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bassister

[贝斯吉他硬件] Ritter,无意中翻到去年上海乐展的照片,奢侈品啊,口水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6 23: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另外对于RITTER这个品牌,我个人确实了解的少之又少,当然更是连摸都还没摸到过,就我对他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奢侈和昂贵上,用料奢侈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对,价格昂贵我也不没觉得不合理,但是有一点我确实不理解,就是如果他除了在外观上的个性和奢华以外,在身为乐器自身的价值上如果也能够达到像价格一样顶级,那么为什么用这个品牌的人那么少呢?中国尚且有国情原因,但是在欧洲或者日本,一把高端RITTER的售价跟当地收入的比例跟在中国一把SADOWSY NYC的售价与当地收入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如果用户少只是因为价格贵难道国外乐手对琴的痴迷程度都没有中国的爱好者们大吗?

就拿小日本儿来讲,用琴的奢侈程度都已经到了很多并不知名的乐队都用FODERA当“裤裆琴”来玩儿NEW METAL,EMO之类的东西的地步,但是起码我没看到过谁用RITTER,如果他们是为了有范儿,我想RITTER的外观应该来的更加冲击,那么没有人用RITTER的这个现象是为什么呢?

个人观点,而且基本都是推断,只是自己觉得推断的还算合理,就是RITTER作为乐器,过于华而不实

[ 本帖最后由 DyingJoker 于 2010-9-6 23:39 编辑 ]
发表于 2010-9-7 06: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原帖由 高速俯冲 于 2010-9-6 19:21 发表
ritter太贵了~~~那么多钱一把琴哪 对于全世界的乐手来说都得算奢侈品吧~5,6年前俺就去他的网站看过他设计的琴,设计角度来讲在乐器界还是很有个性的,各方面的细节都想到了 就是不知道作为原始属性—“琴”来讲怎么样 ...


单单ritter的外形就注定它不可能受到大众的青睬,10个人中能有3,4个可以接受,就已经不错了。我第一次见到ritter照片时,我承认我当时肯定属于10个人中那6,7个中的一个,尤其是十颗螺栓的设计让我很难接受,但现在看来Ritter音色的某些特征和这个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创新的人,适当偏移传统路线。我认为jens ritter 就是这样一位。翻翻他这些年做琴的历史,从未停步不前过,型号从最早的classic,royal,okon,到royal concept,cora,再到最新的princess isabella bariton guitar,材料从的常见的华丽木材,扩张到金属,人工材质,甚至化石古木,finish 从常见的oil,matte,high gloss 扩张到稀有金属,手绘,人工老化等等。到至于评论是别人给的,是好是坏似乎从未影响过他,只是按部就班的把自己的想法化为现实。jens ritter不仅是琴师也是工程师,学的是机械制造,主方向好像是和声学震动相关的,具体记不清了。

话说回来fodera也不是人人能及,以大众为本的品牌,但它在众多贝斯手心目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发表于 2010-9-7 09: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原帖由 bardlute 于 2010-9-5 21:08 发表
Ritter 的声音我没听过,没什么发言权。不过我一直认为衡量一把售价相对较高的琴(相对中国的购买力而言,对于美国人来说,8000多美元的Fodera其实也就是2个月工资而已)是否真的是好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有多少人在使 ...

您的这个观点也是我曾经的疑问。
我只能很主观的分析一下。
首先想要一流乐手使用自己的产品,那么就要跟同行竞争。
1.质量品质的竞争
2.经济实力的竞争。这点有时至关重要。名气大了的好处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顺带赚许多钱。好比布鲁斯南代言款表,舒马赫代言款车一样,只要条件合适,很多乐手也甘愿为有实力的大厂商代言其中低档产品。
3..交情。这个需要很多沟通,合作,外加点缘分。

针对第1点就不必多说了
针对第二点,ritter 琴虽然贵,但是成本也很高。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把使用将近40毫米厚度1 piece AAAAA枫木做琴身的价值7000$的ritter.但就这一块琴身木材,其他同行可以用它来做出10个4mm厚的5A贴面,每个贴面500$,共计5000$。再比如卷弦器,ritter使用是gotoh高端的gbs510系类,这要比许多同行使用的gotoh产品至少贵上一倍。 ritter的产量每年只有几十把,大部分销往国外,除了运费,经销商也要从中得到利润,再刨去成本,然后再刨去税。剩下的还有每年大小展会费用,往返机票,乐器托运,保险,广告费用等等。最终靠着这几十把琴得到的利润,我想在国外随便一个有点资格的牙医,律师也能赚的到。这第2点,ritter不具备竞争力。
针对第三点,ritter琴大部分销往国外。所以除了展会,他能直接接触到国外一流乐手的机会比较少,即时接触也大多是电话或是email,这样的交流一般也是简短的,不可能太深入,也不太会有太多实践。 像sadowsky,mtd,fodera,alembic,spector的代言大部分是本土的。所以这一点,ritter 也没有什么优势。

也许jens ritter 以前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不过近一两年也开始有些新的动静。首先网页上上载了许多照片,继而为phil lesh 和josh dunham 推出两款限量的Artist 型号,今年还将推出更多artist 型号。

