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无聊的人

关于如何去理解巴赫的音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三部创意曲》中较容易弹的是第6首,因此,一般都由此曲开始练习,最难弹的是第9

首,声部结构复杂,声音的处理也很难。其余13首,则可按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速

度的处理,可以参考如下:


   No.1 =72 No.2 =60 No.3 =76 No.4 =58 No.5 =60 No.6 .=80 No.7 =60 No.8

=80 No.9 =48 No.10 =100 No.11 =104 No.12 =92 No.13 =104 No.l4 =60 No.15 =8

4


  目前,巴赫的创意曲录音资料很多,但由于巴赫的键盘音乐的原谱并没有速度及表情

的标记,因此钢琴家们都以自已的理解各抒已见,演奏效果当然就相差很大。在几张CD

中,已故俄罗斯女钢琴家Tawana Nikolayeva的演奏,是我的首选。这是JVC于1977年4月

录制的,唱片编号VDC--1079。她的演奏特点是风格纯朴,声部线条清晰无比,音色丰

富,音乐表现具有很大的深度,慢板的每一造句都有如出自内心的倾诉,感人至深。是一

份难得的教学参考资料。其他还有加拿大女钢琴家安吉拉(Angela Hewitt,Hyperion CDA6

6746)、匈牙利的安德拉斯·希夫(Andras Schi:fiS,Decca411974-2)、塞巴斯特恩(J’anos

Sebestyen,Naxos 8.550679)、德国的阿马迪马斯·韦伯森瑞(Amadeus WebmMn Re,

DeutschzSchallplatten32TC--34)、加拿大的格林·古尔德(GlennGould,CBSMIK42269),

都各具特点,可作为辅助参考,比较对照聆听。
  


  俄国伟大的钢琴教育家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1888-1964)曾在他的名著《论钢琴

表演艺术》中指出:“研究复调音乐不仅是发展钢琴家精神品质的最好方法,而从技术观点来

看也是如此,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进行缓慢的多声部结构更能教会在钢琴上歌唱的了。”我

们如果能深刻领会这一段话,那就必定会在钢琴教学中带来莫大的益处。

[ 本帖最后由 无聊的人 于 2007-1-5 02: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巴赫作品BWV1004《恰空》的理解,古典吉他篇



巴赫作品BWV1004《恰空》的理解恰空是西班牙的古老音乐,本源出自墨西哥。 恰空的

主题旋律其实在低音上。恰空的变奏是固定低音的变奏,帕萨卡利亚跟它很象,但不同在

于变奏的方式不同。恰空的第1,2拍其实是空拍,因此首小节不完全小节。可以认为是3拍

的曲子,由前2个短拍与后一个长拍组合。因此单纯的把后一拍认为是前2拍的长度的话,

演奏起来就无聊了。因为那只是记谱的方法而已,如果眼睛盯着谱子上的符号就失去了记

谱的意义了具有萨拉班德风格的主题共8小节,从第二拍起奏,4小节一句,后一句是前句

的重复。主题的和声基本上用一级、二级、五级、一级这样的功能连接搭成了主题的和声

骨架,在以后的各个变奏中,和声功能始终不变。在8小节的和弦序进中,最下面形成低音

声部,高声部形成旋律,并且就是这两个声部在以后的变奏中大显身手。恰空是很难的曲

子。有人说技巧很简单,不过是各种琶音的组合而已,但即使是大师的演奏也让我们听到

了技巧的艰难。比如主题的连贯、快速音阶的清晰、快速琶音进行中各声部的对比及旋律

线的连接,很少有人演奏好,而这些无非是换把、横按、圆滑音、右手的独立性等吉他技

巧在音乐中的应用而已。恰空和帕萨卡利亚的相似之处为:古老的西班牙舞曲,三拍子,

以一个8小节的主题为基础,进行变化发展。主要区别为:恰空的主题为8小节的和弦序

进,帕的主题为8小节固定的低音曲调;恰空起于第二拍,主题是和声性的,帕起于第三

拍,主题是单声部的;恰空可以用低音进行变奏,还常用主题的旋律声部作为变奏的主要

线索,而帕只能在不变的固定低音上进行变奏。 关于变奏的次数,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

有31、32、28等不同的说法。该曲按照调试的变化可分为三大部分:D小调、D大调、D小

调。若干个具有相似节奏型的变奏联合成组,可作为一个大的变奏来处理,随着音符的密

集、节奏的加快,音乐的表现力度可随之加强。第三部份D小调对第一部份的浓缩后的再

现,把所有变奏统一成了一个整体,使该曲具有了三部曲式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巴赫从头至尾应用了一个四个音的低音下行作为全曲的组织核心。这四个音在曲子里出现

了六十多次,第一大段d小调出现三十三次,第二大段D大调十九次,第三大段d小调十二

次。这个核心组织的原型是d #c b a,和声小调。同时有几个主要变形方式,引起调式的

不同,比如d c b a ,费里几亚。还有小调式半音阶下行,大调式的音阶下行,大调式的密

克索里笛亚音阶下行恰空舞曲原始发源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 和巴沙加牙舞曲共同出现于1

