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3|回复: 13

关于我所听到的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0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并无教育人的想法


并无否定任何人的想法的想法


1.哪些才是真实的声音?

前几日,又看一次最爱的Portishead的live,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是,这个live的声音怎么会如此完美?听唱片我都无法想象这个在现场演出中怎么完成,他们不但完成了并且和cd的品质差不多,我原本以为大牌就是这样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排练以及很好的设备等等。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

他们的现场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好,但是是不是和我们看的DVD一样呢?不是!注意看结尾的时候,现场扩声和现场录音是两个部分,所以,我们看到的DVD是经过补录的,或者简单说,是经过缩混的。所以要比现场听要精致。我也经常去演出,走台的时候就很在意在舞台上听音的感受,但是无奈的是,在舞台上有时候听起来感觉很好,扩声的老师把pa调的一塌糊涂。(我所说的舞台上听起来感觉很好,是基本可以和排练的时候差不多)

既然说到这个问题,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声音,或者说,我们在练琴和录音时候听到的声音是不是就是最终的呢?我的理解,不是。
千万不要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要以为缩混只是把声音混到一起。

比如我在做比较硬的音色的时候,做的音色不会十分的硬,如果我的音色做的当时我听的完美了,那就是说,我不希望在后期做调整了,那么就需要鼓和bass都要录的很完美,这个可能性很小,当然不排除像VAI这样的人,一次成型的。(也许他也不是一次过的)这个基本在国内很难。所以,我的理解是,前期可以把音色调的很像,但是不能完全的到那个我认为最完美的那个音色,否则后期我也没有余地做调整了,因为那些很完美的音色有很多加了很大压缩,或者是gate,我是忠实的line6用户,我下载的avi或者是andy的音色里,压缩和gate都开的很大。当然,这个是个人的理解。

2.如何让音乐更重,或者是更有力度。

这个话题是因为GC很多人都在玩一些metal或者是funk的东西,同样适用。
我所理解的就是整齐,或者说,准。
音乐更有力度,不一定完全是音色的问题。即使你有一个metallica的音色,你的鼓手和bass不够整齐,那也就只是你一个人在high,完全和整体不在一起。
吉他的方面,有些时候不要怀疑你的音色不够狠,找一下右手的问题,和力度也有很大关系。

3.哪些音色好听,哪些音色不好听?

音色不存在好听和不好听,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音乐。
最近在听以前的红辣椒的专辑,那吉他的声音单独拿出来,我想谁都不会喜欢,但是在乐队里就是很和谐。这个来源于每个人对音色的理解。还有个典范就是muse,matt的吉他音色我觉得就是噪音,但是是很好听的噪音,我买了zvex的fuzzfactory和mastotron,我觉得zvex就是一个很实验的品牌,基本所有的音色都做的特极端,但是又很好听。


4.他的吉他声一出来,我的bass就听不到了!

这个问题我以前刚做乐队的时候就遇到过,当时的解决方法就是音量上的处理。
后来开始做制作,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可以很科学的从频段上做一下处理就好,所以,就必须要用到EQ。
我的吉他录音的时候100以下全切,现场会在200甚至250一下全切,目的就是为了给bass和kick更大的空间。
听不到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提升自己乐器的音量也许不是最好的办法,试试衰减其他乐器的音量。

5.midi做出来的东西很假。

我做制作也有5年以上了,最近我觉得,做制作就是个体力活,基本和脑力工作无关了。前提是,只是做活,赚钱。因为基本都流程化了。
做自己的东西肯定要很仔细,所以,一般都会很用心,只要有耐心,那些很假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包络线做细节处理,不会很假。







世界杯,我边看球边胡说,希望大家讨论指正和交流谢谢。

关于压缩的讨论: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1018838-1-1.html

我的豆瓣:http://www.douban.com/artist/shengkai/
发表于 2010-6-12 09: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这么好的贴没人顶,我还是顶一个吧
其实现在给人的感觉是音乐平民化,谁都可以做音乐,所以很多可笑的问题就出来了.比如第4点,玩转均衡是一个乐手的必修课,不会玩均衡,就不用谈做音乐.

[ 本帖最后由 ljbljb 于 2010-6-12 09:48 编辑 ]
发表于 2010-6-12 1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吉他一出就听不到bass这个很尴尬阿, 你和人家的音频完全是在两个领域
Steve Morse来开的时候说他发现一个乐队, 低音部分是鼓和bass
高音是人生和擦片, 吉他是在中音范围内的, 再怎么调你的EQ最后人家听到的吉他音色还是应该在中音端
所以他用的ENGL amp光是中音的不同设置就有4个
至于现场pa这些东西.... 我能说的也不多, 我演出的时候都是老外在调
人家从小玩这些东西完全不需要我来操心, 怎么调好我的部分才是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4: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回楼上,我觉得不仅仅是调好自己的东西为前提,是听清所有的人的声音你为前提。
发表于 2010-6-12 15: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盛开 于 2010-6-12 14:02 发表
回楼上,我觉得不仅仅是调好自己的东西为前提,是听清所有的人的声音你为前提。


那要混音干嘛.... 大家都调好了, 混音就直接推个音量出来?
发表于 2010-6-12 16: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缩混有一个功能就是把音质给优化了.
说到做重音色,国内的乐手还在追求HI GAIN,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过度的HI GAIN会让声音变的更散,更软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7: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ursonvie 于 2010-6-12 15:14 发表


那要混音干嘛.... 大家都调好了, 混音就直接推个音量出来?


