上乘秘籍,要是你,你觉得先练哪个?要是你教徒弟,先推荐他学哪个?
 楼主| 发表于 2003-6-10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JoeNo1  等,不知大家实践的效果怎样?

我一直没有提手指扩张的问题,这是有原因的。其实,上面两个和弦发达了骨间肌,骨间肌是每根指骨在掌部骨节周围的肌肉。骨间肌在钢琴演奏理论中也叫“速度肌”,是手指独立性和速度的关键肌肉。小指掌侧的肌肉发达,则说明小指的骨间肌发达;而掌背的小指、无名指之间,无名指与中指之间;中指与食指之间的骨间肌都很重要。

骨间肌本身也可以使手指向侧面扩张。所以,要想扩张能力强,则需:

1、手指的侧张柔韧性好。左小指在右手的帮助下,可以有较大的扩张能力。

2、骨间肌发达。

3、手本身较大。

这三点,其中第三点是后天很难改变的;第一点与练琴开始的年龄有关,也和柔韧练习有关;第2点则就纯粹是练习的问题。而本主贴的练习就非常有利于骨间肌的发达。

本主贴的针对性,和弦1关键是练习小指的独立性力量(骨间肌);和弦2关键是练习无名指的独立性力量(骨间肌)。

----------------------------------------------

对于大家的意见。

1、对初学者,我上面有回帖说过,可以减小按弦的宽度,把按56弦改为按45弦甚至更窄来练,循序渐进,可减少难度。不过很快就可增加技巧。

2、对高手、大师,是否有必要,因人而异;作为一个推荐日常练习,个人认为是可以节约纯机械练习的时间,增加效率,具有普遍性。因此特别推荐试试。当然,如果高手们自觉有更简洁有效的方案,也可以推荐出来,有福同享嘛。

3、退一步,即使经过实践证明此方法不适合于初学者或大师高手,那么,对中级以上水平作为补充练习应该是很好的。

总之,必须承认,这个练习无论效率再高,也不能代替一定数量的练习曲和乐曲的练习,而是说增加一些练练习曲的效率。

实际上,许多演奏家推荐过各类练习法。如《论钢琴演奏技巧》、《吉他大师谈演奏》、《弦乐艺术家谈演奏》等等。我个人认为此类练习设计要作到:

1、简单。所以本人总结成为仅仅两个和弦。真理往往是简单的。

2、高效。针对性强,有明确的技术目的:增加弱小手指的独立性力量----这点对钢琴、提琴、吉他无疑都是很关键的。

-------------
欢迎大家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当然,更欢迎亲自坚持实践了一段时间的吉他手以亲身经历谈谈练习这个以后的感想;因为适合自己的并不一定适合别人,虽然我个人认为它有一定的普遍性。
发表于 2003-6-12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位前辈在吗?我想请教几个问题?好吗,救救我吧!:(
发表于 2003-6-12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们在吗?我想现在就请教几个问题,好吗?
发表于 2003-6-11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面愧色地对abada老师说:我最近都在玩曲,没有做任何基本练习,这个练习也忘记做了,唯一注意的就是改善右手发音问题:-(
记得我最后一次练习这两个和弦时的状态:基本可以按好,可以换把,但还没有做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未能有90%以上的准确率。从今天晚上开始,给我1个月时间,每天2个5分钟(左手),然后向大家汇报实践效果。
另外,昨天晚上开始弹BWV1007前奏,由于不难,预计1周后完成,到时还请abada老师指点:-)
发表于 2003-6-19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来了,在最后的颤音里面有第二个指型,转换的时候就是感觉很别扭
发表于 2003-6-19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我昨天录音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在第9小节就曾出现过明显的思想斗争:开始根音E是否应该保持满两拍?!我昨晚就尝试过提前换指,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将就过去了。经abada老师明确指出,我心里有底了,以后会善于运用这种技巧的:-)
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03-6-1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abada老师:
BWV1007前奏我如期完成了,收录在“我的演奏录音(像)”中第20首
http://www.guitarschina.com/50/dispbbs.asp?boardID=1&ID=9146
望能指点一二:-)
 楼主| 发表于 2003-6-19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好!

个别地方有小节线处换把的感觉,这个不佳。一个技巧:在弹小节末的弱拍弱音时就把把位换过来(不要计较长音的过分持续,长音没有必要持续到小节末的弱拍上去),而在小节线处不要换把断掉音乐,小节线后的第一强拍音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和前面小节的末音连接得天衣无缝为好。

总之,从强拍到弱拍,可断;而从弱拍到强拍,不可断。
 楼主| 发表于 2003-6-27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练是对的。

右手指法要注意:

和弦1,右手用pma,pma弹琶音(反轮指,注意a发音的确实)... 对右手有好处。

和弦2,右手用amipima-,对右手有好处。

随意弹琶音有可能会毁掉右手技巧。注意我今天的新贴。
发表于 2003-6-24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abada老师:
我最近无心向学,今天才开始练习这两个和弦。
这两天学会了一样新玩艺儿,特把成果分享:
http://www.gzow.com/temp/1st_day.wmv 3M
哈哈,算是我第1天的作业,让老师批改:-)
现在的感觉:和弦1下行时很困难,3指常会影响2弦发音;和弦2也比我想象中难,大概只有60—70%的把握,希望过几天会好转。
发表于 2013-2-3 23: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做哦。
发表于 2013-2-4 15: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关心楼上是如何翻出2003年的老帖,我机子上只能看05年以后的帖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2-4 15: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2-4 17: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按法就知道有难度了。。。。。
发表于 2013-2-4 19: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一:要真有(和弦一)为何不用1指横按呢?
疑问二:在一个和弦内即有F又有#F是个么和弦?
请大神们告诉一声。
发表于 2013-2-5 0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wzx 于 2003-5-15 12:39 发表
终于等到张老师又一篇关于技术的文章出炉~~~~~

我狗尾续貂~来个图解~也请张老师指点一下动作~
和弦1
http://www.ziyiyu.com/xwzx/chord1-1.jpg" border="0">


这个和弦让人深刻的体 ...


非常遗憾,本人的电脑,家里的,单位的,都看不到图片!能给发一个到我邮箱吗?

93040731@qq.com  谢谢!
发表于 2013-2-6 06: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了一下,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目的是横向扩指,对无名指的横向扩指较有意义,但纵向扩指没有得到练习。
发表于 2013-2-6 16: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难按了
发表于 2013-2-7 1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12 21:1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