6世纪.其后,才逐渐的被用在组曲中或者巴蕾音乐的结束曲. 这种形式都是典型的音型变奏,

普通以8小节所形成的缓慢速度进行,此后,主题有时仅在低音,有时则出现在和音上.在这种

形式下不断反复中,便展开时而旋律性/时而节奏性的多样变化. 这种形式的恰空舞曲跟巴沙

加牙舞曲及其他变奏曲的不同点.通常是在忠实反复8小节主题的其间,自始至终,几乎毫无间

歇的保持各种音型的变奏.如果从过去的作品来加以考虑,我们就可以发现巴沙加牙舞曲是仅

以8小节的低音作为主题.然后才在几次的返回中展开变奏.恰空舞曲则在8小节的主题里先

拥有和声组织,然后才接续着各种不停的变化,但也有众多的学者,认为实质上很难加以区别.

或许也是一位业余的爱好者,其实不按照原速,不讲究乐曲的本质去弹,弹出一个大概出来,

也不是件难事,只要不区分声部就可以了.要注意乐曲的问题,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真正

能弹好这个曲子的不多. 引用福田进一大师的理解《恰空》: 1、恰空的拍子是3/4=1/4+

1/2 ,因此恰空不是3拍子,而是2拍子 2、恰空是变奏曲子,那么主题是开头几个和弦的

根音——而不是冠音。 3、开头几个和弦不能弹成分解和弦,弹恰空要像说话而不是像唱

歌。 4、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往往是乐句的结束而不是开始。注意复调音乐的乐句与乐句之

间的对话 5、恰空就像人的一生,开头是啼哭,然后人生坎坷,戏剧变化,喜悦,欢愉,

胜利——转调之后 衰老(福田戏称就像他自己一样),悲伤.....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关于《恰空》乐曲的内容,德国音乐史学家斯匹塔(Philipp Spitta,1841-1894)曾作如下

的描述:“音乐的洪流从难以觉察的 来源支配宏伟奔涌而来,显示出作者对小提琴技巧有最

深切的了解,同时具备支配宏伟想象的绝对能力,这是任何艺术家难与比拟的。我们从严

肃宏伟的开端经过痛苦不安的第二主题,过渡到一连串鬼怪般的32分音符上下奔驰,阴险

地笼罩着的第三主题。那一阵阵颤抖的琶音,缓缓移动,象一道云幕飘悬在阴郁的山谷

上。忽然一阵阵狂风袭来,将它团成一个巨球,向森林猛力摔去。树木呻吟摇动,树叶到

处飞扬。由此我们进入美丽庄严的D大调。傍晚的阳光照耀山谷,金色的光彩在大气中荡

漾,溪水变成流金,倒映着穹宇,庄严夺目的霞光直冲云霄。这位大师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用乐器去表现不可思议的情景。到D大调这一大段落将要结束的时候,音乐变得象管风琴,

有时候我们有仿佛听到许多小提琴在一起歌唱。从第25变奏开始的第三部分返回D小调,

它犹如是主要段落浓缩后的再现。最后完整地再现主题的原型,在庄严的气氛中结束。” 1

95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赫研究专家施威策尔(Albert Scchweizer ,1875-1965)曾

说:“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一个世界!” 吉他改编版本主要最早是塞戈维亚改编

的,后来叶佩斯、山下和仁、阿部保夫等根据塞戈维亚改编的版本再改编!近二十多年演

奏录制《恰空》的演奏家至少有:塞戈维亚、约翰·威廉斯(1965) 、叶佩斯(1970) 、

山下和仁(1980) 、波拉谢克、山口修(1979) 、朱里安·布里姆、泽尔舍尔(198

2) 、帕肯宁、迪亚斯、罗伯斯拉莫斯、伊斯宾(1980) 、格兰索什尔 等演奏家。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类型
作品名
原名
作品编号
创作时间
调式
协奏曲
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1
BWV.1046
1715-1718
F大调
协奏曲
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2
BWV.1047
1715-1718
F大调
协奏曲
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3
BWV.1048
1715-1718
G大调
协奏曲
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4
BWV.1049
1715-1718
G大调
协奏曲
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5
BWV.1050
1715-1718
D大调
协奏曲
第六勃兰登堡协奏曲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6
BWV.1051
1715-1718
B大调
组曲
第一乐队组曲
Orchestral Suites NO.1
BWV.1066
1718
C大调
组曲
第二乐队组曲
Orchestral Suites NO.2
BWV.1067
1721
B小调
组曲
第三乐队组曲
Orchestral Suites NO.3
BWV.1068
1722
D大调
组曲
第四乐队组曲
Orchestral Suites NO.4
BWV.1069
1725
D大调
协奏曲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dertos NO.1
BWV.1041
1717-1723
A小调
协奏曲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dertos NO.
BWV.1042
1717-1723
E大调
协奏曲
双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dertos
BWV.1043
1717-1723
D小调
协奏曲
大键琴协奏曲(共7首)
Harpsichoed Concertos 1-7
BWV.1042-1058
1730-1733
 