你还是没明白我说的是啥。pa的调音师和缩混的混音事是两回事。
第一,现场的时候鼓需要收音,这个时候是需要pa的调音师来做的。
第二,现场扩音,我的理解就是,把每个乐手的首箱的声音最大可能的按照原始音色放大。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吉他音箱出来的声音肯定和pa出来的原始的声音不一样,这个就需要pa的调音师来调整。

如果达不到我说的,是听清所有的人的声音为前提。那就是说,大家都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那还弹啥?真的是bass手听着鼓,看谱子数小节弹么?

表演是毋庸置疑的重要,但是是建立在可以很好的完成音乐的前提下,毕竟大家是做音乐的,并不是职业演员。
发表于 2010-6-12 1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盛开 于 2010-6-12 17:03 发表


你还是没明白我说的是啥。pa的调音师和缩混的混音事是两回事。
第一,现场的时候鼓需要收音,这个时候是需要pa的调音师来做的。
第二,现场扩音,我的理解就是,把每个乐手的首箱的声音最大可能的按照原始音色 ...


每个箱子都有自己的sweet spot, 用电子管的人都知道, 只有在一定音量的时候才可以出来特定的音色
换句话说, 我觉得作为一个吉他手, 他最好的音色是一个固定的值, 无论是大是小都是固定的
二次放大本来就是一次改变音色的过程, 不同的mic出来的音色, 不同位置出来都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一个sm57放到off axis的位置
有的人喜欢用电容mic, 还有人用两种mic然后混合输出一种音色
这个都是个人的喜好问题了
但是作为调音师, 无论是录音的还是现场
他所掌控的是你们一个乐队的和谐
我不知道你们的监听怎么样, 反正大部分现场会的监听都是用的入耳式耳机
因为场子太大, 你再怎么弄监听都没有这样来的最直接, 最清楚
我们自己演出的时候比较简陋别人在后台放了一个大喇叭给我们自己作监听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2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北京的每个livehouse都是不一样的设备,我只能让我的吉他声音基本上很像我期望的那样,无法固定。(这个是个人因素,我还得练)也曾经尝试过,x3一路给吉他音箱,mic收音回台子,一路直接给台子从pa出,也没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大部分的北京的livehouse的调音师也都是没有达到我期望的声音的。永远都是bass嗡嗡的,鼓的收音也是乱七八糟的。我觉得每个乐队都应该有个很好的调音师,和乐队一起排练和演出,只有这样,才有一个明白你们需要什么的人 ,他反馈给大家的声音,也许才是正确的。
每个调音师对好听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会调的很走样,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在台上演的人很爽,台下听的人很痛苦。

入耳式的耳机从来没尝试过,场地也没有大到过那么大,耳机成本也挺高。
发表于 2010-6-12 22: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队找好调音师   很多都作布道啊
发表于 2010-6-12 23: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绝对是个值得国内乐手讨论的话题!
国内拼盘似的演出 留给乐手调音的时间太短了 20分钟的换场时间根本不够调的
每个现场的设备良莠不齐 尤其用麦拾音箱 那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调到最佳状态 连给我们锻炼的机会都没有 就匆匆开始了
发表于 2010-6-13 00: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演出之前都是有sound check的,怎么布置mic都是别人弄,然后记录下来一个初始数据
正式演出的时候调音师根据场地情况再细调
问题都不是很大
我们也有一个吉他直接走的pod2出来都没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0: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意听取经验~

我很想知道怎么在不一样的演出场所确保自己的声音仍然是和排练录音的时候差别不大。

这个我一直没有做到。

换场时间基本就是个模特换衣服的时间,忽略不计。

演出前的走台是必须的。但是走台时台下是没人的,所以,必须要考虑到演出的时候人站满了之后对声音的影响,及时做调整。
发表于 2010-6-13 08: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排练时候一样的音色应该应该是没可能了
但是二次放大应该是对音色的一个提升
声音会雄厚很多
我没听过你说的效果是怎样所以也不知道是哪里有问题
老外录吉他就算是在家录也是二次放发用mic的
你可以自己在家尝试用不同mic的组和录一下听听有什么区别
一后对现场的音色也有一个概念
pod2有两个输出模式一个是直出
另外一个是有加mic拾音的输出,就是air模式
小箱子上应该没太大区别
但是走了pa区别就大了
自己多玩玩就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2 05:4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