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97|回复: 16

我的见解:演奏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0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1、脑海里有想象和记忆到的声音,才能提出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在吉他上能弹弹出什么声音?举个例子:http://www.youtube.com/watch?v=r2BOApUvFpw

2、把脑海里想到的东西做出来,控制得收发自如,这才是演奏水平的重要体现。(音乐是另外一个大话题,这里纯粹说演奏法)

我认为声音的控制能力并不是靠弹过多少大曲练出来的,相反却是在如何弹好小曲!弹“大曲”只是巩固、应用与再扩展。

不说别人,就拿我自己来说:
我能弹大曲,不怕别人说我口气大,能说得出的经典古典曲目随便哪一首,要我弹我自信一定能弹下来,而且不会很难听。但能保持 6 成以上的声音控制得好吗?我也自信:不能!因为我弹再简单的曲都没有把握把想发的声音控制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还初级得很。

初学者一开始就学演奏的姿势、手型、动作、发音,不是初学者学的也是这些,我相信演奏家学的也是这些,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复杂程度上学习得更细微。这并不矛盾,也没有冲突,相信演奏家发现问题也是把它简化到更初级的技术问题上寻找解决方案的。我相信大师也会常弹最初级的练习。

不废话了,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在什么程度,努力提高上面两点的认识,做得更好了,演奏水平就提高了。这与你在弹什么曲无关!这与你弹过什么曲无关!

没有好的录音、回放设备也许不能通过录音发现细致的差别,但不要让自己的耳朵不能发现更细致的差别,希望都能把自己作为最严格的老师。


以下是一些古典吉他“非另类”演奏法的参考榜样:

John Williams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 ... s&search=Search

David Russell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 ... _type=search_videos

Denis Azabagic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 ... s&search=Search

Ivan Rijos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 ... s&search=Search

一个动作参考榜样,只看她的双手都会觉得舒服
Virginia Luqu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3jjOKKUfAA      

当然,还会有很多,国内的 MM 们也很好。


视频都压缩得很厉害,声音严重失真,能看人家怎么演奏,可以作为姿势、手型、动作方面的参考,声音还是要参考 CD 或高质量的音频文件。

以上资料仅是从不同方面提供的参考,并不是说就一定是最好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发表于 2006-7-30 15: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对声音的控制,音色是一大点, 这方面, 俺最佩服JB
发表于 2006-7-31 0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好象明白啊~~
声音就是用来表现音乐的感觉的吧,这里面太有学问了
发表于 2006-7-31 02: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认为乐手对声音与音色的控制,是对乐曲深层次理解的表现。不理解乐曲,单靠模仿是无法做到音色与音量的协调的。(个人意见,大家多批评!呵呵!)
发表于 2006-7-31 10: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6-7-31 1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出了我的看法.能彈吉他和表逹得好是兩回事,要表逹得好就要注重聲音的細微之處的分別,我看很多人表演時出來的聲音都很粗糙.包括一些能彈高難度曲子的表演者.
发表于 2006-8-1 1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JOE支持一下.

同时,补充地说,声音的控制可不是吉他技巧的全部, 除音色,音量之外我想还有速度,颗粒性等等方面需要关注. 很多爱好者就始终卡在速度上过不了关,做不到"又快又稳".
发表于 2006-8-1 12: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技术谈音乐性相当于痴人说梦
只重吉他技术而忽略艺术底蕴则永远离大师是
可望不可及的一步之遥
发表于 2006-8-1 14: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表达的意思可以理解,把弹大曲子剥离开演奏水平来谈这个问题,是否有些偏僻。因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无论是在大曲子还是小曲子上都是并存的,就好比我们唱快歌和唱慢歌一样,都是会考验歌手唱功一样。虽然侧重点有不同。