协奏曲
双大键琴协奏曲(共3首)
Double Harpsichoed Concertos1-3
BWV.1060-1062
  
协奏曲
为小提琴.双簧管作的协奏曲
Double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boe
BWV.1060
1730
C小调
协奏曲
长笛协奏曲
Flute Concertos
BWV.1044
1730
A小调
协奏曲
第一双簧管协奏曲
Oboe Concertos NO.1
BWV.1053
 F大调
协奏曲
第二双簧管协奏曲
Oboe Concertos NO.2
BWV.1055
 A大调
协奏曲
第三双簧管协奏曲
Oboe Concertos NO.3
BWV.1059
 D小调
协奏曲
第一管风琴协奏曲
Oegan Concertos NO.1
BWV.592
1708-1717
G大调
协奏曲
第二管风琴协奏曲
Oegan Concertos NO.2
BWV.593
1708-1717
A小调
协奏曲
第三管风琴协奏曲
Oegan Concertos NO.3
BWV.594
1708-1717
C大调
协奏曲
第四管风琴协奏曲
Oegan Concertos NO.4
BWV.595
1708-1717
C大调
协奏曲
第五管风琴协奏曲
Oegan Concertos NO.5
BWV.596
1708-1717
D小调
协奏曲
第六管风琴协奏曲
Oegan Concertos NO.6
BWV.597
1708-1717
E大调
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
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
1741-1742
 
协奏曲
意大利协奏曲
Italian Concerto
BWV.971
1734
F大调
组曲
法国组曲(6首)
French Suites
BWV.812-817
1722
 
组曲
英国组曲(6首)
English Suites
BWV.806-811
1717-1723
 
 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24首)
The Welltempered Ciavier
BWV.846-869
  
 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24首)
The Welltempered Ciavier
BWV.870-893
  
组曲
古钢琴练习曲集第一卷(6首)
Partitas
BWV.825-830
1726-1731
 
创意曲
二声部、三声部创意曲(30首)
2-Part&3-Part Inventions
BWV.772-801
  
托卡塔,赋格
第一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1
BWV.910
1717
F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二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2
BWV.911
1717
C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三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3
BWV.912
1710
D大调
托卡塔,赋格
第四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4
BWV.913
1708
D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五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5
BWV.914
1708
E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六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6
BWV.915
1708
G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七号托卡塔与赋格
Toccatas and Fugus NO.7
BWV.916
1719
G大调
托卡塔,赋格
第一号幻想曲与赋格
Fantasie and Fugue NO.1
BWV.904
1725
A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二号幻想曲与赋格
Fantasie and Fugue NO.2
BWV.906
1738
C小调
托卡塔,赋格
第三号幻想曲与赋格
Fantasie and Fugue NO.3
BWV.903
1720
D小调
前奏曲
W.F巴赫而作(9首)
 BWV.924-932
1720
 
前奏曲
小前奏曲(6首)
 BWV.933-938
不详
 
前奏曲
前奏曲(5首)
 BWV.939-943
不详
 
前奏曲.赋格
为古钢琴而作的前奏曲与赋格
Prelude and Fugue for Clavichord
BWV.900等
  
随想曲
随想曲
Capriccio
BWV.992
1704
B大调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巴赫的作品集。 目前应该是最全面的了。

下面是巴赫的资料的。



 巴赫 J·SBACH(1685——175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

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

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

称。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的埃森纳赫城的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十六世纪开

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族所出的二十多代音乐家中,以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成就最高。巴赫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他早年

丧父后,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幼年的巴赫对音乐兴趣浓厚,学起音乐来异常刻

苦,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暂露锋芒。他

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广泛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以后又在吕奈堡的教学里担任歌手。这个时

期,他在吕奈堡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大大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知

识。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从1708年开始,他一直在魏玛、

阿恩斯塔特和谬尔豪森的宫庭和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很低下,生活困

窘,在这种状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当时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

风貌与特点。在这一点上,他和另一位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大相径庭。亨德尔一直侨居

国外,其作品风格受意大利等国音乐风格的影响较深,在创作上偏重于主调音乐, 而巴赫

的音乐是彻底的德国风格的音乐。他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

谨,纯洁而虔诚。巴赫技巧高超,作品内容深刻。他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了

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等。?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体裁形式也十分多样,其中有风琴曲、钢琴曲、小提

琴曲、大提琴曲、长笛曲、康塔塔、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器乐作品等。这些作

品中最著名的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

曲》、《赋格的艺术》、《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

《六首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农民康塔塔》、《咖啡

康塔塔》、《马太受难乐》和《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一生对音乐艺术贡献巨大。他继承和发展了前辈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