其实对ritter贝斯感兴趣的一流贝斯手还是有一些的,记得上次拜访ritter时就很不巧,刚好victor wooten在他那里,无奈我只能另选时间了。

[ 本帖最后由 scott77 于 2010-9-7 09:18 编辑 ]
发表于 2010-9-7 19: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原帖由 DyingJoker 于 2010-9-6 23:18 发表




但说平衡,我没有LS那么多见识,不过ALEMBIC,SADOWSKY NYC,SPECTOR,FENDER倒是都弹过,坐着弹头重脚轻????就连黑鸟坐着弹时候我也没觉得头重脚轻


我所指的是琴自身的平衡,不借助外界力量就能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
假如不使用被带您坐弹黑鸟时,如果将左手稍稍移开,琴头就会开始下沉。这样的平衡是考手臂的力量来维持的。
发表于 2010-9-8 22: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scott77 的帖子

除了左手右臂也会起到平衡作用吧,有谁会在坐着弹琴时只有腿与琴形成一个支点,设计琴时如果做到您说的那种平衡有什么意义吗
发表于 2010-9-8 23: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
发表于 2010-9-9 04: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yingJoker 于 2010-9-8 22:09 发表
除了左手右臂也会起到平衡作用吧,有谁会在坐着弹琴时只有腿与琴形成一个支点,设计琴时如果做到您说的那种平衡有什么意义吗

麻烦您再看一遍我在30楼的回复。
我的意思是如果坐弹不使用被带 几乎没什么琴能达到我44楼所描述的那种平衡,我没说这种平衡对坐弹有什么意义。
发表于 2010-9-10 1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您44楼所说的意思很明白,我的意思是,如果不借助背带和任何外力就能达到平衡,那就不是琴了,是秤。。。。

之前没有特别认真的看您30楼的回复很失礼,但是又仔细看了您30楼的回复之后,我更惊讶了,琴头指向2点钟位置,请大家都看看自己的表,2点钟位置那是一个什么角度。。。。依然是我才疏学浅,到现在我只见到过KORN的BASS手有时(请注意,是有时)会把琴拿到两点钟的角度来弹。。。。。。。

如果RITTER是用背带站着演奏时琴头是指向2点钟位置,只能说明别的平衡不好的琴都是要左手多用向上的力来承受琴头的下压力,而且RITTER则是要往下拉才能应付她高傲的脑袋。。。。

[ 本帖最后由 DyingJoker 于 2010-9-10 12:07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1 04: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DyingJoker 于 2010-9-10 12:03 发表
我对您44楼所说的意思很明白,我的意思是,如果不借助背带和任何外力就能达到平衡,那就不是琴了,是秤。。。。

之前没有特别认真的看您30楼的回复很失礼,但是又仔细看了您30楼的回复之后,我更惊讶了,琴头指向 ... [/quote

两点钟位置大约就这个角度


发表于 2010-9-11 0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cott77 于 2010-9-6 06:09 发表


我很羡慕那些大师,只用手和脑袋再加上随便什么一把琴就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音色,弹出知己的style,可惜我做不到。 对我而言琴的音色,手感,材质,外观,颜色都很重要。




恩,只要最贵 不要最好。只要贵  不是BASS 也可以。
发表于 2010-9-11 0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cott77 于 2010-9-11 04:37 发表
[quote]原帖由 DyingJoker 于 2010-9-10 12:03 发表
我对您44楼所说的意思很明白,我的意思是,如果不借助背带和任何外力就能达到平衡,那就不是琴了,是秤。。 ...





你这些 图片中 所谓2点钟的位置,似乎也都是在背带和左手的支撑下达到的。这个  2点钟 位置 可能 要拿一些精密的仪器  去 测量下 才知道 ~~~~
发表于 2010-9-11 17: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scott77 的帖子

我只能说,如果大家如的表几点的角度是一样的话,您发的图片没有一个是亮点钟角度,而且连大约都算不上的,琴头的角度,差个一两度就差出很多手感去的
发表于 2010-9-11 2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ls两位如果你们觉得这个角度究竟是1点55或是2点零5,还是2点一刻 一定要讨论个清楚很重要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无论用左手托着琴颈,右臂压着琴身,或是使用更宽的背带,或是别的什么方法,这些都不是最重要,关键只要弹琴的人觉得舒服就行了,估计像Quintin Berry那样的高手华夏儿女中肯定也为数不少。
发表于 2010-9-11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scott77 的帖子

再说我都觉得自己像是抬杠了,几点钟方向是指时针跟零点位置所成角度所指的方向,。。。。。一点55或者两点一刻好像都是时针跟分针两根指针的关系。。。。兄台是要把琴给折断吗哈哈

角度也好,平衡也罢,都是兄台自己说出的,跟着起起哄随便发表点自己见解,没有什么“一定”可言,兄台自己说出的观点自己又觉得没办法与不重要,这样的话我们也只有纯佩服的份儿了
发表于 2010-9-11 2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我也很无奈,本来不错的一个帖子.....................

silence is gold
发表于 2010-9-12 2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just take your gold  carefull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1 15:58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