如果一个人在弹琴的时候总是在想如何去控制发出来的声音如何而达到自己想要的音乐性,这就和他演奏的时候不是在背手而是在背谱的说法一样让人吃惊。这也是一些朋友无法演奏“大”曲子的原因,因为想的太多了。理论上演奏者的演奏手型发出的声音在弹任何曲子之前应该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已确定(和其他乐器演奏一样),没有精力再去琢磨该怎么控制,而是把心思集中到音乐中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弹什么曲子就应该出什么音色,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的确会误导吉他爱好者一味的追求发出来的音色,因为他们多数不具备弹难度,于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尽量把小曲子演绎的更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恰恰是弹大难度的曲子才更有可能暴露出我们自己的弱点,这样才能看清自己,加以改进。

另外也想谈谈音色,因为声音的控制直接会影响到音色的问题。
无论是声乐还是其他器乐,从来没有什么乐器会象吉他圈里这样对音色耿耿于怀的。我们不否认吉他可以制造出很多不同的音色,是不是就算是爱丽思的琴弦和500块在音色控制的吉他大师手里一样可以出来的和演奏会用琴一样好呢?为什么大师们为什么也还要挑琴,Azabagic还会觉得国内一些朋友奉若神明的一个琴音量小(个人并不觉得这个琴不好)?还要选择不同的琴弦?麦克尔伯顿嗓子是先天条件不好的,但是他一样可以拥有不少的歌迷。吉他的音色不光是乐器的特性,还是一种风格。音色也是一种个性,如果今天一个味道,明天一个味道,这是很有技巧的体现么?只会给人不成熟,无自己固定风格的感觉。在一个专业演奏者的专辑里面,你什么时候听到了他的声音表现是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就算是演绎不同曲风的作品?  我不喜欢罗素演奏的托罗巴,因为他的味道和他演奏的太累加一个味道,但是至少这是他的风格,固定就好。为什么说威廉斯好,同样的音色个性,同样的演绎风格却可以应付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另外抛开技巧说声音控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弹大曲子的时候控制能力到了一个极限,好比踢足球,站着踢球中国队员一个个都象球猩似的,脚法姿势准头都潇洒着呢,但是一拼抢起来和真正的强队对抗,个个动作变型,为什么呢? 所以,如果认为慢练好再加速度就能把一个大曲子练下来对于所有人都适用的说法应该是片面的,没有弹好过难度大曲子演奏水平是无法上升到一定高度的。
发表于 2006-8-1 15: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的多变性是古典吉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许多人迷恋古典吉他的原因。

古典吉他音色的魅力,不仅刺激着你的神经,更象是扣开了你的灵魂。

在大师的演绎中,一个旋律的片断,就可使你如痴如醉。

学习古典吉他的人,也时常梦想,这美妙的声音出自自己的手。

为了这梦幻般的音色,各种拨弦方法相继而出,并继续发展着。

为了这牵动魂魄的音色,每个学习者都在暗暗努力着,并且终身不渝。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15: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漠之鱼 于 2006-8-1 12:33 发表
离开技术谈音乐性相当于痴人说梦
只重吉他技术而忽略艺术底蕴则永远离大师是
可望不可及的一步之遥


我的标题应该说“演奏能力”更贴切些,但已经超时,不能改了。。。
发表于 2006-8-1 15: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吉他梦境 于 2006-8-1 15:16 发表
音色的多变性是古典吉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许多人迷恋古典吉他的原因。

古典吉他音色的魅力,不仅刺激着你的神经,更象是扣开了你的灵魂。

在大师的演绎中,一个旋律的片断,就可使你如痴如醉。

学习 ...

说的好, 怎么象在做诗?
发表于 2006-8-1 1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berninja 于 2006-8-1 15:26 发表

说的好, 怎么象在做诗?

谢谢鼓励哦!:D
 楼主| 发表于 2006-8-1 15: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pgog 于 2006-8-1 14:13 发表
楼主想表达的意思可以理解,把弹大曲子剥离开演奏水平来谈这个问题,是否有些偏僻。因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无论是在大曲子还是小曲子上都是并存的,就好比我们唱快歌和唱慢歌一样,都是会考验歌手唱功一样。虽然侧重 ...