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出作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

协奏曲》为交响音乐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

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

奏家和优秀的教育家。他在世时生活贫困,作品无人过问。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

视,被推崇为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1750年2月28日,巴赫在莱此锡逝世,终年六十五

岁。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对巴赫作品最为权威的编号采用BWV·系统。BWV·即英文Bach-Werke-Verzeichmls的

头3个字母。中文译名“巴赫作品目录”,这套目录巨作由德国音乐学院施米德尔·沃尔夫冈

(Schmider·Wolfgang)1950年在莱比锡编纂出版。


    施米德尔·沃尔夫冈1901年出生于布龙堡,1973年卒于莱比锡。他曾在海德堡大学和莱

比锡大学分别学习音乐学和图书馆学,1942年出任法兰克福国立图书馆音乐部主任。他系

统研究了巴赫作品的手稿和相关文献,提供了简称BWV·的巴赫作品的基本编号法,为现在

世界上巴赫作品最为标准的编号。


其编号并不以巴赫作曲年代先后为序,而以作品类别编号。从BWV·1号至771号为管风琴

作品;BWV·772至990号为键盘乐器作品;管弦乐作品编至BWV·1087号。


    在1980年出版的《新格罗夫音乐词典》中,除以BWV为主要编号顺序的同时,还有BG

及NBA两种编号。


BG是英文Bach-Gesellschaft字头简称,1851年至1899年由莱比锡巴赫协会所编的巴赫作品

目录的简称。NBA即“新编巴赫作品”英文原名字头简称,是由哥廷根巴赫研究院、莱比锡巴

赫文献馆所编辑巴赫作品目录的简称。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音乐作品赏析

2006.9.3 13:30 作者:我梦飞翔



《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


(管风琴曲)


首语言华丽,气魄宏伟,充满悲剧性的《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世俗性管风琴曲

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标题所示,它包括托卡他和赋格两个部分.托卡他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

键的富于技巧性的键盘器乐曲,始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A 加布里埃利的托卡他只是和弦与音

阶的交错进行,以梅鲁洛为代表的托卡他,则由自由即兴的段落和赋格段互相交替而成.巴赫

等人的托卡他继承了梅鲁洛的传统,处理成自由发挥的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交替的多段结构.此

曲一开始就以灵活的键音与厚重的琴管发出一种圣喻般的庄严和悲剧性的吁问,极富戏剧性.

由此而展开的悲壮的音流,给人以辽阔空灵的感觉.接着便是三段相对完整的音乐,前两段是

主题的自由变奏,第三段是音乐素材的整体综合与发展.这三段音乐情绪一段比一段高涨,到

了托卡他的尾声达到最高潮.乐曲的第二大部分一赋格曲是极富特色的,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巴

赫赋格曲所特有的旋律线严谨,复杂的交织,代之以对主题材料的多样化的自由展开,使赋格

曲代有这一形式少有的即兴风格.显然,巴赫这样处理是为了使赋格曲能与托卡他有机地交融

在一起.仔细聆听就会发现,赋格曲的主题也是从前面的托卡他中引伸而来的:


在尾声中,托卡他与赋格曲这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并且,使音乐的材料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全曲在由辉煌的走句,浑厚的音响所营造的悲壮的气氛中结束.在《d小调管风琴托卡塔与赋格》中,巴赫使宗

教世界的耶稣受难与现实中人的痛苦得到悲壮地统一,让救赎的牺牲精神与对幸福的孜孜希

求水**融,在那建筑式的音响群落里,你能感到一种具有历史厚度的悲壮的热情,敏锐的呼吸和圣洁的冥想.

[ 本帖最后由 无聊的人 于 2007-1-5 03:0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均律钢琴曲集》


(古钢琴曲)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古钢琴音乐中的最高杰作,在整个音乐史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被誉为音乐上的"旧约全书".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每卷由二十四曲组成,两卷共四

十八首作品,这部作品不仅是十二平均律首次被这样完整地运用,预示了键盘乐器的远大前

程,在当时古钢琴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奠定了现代钢琴的技术,而且就其音乐本身来说,也有根

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仍被视为古典音乐的典范.《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为键盘弦乐器(Clarier)

写的,他所说的Clarier常被误解为克拉维科德,实则泛指键盘弦乐器,包括克拉维科德与哈普西

科德,第一本巴赫传记作者福克尔认为巴赫喜欢克拉维科德,因而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英国组曲》等都是为克拉维科德写的,但巴赫在遗嘱中提到的家藏乐器中有六

架哈普西科德族乐器,却没有一架克拉维科德,可见福克尔的说法是值得推敲的.曲集的第一

卷和第二卷都是按同一体系安排的,即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C大调前奏

曲与赋格,#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依次类推,按半音的顺序遍及全部大小调.按纯律调音的

古钢琴只能弹少数几个调,调性一多,音就不准了,所以超过三,四个调号的调性几乎不用,平均

律在巴赫之前就为人所知,但从未付诸实践,巴赫特意要求古钢琴按平均律调音,即将八度分

成十二个音程相等的半音,这样就能弹出所有的大小调,并可以自由地转调,而转调又是将主

题材料加以戏剧性展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曲集的每一首都包括一个前奏曲和一个赋格曲,

所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也有叫作《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的.赋格艺术对一般作曲家来

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在天才的巴赫手中,却可以写成最富于情感最深刻动人的作

品.他的赋格主题既有抒情性的,悲剧性的也有风俗性的,英雄性的,它们是当时德国人民精神

面貌的反映,也是巴赫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巴赫在赋格的创作中,将这一体裁发展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他充分发挥写作上的自由度,只严格遵循呈示部的原则,而在展开部或插部则灵活

地施展他的变化技能,他运用主题的技艺性处理(倒影,逆行,扩大,紧缩)作为贯穿前后的线索,

而在富于对比的答题和对题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变化,并加进新的因素,使全曲达到高度的对比

统一.巴赫在赋格创作上又一超越前人的地方,是他的赋格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和均衡的结构

感,这是因为在赋格大厦的底部有坚实的和声基础,和声在巴赫乐思的发展上和结构布局上起

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巴赫的赋格至今仍被视为复调与和声相结合的最高典范.从宏观上品味

这两卷作品性格上的差异,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巴赫生活上的沧桑与变迁:


第一卷创作于1722年,巴赫37岁,那几年在克滕的宫廷里任职,受命创作了许多非宗教音乐,

前此不久的1720年,巴赫的第一个妻子去世,翌年他与小17岁的安娜 马格达莲娜结了婚,写

第一卷时,巴赫必定还沉溺于新婚的喜悦之中.第一卷里的巴赫很有生活情趣,其音乐使人亲

近,容易引起共鸣,每一首都那么鲜明而有特点,听来引人入胜.


第二卷里表现的是另一个样子的巴赫,事隔十六年后,他已经逐渐走向老年,早就离开了克滕,

在莱比锡古老而又阴沉的托马斯教堂任职,埋头创作了无数宗教音乐清唱剧,第二卷里的巴赫

衰老且略带悲凉.第二卷也不像第一卷那样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写了约四年之久.仅仅

把每一卷第一首中的前奏曲拿出来比较,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差异.


上卷的第一首是用C大调写成.它的前奏曲,也可以说是整部钢琴曲集的序曲,使用的手法极其

简练,分解和弦构成的优美音型贯穿全曲,像流水一般地流淌着.这里展示的是一个清凉,纯美,

圣洁的世界.后来,19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1818—1893)以此为基础,给它配上一个庄重而又

深邃的旋律,这就是著名的歌曲《圣母颂》,而此《前奏曲》就成为《圣母颂》天衣无缝,相

得益彰的伴奏.另外,《圣母颂》也以一首著名的广泛流传的小提琴小品行世.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卷第一首的前奏曲,也是用C大调写成,情绪上却与上卷的那一首有天壤之别,音乐从持续

主音上的连续十六分音符间隔三十二分音符开始,庄重,深沉,具有管风琴的效果,我们可以想

见巴赫正在庄严肃穆的托马斯教堂里演奏管风琴.


其实,在以严谨,理性著称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面前,任何文学性的阐述都是苍白幼稚

的,但是透过这两个性格迥异前奏曲,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巴赫情绪上的变化,因为,任何艺术作

品必定是烙上时代的印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来看其它两首作品.


上卷的第三首有可能占一个世界之最,它是用#C大调写成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用#C大调

写成的作品.前面已经述及,在巴赫之前,按纯律调音的古钢琴只能弹少数几个调,调性一多,音

就不准了,所以超过三,四个调号的调性几乎不用,何况包括所有升号的#C大调!这个#C大

调"黑键"前奏曲,用3/8拍子写成,前半部分只用了两种节奏型:一是连续十六分音符,一是四分

音符与八分音符的长短结合,由两只手交替着演奏,在对比的基础上流动不息,充满着灿烂的

光辉.而赋格曲则具有加伏特舞曲的风格,活泼且富有青春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卷的第四首,用#c小调写成.前奏曲是9/8拍子,这是一首感情至深的三重唱,精致且富有表


情的装饰音,巧妙处理的主题,深刻的表现力,使之成为第二卷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三声部的赋格曲类似吉格舞曲的风格,流动,轻快与内省的前奏曲形成对比.从第二十七小节


开始,出现半音阶式的对位旋律,表情丰富.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意曲》(古钢琴曲)


巴赫的键盘乐器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两卷平均律,如今已经成为钢琴学生的必修课,而他的二

部和三部创意曲可以看作是弹奏平均律的准备,是非常好的钢琴教程,事实上巴赫也是把创意

曲作为教材和练习曲来看的,创意曲中的一部分原是为他的爱子威尔海姆 弗里德曼 巴赫作

练习而写的.巴赫在前言中写道:


"这一正确的指导将为键盘乐器(Clavires)的爱好者,特别是那些乐意学习的人指明了清楚的

方向,不仅可以干净利落地弹奏二声部乐曲,同时可以获得一些很好的创意,并弹得出色,多半

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一种如歌的弹奏风格.此外还能获得对乐曲布局的强烈感受."