说得好!:Q
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展开讨论。。。

其中一点,一个具体例子: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63360-1-1.html
第#2楼,一个反面教材:http://cn.joeno1.com/temp/PieceOfJunk.wmv

但值得思考:你不测试一下挑战自己,要么陷入一个极端,要么认识、进步缓慢。业余爱好者特别多技术问题,弹乐曲时遇到困难首先考虑解决表面的技术问题很自然。要想在目前状态下弹好一首曲,其实就是看怎么平衡了,是注重技术的完成还是注重表达内心所想,实际问题实际解决。怎么才是更好的技术水平?弹的专注自己所想,听的清楚感觉到弹的人心里所想。
发表于 2006-8-1 18: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eNo1 于 2006-8-1 15:43 发表



说得好!:Q
其中的一些细节值得展开讨论。。。

其中一点,一个具体例子: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63360-1-1.html
第#2楼,一个反面教材:http://cn.joeno1.com/temp/PieceOfJunk.wmv

...


说的有道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爱好者遇到一个曲子首先是想怎么能把他弹下来,而不是怎么能把它弹好,结果弹出来的经常是不完美,不是支离破碎,就是到关键的地方吊链子,要么就总是错,不能给听众完美的听觉享受。但是我坚持认为技术和自己的音乐表达是一致的。出现不一致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根本达不到,一种就是音乐的理解根本有问题所以不能最起码的方法表达出来。我相信喜欢古典吉他的朋友中,多数喜欢弹一个曲子的人都应该是多少对这个曲子有自己的理解了,所以很多人的情况是属于第一种。控制力无外忽在演奏曲子时候具体的处理,声音的发声位置,音量的大小很细节的东西,演奏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来把握,可能和谱子都不会相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弹爱的罗曼司,我们通常很难听出来谁的水平如何。控制力的体现一定是在一部能充分展现控制力的作品中才能充分得到发挥。

关于轮指我是这样觉得的,它就如同演奏bach的作品得不偿失一样,如果你可以追求完美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否则弹出来多数人是不合格的,包括很多演奏家,如果追求学术,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很多演奏者的轮指也是经不起我们耳朵挑剔的,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能存在,而没有被垂涎淹死?是因为他们不在中国听不到我们的声音?还是因为国外的吉他爱好者水平太低,听不出来?轮指弹不好不是什么丑事,也不是什么好事,它是吉他的一个技巧之一,是最考察声音的控制能力的一个技巧之一。但不能作为演奏水平的唯一衡量标志。

btw,你的华丽练的如何了?这个曲子对于业余爱好者,多数人(包括我)最终会放弃的。
我欣赏你的是能耐的住弹大曲子的欲望而花费更多的精力追求在小曲子上的完美。你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而不是吉他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08: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pgog 于 2006-8-1 18:29 发表


说的有道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爱好者遇到一个曲子首先是想怎么能把他弹下来,而不是怎么能把它弹好,结果弹出来的经常是不完美,不是支离破碎,就是到关键的地方吊链子,要么就总是错,不能给听众完美的听觉享 ...


你恭维我了,我这音乐爱好者连很多音乐常识都不懂,呵呵~~

你说的我也深有感受,无论弹什么都尽力把心里想的做出来,做不出来了先考虑是什么技术动作不过关。。。要做好一件事的方方面面实在不容易。

《华丽练习曲》我暂时没弹了,不过只要我还活着,我是不会放弃的,对这首曲,我很自信我能弹得比较好。
发表于 2006-8-2 1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演奏快速的乐句时,要求演奏者完全抛开其他杂念,而是将精神集中在听觉上,这时候手基本是靠一种音乐的本能在运做,只有达到一种本能的运动,才能体会到呼吸感,力度等等自然流畅的东西.

演奏和练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POPGOG给搞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08:1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