简单他说,创意(Invention)就是创造乐意,从此曲集的前言中也可以看出,巴赫认为学弹钢琴

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会弹琴,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作曲的入门途径.创意曲的创作时代比平均律

钢琴曲集要早,与后者不同的是,巴赫在十五首二部创意曲与十五首三部创意曲中没有完全使

用二十四个大,小调,省去了#C,#F,bA,B大调和#c,#f,ba,be,bb小调这九个升降记号比较多

的调性,这或许是当时键盘乐器调律未能达到完全的平均律,调号的增多会导致音准问题的原

因.所有的二部创意曲都不难理解,还非常生动,可能是因为巴赫是为儿子写的,注意到必须浅

显一点,比如,F大调第八首,象军号嘹亮,最能引起孩子们注意.


这十五部二部创意曲,大部分是三段式的结构,第一段结束在属调或关系小调上,与第二段有

明显的分割,第三段是第一段再现,结束在主调上.在巴赫的这些浅易简练的创意曲中,我们仍

然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组织性与即兴性,思维性与情感性,严密性与自由性之间的高度统一,

以及,音乐严谨而不枯涩,抒发而不涣散的品格.比如,用C小调写的第二首二部创意曲.巴赫在

C小调上往往显示出超乎寻常的灵感.在巴赫的心中,C小调是庄严与忧郁混合的调性.


C小调二部创意曲是一首卡农(Canon).全曲的结构如下:


{ewc MVIMAGE,MVIMAGE, !14800310_0079_1.bmp}从这个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它有点

像十四行诗品的韵脚或者DNA双螺旋体相互缠绕的形状,在这里,两个声部无所谓谁比谁更重

要,而是一个向前行走着的人与他相随的影子:虽然先后有别而实质无异,貌分而实合,是同一

个乐思的错位.在乐曲的最后,两个声部终于合为一体,而且颠鸾倒凤般地上下交错了一番,更

显示了巴赫不想将两个声部分出主次的本意.此曲以


极为特殊的方式表现出高度的平衡与对称,其复对位技术之高超令人惊叹!至于巴赫能用极小

的素材构成宏大的音乐大厦,C大调第一首二部创意曲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例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乐曲一开始的部分,核心材料就是第一小节的两种因素:一是弱起的连续十六分音符(例

中标为主题),一是平均的八分音符进行(例中标为对题).此曲就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上,几乎

没再运用其它材料,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巴赫创作手法的简约与精练.相对于简易朴素的

二部创意曲来讲,三部创意曲则比较复杂深奥.例如,第二首c小调三部创意曲.虽然c小调三部

创意曲与c小调二部创意曲相比,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但都体现出超人的智慧.这首三部创

意曲像是一首伤感的抒情诗.全曲除了一开始的两小节外,每一个细节都是由下面三种材料构

成:


a,包括两种因素,一是分解和弦上行与极富特色的八度下行,二是减七度上行与跳进下行的小

调音阶.


b,在第五小节高声部出现的顿,连相间的下行跳进动机.


C,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音阶式进行.


与其它一些创意曲不同的是,在此曲中,这三种材料有主次之分:a的第一个因素为主要动机,

具备"主旋律"性格,为全曲定下基调;b很有特点,但处于补充地位;c是上述二者的背景以及转

折时的连接.因为这三个材料性格迥异,因而在三个声部上构成鲜明的"高架立交桥",音响丰

满,变化多端效果极佳.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2: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


(吉钢琴曲)


在巴赫时代,使用"幻想曲"一词,是指想象的自由飞翔,在这样的一首作品里,作曲家将幻想曲

与赋格曲结合在一起,在最自由的形式和最严格的形式之间,激起戏剧性的对比.最初,幻想曲

是和管风琴与羽管键琴这两种在音乐史上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即兴演奏艺术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巴赫的幻想曲,能使我们获得到一些巴罗克时期有关即兴演奏风格的感受,巴赫在世时,

就曾以他所特有的即兴风格使所有的听众感到惊奇,这种风格中含有奇异,突然的情绪变化,

意味深长的抒情,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真正已罗克式的创造.巴赫本人就是一

位出色的演奏大师,对探索键盘上的所有技巧很有兴趣.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在运用

这些技巧时,仅仅把它们当作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手段.


作于1720年的《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是同类体裁中最优秀的一首,它建立在一连

串由音阶和小琶音组成的辉煌的,气势宏伟的音流上,音流与庄重缓慢的密集和弦,对位织体

交替出现,乐曲所表现的自由即兴性与悲壮的朗诵语调,充分表现了巴赫管风琴音乐对古钢琴

音乐的影响.它由情绪迥异的幻想曲和赋格曲两部分组成,但又以同样的调性和半音音阶统一

起来.幻想曲属于即兴性质的乐曲,比前奏曲更加自由,在此曲中,其份量超过了第二部分的赋

格曲,预示了音乐会演奏用的戏剧性幻想曲这种新的钢琴体裁的出现.在创新精神上和在内容

深刻上,他甚至可以与贝多芬的《热情》钢琴奏鸣曲相比.我们知道,在巴罗克时期,无论是和

声中还是旋律中的半音进行,都意味着情感的加强,幻想曲的一开始就以大量的半音进行,形

成了充满戏剧性 的气氛: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从谱面的外观,我们就可以想见这首幻想曲的即兴风格以及演奏它所需要的精湛技巧:快速

的音阶,琶音和颤音奔腾而来,在键盘上自由地左右运动;倾泻而出的三十二分音符,使人产生

幻觉,仿佛演奏者是在幻想的驱动下自由地弹奏.接下来,音乐以上例为基础生成出各式各样

的变体,高涨的情绪一直保持.幻想曲的第二段落则在内容上和表现手段上与第一段落形成对

比,但仍然保持着戏剧性的音调,大胆的转调使音乐回旋周转,在幻想曲的尾声中,音乐流露出

无限的悲凉.两个段落对比形象的并置,不仅加强了幻想曲的戏剧性,并且使它的篇幅扩大到

巴赫之前所没有的高度.在巴赫时代,像《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这样热情奔放,气宇

轩昂,规模宏大,音响丰富,极富戏剧性的音乐是罕见的.当时的音乐审美观念,正如音乐评论家

维克曼所主张的"美感应缓慢感知,像曙光预示黎明的到来;情感应像露珠一样掉落,而不能像

大海一样倾注.这里不需要天马行空的飞行,而需要智神星的移动."以这样的审美标准,怎么可

能理解巴赫的音乐呢 而事实上,巴赫音乐中炽热的情感,"受难式"的悲剧性音调,正表达了他

对黑暗时代的抗争.与情绪强烈的幻想曲相比,赋格曲部分则严格,简练,克制.但从音高材料来

讲,它们仍密切相连,赋格曲悠长,优美如歌的主题的开始乐句,也是几乎以半音进行为基础的.

整个赋格部分充满沉思冥想的情绪.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赫赋格曲的主题往往短小精练,而这个主题是分外的长,它必然导致整体结构的扩大,而结

构的庞大也是与长大的幻想曲部分相适应的.赋格结束以后,全曲出现了富于表情的朗诵调乐

节,好像是幻想曲的回声,将整个乐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组曲》(古钢琴曲)


在分析巴赫的《英国组曲》之前,应该对组曲这一音乐体裁有所了解.组曲是几个具有相对独

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曲.它从形成,定型到进一步发展,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组曲是最古老的器乐套曲形式,源于对比性舞曲组合.早在14世纪,舞会

里即盛行"快-慢-快"的对比性舞曲组合.16世纪初,琉特琴演奏家仿此以一首庄严的二拍子舞

曲与一首轻快的三拍子舞曲联合成套.组曲作为音乐体裁的名称,最早见于1557年,但其结构

形式长期变化不定,其典型形式是由键盘作曲家J J 弗罗贝尔格定型的.17世纪中叶流行的组

曲形式常由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三种舞曲构成,后来加入吉格舞曲,有时置于库朗特前,

有时置于库朗特后.


古典组曲(巴赫时代)是按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的次序排列构成的,有时冠有前奏

曲和插入其它舞曲.每一乐章都是用相同的调性,都是以二段式写成,每段各自反复演奏一次.

这个时候,这些舞曲已经失去了舞曲本来的意味,而是被高度程式化了,它已不能为舞蹈伴奏,

而成为一种规范性的乐曲.巴赫去世以后,随着奏鸣曲,交响曲以及协奏曲的兴起,组曲渐趋衰

微.19世纪后半叶,组曲再次兴起,称为现代组曲.

巴赫在克滕时期创作了一系列古钢琴组曲,其中著名的有《法国组曲》六首,《英国组曲》六

首.这些作品都是世俗性作品.巴赫广泛吸取同时代作曲家的组曲模式,创造性地处理这种体

裁,不仅像17世纪中叶以来组曲那样在节奏,节拍,进行上求得对此,而且将不同感情内容的乐

曲并置形成内在的对比,形象的对比,将组曲这一体裁提高到当时的一个新的境界.《英国组

曲》这个标题并不是巴赫自己命名的,而是在十八世纪末,被他人称为的.事实上,《英国组

曲》与"英国"还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比如,


巴赫依照英国样式,将前奏曲列于组曲之首.另外,在他儿子的抄本里记载着《英国组曲》是

受英国人之托而作的.与《法国组曲》相比,《英国组曲》的规模较大,表情更为丰富.巴赫的

《第二英国组曲》华丽并且具有女性般温柔与优美,它包括前奏曲与五个舞曲共六个部分:


前奏曲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非常巧妙地处理两个主题,中间的发展段落使用这两个主题的材

料,并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阿勒芒德是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慢速的二拍子舞曲,到了巴赫

时代,实际舞蹈已经不存在,而成为一种程式化的舞曲,中等速度,4/4拍子,具有短小的弱拍.巴

赫的这首阿勒芒德轻妙,稳定又不失流动,从弱拍的第四个十六分音符开始,并继以连续不断

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这些都是阿勒芒德舞曲


的典型特征,只是在此曲中节奏上已经失去了原来舞曲的特性.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库朗特的原意为"流动",这是一种法国舞曲,后来传入意大利,据此而产生的音乐有两种,一为

法国式的,一为意大利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单三拍子和复二拍子混合在一起使用,后者

使用单三拍子.在这里,巴赫采用的是后者,在保持原舞曲轻快流动的三拍子的基础上,使用丰

富的装饰音,将主题以对位的方式推进.萨拉班德舞曲的特征是采用徐缓的三拍子,表情庄重,

旋律往往为分节奏,巴赫的这首乐曲包含两个主题几乎完全相同的萨拉班德舞曲,在演奏时经

常选用其中一个.


布列舞曲原来是17世纪的法国民间舞曲,一般为快速的2/2或2/4拍子,从小节最后一个四分

音符开始.这里也包括两个布列舞曲,布列Ⅰ由两个声部构成,小调,表情哀愁;布列Ⅱ由三个声

部构成,具有丰富的和声.此舞曲按布列Ⅰ→布列Ⅱ→布列Ⅰ的顺序演奏.


吉格舞曲原来是16世纪在英国流行的一种舞曲,3/8或6/8,9/8,3/4,6/4,12/8等拍子,有时也

有四拍子或八拍子,常用模仿复调手法展开,第二段的主题常为第一段的主题的反行.巴赫的

这首吉格就是用这种手法展开的,以A-A-B-B-A-B的顺序演奏.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03: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认真的看完了这个帖子,相信你一定会对巴赫以及他的作品和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发表于 2007-1-5 0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版主 让我更多了解巴赫

多谢版主 让我更多了解巴赫 但是说实话, 我并不喜欢巴赫,他的音乐我实在听不懂. 兰登堡协奏曲还算凑合能明白.毕竟巴洛克式协奏曲大概都是那个样子 Ritornello+Episode, 巴赫的三个乐章和维瓦尔第基本一致 Fast Slow Fast. 但是其他的我一点都不懂.尤其是 Fugue. 这也是我曲式 , (Compositional Sduty and Formal Design)的期末考试差点没及格的原因.:)
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我更喜欢 Vivaldi维瓦尔第, 尤其是他的 Op3, Violin Concerto 10
我另外两个崇拜的作曲家是莫扎特和舒伯特 W.A.Mozart and F.Schubert:P
发表于 2007-1-5 13: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能有巴赫的万分之一```````````:(
发表于 2007-1-6 01: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顺便告诉版主

对了,顺便告诉版主. 我这里有一些巴赫的音乐. 如果你有空间, 我可以上传, 供大家分享.

Bach - The Art of Fugue
Bach - Brandenburg Concerto 5 - Movement I
Bach - Orchestrail - Suite - 3 - Air
Bach - Orchestrail - Suite - 3 - Gavotte
Bach - Cantata 4 - Stanza - 3
Bach - Cantata 4 - Stanza - 4
Bach - Cantata 4 - Stanza - 7
Bach - Chorale Prelude
Bach - English Suite 3 - Gavotte - I - II
Bach - Partita 1 - Sarabande
Bach - Invention 12
Bach - Invention 13
Bach -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1 Fugue - II
发表于 2007-1-7 13: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D
发表于 2007-1-9 19: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点他的音乐剖析就好了。。
先从 FUGE 开始吧。。G-FUGE 个人比较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18: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liusihong82 的帖子

论坛上好象没空间... 除非有个什么QQ高级群可以吧

你可以放到网络U盘里
发表于 2007-1-10 2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巴赫的东西, ......:)
巴赫就是个音乐齐才:(
发表于 2007-1-12 1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多声部就跟他一头卷毛一样让人不可思议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2-21 17: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Q :Q :Q
发表于 2007-6-27 08: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8 ^8 ^8
发表于 2007-7-2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忒精彩了..
我最开始听的是  劲乐团里的  赋格曲...

听完那叫一激动...
发表于 2008-11-7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系统介绍巴赫的帖子  必须顶。。。。
发表于 2008-11-26 15: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竹。。。好强啊。。。爱死你了!!

超好的帖啊~~!
发表于 2009-1-2 1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4 12: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好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1-10 17: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